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161章 分歧2
  “无法无天。”

  这些日子朝廷气氛诡异。

  自从朱厚熜直接驳了杨廷和之后,关于辽东问题,朱厚熜再也没有和杨廷和讨论。这些日子朱厚熜一直和杨一清、兵部尚书王宪、户部尚书秦金他们商量辽东的事情。

  甚至关于辽东问题,都不开内阁会议,不开廷议。

  完全把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忘记了。

  这可不是小事情。皇帝有事情,特别是国家大事不和内阁首辅商量,却跟其他内阁阁臣和六部尚书商量,这让内阁首辅的脸往哪里搁。

  完全是架空内阁首辅。

  皇帝除非是想要换了内阁首辅,要不然不可能这么不给内阁首辅面子。以至于现在朝廷有越来越多的风声,皇帝不满内阁首辅杨廷和。准备撤换内阁首辅,找一个新的内阁首辅。特别是现在皇帝登基第四年,皇权稳固,皇位稳固,不再是刚刚登基那样需要杨廷和。换一个内阁首辅不算是什么很大的事情。

  就在如此诡异的情况之下,河南的事情传到了朝廷。朝廷的钦差还没到河南,河南就发生了大事情。

  朱典楧果然是伊王一系当中最奇葩的,或者说整个宗藩当中都是最奇葩的。一个按察副使,一个是监察御史,一个代表河南按察使司,一个代表河南省都察院。他们两家联合调动巡检司的人马抓人,可以说力度已经是很大。可是无知无畏的朱典楧竟然是带着自家的下人,和这些巡检司的人打了起来。

  真的打起来的。

  甚至朱典楧带来的人更多,要围攻巡检司的人,围攻桂萼和刘源清。真正的胆大包天,完全是无知无畏。

  幸好最后济源王赶到了。

  要不然朱典楧又要和以前一样,揍桂萼和刘源清。不过虽然没有真的揍桂萼和刘源清,但光是对抗按察使司和都察院调查,光是带人围攻按察副使、监察御史带来的人,就已经是天大的事情。因为已经很多人没有出来过如此明目张胆对抗朝廷调查的人。

  宗藩问题很敏感。

  但敏感归敏感,宗藩自己也是很小心的。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之后,朝廷对于宗藩是防备很深。因此就算是宁王在造反之前都是小心翼翼,不停的贿赂朝廷重臣和皇帝宠臣,也没有跟伊王一脉这样张扬。

  朱典楧是真正的胆大包天。

  “济源王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还是济源王自己就是这样,朱典楧是跟着济源王学习的。”

  朱厚熜是真的生气。

  但生气归生气,心中却是非常高兴的。

  宗藩问题不好处理,前面的那些皇帝碰到宗藩问题都是很小心。既是打压宗藩,又是安抚宗藩。而朱厚熜这样藩王登基的皇帝,为难宗藩的话会受到很多诟病,毕竟出身也是宗藩。因此朱厚熜的宗藩改革一直是慢慢的推进,不是太激烈。现在这样挺好,伊王一脉跳出来,给了朱厚熜收拾宗藩的借口。

  因此就算不是那么生气,朱厚熜也要表现的很生气。只有表现的生气,才能够重重的处理宗藩。

  “说说,朱典楧这个混账东西要怎么处理?杨卿,你先说说。”

  朱厚熜看向了杨廷和。

  虽然这段时间和杨廷和闹得不是很好,但最基础的体面还是要给的。

  “皇上,可以先让宗人府扣押济源王世子。”

  “然后呢?”

  “等调查结束之后重新讨论。”

  杨廷和办事情总是这样老成持重。

  但和朱厚熜想要的完全不一样。因此朱厚熜没好气道:“这有什么等调查的。不管什么原因,敢于带着家奴对抗按察副使和监察御史的调查,那就是对抗按察使司和省都察院,简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和造反有什么两样。一个郡王世子,如此的胆大包天,这种事情还需要怎么谨慎?若放纵此等无法无天的郡王世子,以后怎么处理宗藩问题。”

  “皇上所言,正是都察院的想法。”

  高友玑站出来。

  很直接道:“济源王世子朱典楧此人,从来都是目无王法,根本没把大明律放在眼里,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我们都察院手中拥有济源王世子一大堆触犯律法的事情,很多都是触目惊心。此次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抗按察使司和省都察院的调查,而且还是用家奴武力对抗,实在是胆大妄为。现今伊王未有子嫡,而济源王乃伊王弟弟。济源王世子,很有可能是未来的伊王。可是济源王世子如此心性,胆子如此之大,眼中根本没有大明律法,没有朝廷。此等人一旦成为藩王,臣担心未来会走朱宸濠之路。”

  杨廷和转头,瞪了一眼高友玑。

  高友玑真是唯恐天下不乱。什么叫朱典楧要走朱宸濠之路。朱宸濠是谁,是正德十四年造反的宁王。高友玑说朱典楧就是下一个朱宸濠,这就是把朱典楧往死里逼。

  杨廷和对于宗藩问题,是希望慢慢的改革下去。

  徐徐深入。

  而不是对于宗藩进行雷霆暴雨般的打压。这样很容易引起宗藩的反弹,这不利于朝廷的稳定。杨廷和对于目前很多朝臣都是不满意的。

  前有李承勋蛊惑皇帝,改变边疆战略。现在又有高友玑,蛊惑皇帝强力打压宗藩。

  这都是杨廷和不满意的。

  果然朱厚熜听到高友玑的话,大怒道:“对,此等混账东西留着,未来就是另一个朱宸濠。给河南省都察院下令,扣下朱典楧。还有济源王教子无方,教出了这等混账东西,济源王的责任不可推卸。废除济源王王位,都察院扣下济源王朱訏淳,彻查济源王之事。还有伊王,济源王是伊王一脉,伊王本就该好好管理他们。可是现在朱典楧竟然敢如此无视朝廷,做出此等耸人听闻之事。伊王也要负责任,罚伊王三年俸禄。而且继续调查伊王的事情。河南按察使司,派人调查伊王一脉,他们的姻亲、家奴触犯律法之事。只要触犯大明律,全都扣押起来进行审讯。”

  “皇上,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不应该如此处罚。”

  杨廷和叹口气。

  朱厚熜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或者说越来越不在意自己的建议。但杨廷和是内阁首辅,辅佐皇帝是他的责任。皇帝“做错事情”,自己是一定要劝谏皇帝的。因此他还是站出来。

  现在对于伊王一脉的调查才刚刚开始,朝廷就对于伊王一脉如此的重罚。伊王罚三年俸禄,济源王的爵位直接废除,这很容易影响那些调查人员。他们肯定会以为朝廷要处理伊王,会想方设法找出伊王的问题,甚至会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这不应该是一个明君该做的事情。

  朱厚熜却是“生气”的道:“当然不能这样处罚,这只是对于朱典楧藐视朝廷,武力对抗按察使司和都察院调查的处罚。对于伊王一脉真正的处罚,是要等调查结束之后,综合处理。哪能这么便宜就结束。”

  杨廷和是非常担忧宗藩闹事情。

  毕竟明武宗时期,就发生过两次藩王造反的事情。每一次藩王造反,虽然没有造成什么大气候,但对于朝廷的打击还是不小的。加上朱厚熜是藩王登基,一旦发生宗藩造反的事情,很有可能打击朱厚熜皇位的正当性。

  但朱厚熜可不这么考虑。

  说实话现在的宗藩,一个个都养膘了,吃喝玩乐一个比一个强。可是真没有一个宗藩,跟宁王一样处心积虑想要造反的,也没有宗藩跟宁王一样有实力。宗藩想要造反,没有处心积虑准备多年时间,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因此朱厚熜还真是不怕宗藩。

  现在的宗藩在地方闹闹事可以,但是想要和朝廷对抗,根本没有那样的实力。朱厚熜就是准备雷霆手段,把伊王当成是典型处理。好让天下藩王看看朝廷的手段,也好可以继续推进宗藩改革。

  特别是宗藩的土地问题。

  要是朝廷不强势,宗藩的土地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但宗藩土地问题是必须要解决,因为这些宗藩控制了太多的土地。像河南、湖北、山西这些地方,宗藩控制的土地比官田和民田加起来还要多。一省税收都付不起这些宗藩的俸禄。不解决宗藩土地问题,宗藩问题就不算是完全解决。

  “皇上,你这样不符合宗藩管理条例。”

  “哼。”

  朱厚熜冷哼一声。

  然后道:“不管是谁,别说是宗藩,就是以后朕的儿子也一样。要是朕的儿子跟朱典楧一样胡作非为,横行乡里,朕就不跟你们商量,废除爵位,直接圈禁。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查,给我好好的查。等查完了伊王的事情,给所有的宗藩一个警告。大家都是龙子龙孙,所以拿着朝廷高昂的俸禄,衣食无忧。但如果仗着自己是龙子龙孙,横行乡里,残害百姓,藐视朝廷。这种事情朕绝不能忍。杨阁老,北直隶、河南、山东多地旱灾、蝗灾严重,你多关心这个事情。该减免夏税的减免,该赈灾的要赈灾,不要因为旱灾和蝗灾让百姓流离失所。”

  廷议气氛再次凝重。

  因为朱厚熜再次表现出了对于杨廷和的不耐烦。不仅没有接受杨廷和的主张,还直接告诉杨廷和,去关心赈灾的事情。按理来说赈灾也是朝廷很重要的事情。

  但杨廷和是内阁首辅。

  让内阁首辅不参与国家大事,反而是去考虑赈灾的事情。这个不是一般的意思。因为中国太大,每年都有某些地方是受灾的。因此朝廷赈灾都有一定的步骤,除非是非常严重的灾情,要不然完全不需要杨廷和这样的内阁首辅亲自出马。

  “这个事情就这样了。这些宗藩不管一下,完全是无法无天,不知道我大明朝还有律法存在。对了,驸马都尉邬景和上奏,为永福公主请七里海一带二百顷地。诸卿怎么看?”

  “皇上,永福公主大婚,皇上从皇庄当中已经赐田三百顷地。而七里海一带都是民田,若赐给永福公主,那么之前朝廷进行的庄田清查又有何用?若开这个口,那么过不了多长时间,庄田问题会比之前还要严重。”

  蒋冕脾气急。

  直接就站了出来。

  特别是看到最近一段时间杨廷和不如意,皇帝在慢慢的疏远杨廷和,所以更是急切的站出来。也是为了让大家看看杨廷和还是很有实力的。

  永福公主,是朱厚熜的嫡亲姐姐,比朱厚熜大了一年半左右。是朱厚熜登基,跟着朱厚熜一起来到京城,被封为永福公主的。兴献帝生了六个孩子,但最后成年的才三个,都是兴国皇后蒋氏生的孩子。因为孩子少,因此关系还是很好的。去年永福公主大婚,因为正是庄田清查最后时刻,因此朱厚熜没有跟以前一样赐田。

  而是从皇庄当中拿出三百顷地,给了永福公主。

  可是永福公主的驸马不甘心,此次上奏跟朝廷要七里海一带的民田二百顷地。如果是以前的皇帝当然给了,但朱厚熜早就想要断了赐田。这算是很好的机会。

  “嗯。”

  朱厚熜点头。

  蒋冕站出来实在是太好。

  然后道:“蒋阁老说的不错。朝廷清查庄田还没有结束,岂能再行赐田。永福公主是朕的胞姐,但错了就是错了,朕不会惯着她。礼部,拟一份圣旨,斥责永福公主和驸马都尉。让他们以后好好地管理赐给他们的三百顷地,不要想着其他的。作为公主要以身作则,不能和朝廷政策背道而驰。从现在开始朝廷不再对于皇亲国戚、勋贵、中官赐田。这个写入大明律当中。以后的皇帝想要赐田,可以从自己的内库当中拿钱赐田,绝对不能把官田、民田赐下去。”

  给什么庄田?

  权贵本来就有权,本来就比普通人更有钱。但这些人还不满足,拿着朝廷高昂的俸禄,还动不动跟皇帝要赐田。此次利用永福公主的事情,朱厚熜要彻底断了权贵赐田。朱厚熜连自己嫡亲姐姐的赐田都能够否了,其他权贵谁有永福公主的面子。

  彻底堵住权贵赐田,是控制庄田泛滥最有效的办法。

  “兵部王尚书、汪侍郎、李侍郎留下。其他人散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