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京城的朱厚熜当然不知道洛阳发生的事情。
此时的朱厚熜正在讨论设立辽东防御圈的问题。本来那天召开廷议,就是为了讨论这个问题。可是因为碰到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友玑弹劾朱典楧的事情,所以没能够讨论。
不过等心情平静之后,立马重新开始讨论这个话题。毕竟这才是大事情,关系到朝廷大战略。
“皇上,臣反对李总制的规划。”
朱厚熜的话刚落,杨廷和上来就是反对。
朱厚熜皱眉。
杨廷和是老狐狸,一般情况之下绝对不会着急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要么是让其他人代为表达自己的看法,要么先看看皇帝和其他朝臣的观点再发表意见。
但这一次杨廷和这么快就表态。
朱厚熜不知道的是,杨廷和现在非常着急,甚至是急上火了。看到李承勋这份规划的瞬间,杨廷和对于李承勋,心中不是一般的恼怒。如果李承勋在自己眼前,杨廷和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特别是看到朱厚熜的态度,杨廷和更是着急上火。
皇帝年幼。
虽然朱厚熜登基第四个年头,但是在杨廷和看来不到十八周岁的朱厚熜依旧是小孩子,是需要朝臣辅佐的小皇帝。越是面对年纪小的皇帝,朝廷大臣越是需要帮助皇帝,劝谏皇帝。而不是去怂恿皇帝。
明英宗的教训历历在目,杨廷和可不敢有丝毫大意。就怕朱厚熜成为下一个明英宗。
李承勋就是一个“佞臣”。
杨廷和现在没有时间,等杨廷和抽出空来,一定要好好处理李承勋这个教坏皇帝的“佞臣”。
杨廷和是真的着急。
“只是多筑几座城,增加当地的影响力而已。”
对于杨廷和,朱厚熜还是很客气的。或者说,朱厚熜对于杨廷和还是有很深的尊重。这几年杨廷和也算是尽心尽力,为朝廷财政的改善,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正是因为杨廷和新政,才让朝廷财政有了富余,才能让朱厚熜可以做很多事情。
杨廷和这些贡献,朱厚熜是记在心里。不管怎么说,在朱厚熜登基和巩固皇权的过程当中,杨廷和算是功在社稷。现在关于辽东防御的话题刚刚出来,杨廷和态度就很是这么激烈,因此朱厚熜态度软了。
给杨廷和一个解释。
告诉杨廷和,自己只是赞成多筑几个城。不会盲目的改变目前边疆地区的策略。
算是给杨廷和一个台阶。
也是希望杨廷和能够好好考虑,不要上来就这么反对。
但杨廷和没有接受。杨廷和是政坛老狐狸,当然知道皇帝的意思。皇帝说软话,希望自己支持皇帝的想法。但杨廷和当然是不可能答应,因此直接开口道:“皇上,治大国如烹小鲜,绝对不可操之过急。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步骤的,现在的情况朝廷不应该在边疆地区擅起刀兵。”
“没有擅起刀兵,只是筑几座城而已。”
朱厚熜再次强调。
自己支持李承勋,只是支持他筑城。并不是说支持李承勋在辽东打仗。
“皇上,李总制的所谓筑城,就是要和草原部落发生冲突。目前边疆地区整体安稳,且边疆地区主要防范对象就是鞑靼右翼。若此时在辽东筑城,会影响辽东地区原来的安稳。”
杨廷和是聪明人。
李承勋的规划,虽然朱厚熜改了一些,但杨廷和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情况。杨廷和是绝顶聪明之人,光是内阁首辅就做了十年。
处理了这么多年的政务。
李承勋到底想要干什么,杨廷和心知肚明。辽河套,那是什么地方。在辽东属于是最敏感的地方。李承勋只是露出一点想要在辽河套发展的倾向,杨廷和就能够判断李承勋的目的。
这是杨廷和不能接受的。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一直维持的边疆大战略要发生变化,皇帝支持这种变化。可是在杨廷和看来,现在的大明朝不应该改变边疆战略。因此杨廷和心中恼怒,恼怒那些怂恿朱厚熜的大臣们。
当年的明英宗为什么会出现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年轻的时候,也是有一番抱负,是真的想要好好做一个明君。
可是结果呢?
明君不要说,反而是成为了大明朝的罪人。大明朝由盛转衰,就是从明英宗开始的。杨廷和最担心自己的学生,明武宗变成明英宗。
明武宗虽然没有成为明英宗,但做的事情也不是让杨廷和很满意。
朱厚熜登基之后,杨廷和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不过杨廷和很快发现,朱厚熜虽然有自己的主见,但整体上还是稳健的,不是那种冲动的性格。这种性格让朱厚熜可以迅速的控制了朝局,杨廷和都感受到了朱厚熜收拢权力的能力。但也因为如此,杨廷和认为朱厚熜不会成为第二个明英宗。
可是李承勋这些大臣,为了自己立功,却诱惑皇帝。当年明英宗开始也是“明君”,就是因为臣下蛊惑皇帝,才会弄出那么大的事情。
这些蛊惑皇帝的“佞臣”,都是该死的。
“朕一定要支持呢?”
朱厚熜态度软了,说了软话,但杨廷和却不让步。
因此朱厚熜重新硬了起来。
“臣不能奉召。”
杨廷和不痛不痒的顶了朱厚熜一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说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但到了现在朝廷政策也是很难绕过内阁。一百多年下来,内阁权力大增。杨廷和是内阁首辅,如果他真的强硬反对,那么很多事情都办不下去。就算是办下去,也会大打折扣。
但现在杨廷和就是这样的态度。
一句“臣不能奉召”,让廷议的气氛变得凝重。很多大臣,不管是支持皇帝的,还是支持杨廷和主张的大臣,包括那些中立的大臣,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插嘴。
皇帝和内阁首辅对峙。
皇帝要干,内阁首辅却当庭表示不能奉召。
完全是硬顶。
皇帝和内阁首辅意见不合并不是稀罕的事情,但都是非常隐晦。很多事情都是悄悄地解决。像今天这样当场就顶起来,却是少之又少。因为皇帝需要内阁首辅处理政务,内阁首辅需要权威,因此皇帝会给内阁首辅体面。同样内阁首辅想要继续当内阁首辅,肯定是需要皇帝的支持,因此不会让皇帝下不来台。
所以现在这样的事情,在朝廷就是大事情。朱厚熜看了看群臣,发现群臣都噤若寒蝉。再看了看杨廷和,杨廷和虽然微微弯腰,但脸上的表情是很坚定的。
朱厚熜有些生气。
但没有杨廷和的配合,想要从户部弄出钱来不容易。当然皇帝就是皇帝,皇帝如果真的要弄钱,户部也无法反对。可是朱厚熜一旦强制执行,杨廷和的性格肯定会闹脾气。一旦那样必然会导致朱厚熜跟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翻脸。皇帝和内阁首辅翻脸,要么是皇帝哄着内阁首辅,要么就是内阁首辅辞职离开,不会有第三条路。
朱厚熜在考虑。
衡量轻重。
一个内阁首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整个朝政的变化。特别是杨廷和这样,当了快十年内阁首辅的大佬,一旦离开朝廷一定会给朝廷带来混乱。朱厚熜要考虑的是,放弃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会不会影响朝局。如果杨廷和离开朝廷,会不会有问题。甚至会不会影响朝廷正常运转,会不会影响朝廷政策的延续。
“那依照杨卿的意思呢?”
“皇上,臣认为按照原定计划扩建沈阳即可。至于李总制表示为了沈阳和辽阳的安全,扩建要塞城市,臣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最起码现在没有必要。而且朝廷现在的情况,也没有那么多钱支持。若想要保护沈阳和辽阳,可以设立更多的墩台,防御边疆。这样朝廷还有足够的实力支持。”
杨廷和最担心辽东往辽河套地区发展。
其他不说,李承勋选择的时机,杨廷和是赞赏的。现在的确是往辽河套地区发展的好机会,没有势力可以阻挡。一旦开始在辽河套地区筑城,真有可能控制辽河套地区。
可是杨廷和担心的就是这个。
一旦皇帝尝到了甜头,看到可以轻松控制辽河套地区,会认为草原部落容易控制,容易击败。一旦如此很有可能就会开启和草原部落的战斗。
“臣反对。”
杨一清站出来。
大声道:“皇上,臣反对杨阁老之言。臣想问问杨介夫,可曾在边关待过?可曾看过边关的那些墩台?可曾看过在驻扎墩台的军人?”
杨一清连续质问杨廷和。
没等杨廷和回答,杨一清继续道:“辽东地区一年有一半时间处于低温,你让我们的军人在墩台御寒?那么前线部队的后勤怎么办?以前这种情况前线主要是屯田,可是在辽东地区屯田是非常困难的。辽东因为生存不易,就是城内的军户逃逸都非常严重。在设立一些生存更困难的墩台,杨阁老怎么保证这些军户一定老老实实的守着这里?如何保证这些墩台有效防御?杨阁老站在这里说起来容易,可曾想过边关将士?李总制扩建要塞城市,才是真正解决防御最好的办法。臣支持李总制扩建辽东城市方案。”
“辽河套地区,千里之内荒无人烟。控制这里,完全没有必要,对于朝廷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拉长后勤补给,给草原部落袭击的机会。李总制的规划,浪费朝廷钱财,只顾自己功成名就,此乃‘奸臣’之道。”
杨廷和有些生气了。
自己正在态度鲜明的反对此事,让皇帝放弃原来的主张。可是这个时候杨一清跳出来,直接给了自己一盆冷水。杨一清在朝廷当中分量很重,他站出来支持皇帝,就是给皇帝一颗定心丸。皇帝本来就是支持李承勋的战略,有了杨一清的支持,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一切努力都算是废了。
所以有些口不择言。
“杨阁老,有事说事。不要给人随便定下罪名。”
朱厚熜斥责杨廷和。
杨廷和让自己冷静下来,立马弯腰道:“臣失礼。”
杨廷和是真的知道自己失礼了。
自己身为内阁首辅,不应该这样评价一名大臣。而且还是镇守一方的总制。
“辽河套的事情先放放。不过开原、铁岭、抚顺必须要筑城。户部算一下,也跟辽东那边沟通一下,看看到底需要多少钱。还有辽东需要的粮食,户部也要准备好。辽东地区相比起银子,更需要粮食。”
“皇上…………”
杨廷和很是着急。
朱厚熜看起来退了一步,停了辽河套的事情。但对于李承勋的计划明显是支持的。这是杨廷和无法容纳的,作为内阁首辅杨廷和认为自己是有义务劝谏皇帝。
可是杨廷和刚刚要说什么,但朱厚熜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朱厚熜知道杨廷和不满。
但简单考虑之后,朱厚熜还是选择支持李承勋。李承勋代表朱厚熜未来在边疆地区的战略。土木堡之变之后,朝廷在边疆地区的整体战略的变化,会由李承勋开启。而杨廷和虽然是内阁首辅,但他的历史使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杨廷和主导的新政,也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杨廷和新政,现在就剩下了最后一些步骤。现在的杨廷和对于朱厚熜的作用,已经无法和刚刚登基的时候相比。因此朱厚熜最后还是没有选择杨廷和,而是选择支持李承勋。
“退了。”
朱厚熜不给杨廷和和支持他的朝臣机会。
摆了摆手。
然后自己率先离开了廷议。
所有朝臣都是面面相觑。朱厚熜登基之后,虽然手腕很强,但都是靠着出色的手腕控制朝政。但今天的朱厚熜,却如此的强势,还不给杨廷和面子。
这算是朱厚熜第一次在廷议上,这么不给杨廷和面子,让杨廷和难堪。完全忽视了内阁首辅的意见。
杨廷和脸色难看。
等朱厚熜离开之后,甩了甩袖子,也是离开了廷议现场。【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