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渐亮整座紫禁城显得清晰起来这座世界上最雄伟的宫殿在晨曦中展现着它的东方魅力。
午门前广场百官和勋贵分列两旁。他们头上带着乌纱帽身戴重孝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犀角带这一套便是标准的斩缞服。
刚刚景阳钟动静不小不仅是在职的官员闻讯而来一些退休在京的官员或闲赋在家的勋贵都前来奔丧正在这里嚎啕大哭。
“皇上!皇上啊!”
跪在这里的官员宛如是死了父母般一声声的悲切之声传起眼泪溢满了脸颊甚至有人的鼻涕流进了嘴巴里。
倒不全是在这里卖力演出一些官员深受忠君思想的影响像当年狱中的海瑞得知嘉靖的死讯便是大哭了一场。
尽管隆庆不能算是一个明君甚至他过度沉迷酒色都可以称作“昏君”但在这个君父深入人心的时代很多官员此时此刻是真的伤心了。
一个年老的礼部官员竟然哭得昏了过去主持秩序的鸿胪寺官员查看情况后只好安排人员将这个人抬回家中。
“四位阁老因何未至?”
“刚刚我打探到消息他们四位都被召入宫了!”
“我打听到翰林学士王希烈亦被召进去了这会不会横生枝节!”
“放心好了只要林阁老进去了谁都掀不起风浪必定是由皇嫡继承大统!”
朱衡等官员倒是冷静很多他们的心里始终掂记着皇位的事情先是打探四位阁老的去向而后马森显得十分自信地说道。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他们对于林晧然拥有着绝对的信任相信林晧然一定能够扼杀一切变量将皇嫡子推上皇位。
或许正是林晧然的这种能力而今谁都不再拿林晧然的年纪和资历说事已然都拥立林晧然作为他们的领袖。
十月底的清晨透着寒意特别地面显得冰冷。
跪在这里的文武百官最初都是嚎啕大哭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哭声明显小了很多甚至一些官员偷偷地蹲着。
不知过了多久午门终于有了动静。
却见左侧的掖门突然打开同样身披孝服的郭朴等四位阁臣从里面走出来郭朴和林晧然并列走出后面跟着的正是陈以勤和张居正。
虽然朱元璋时期便已经废相只是经历了嘉靖和隆庆两个特殊时期内阁却是借机成为了百官之首。
“呜”
跪在地上的文武百官看到四位阁臣从里面走了出来哭声突然变得更加洪亮明显有要在这四位重臣面前卖力表演的嫌疑。
四位阁臣一起走到文武百官面前林晧然面对着这帮刻意将哭声提高的百官和勋贵便是沉着脸呵斥道:“大家肃静!”
在场的文武百官早已经被郭朴手上的遗诏所吸引而今听到林晧然的喝止声当即便是纷纷停止了哭声显得好奇地盯着那一份关乎重大的遗诏。
遗诏不仅昭示皇位的归属而且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些官员的命运。
像徐阶当年便试图通过嘉靖遗诏来为嘉靖时期的建言罪臣平反若不是遭到林晧然等人的阻拦徐阶必定会赢得那些政治投机分子的拥戴。
林晧然看到文武百官已经安静下来便是扭头对着郭朴轻轻地点了点头。
郭朴先是向大家确定隆庆驾崩的事实接着便是缅怀大行皇帝云云而后对着文武百官宣读手中的遗诏。
朕以眇躬仰绍祖宗鸿业六年于兹深惟皇考取法尧舜之训方锐意治平与民休息。今乃复触夙恙衄血陡发凭几弥留殆不能起有负先考顾托之命朕用尽伤。
皇嫡龙威燕颔皇威天成宜嗣皇帝位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恤民生严修边备皇嫡年幼由皇后陈氏垂帘听政授内阁四卿辅政宜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汝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
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得輙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许擅离职守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官土官俱免进香。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这份遗诏最重要的无疑是两件事一件是确定了由皇嫡继任大统一件则是暗含新朝的势力划分。
一些聪明的百官亦是瞬间捕捉到要点:新君可以说是一个傀儡真正掌握实权的是陈太后和内阁至于司礼监已经被边沿化。
对于这种新的局面特别他们本身作为文官集团的一员而今能够将司礼监边缘化这无疑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权力洗牌。
“臣等奉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听完遗诏的具体内容仅是得知继任大统之人正是他们所拥立的皇嫡便是大声地响应道。
在这帮文武百官中其中亦藏着几个护长派的官员。只是他们除了暗自后悔外却是不可能敢跳出来质疑否则定然会被周围的官员群殴至死。
随着这一份遗诏公布一直以来的皇位之争便是落下帷幕大明的下一任皇帝是根正苗红的皇嫡。
天空已经大亮午门前广场迎来了清晨时分。
两名身材高大的宫廷锦衣卫手持一丈多长的大长鞭出现站在文武百官前的空地上显得手法老练地挥舞着大长鞭最后将长鞭甩出令人生畏的响声。
这种皮鞭子又粗又长鞭梢儿用专门的软皮制成上面涂有一种特制的蜡抡起这条鞭子就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偏偏地这还要保证每一鞭都能抽出令人生畏的响声而且不能缓也不能急又要舞得好看且动静大让人头皮发麻仅仅只是合格。
亦是如此纵使是从锦衣卫群体中选取力气出类拔萃之人亦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这样才能达到震慑的效果。
“哇”
文武百官的哭声突然变得更大甚至有人狠狠地掐着自己的大腿根自然不是被前面响鞭吓的而是那尘封已久的午门徐徐打开了。
御辇从代表身份象征的午门宫道出来落入众人的视线中只是御辇被锦帐所盖却无法看不到坐在御辇中人的真容。
“臣等恭迎新君!”
郭朴和林晧然已经站回属于他们的位置当即便率领文武百官朝着御辇上的皇嫡子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由于皇嫡还没有登基故而现在是以“新君”来称呼。从宣读隆庆的遗诏而后文武百官一起叩见新君无疑是在确定皇嫡的继承人身份。
御辇在文武百官面前停下冯保上前掀开锦帘里面毅然坐着宛如瓷娃娃般的皇嫡只是他的眼睛充满着胆怯。
三岁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年纪特别皇嫡十分粘陈皇后至此现在都不太会说话面对这一大帮文武百官第一反应却是害怕。
好在旁边有陈皇后相陪而冯保亦在旁边帮着主持大局加上内阁内臣相符合这一些新君正式露脸的流程顺利完毕。
“臣等恭送新君!”
郭朴和林晧然看到新君乘坐御辇返回紫禁城再度率领文武百官朝着御辇上的皇嫡子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一些直正的官员看着年仅三岁的新君眼睛不由得闪过一抹担忧既是提防陈太后搞外戚乱政亦是提防着内阁的权势过大。
可以肯定的是大明在很长的时间里皇帝将会是一个“虚君”真正拥有话事权的是陈皇后和内阁。
咚咚咚
午楼的钟声突然不间断地响了起来像是在呼唤着同类一般。
城北的柏林寺的钟响了城东隆福寺的钟响了城西崇玄观的钟响了外城大报国慈仁寺的钟响了全京城的钟都响了。
按着大明的国丧制度京城内的寺观在此期间每日都要击钟三万杵代刚刚驾崩的皇帝“造福冥中”。
至于京城的百姓虽然不禁音乐嫁娶但无疑要遭受钟声的滋扰同时京城禁屠宰半个月左右却是很难再吃到新鲜的肉。
郭朴看到御辇消失后便是对着林晧然提议道:“若愚咱们进去吧!”
“好!”林晧然知道接下来是真正的体力考验亦是轻轻地点头道。
文武百官跟随四位阁臣从午门的掖门进入此次并不是前往金銮殿而是直接来到几筵殿进行哭丧。
这座宫殿匾额已经用白布盖住门前树挂上了灵幡、白旗等而殿正摆有酒馔等祭奠物的供案上面存放着隆庆灵位。
当朝天子驾崩这已然不会是小事。而今整个天下都要进入国丧流程京城的衙门亦是停止运转哪怕各地的藩王都要面向京城跪礼。
自今日起满朝官员都要进入丧期奔丧不仅对身体是一种考验而且还要实行严格的斋戒。
文武官员来到几筵殿却不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到了这里不能够再表现轻浮而是要规规矩矩地哭丧。
不仅文武百官和勋贵要前来这里致奠在京的三品以上诰命夫人亦要前来像吴秋雨所在的诰命圈子都得悉数到场。
五年的时间亦不算太过遥远其实很多事情按着嘉靖当年奔丧的流程即可。
通政司八百里传邮将讣告和遗诏发布全国却是从省会、府城、县城、乡镇和村落整个大明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跟着历朝历代的皇帝一般死后都需要定下庙号和谥号。
庙号和谥号是皇帝死后的在庙中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这个名号关系着隆庆的功过无疑亦算是一件大事。
若是按照以往这些事情肯定是由新君来拍板只是现在的新君仅仅三岁而这个决定权会移交给陈皇后。
只是陈皇后对这些事情根本不懂且她对林晧然等阁臣十分信任便将这些事情一并交给了内阁定夺。
由于郭朴已经生了辞官的心思而今内阁真正的决策人其实是林晧然林晧然在几番权衡后便是给隆庆敲定“穆宗肃皇帝”。
陈以勤和张居正对于这个偏于褒奖的庙号和谥号并没有异议其实哪怕他们有异议也没用且不说郭朴跟林晧然穿出一条裤子而今他们亦是早已经被林晧然牢牢压制。
特别张居正知道随着伪造遗诏的事件发酵哪怕他还想要留在朝堂下面的官员定然是要对他群起而攻之了。
在敲定这些事情后皇嫡登基亦是正式提上日程。
刚过隆庆的头七在林晧然的授意下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一起到会极门前向新君递上了劝进表。
陈皇后和新君仍旧住在乾宁宫在看到劝进表后便是召见了林晧然而后将这个事情交给了内阁。
不得不说内阁都是这个时代最有头脑的优秀人才而陈皇后出身普通富裕家庭的女子一些在陈皇后眼里无从下手的事情落到内阁都是迎刃而解。
内阁按着劝进仪注的拒绝流程当即便进行谕答道:“皇考大行皇帝奄弃万邦予兹茕茕在疚即位之事实不忍闻所请不允。”
次日这帮人再来到会极门前递上新的一份劝进表而内阁仍是替新君进行拒绝进行谕答道:“卿等再笺劝进具见诚恳但予终天之恨方殷岂忍遽即大位所请不允。”
到了十一月初三这帮人再次盛装来到会极门显得十分郑重地递上一份新的劝进表。
跟着前两次不同此次的诏答是:“皇考大行皇帝上宾予哀痛悲号五内摧裂而文武群臣军民人等以祖宗基业之重皇考遗命之严三上笺劝进义正词恳不得已勉从所请。”
事情到了这里这一套被历朝历代皇帝玩烂的劝进游戏结束接下来择日登基即可。
钦天监亦是择出一个登基好日子正是八日后的十一月十一日。【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