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祸害 > 第十三卷 天下风云起漠北 第2358章 大政变之权力大洗牌
  天空那轮圆月已经模糊不清整个天地陷于一片暗黑中。

  王府东厢最里面的房间还亮着灯光从房门吹进来的风将灯光搞得摇曳不定一个枯瘦的老者显得满脸愁容地坐在那里。

  时间仿佛是静止了一般外面原本还能听到几声狗吠和争执的声音只是现在却是没有了任何的声响。

  徐阶看着站在前面正盯着自己的几名黑衣人又是扭头望了一眼外面黑漆的院子却是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叹。

  在这帮人没有闯进来幽禁他之前他一直还在为自己这一场精心谋划而沾沾自喜但哪想到林晧然早已经知悉了一切致使他的前景顿时变得一切暗淡。

  虽然朝廷从他家查抄出大量的财物但这这些财物的来源完全可以推给儿子和家奴故而自己顶多背负一个“管教不严”的骂名。

  只是此次他悄悄潜回京城试图伪造遗诏来助皇长子上位如果皇长子能够成功继任大统还好但如果由皇嫡子坐上皇位则后果不堪设想。

  纵使他在朝堂拥有诸多的门生故旧但这个事情涉及到皇位的争夺谁都不可能敢站出来替他求情。

  当年的于谦主持京城保卫战拯救大明于水火此后更是受到朝野的爱戴但英宗复辟后仍旧落得了斩立决。

  一念至此他知道只有皇长子成功登基才能有一线生机否则自己此次是真的晚年不保而且还要像严世蕃那般背上叛国的臭名。

  “徐阁老好久不见!”吴康从外面大步地走进来显得似笑非笑地望向坐在桌前发呆的徐阶道。

  徐阶知道吴康是北镇抚司的同知。当即便是紧张地道:“吴康老夫并没有什么逾越之举你不能将老夫带到北镇抚司!”

  早在林晧然赴京参加会试之时他便见识到北镇抚司的手段而自己到那里肯定熬不住那些酷刑。

  “呵呵徐阁老你终于感到害怕了啊!”吴康将徐阶的惊慌看在眼里却是十分冷漠地说道。

  徐阶暗暗地咽了咽吐沫却是显得硬气地道:“老夫虽已被朝廷削籍但门生有一千多人二百余人还在官场之中。若是无凭无据便要将老夫押进北镇抚司你可知其中的后果?”

  “徐华亭我的妹夫说得对!你做了几年风光的首辅后其实整个人早已经膨胀却是早已经看不清朝局了!”吴康听到徐阶的威胁却是不屑一顾地道。

  徐阶发现门口吹进来的风格外寒冷便是蹙起眉头道:“吴康你此话是何意?”

  “你在官场的门生确实有很多只是这都是你风光时的门生而今整个官场有几个人还敢自称是你门生呢?”吴康抱手在胸显得同情地望着徐阶道。

  虽然大明很重师生关系不假但徐阶的声名早已经臭了更是被朝廷削了籍。但凡有一些上进心和自爱的官员都已经眼徐阶划清了界线。

  徐阶意识到那帮门生很可能靠不上但还是嘴硬地道:“这都是你一厢情愿的看法我的弟子都懂得如何尊师重道。远的不说老夫现在寄住在王希烈家里便已经证明了这份师生情。若是你敢将我抓到北镇抚司此事定然会满朝皆知你当心你的官职不保!”

  “呵呵你这里犯了两个错误!”吴康知道徐阶这是有意恫吓自己但还是一本正经地伸出两根手指道。

  徐阶被门外吹进来的风打了一个冷颤却是忍着寒意询问道:“哪两个错误?”

  “我此次过来并不是要抓你到北镇抚司而是暂时过来看管于你待天明便将你送到刑部衙门大牢!”吴康跟着徐阶的目光相触便是认真地解释道。

  徐阶的眼睛一瞪显得十分惊讶地道:“老夫何罪之有?为何要送到刑部?”

  虽然他很不想被关到北镇抚司被折磨但更不愿意到刑部衙门大牢毕竟自己当年曾经给严世蕃强加罪名而今林晧然亦给自己强加罪行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这便是你第二个错误!”吴康重新竖起两根手指而后眼睛凌厉地说道:“我对你们的师生情并不敢恭维!此次之所以要将你送到刑部衙门法办正是王希烈供认你在幕后策划伪造遗诏一事而今你已经是大明的叛贼了。”

  “这这不可能王希烈不会出卖我!你你们分明是挟公报私是想要替吴曰静复仇!”徐阶当即感到一股寒意从门口扑面而来却是难以置信地质疑道。

  “复仇?若不是我妹夫拦着不说是我要你死袁家早让你死上一百遍了!只是现在看来我妹夫的做法才是对的你这种人就该送上斩头台!”吴康当即冷笑一声不再掩饰自己的仇恨道。

  在徐家落魄之时他要弄死徐阶复仇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是这个事情老爹早让他们放下仇恨而林晧然亦不许他这样做更是阻止了袁家的复仇。

  却是不得不说这个等待其实是值得的跟着偷偷将徐阶捅死远不如将这个人推上断头台解气。

  “不你们不能这样做你们不能!”徐阶终究意识到这其实是林晧然的阴谋眼睛闪过一抹惊恐地喊道。

  敢情自己由始至终都无法逃脱林晧然的报复只是自己偏偏是一无所察还傻傻地跑到京城送人头。

  由于自己策划助皇长子夺位林晧然便可以公然对自己实施打击报复更是将自己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这简直是杀人诛心啊!

  “时辰已经不早了咱们上路吧!”吴康听到远处传来了第一声鸡鸣当即便是大手一挥地道。

  两名身材高大的锦衣卫不由分地上前当即宛如是拎小鸡般将这个前任首辅直接带出了房间却是要投进刑部大牢。

  乾清宫处处挂起了灵幡这座宫殿呈现出白色的主格调而这里自然而然成为了大行皇帝的梓宫。

  内阁的四位阁臣已经披了白色的丧服在将隆庆的遗体安排到灵棺中时亦是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

  由于大明的遗诏皆是出自于文官之手而今隆庆驾崩那么就得尽快拟定遗诏。既是要向天下诏告隆庆驾崩亦得向天下人宣告新帝。

  “若愚你来执笔吧!”郭朴带领着众阁臣到一旁的时候便是对着林晧然直接开口道。

  陈以勤和张居正对这个安排一点都不意外且不说他们都排在林晧然之后郭朴跟林晧然历来都是同穿一条裤子。

  “好我先拟一个草稿再由诸位斧正!”林晧然自是当仁不让当即便是上前拿来笔纸准备书写道。

  陈以勤和张居正并没有任何的异议便是十分好奇地望向已经执笔书写的林晧然。

  现在已经算是四个人一起参与故而由谁进行草拟这个区别并不大。毕竟遗诏跟八股文相类都是填写固定的几项内容。

  至于要褒奖隆庆什么功绩又是贬低隆庆的什么行为这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只要林晧然不做得太离谱都不会有争议。

  当然由于隆庆没有册封太子故而这份遗诏传位给谁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却是不容有半点失误。

  不说郭朴、陈以勤和张居正都盯着这个事情哪怕刚刚还在哭泣的陈皇后亦是走了过来却是紧张地望着林晧然的笔头。

  “皇嫡子龙威燕颔皇威天成宜嗣皇帝位”林晧然捻袖挥毫手中的笔尖在宣纸上游走着。

  由于知道要拟定遗诏而且亦决定由自己来拟定故而他早已经跟孙吉祥等谋士商议妥当现在其实是默写出来而已。

  陈皇后看到林晧然的笔头写下“皇嫡子”不由得捂着胸脯长舒一口气同时感激地望向正在专心书写的林晧然。

  张居正和陈以勤看到林晧然敲定是由皇嫡子来继承大统知道这场皇位的争夺已经是尘埃落定已然没有人能够更换此事了。

  林晧然很快将遗诏写完又是认真地检查了一遍然后交由郭朴三人审阅。

  郭朴等人接过这份遗诏发现前面的文稿没有过度美化隆庆亦没有刻意贬低隆庆将隆庆执政的功与过都摆了出来却是能让人十分的信服。

  只是看到后面的内容的时候不由得面面相觑而后纷纷疑惑地望向林晧然。

  “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便交由皇后斧正了!”林晧然将三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是十分平静地说道。

  虽然刚刚嘴里说是让大家斧正只是林晧然却不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亦不是一个会在大事让步的人毅然表现出跟在东暖阁主持大局时的强硬态度。

  “没问题!”郭朴当即便是表态道。

  陈以勤和张居正脸上露出苦涩之色便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林晧然拿着那份草稿对着陈皇后恭敬地呈上道:“皇后还请审阅!”

  “本宫审阅?”陈皇后看到林晧然竟然要自己来审核遗诏先是微微一愣而后充满疑惑地接过了那份遗诏。

  由于自身于书香之家她自然是识得上面的字只是在看到后面内容的时候但却是微微愣住了。

  “皇后娘娘不知可有何处不妥?还请斧正!”林晧然将陈皇后的反应看在眼里却是十分诚恳地道。

  陈皇后抬头望向眼睛充满着善意的林晧然却是显得担忧地道:“本宫垂帘听政这样做合适吗?”

  “皇后娘娘英宗即位之时年仅九岁便由张太后垂帘听政。而今皇嫡子年仅三岁自是由皇后垂帘听政!只是为防东汉外戚干政之鉴故而此后不再区分票拟和批红一律事务由内阁负责再由皇后裁定奏拟能否通过!”林晧然轻轻地摇头又是复述自己的方案道。

  陈以勤和张居正交换了一个眼色发现林晧然确实是最合格的内阁领袖。

  虽然大明有鉴于东汉外戚干政的乱象早已经规定内宫不得干政。只是现在处于特别时期确实可以打破常规安排陈皇后垂帘听政。

  这个安排看似给予了陈皇后权柄但其实最得益的还是内阁。当年的张太后虽然秉政但并不处理国家政务却是将一切政务都交由内阁大臣处理。

  这

  陈皇后听到林晧然竟是想让自己垂帘听政顿时有一种被天上馅饼砸中一般。

  她对这个安排已然心动一则她深知自己儿子皇位的稳固需要依仗这些阁臣二则她亦是得到了相应的尊重和权势。

  陈皇后却是担心林晧然需要承担相当大的压力不由得望向郭朴等人。

  “皇后臣等恭请皇后垂帘听政!”郭朴等三人看到陈皇后投来询问的目光当即便是进行表态道。

  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他们如何不知道这般安排的妙处。虽然给予陈皇后垂帘听政的权利但却将批红权巧然地收归内阁让内阁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府。

  在这一场权力洗牌中除了被他们选择忽略的司礼监内阁和皇后都是最大的赢家可谓是最好的安排。

  陈皇后看到四位重臣都表态支持却是不再担心自己垂帘听政会招来非议当即便是欣然同意了这个方案。

  随着遗诏由郭朴认真地誊抄在圣旨上而后由林晧然三人及皇后仔细地看过一遍在确认内容无误后便是在上面重重地盖下玉玺。

  随着玉玺按了下去这一份遗诏便具备了合法化亦是确定了皇嫡子的法定继承人身份和大明权力的最新分配方式。

  接下来只要这份遗诏诏告天下便会拉开新王朝的序幕。

  随着景阳钟声响彻整个北京城午门前聚满了闻讯而来的官员。

  却不知道是为了死去的隆庆而哭泣还是意识到天天不用上早朝的好日子结束文武官员跪在午门前嚎啕大哭起来。

  历史已然发生了一些偏差隆庆崩于隆庆五年十月底享年三十五周岁【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