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营真的就剩下这点人了?”
“是。”
经过几个月的整顿,京营完成了整顿。
裁汰了大量的无用人员。
最后留下了青壮年,一统计只有2.6万人可以用。堂堂的京营,当年最巅峰的时候拥有过三十万人的京营,现在沦落到了这样可怜的局面。
朱厚熜都要哭出来的地步。
维持中央权威的京营部队,现在竟然是沦落到这个地步了。中国历史上那些朝廷靠什么震慑天下,就是靠着强横的中央武力。而大明朝来说就是京营,大明朝就是靠着强大的京营部队震慑大明天下。可是现在看看,这还是能够震慑天下的京营部队吗?朱厚熜原来还想,京营部队就算是再怎么没落,留下四五万青壮年应该没有问题。
可是结果呢?
不到三万人。
参与会议的这些人,脸色也都是非常难看。因为他们也没有想到,京营的情况比想象当中还要严重。虽然京营不是当年的京营,但十二团营十四万人的编制。
但现在呢?
不过朱厚熜很快道:“不过也是好事情。武定侯。”
“臣在。”
“不错,很不错。朕要看的就是真实的情况,而不是糊弄人的东西。这份报告朕很喜欢,你做的很好。今年的祭天仪式,武定侯负责。”
“臣谢陛下信任。”
武定侯郭勋大喜。
京营?
武定侯郭勋虽然是掌京营的,但其实对于京营没有任何的兴趣。反正又不是自己的责任,所以这一次他才会把京营查个底朝天。
而且武定侯郭勋真的不愿意亲自去整顿京营。
太累了。
还不如现在这样,带着那些勋贵和外戚挣钱。然后帮皇帝主持一下祭祀、宴席等等。练兵多累,不仅累,还很难获得什么好处。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那就不用管其他的。明年一定要完成整顿京营第一步,完成四个团营的编练工作,要恢复京营的实力。兵部有没有具体的计划?”
兵部目前的工作是兵部左侍郎汪鋐负责的。
廷议当中选择的兵部尚书邓璋,并没有答应起复。接到了朝廷起复的诏书之后,反而是给朝廷上书,表示自己年龄太大,身体情况不好,无法上任兵部尚书的职位。
邓璋没有同意回朝。
不过朱厚熜并没有让吏部重新主持廷议,重新推选一名兵部尚书。而是派人去看看邓璋,劝说邓璋还是回朝。就在不久之前,邓璋再次拒绝了起复的命令。
邓璋是真的不愿意动了。
年龄也的确是大了。他入仕三十四年,致仕之后在家待了三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从入仕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三十七年时间。都快七十岁的年龄,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因此真的不愿意重新入朝。这么一来一去,兵部的工作一直是汪鋐主持。
邓璋第二次拒绝起复之后,朱厚熜依旧是没有让吏部重新廷推兵部尚书。几个月过去了,朝廷很多人都接受了汪鋐主持兵部工作。
“皇上,经过兵部、军事参议司的讨论,整顿京营第一步,编练五万人的部队,而且也不是以往的四个团营编制。这是兵部此次整顿京营的方案。”
“哦?”
为了不让整顿京营闹出大问题。
因此是准备保留原来的编制。没想到兵部并不想按照原来十二团营编制来打造部队。朱厚熜接过兵部的方案,发现兵部思路大变,和以往的京营构成完全不同。应该说现在主持兵部工作的这些人,思路和原来的兵部官员不一样。
像主持兵部工作的汪鋐,那可是靠着和葡萄牙的战争,走到了现在的位置。还有军事参议司的李钺,那也是多年在西北抵抗蒙古部落的大佬。
打过很多防御战。
就是目前提督十二兵营的兵部右侍郎胡瓒,那也是在西北重镇带兵打过仗的。只有目前的兵部右侍郎郑岳,虽然也带过兵,但并没有多少战争经验。更没有在九边重镇和草原部落打过仗。
加上勋贵当中,有镇远侯顾仕隆存在。
因此这份京营整顿方案当中,增加了大量的火器部队的想法。顾仕隆打造两年火器部队,虽然还没有打过大仗,但顾仕隆对于火器部队的建设依旧有很深的想法。
汪鋐和顾仕隆这么一合计,他们两个人对于未来火器部队的想法都体现在这一次的京营整顿当中。
兵部的意思是,此次整顿京营,除了打造一支4000人的骑兵部队,8000人的常规步兵部队之外,其他部队都跟火器部队有关系。其中要打造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人数规模达到12000人。
一旦打造出这样的部队,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也是最完善的一支火器部队。因为部队完全使用火器,包括火枪、火炮。甚至部队应该配备什么样的火器,都标注了出来。
除了这样的火器部队之外,还有专门的火炮部队。
虽然火器部队当中,已经配备了不少火炮。但这一次整顿京营,兵部是第一次提出打造一支专门的火炮部队,配合步骑兵。按照兵部的设想,火炮部队也分两种。
一种是平原地带使用的,一种是在山地或者是地形复杂的地方使用的。
平原地带使用的火炮,主要是需要射程远、威力大的火炮。这种火炮目前大明朝不少,重量都在五六百斤左右。特别是最近几年仿造的佛郎机炮,重量都在六百斤以上。不过这种重量的火炮,炮管长,同时射程远,威力大。非常适合在平原地带,或者是在防御战当中使用。
当然这个年代的火炮,有效射程都只在一里地左右,也就是五六百米左右。但就算是一里地,使用起来已经是相当厉害了。而这些火炮最高射程可以达到三里到四里地。大规模作战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什么有效射程。只要能够把炮弹打入到对方部队中间就可以。
这就是火炮的优势。
不过这些火炮,就算是稍微轻一点的,也都是三四百斤。目前用在战船上的佛郎机炮,就是三四百斤重量的火炮。不过虽然这样的火炮很重,但因为是平原地带,因此这样的火炮运输还算是比较方便。
但一些地方复杂的地方,这种火炮就不好用了。以现在的交通情况来说,这样重的火炮,在这些地形复杂的地方,根本运输不了。
所以兵部的意思是,打造一支在地形复杂地区打仗需要的炮兵部队。主要是用一些重量轻的火炮,大部分都是重量不到一百斤的火炮。这样的火炮有没有,大明朝还是有的。
其实目前兵工厂打造的一些佛朗机铳,说是火枪,其实是小型的佛郎机炮。重量五六十斤,甚至一百斤的很多。其实类似于后世使用的迫击炮。
当然现在的技术,不可能和迫击炮相比。但功能和迫击炮差不多,都是轻便,还有一定的杀伤力。兵部是希望用这些小炮组成一个强大的火炮部队,配合步兵在一些山地打仗。
然后还要打造专门的后勤部队。
主要就是干运输的工作。
其实古代打仗,历史书上记载三十万人、五十万人。但真正打仗的军队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的。这么多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后勤部队。
而且这个时候打仗,很多后勤部队调动的其实都是民工。朝廷征用的民工,也都计算到了军队当中。其实哪里有那么多军队。这一次整顿京营当中,第一次有了专门后勤部队的编制。
训练都不一样。
这样的部队平时也要接受一些战斗训练,也给他们配备武器。但他们更多的是训练如何运物资,是专业的运输物资部队。特别是火器部队和冷兵器部队不一样。冷兵器时代打仗,雇佣那些民工主要是干运送粮食的事情。但热兵器时代,后勤更多的是需要运送大量的弹药。至于运输粮食,还是需要调动大量的民工才可以。
顾仕隆这两年打造火器部队,真的有很多心得。当然汪鋐也是如此。在广东和葡萄牙打仗,火器部队的很多东西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包括李钺、胡瓒在边疆地区抵御蒙古部落,防御战当中明朝军队也用了很多火炮。
所以都能够接受一些。
朱厚熜合上了兵部的计划书。
其实看完之后,朱厚熜并不是很懂这个。虽然朱厚熜知道,热兵器战争的到来是大势所趋。但热兵器部队怎么打造,朱厚熜其实也是文盲。
毕竟朱厚熜也没有学过军事。
看着兵部的报告,朱厚熜也不知道对不对。
想了想道:“兵部可有提名的人选?”
“皇上,这是兵部筛选之后,推荐的人选。请皇上过目。”
朱厚熜拿过来。
整顿京营,当然是要安排提督人选。既然是整顿京营,肯定是不能让那些勋贵过来混日子。一定要选择有能力的人负责。不过兵部推荐的,大部分依旧是勋贵。
因为这个年代,除了文臣之外,那些真正带兵打仗的,很少从小兵开始崛起的。如果说明中后期真正从小兵开始崛起的,也只有马芳这名顶级名将了。
不过马芳现在十岁左右,朱厚熜也用不了。
大明朝真正的名将,如果不是文臣领兵,那么不是勋贵,就是世袭武官。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能力从小学习兵法,从小学习怎么打仗。此次兵部推荐的,都是勋贵和世袭武官。镇远侯顾仕隆、抚宁侯朱麒、丰城侯李旻、安远侯柳文、惠安伯张伟、右都督马永、都督佥事王效、榆林卫指挥使梁震。
“抚宁侯、安远侯继续坐镇西南,不要轻易惊动他们。镇远侯负责训练京营火器部队,包括两支火炮部队。不过镇远侯明年要带兵南下。在镇远侯南下期间,惠安伯和都督佥事王效临时负责火器部队和火炮部队的组建和训练。榆林卫指挥使梁震负责训练后勤部队,右都督马永负责组建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
朱厚熜根据兵部的推荐,迅速的决定了大将人选。
抚宁侯朱麒、安远侯柳文目前都在西南,其实都是在两广地区。在这里镇压流民暴动,镇压其他土司武装。也在配合两广总督乔宇训练部队。
朱厚熜并不想调动他们。
朱厚熜是准备把京营火器部队、火炮部队都交给镇远侯顾仕隆负责。目前朝廷武将当中,顾仕隆对于火器部队最熟悉,文韬武略都是勋贵当中的佼佼者。但顾仕隆要南下,参加明年贵州的战争。
因此朱厚熜选择了两个负责京营火器部队。
惠安伯张伟,和都督佥事王效。惠安伯张伟,在勋贵当中,也算是比较熟悉火器部队的。因为明武宗的时候,他就负责京营的神机营。还担任过陕西总兵官,驻守固原,打退过达延汗的进攻。
虽然比不上镇远侯顾仕隆,但在一众纨绔勋贵当中,还算是有点本事。
至于王效,更是西北名将。
在明中期的时候,应该说是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前期,这段时间防御蒙古部落的西北地区四大名将。分别就是周尚文、王效、马永、梁震四个人。
往后就是从小兵开始崛起的名将马芳。
现在四个人当中周尚文担任蓟州总兵。此次整顿京营,打造出新型的、完整的火器部队,和之前的神机营都不一样的部队。朱厚熜除了选择勋贵惠安伯张伟之外,选择了都督佥事王效。
接着就是后勤部队。
这也是一个新课题。热兵器时代的后勤应该要怎么做。需要慢慢的摸索。朱厚熜选择了梁震训练后勤部队。在这些出色的将军当中,梁震的评价就是文武双全、弓马娴熟,敢战闻名,加上一句沉稳有干略。
然后是马永。
是目前和周尚文齐名的西北名将。
在西北地区,打了二十多年的仗。此人用兵神鬼莫测,平时沉稳,防守的时候不给你一点漏洞。可是需要的时候,马永可以用险招,特别是非常善用骑兵突袭对手。
在这方面马永甚至比周尚文还要出色。
看看官职就知道。
马永现在可是右都督。因此朱厚熜把整顿京营骑兵和部队部队交给了马永。
“调丰城侯入京,和马永一起辅佐武定侯全权整顿京营。”
丰城侯李旻。
以前担任过两广总兵官,现在担任湖广总兵官。在震慑那些地方土司方面,李旻威慑力很强。更重要的是,丰城侯一脉是靠着朱棣靖难功臣第一人丘福而崛起的。但随着丘福家族的没落,丰城侯一脉一直在外面镇守,所以和京中勋贵没有多少关系。调入丰城侯来整顿京营,可以减少很多其他的麻烦。
不仅仅是丰城侯。
此次准备调入京城的惠安伯也是和京中权贵关系不深。
“胡侍郎继续代表兵部提督京营。李侍郎(李钺)。”
“臣在。”
“你们军事参议司那边,也要派人参加京营整顿当中。此次京营整顿,很多都是初次。军事参议司如果想要做好朕和朝廷重臣的参谋,你们本身也要懂得军队的变化。”
“臣遵旨。若皇上同意,臣亲自带着军事参议司的那些年轻参议参加京营整顿。”
“这个不错。”
朱厚熜转过头对汪鋐道:“汪侍郎,京营此次如此大规模的打造火器部队,经费方面如何?兵部能承担吗?”
“皇上,这方面臣仔细算过。按照此次方案,虽然训练的部队人数有限,但需要的军费却高于之前京营开支。特别是这一次整顿京营需要350门各类火炮,14000杆以上的火枪。不说装备这些火枪和火炮,光是之后训练用的弹药,还有后续修补这些火枪火炮,支出就不是一般的数目。远远超过以前的神机营开支。这是兵部研究之后拿出的预算。”
虽然都是火器部队,但并不一样。
神机营是大明朝的一支火器部队。不过只是名义上是火器部队,还不能完全说是热兵器部队。但此次汪鋐主持改革的京营,却开始往完全的、真正的热兵器部队发展。
部队当中完全使用火枪,然后增加了火炮数量。
专门的火炮部队。
一个火炮团营,人数在六千人左右。配备各种火炮120门左右。汪鋐是根据和佛郎机战船打仗的经验,认为火炮在战场上越来越重要。
可是这些都是钱。
火炮部队,你不得训练。只要是训练,打出去的炮弹那都是钱。别看此次训练的火器部队大约在3万人左右,但他们花的钱比之前整个京营部队花的钱还要多。
朱厚熜翻了翻,摁了摁头。
火器部队养活不易。看起来火器部队的推广,还是需要兵工厂的成本要降低。要不然按照这样的开支,全国能够训练多少火器部队。可是现在的兵工厂制造火器,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工业化制造的地步,降低成本并不容易。
十万人的火器部队,就会让兵部无法忍受。要是打造二三十万的火器部队,那要花多少钱才可以。不过虽然困难,但这是大趋势。
因此朱厚熜还是认可兵部这份计划。
“这份计划还可以。明年兵部主要的工作就是这个。不过既然准备大规模发展火器部队,那就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火器部队打仗,和以往打仗会有很多不一样。所以此次整顿京营当中,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基层军官,这才是最重要的。朕之前提过的,想要办武学。我看此次整顿京营就是好机会。武学招收十六岁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在武学学习两年左右。主要学习最基础的东西,合格之后去担任总旗。成绩好的可以去担任副百户,学习一两年之后就担任百户。加上从士兵当中,挑出一些出色的士兵担任小旗、总旗,完善部队基层情况。具体的军事参议司拿出一个完善的办法出来,交给朕和兵部审核一下。”
“臣遵旨。”
李钺接受命令。
军事参议司,本来只是给皇帝和内阁阁臣当参谋的。但朱厚熜已经慢慢的给军事参议司一些权力。就像是这一次关于武学的设立,就交给军事参议司负责制定计划。
武学,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容易的。
宋朝的时候,朝廷开设了武学。但因为没有人愿意,所以成为了摆设。那些读书人,谁愿意去当武人。可是你要是不识字,那么怎么学习兵法。
这就是一个矛盾。
结果实在是没有人上学,因此三个月时间就结束了武学。
但这一次朱厚熜是下了决心的。卫所制度崩溃,募兵制度要兴起,这是历史大势。可是募兵制最害怕的就是出现军阀。虽然朱厚熜以文官、监军,还有在总兵下面设立三个副总兵来牵制总兵,都是担心出来军阀。
可是只要没有正规的军官选拔制度,正规的募兵制度,军阀化的倾向一定存在。因此朱厚熜才准备推行武学。当然武学也有这方面的担忧。
但只要控制一所武学规模,多建造几所武学。限制武学老师,只让他们当老师,也是一种控制。且培养这些合格的基层军官,才是真正提高军队实力的办法。
“就这样。先开始再说,中间有什么问题,再处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