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怀孕,这个消息立马传开。
朱厚熜没有刻意的封锁消息,这也不是什么要封锁消息的机密。相反这个事情对于朱厚熜的皇位是好事情,告诉朝中的臣子,皇帝是可以有后的。不用担心出现明武宗这样的事情。这对于稳住朝廷大臣是有很大的好处。
很热闹。
毕竟皇后怀孕。皇后怀孕,不只是皇家的事情,更是天下的事情。
因为皇后肚子里的,说不定就是大明朝下一任的皇帝。
朱厚熜更是重视。
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皇后。看到皇后如此受到皇帝的重视,所有人都看着泰和伯陈万言。想要看看陈家要怎么行事。
很多御史更是紧盯着陈万言。
陈家就是一个暴发户,最近一段时间做事情不谨慎,被很多科道言官盯上。
结果呢?
陈万言老老实实。还赔偿了那些死去的民工,以及提高了修葺他们家房子的民工工资。接着亲自把打死民工的监工,送到了刑部处理。
比以前更加低调。
让朝中大臣都是目瞪口呆。他们才不相信陈万言突然之间就痛改前非。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厚熜虽然话说的不重,但真真实实的警告了一番泰和伯。让泰和伯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说自己是皇后的父亲,皇帝的岳丈。但君臣有别,自从自己女儿嫁给了皇帝之后,泰和伯碰到皇后,都是先行国礼,然后才能叙家礼。因为皇后和泰和伯,一个已经是君,一个变成了臣子。
这就是皇家规矩。
皇帝警告自己,泰和伯哪里敢说什么。
泰和伯对于皇帝是畏惧的。特别是朱厚熜,年纪轻轻却能够压制住朝中老臣,连杨廷和这个十年的内阁首辅都已经离开了朝廷。而且看看朱厚熜是怎么处理伊王一脉的。如此手腕强硬、下手狠辣的皇帝,泰和伯岂能不怕。因此麻溜的处理了那个事情。
“臣聂豹参见皇上。”
“免礼。”
虽然有皇后怀孕的好事情,而且快要过年,但朱厚熜还有很多要处理的事情。
这一次朱厚熜专门召见聂豹这个御史当中的愣头青。聂豹担任监察御史,所以参加过廷议,朱厚熜在廷议的时候也是见过他的。不过当时对他的印象不是很深。
毕竟聂豹只是刚刚从县令位置上,升迁到监察御史的,还是属于都察院新手。廷议的时候,聂豹这样的监察御史,其实没有多少发言权。朱厚熜也不会太在意。
但现在朱厚熜到了不得不见他的地步。因为这哥们是真轴,弹劾一次那些朝廷大臣和权贵还不够。继续给朱厚熜上书,持续的弹劾那些官员。大有不罢免这些朝廷大臣不罢休的态势。
朱厚熜根据他的弹劾,已经开始准备处理一些大臣。但最近因为皇后怀孕的事情,朱厚熜稍微延迟了一些。没想到聂豹却认为朱厚熜包庇他们,弹劾奏章开始不停地来到朱厚熜这边。措辞也是一次比一次严重。
很活跃,当然真的是太愣头青了。
朱厚熜本来想要安安稳稳的过个年,但被聂豹这个愣头青搅和的,每天都非常头疼。聂豹这个御史太厉害,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高友玑都管不了。以至于高友玑准备把聂豹下派。
就是不让聂豹在京城待着了。
准备让聂豹巡按地方,让他去祸害地方。这样也不用看着聂豹天天弹劾那些朝廷重臣。高友玑其实比朱厚熜更加头疼。他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现在他手底下的御史天天弹劾那些朝廷重臣,他们都把账算在高友玑身上,让高友玑的压力大增。
高友玑是比较刚的。
但也没有想过去得罪这么多朝廷重臣的地步。高友玑不是读书读傻了的官员,比谁都明白轻重缓急。高友玑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上,有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推行都察院改革,一个是整顿宗藩。这两个事情都需要朝廷重臣的支持,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得罪这么多朝廷重臣。里面还包括司礼监、锦衣卫这样特殊的部门。可是对于聂豹,高友玑是真的没有办法。聂豹此人真的是谁的面子都不给,一直在蹦跶。
朱厚熜也是为了过一个好年,只能是让聂豹过来。
“聂豹。”
“臣在。”
“你当监察御史多少日子了?”
“回皇上,臣担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已经两个半月有余,再有十来天就是三个月。”
“嗯。”
朱厚熜点点头。
道:“最近你弹劾的次数有些多了。”
“皇上,臣都是根据事实弹劾的。这是御史的职责。”
朱厚熜忍不住观察一下眼前的聂豹。
三十七岁的聂豹,长得不能说很出色。但人非常精神,而且一点不像是文弱书生,反而像是带兵打仗之人,两眼炯炯有神。一个刚刚成为监察御史两个多月的七品小官,在朱厚熜面前丝毫没有露出任何紧张、畏惧之色。
这个年代的江西真的是人杰地灵。
不说以前那么多的江西籍的高官,就算是现在朱厚熜比较器重的年轻官员当中,江西籍的官员也是一抓一大把。如目前担任河南按察副使的桂萼,担任鸿胪寺卿的严嵩,担任天津直隶州同知的夏言,这些人都是江西籍官员。而且这些官员,都是朱厚熜紧盯着的,未来准备大用的官员。
再看看聂豹。
同样是这么的出色。
大明朝的时候,南直隶、江西、浙江是中国科举大省,出来的进士非常多,同样出来的名臣也多。这个和官场上喜欢同乡抱团有关系。出来一个朝廷重臣,往往喜欢提拔自己同乡官员。
就像是历史上,严嵩和徐阶两个人争斗。
严嵩喜欢提拔江西籍官员,徐阶喜欢提拔南直隶出身的官员。最后严嵩惨败,直接导致了一大批的江西籍官员受到了打压。这也是嘉靖朝后期开始,江西籍高官迅速从朝廷当中消失的原因。
朱厚熜看着聂豹摇头,道:“朝廷上的这些大臣,各有各的问题,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就是朕也是如此,朕不认为皇帝就是什么都对,如果这样要你们这些科道官员有何用处,不就是为了劝谏皇帝的吗?不就是在皇帝做错的时候,提醒皇帝的吗?但朕总不能因为这些朝廷大臣有一些问题,就要去罢黜他们。如果这样朝廷还怎么运转?谁还会为朝廷做事情?朕需要朝局的稳定,而不是朝廷动乱。”
“朝廷大臣有问题,却视而不见,是臣作为御史的失职。若是有问题的朝廷大臣继续留在朝中,只会影响朝廷运转。不解决问题,掩盖问题,未来会遗患无穷。”
朱厚熜真的是很疑惑。
从聂豹此人在华亭县做的事情来看,这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大臣。不是一般的能干,而是手腕、能力各方面都是这个时代官员当中的佼佼者。而且聂豹此人非常懂人心,所以才能够完成赈灾,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灾害的原因。要是不懂人心,赈灾不可能做的那么完美。
而且聂豹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相反他是王阳明王学门人当中,理论知识非常丰富,实际处理事情也非常出色的人。聂豹可是把王阳明心学发扬光大的人,在王阳明心学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成为江左一派重要人物。这样的人,朱厚熜怎么看都不可能是愣头青。但成为御史之后,他怎么就如此的激进。
是真的这么想的?还是想要引起朱厚熜的注意?
朱厚熜无法分辨。
一时之间,朱厚熜竟然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对待聂豹。
想了一会才道:“聂豹,可能你说的有道理,但朕不能接受。”
“皇上…………”
“听朕说完。杨太师(杨廷和)致仕之前就跟朕几次说过,那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杨太师担心朕年幼,担心朕冲动,因此才会这样嘱咐朕。今天朕也把这句话交给你。治大国如烹小鲜,事情不能太着急。朝廷也是如此,你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朝廷会乱套的。”
朱厚熜想了一会,也没有想通聂豹到底是怎么想的。
既然想不通就不想了。
反正朱厚熜是皇帝,比其他人更有权力任性。不管聂豹是因为什么这么疯狂的弹劾朝廷重臣,朱厚熜也不深究。反正朱厚熜知道,聂豹此人是有能力的大臣。
还是要好好用起来。
所以很直接道:“聂豹,朕想你不适合在都察院做事情。”
“皇上,臣…………”
“朕会和高宪臣(高友玑)、吏部王尚书(王宪)商量的。年后你就离开都察院。”
朱厚熜是需要一些战斗力强悍的科道言官。
不畏惧朝廷重臣的言官。
因为这些科道言官的存在,对于那些朝廷重臣是一个很大的监督和制约。虽然这些科道言官的弹劾,一般情况之下,并不会对于朝廷重臣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因为朝廷重臣的去留,更多的是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可是这些言官如果咬住某个朝廷重臣,对于朝廷重臣来说也是很难受的。
毕竟没有谁是完美的。
认真起来,谁都有毛病。如果被言官穷追猛打,皇帝就算是再怎么信任你,也会受到言官的影响。因此言官的存在,对于朝廷重臣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约束。
可是虽然需要不畏权贵的言官,但需要的也不是聂豹这样用机关枪扫射的。
如果每个言官都拿着机关枪扫射朝廷大臣,皇帝肯定是头疼死了。
“你可听说过辽东正在筑城?”
“臣知道。”
辽东筑城问题,当初在朝廷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杨廷和一直在反对李承勋的方案,可是因为朱厚熜和杨一清的支持和推动,朝廷同意了李承勋的筑城方案。
甚至影响了杨廷和后来的决定。
杨廷和致仕,和这个是有关系的。虽然李承勋具体的方案在朝廷是保密的,但很多人都知道因为辽东筑城的问题,皇帝和杨廷和是发生过争论。
“你去辽东。”
聂豹没有说什么。
其实对于聂豹来说,去哪里并不重要。反正他在华亭县的时候干的也不错。辽东刚刚开省,在辽东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是一个可以出政绩的地方。
不过聂豹是很想知道,朱厚熜想要让自己去辽东干什么。
“辽东筑城,沈阳是重中之重。明年辽东筑城的主要地方就是沈阳,你就去沈阳,负责沈阳筑城,负责在沈阳周围开荒。沈阳周围耕地不少,但开发有限。不过你估计也知道,沈阳西部地区有兀良哈部落,东部地区有建州女真部落。他们的狩猎地盘,就在沈阳周围。如何保证沈阳顺利的筑城,如何保证沈阳筑城之后,周围耕地有序的种地,都是需要统筹考虑的。朕看你在华亭县干的不错,去辽东跟着李总制(李承勋)、蒋布政使(蒋瑶)他们学习学习。朕希望看到沈阳成为又一个大明朝重要城市。”
朱厚熜对于聂豹这些有才干的年轻官员是寄予厚望的。
他在华亭县的工作做得实在是太好。
先让他去辽东锻炼锻炼。如果做得好了,接下来推行的辽河套筑城方案,就可以交给聂豹实施。如果这些都圆满的完成了,就可以让他坐镇一方。
其实也就是十年时间。
坐镇一方,有了成绩之后,就可以调回京城。在六部锻炼一段时间,还可以进入内阁。算起来也不过是二十年时间,二十年后的聂豹也不过是五十七岁。
发展潜力无限。
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聂豹放在边疆地区,让他别像王阳明王学门人那样,天天就知道到处讲学。朱厚熜是皇帝,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些人到处讲学。
现在朱厚熜还没有时间管理这些。等朱厚熜以后抽时间,对于这些讲学之风一定要进行约束。
这些大臣好好干事情就行了。
“臣遵旨。”
才干了不到三个月的监察御史,就要离开都察院,但聂豹没有多少不高兴。
聂豹和其他王学门人不一样。
特别是浙中一派的王学门人,大部分都主要是研究学问,在地方讲学为主。但聂豹他们江左一派的王学门人,更喜欢建功立业。聂豹也是如此,去边疆地区,其他官员看来是发配,但聂豹并不失望。
“边疆地区,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还有那么多的草原部落,处理问题会很困难。朕希望你能够在沈阳做一番事业。”
“臣定会顺利完成沈阳筑城工作。”
“你要是能够在沈阳,打造出辽东的‘华亭县’,那么整个辽东局面都会大为改观。甚至朝廷以后有机会恢复太宗文皇帝(朱棣)之时的奴儿干都司,都不是不可能的。朕对于此次辽东筑城是寄予厚望的。”
“臣定不负重托。”
聂豹很是惊讶。
奴儿干都司,多么陌生的名字。永乐年间设立,一个只存在22年短暂岁月的机构。朝廷上上下下早就忘记了这个机构,没想到今天聂豹从朱厚熜口中听到了。
聂豹最崇拜的就是王阳明。
而王阳明最大的功劳来自哪里?就是平定宁王之乱。聂豹也想要跟王阳明一样建功立业,如果能够开疆扩土,那是真正的建功立业。
奴儿干都司。
朝廷若真的能够重新设立奴儿干都司,那么真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事情。因此聂豹感到浑身有劲。
“去。”【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