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和杨廷和两个人,这一次的谈话,整体来说双方都比较满意。
杨廷和劝住了朱厚熜,打消了杨廷和推动庄田收税。
杨廷和非常担心朱厚熜强硬推行庄田收税,这个会直接破坏现在的大明赋役体系。甚至有可能引发权贵的反弹,这里面包括藩王、勋贵、外戚、内官。
当然杨廷和更担心,朱厚熜一旦推行庄田收税成功,那么很有可能取消朝廷所有的优免。包括权贵和读书人。
这样会让整个大明朝动荡。
幸好朱厚熜听得进自己的劝谏,打消了要推进庄田收税的想法。
朱厚熜就更满意。
因为朱厚熜大致的了解了杨廷和这个人的想法,他的指导思想。也大致判断了杨廷和要做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判断之后,朱厚熜就可以知道,还能用杨廷和多长时间,要用杨廷和做到什么事情。
同时朱厚熜也明白了,想要改革大明朝,特别是对于大明朝进行大手术,杨廷和并不是合适的内阁首辅人选。杨廷和是很出色的政治人物,但他的改革是有限度的改革,而不是对于大明朝进行大改革。说起来朱厚熜到现在也没有发现,真正能够带领大明朝进行改革的首辅人选。认真说起来,历史上嘉靖朝早期改革力度最大的是张璁。
嘉靖朝的那些内阁阁臣当中,甚至在整个大明朝当中,张璁都是名列前茅的改革人物。虽然也没能够真正对于明朝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但也是步伐很大的改革家。
在嘉靖皇帝这个敏感多疑的皇帝下面,在朝野读书人的嘲讽当中,张璁都做出了很多改革措施。
但现在的张璁地位太低。
朱厚熜虽然会提拔张璁,但绝对不会跟历史上嘉靖皇帝那样破格提拔张璁。那样反而会害了张璁。本来张璁这样的改革家就容易受到保守力量的攻击,如果升官过程当中破格提拔,就更容易被别人诟病。像嘉靖皇帝赏赐张璁在大礼仪当中的功劳,嘉靖三年的时候就任命张璁为翰林学士。
最后引起了大量的翰林院官员辞官来反对嘉靖皇帝的任命,让张璁陷入了朝野读书人的攻击。这种事情朱厚熜是不会干的。
张璁想要入阁,没有十年时间朱厚熜是不会同意的。就算是十年,也已经是破格了。现在既然没有这样的人才,那么现阶段用杨廷和是很好的办法。朱厚熜找遍朝野,也没有比杨廷和更合适的人选。包括杨一清、王琼、王阳明他们,在现阶段来说都没有杨廷和适合当内阁首辅。
因此两个人的聊天还是很愉快。
不过朱厚熜很快就开始赏赐早朝当中支持朱厚熜,要求让自家庄田收税的勋戚。
第一个就是寿宁侯张鹤龄。朱厚熜让礼部计算张鹤龄的功劳,一桩桩都计算了下来。其实张鹤龄当初为什么一定要去安陆,不就是为了和新皇打好关系,想要一个接驾的功劳。
本来这个接驾的功劳早就该赏。
但杨廷和不愿意,所以一直推迟。现在张鹤龄玩了这一出,正好给朱厚熜借口。朱厚熜根据张鹤龄的功劳,把张鹤龄的爵位提高了一级,把张鹤龄的爵位从寿宁侯变成了昌国公。
张鹤龄以外戚的身份,混到了国公的位置,在大明朝是非常少见的。像武定侯家族,和皇族联姻三代,而且还是开国侯爵出身,也没见他们家族的爵位升为公爵。但张鹤龄却成为了公爵,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接着就是建昌伯张延龄。
朱厚熜在圣旨当中,再次训斥了一顿张延龄。批评他管家不严,如果以后再出现这种事一定除爵。可是话锋一转,朱厚熜又赞扬张延龄在清查庄田当中积极配合,戴罪立功,且心中有忠君报国的思想,愿意让自家田地交税。因此准许张延龄以建昌伯的爵位,继续拿着建昌侯的俸禄。之前对于张延龄进行了停止三年俸禄,也给与取消。
可以说一瞬间张家两兄弟,在勋戚当中再次成为了热门人选。
如果此时还感觉不到什么,那么早朝过去短短三天之后,朱厚熜下达了又一个命令,信号已经是非常明显。武定侯郭勋先是督禁军,很快朱厚熜就任命武定侯郭勋督团营,其实就是督京营。
当然仔细说起京营,也就是代替当年三大营的十二团营已经很是没落,战斗力非常差。但战斗力再怎么差,他们也是京营,是目前卫戍京城的部队。
督京营,以及后军都督府,本来就是这些勋贵负责的。但京营有很多职位是需要兵部任命,以及皇帝还会派遣宦官监军,以及派遣文官一起指挥。
勋贵能干什么?
不是在五军都督府混日子,就是在一些部队当提督。实际真的要打仗,指挥打仗的权力还真不在这些勋贵手中。反而是辅佐勋贵的下面军官如都指挥使这样的军官直接指挥部队打仗,文臣派出的官员作为总指挥,太监作为监军,倒是没有勋贵什么事情。武定侯郭勋能够督团营,以及督禁军,战争年代什么都不是,但平时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职务。虽然不能和早年的勋贵相比,但也是非常厉害。
朱厚熜甚至给了郭勋更大的权力。
那就是让郭勋调查目前十二团营的情况。十二团营,每一个营都是大明朝的侯爷掌军,辅以都指挥使,然后是内臣做监军。让郭勋调查十二团营的情况,那就是给了郭勋弹劾十二团营勋贵的机会。
郭勋弹劾内臣、弹劾兵部派遣的官员是不可能的。郭勋唯一能够管的就是那些勋贵。
这让武定侯瞬间成为了勋贵当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明白。
朱厚熜是没有强硬的推行所谓庄田收税的计划,但却是明晃晃的告诉他们,自己对于那些愿意让自家庄田收税的人是多么的慷慨。只要是愿意让自家庄田交税的,朱厚熜都开始进行提拔和赏赐。
这一下有不少赋闲在家的勋贵开始心动。
如果能够打动皇帝,是不是也可以跟郭勋一样,获得一个重要位置。郭勋的位置别看权力不是很大,但平时也是一个捞钱的好位置。
此时内廷宦官,也就是那些大小太监立马表态,他们和他们族人拥有的田地,也愿意交税。包括田赋、丁赋,以及服徭役。
大小太监这个时候谁敢说不。
要是惹怒了朱厚熜,直接没收了他们的田地都有可能。因此那些大小太监和他们的族人,他们的义子之类的,都急急忙忙的表态。
“太麻烦。”
朱厚熜一边奖赏张氏兄弟和武定侯郭勋,来吸引勋贵、外戚自动让自家庄田收税。只要人多起来,那就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
朱厚熜只是答应杨廷和,自己不会强硬推行,没说过不利诱他们,让他们自己愿意。
另一边则是开始和户部讨论庄田收税的问题。
“朕早就说过,弄简单一点。把丁赋、徭役都折算到田赋里面。要么交银子,要么交粮食,一次性解决那些税收。庄田主人都是大明朝权贵,哪里有时间扯那么多。交税方式要简单一点,便捷一点。”
“皇上,每个地方的丁赋都不一样,徭役也是如此。某些行省,省府州县的丁赋、徭役都不一样。怎么把丁赋、徭役并入田赋,需要仔细计算。”
户部尚书郑宗仁很是无奈的跟朱厚熜表示。
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说的简单。
大明朝开国一百五十年,也没有这样收过税。突然之间要把丁赋、徭役都并入到田赋,一时之间户部几个大佬都是没有头绪。毕竟大明朝的赋税很是复杂。
包括税率也是如此。
大明朝的税率并不一致,各个行省之间的税率不一样。一个行省之内,有些直隶州和府的税率都有可能不同。甚至一个行省同一个府之内的两个县,田赋、丁赋、徭役都有不一样的情况。
和地方官员都有关系。
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把丁赋、徭役并入到田赋?
今天朱厚熜和内阁阁臣,户部尚书郑宗仁、户部左侍郎秦金、户部右侍郎吴廷举,一起讨论这个事情。
“这有什么困难的。”
其实是比较困难。
因为朱厚熜这种做法,已经是类似于明朝推行的“一条鞭法”,以及类似于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不过不管是“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准确的土地数据。也就是说必须要清丈土地,才能够推行这个政策。但清丈土地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一旦清丈土地,那么隐匿的土地,还有减免税收的土地,都会暴露出来。清丈土地会直接影响权贵和地方豪强的利益,让他们把钱吐出来。权贵和地方豪强怎么可能同意,所以清丈土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到了地方会有很多阻力,很多人反对清丈田地。他们可能不敢正面对抗,但只要他们和地方官员勾结,就同样可以改变数据,糊弄朝廷。
这都是很普遍的事情。
朝廷的政策到了地方就会出现变化,就是因为地方扭曲了朝廷政策,或者是故意的软对抗朝廷政策。
朱厚熜为什么支持杨廷和的“新政”,就是因为杨廷和为首的读书人,他们认为大明朝的问题是权贵引起的。所以杨廷和推动的“新政”,算是大明读书人对于大明的一次改革,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一次改革。他们会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权贵,主要是勋贵、外戚、宦官。
杨廷和的新政,打击最严重的就是这些权贵。
朱厚熜计划当中未来对于大明朝的改革,受到影响的有很多阶层。或者说目前大明朝的统治阶层,都会受到打击。可是这么多统治阶层,朱厚熜虽然是皇帝,也不可能全都战胜。四面出击,皇帝的改革也会失败。因此朱厚熜想的是,打一派拉一派,制定一个计划,一个一个清理。
现在支持杨廷和为首的读书人,先打击勋贵、外戚、宦官,帮朱厚熜以后的改革减少阻力。等杨廷和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朱厚熜就不再需要杨廷和。因为朱厚熜下一步改革,影响的是杨廷和这样的士大夫阶层。
特别是一旦开始清丈土地,打击的就是这些士大夫阶层。
“朕给你们出一个主意。北直隶地区,把每年北直隶地区所有的丁赋统计下来,再统计一下徭役大致的花费。把他们加起来,并入到北直隶的田赋当中。然后根据北直隶每年交税的土地数量,计算每亩大致应该要负担的税收总共是多少。在这个基础上,稍微降低一些标准,把这个当成是庄田的税率就可以了。如果庄田不在北直隶,而是在南直隶,那么按照朕说的那样,计算南直隶每亩负担的田赋、丁赋、徭役的大致数量,根据这个征收就可以。很简单的事情。”
杨廷和在下面听到朱厚熜的话,心里是大吃一惊。
杨廷和梳理经济是有本事的。
虽然杨廷和不是商鞅这种大改革家,但在框架之内的施政能力很强。目前的税收制度,杨廷和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只要民田不继续减少,那么朝廷财政就不会出现问题。
所以杨廷和反而是反对改变目前的赋役制度。
可是朱厚熜都允许皇庄收税,以及还有一些勋戚自愿拿出庄田,让朝廷收税。而且勋戚之外,还有一个群体,他们很快也同意自家庄田收税,那就是内臣。那些内臣手中的庄田也不少,有两万多顷地。这样从庄田收税,也成为了一个重要事情。因为有可能近乎达到十万顷地,一千万亩地的税收,可不能等闲视之。
朱厚熜一定要一次性收税。
如何完成一次性收税,杨廷和也是想了好久,终于有了一些思路。杨廷和是很自傲的,户部都没有想出办法,自己已经有了思路。可是听到朱厚熜的话之后,杨廷和瞬间大惊失色。因为朱厚熜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而且更加简单直接。
杨廷和不由得害怕。
自己选择的这个小皇帝政治手腕娴熟,平衡朝政的能力强,可以说是聪慧天生。但现在看来哪里是简单的小聪明,小皇帝这是有大智慧,甚至可以说是胸有丘壑。小皇帝才几岁,还不到15周岁,却已经如此厉害。
“庄田收税,乃大明朝首次。且收税模式也是首次,户部临时增设一个清吏司,专门管庄田收税。任命一个户部侍郎,专职负责这个清吏司的工作。”
户部。
现在的六部机构,是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变成的。因为六部成为了大明朝行政机关,因此各种机构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这一条。
户部目前有13个清吏司,主要是针对十三省。
而且户部权力很大,土地、户口、税赋、两税起运、仓库,都在户部的管理范围。加上为了和周围民族的贸易,还设立了各种不同的机构。设立了茶马司、茶课司以及批验所等机构,都归户部管理。
因此朱厚熜说户部临时增设一个清吏司,并不是无的放矢的。
“具体人选,内阁、吏部、户部讨论一下。”【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