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的注视下,陈参一四肢伏地,在重重的给母亲磕了三记响头后,才站起身来说道:
“娘,儿子虽身在国外,却没有一日不想念双亲和弟妹。如今好不容易才重获团圆,日后定会好好陪伴在家人的身边以享天伦。”
张翠姐紧紧的拉住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片刻,关切的问道:
“参一,你瘦了,看来在日本应该很辛苦吧?”
陈参一向母亲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娘,您还不了解我吗?向来对生活没有要求,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可以了。”
说完,他貌似不经意的瞥了一眼站在母亲身旁的陈斯年,向弟弟眨了眨眼睛。
陈斯年见大哥看自己,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伸手拉住了母亲的胳膊,安慰道:
“娘,我以前曾经在书上看到过日本的相关介绍。这个国家别看离咱们距离比较近,日常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所以,大哥就算瘦了也在所难免。您要是心疼大哥,就多做点儿好吃的,帮他好好补一补。”
参生原本就在长身体,对好吃的东西素来没有什么抵抗力。一听二哥说要娘给大哥补身体,连忙将双手举得高高的,连蹦带跳的响应着。
“娘,你别光给大哥做好吃的,参生也要!”
巧媛见参生这样,心下觉得有趣,便想逗一逗他。于是故意绷着脸,用双眼瞪视着弟弟,恶声恶气的说道:
“都多大的人了
就知道吃,小心吃成个胖子。”
参生见姐姐发难自己,心中很是不爽。他撇了撇嘴,当场顶撞道:
“我胖怎么了?至少不用嫁人。你瞧瞧你这肉都长到脸上了,跟个丸子似的多难看,看日后谁敢娶你?!”
巧媛由于生来便是一张肉肉的娃娃脸,因此对于容貌很不自信。此刻听弟弟这么说,顿时生起气来,追着弟弟便要打。
参生见姐姐恼了,边叫着边迅速围着其他人向前跑着。怎料巧媛此时战斗力爆棚,根本就甩不掉。最后,他只能瞅准个机会,躲到了陈参一的身后。
“参生,你别以为有大哥护着就能少了这顿打,我今天偏不饶你。”
巧媛在陈参一的面前停下脚步,原本气愤的神情瞬间变得柔和。作为妹妹,她虽不敢在大哥面前造次,但表面却仍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不饶又能怎样?”参生从大哥的身后探出头来,向姐姐扮了个鬼脸。
“你......”巧媛气得脸色发白,再次扬起手来要打弟弟。
陈参一见状,忙笑着对妹妹劝说道:
“好了、好了,参生就是个孩子,你就不要再和他计较了。”
巧媛听大哥这么说,心中的气便也消了,只是嘴上却仍在不依不饶。
“大哥,参生他这么不听话都是你们惯得。你们要是再这样下去,以后有他的好受。”
“嗯,说得没错。”
陈参一听妹妹这么说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于
是便将弟弟从身后拉了出来。
“参生,快向你姐姐道歉。”
参生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既然大哥这么说了,也只得向姐姐抱了抱拳,敷衍的躬身行了个礼,懒洋洋的说了句‘我错了’。
巧媛没有说话,只是向弟弟点了下头。
“好了,咱爹还在前厅等着呢。”陈参一见他们姐弟矛盾和解心中很是高兴,“娘,咱们赶快把饭菜端过去吧,好好热闹一番。”
张翠姐笑着说了声‘好’,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边开心的说笑边将饭碗和菜盘端到前厅,寂静了数年的陈家府院再次变得热闹了起来。
是夜,陈家前厅灯火通明,陈元君夫妇和兄妹四人团团围坐在桌前,边开心的吃着丰盛的饭菜,边天南地北的聊着各种闲谈。聊到兴奋之处,情不自禁的发出阵阵笑声,连带着屋子都霎时变得暖和了许多。
“参一,你这次回国有什么打算?”坐在对面主位上的陈元君看着久别重逢的儿子,关切的问道。
陈参一正在用筷子向盘里夹一块刀鱼,听到这话,情不自禁的停住了筷子。想了一想,认真的说道:
“我打算过些日子先去北平办件很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等到回来再做打算。”
“北平?”陈斯年一愣,随后讶异的说道,“我可是听说最近那边学潮闹得很严重,要是有可能的话,就不去了罢。”
陈参一将身子向前斜了斜,刚要开口说话,便又听
陈元君接口道:
“参一,斯年说得对,如今这社会可要你出国前动荡得多。实话说,自打蔡锷反袁后,这股罡风就从未有停止过。不仅如此,随着各种思想的相继出现,这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唉,真是不知道究竟要闹到什么时候。而且要我说,这些所谓的‘先进思想’根本就是在乱弹琴,天天那些年轻人喊着反对的口号,却到处都搞得乌烟瘴气,这又有什么意思?”
说到这里,陈元君的脸上浮现出无奈的表情,长长的叹息了一声,郁闷的摇了摇头。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扑朔迷离’。据说这个词语出自汉朝的乐府诗《木兰诗》中,专门用来形容情况复杂看不清本质的事务。原文虽是形容了北魏时期著名女将军花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姿飒飒,好似俊俏的男儿一般,但其引申义却也被后人广泛使用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并且每次都能附著上不同的新意。
而眼下中国的时局,若是用这个词形容,也是绝不为过的。
随着袁世凯的登基复辟,国内局势骤然变得异常复杂。爱国民众气愤不已,各地势力揭竿而起,誓要尽快推翻这位高高在上的窃国大盗袁世凯。
面对这样的情形,袁世凯的内心亦是极度恐慌,狰狞的面目随即暴露了出来。
为了尽快压制住这股反对的势力,袁世凯采取了在各地大肆抓捕革命党人和具有先进
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恐怖行动,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二次革命’的爆发。
按理说,在这种遍及全国强有力的攻势下,袁世凯能够有所反思。可现实却是他非但丝毫不知悔改,还以单方面在北京宣布帝制的方式,和孙文彻底站在了对立面上,二人再无任何调和的可能。
历史的车轮本该向前有力的推动,无论是谁想要倒行逆施的向后退,都必将成为泱泱中华的罪人。
袁世凯这种极端的做法很快便引来了国内的滔天大乱,以蔡锷为首的等南方将领相继宣布独立,发兵对他进行了浩浩荡荡的讨伐。
由于这些军队平时训练严明、行动有素,故此很快便打败了袁世凯的军队。
而这对于那些原本对袁世凯的暴虐统治持有意见,却碍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观望之中的其他各省领导者们纷纷加入到了护国军的行列里,相继宣布独立。甚至就连一向支持袁世凯的日本和英国,这次也对他投以了反对票,公开主动和蔡锷等人交好。
在内外压迫的情势下,一心有着称帝美梦的袁世凯最后只是当了短短的八十余天皇帝便彻底梦碎,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随着袁世凯去世,北洋政府的绝对权力彻底瓦解。与此同时,之前被压制的各方势力相应崛起。而这样的情势非但没有让中国从岌岌可危的情势中摆脱出来,反而让矛盾变得愈加尖锐、几乎到了
无法调和的地步。一幕幕闹剧接二连三的上演,令原本锦绣的中华大地处处散发着硝烟的味道,再无安宁可言。
乱世出英雄,尽管前途渺渺,但终归还有一部分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此种复杂的情势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积极探索救国图存之路。而父亲方才所说的,正是这一部分人。
陈参一默默的看着陈元君,他知道虽然和其他自己的同龄人相比,父亲的思想还算比较开明。但不管怎样,其毕竟受到过封建思想的熏陶和束缚,在思维形成固有模式后,很难再挣脱出去。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其在看待事物时的思维局限性和眼光狭隘。
更为重要的是,这并不是归根在其中的哪一个人或是某几个的身上,而是大多数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倘若不能尽快用先进的思维取代旧有观念,所谓的‘救国图存’只能是浮云了事的一纸空谈,在本质上不可能有真正的改变。
只是如果用在日本接受的新思想和父亲交流,其真的能够理解和接受吗?陈参一陷入到了深深的困惑当中。由于他不再说话,饭桌的氛围突然又变得微妙了起来。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46632721/547028273.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6632721%2F547286213.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47286213","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jsp?bookid=546632721","ChapterUrl":"/r/546632721/547320192.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6632721%2F547286213.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47320192【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