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望族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无力(一)
  回到九如居,沈瑞还有些闷闷的。

  听徐氏的意思,缠足并不是让脚骨致残。平素里看她与三太太行走之间,也确实没有不便之处。至于玉姐,不知私下里如何,在沈瑞面前也没有扶人走路的习惯。

  想想杨恬,要不是羞臊了跑步也不会去扶养娘。

  这缠足真不碍行走?

  沈瑞总觉得雾里看花似的,之所以念念不忘此事,一是觉得杨恬小姑娘没必要吃这个苦头,而是怕以后看到一双惊悚的“金莲”。看明清话本,都将“金莲”做为性器,助闺房之乐,后世之人只能理解不能。

  可徐氏说的清楚,世情如此,除了寒门百姓人家之外,仕宦人家女眷都缠足。

  世人眼中,“小脚是娘,大脚是婢”。谁家有放脚的女孩儿,以后说亲时会被挑剔,成亲后会被嫌弃,不管是婆家人还是外人。

  沈瑞即便看不惯,也没法同整个社会制度抗衡,写了二十张大字,将纷乱的心情平复一二,决定以后对杨恬与玉姐更好些。大明朝闺秀的成长历程,委实太不容易。

  转眼,到了六月二十八日。

  沈瑞早早起了,换上儒服儒巾,足上穿着官靴,一副新秀才装扮。今日学政在衙门为新秀才设宴饮酒,行簪花礼,拜孔子。今年的新秀才,过了今天,才正式成为孔子门生。

  刚摆上早饭,何泰之便来了。

  看着饭桌上摆着的包子与牛舌饼,还有沈瑞跟前的豆花,何泰之不客气地要了一碗豆花,也跟着吃起来。

  沈瑞笑道:“不会是为了等着中午吃席,空着肚子来吧?”

  何泰之打了个哈欠:“昨晚翻来覆去四更天才睡,早起就没胃口,胡乱吃了两口粥……”

  何泰之如今正是抽条的时候,分量大增。沈瑞见状,少不得叫人去厨房又取了两盘点心。

  用完早饭,两人去了主院。

  大老爷还没有去衙门,见两个新秀才过来,少不得又鼓励两句。

  徐氏则是预备了两个荷包,一人给了一个,道:“簪花宴后,说不得还有私下应酬。身为地主,勿要吝惜银钱。只是不许去肮脏地界,茶馆酒楼也要去挑于净人家,如今在夏日里,外食可要仔细,莫要坏了肠胃……”

  何泰之摆手道:“姨母给瑞表哥准备一份就行,我娘给我带银子了……”

  徐氏笑道:“你娘是你娘的,姨母是姨母的,几个零花钱姨母还给不得?

  何泰之这才双手接过。

  徐氏道:“对了,你父亲给你起了字没有?”

  何泰之道:“起了,字仲安,。”

  沈瑞在旁听了,觉得何泰之的字起的不错,通俗易懂,还点名了排行。

  徐氏点点头道:“往后不是孩子了,往来交际也要多几分稳重。”

  何泰之恭敬听了,徐氏吩咐沈瑞道:“今日人多,你多看顾你表弟一些。

  沈瑞应了,带何泰之沈宅出来。

  何泰之没有骑马,而是乘马车来的,沈瑞就直接同乘。

  到了官署就近,马路上行走已经是年纪不等的新秀才。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道路局促起来。两人就下了车,打发车夫随从们回去。

  似乎人人脸上都带了欢喜,沈瑞的心情也飞扬了几分。

  从弘治十年至今,已经将五年,收获的喜悦确实甘甜。

  沈瑞年纪虽不大,可因身量高,看着同十六、七岁的少年无差,在诸多新秀才中并不显眼。何泰之身量不足,满脸稚嫩,穿着簇新的儒服就分外惹眼,引来不少人的目光。

  何泰之开始还不知,带了好奇,四下眺望。

  待发现不少人盯着自己时,他难免惴惴,往沈瑞身边躲了躲,小声道:“瑞表哥,他们作甚都瞅我?”

  同那些胡子一把一辈子功名都止步生员的老秀才相比,何泰之这年岁实在太令人羡慕。

  何泰之问完,自己也反应不过,倒是不见得意,只怏怏道:“十二岁中生员又有甚了不起?只春山书院里的学生,年年就都有十一、二岁过童子试的,还真是少见多怪。”

  他已经同父亲问过是入官学还是继续在春山书院读书,何学士的意思是让他继续在春山书院读书。

  顺天府是京府,大兴县是京县,这两处的学宫学官应该都差不了。可是以何泰之现下的成绩,岁考考试进不了一等二等,廪生无望,不过是附生身份,学官也不会看重。还若是踏踏实实在春山书院再等几年,等成绩好了,想要过岁科考试也不难。否则在学宫里混日子,卡在岁科考试这里,以后想要下乡试也没资格。

  何泰之心中,隐隐地失望,还生出几分后悔来。

  他是四岁启蒙,至今读书八年,资质也不差,可院试却提心吊胆,差点名落孙山,想要随着沈瑞入学宫,却连廪生、增生也混不上,归根结底还是之前读书不努力的缘故。

  今年春山书院参加院试的学生有二十多人,过了的有十人。其中有四个籍贯是京县,其他是北直其他府县。

  在官署门外,还没有到进场的时候,大家少不得聚到一块。

  其中有戊字班的学生三个,丁字班的学生三人,丙字班的的学生六人。

  戊字班的学生是沈瑞的同窗,丙字班的同学是何泰之的同窗。至于丁字班的学生,则有的是沈瑞的同窗二月里初升上去的,有的是何泰之先前的同窗。

  如此一来,大家都认识。

  论起年纪来,众人中小的不过十一、二岁,大的不过十六、七。

  又因是官家子弟,收拾得白白净净,身上穿着样式差不多的儒服、儒巾,可是也能瞧出衣服料子质地更好。

  十个少年秀才站在这里,恁地惹眼。

  唯一与之能抗衡的,就是另外一队年轻秀才。

  也有七、八个人,虽说年纪长几岁,身上穿戴也不如春山书院这边的好,可都是浑身儒雅、潮气蓬勃的模样。

  其中有一人,不时地望向沈瑞,目光中隐有晦涩。

  沈瑞有所察觉,回望过去,认出那人那是县试时的前两场第一的那个考生,便点头致意。在剩下的南城书院秀才中也多看了两眼,那个姓王的山长弟子倒是并不在其中,应该是止步院试。

  那人愣了一下,也颔首回礼。

  何泰之见状,带了好奇问道:“那好像是南城书院的新秀才,瑞表哥认识

  沈瑞点头道:“县试提堂时挨着不远……”

  虽没有刻意留意,不过沈瑞对这个考生还真的很有印象。

  童子试时县试第二,府试时第二,院试第二。

  县城成绩出来时,沈瑞虽窃喜,也有些不自在,就是因为此人。

  南城书院的学生都是平民子弟,功名对于他们来说甚为重要。要是县令按照考试惯例的话,这第一场的第一就应该取为“案首”,而不是选沈瑞。

  沈瑞一场比一场用心,对于县试“案首”拿的并不心虚,不过想到第一场、第二场的第一名不是自己,多少会生出抢了旁人“第一”的感觉。

  不过这种不自在,在府试结果出来时就没了。

  因为府试成绩,依旧是沈瑞第一,那个人第二。

  这说明那人的文章还是有不如沈瑞的地方,否则县令或许会因私心取了沈瑞为“案首”,府试时却是糊名的。这个人要是真的比沈瑞文章做得好,也不会被埋没。

  等到院试结果出来,此人依旧是第二名时,沈瑞只能叹这个人运气不好了

  要是没有沈瑞,这个人岂不是妥妥的“小三元”?

  少一时,官署大门缓缓推开,出来几个青衣吏员,其中一人拿着卷抽,在门口唱名,新秀才依次进入学宫。

  沈瑞排在第一位,随后就是那第二人,两人一前一后地进了官署。

  官署院子里,放眼望去都是十人大圆桌,足摆了百十来桌。桌子上已经放了看碟与冷盘,还有两壶酒。

  有人领着,引众人入座。院试榜单的前十人,就在第一排正中间的圆桌入座。

  十人中,除了第二那个人,第九沈瑞也认识。正是春山书院丙字班的学生,与沈全关系不错,沈瑞也算相熟。只是两人座位隔得远,说话不便宜,便相视一笑,听旁人说话。

  其中第三那人,二十五、六岁年纪,倒是个能说会道的,对着说都称“兄”,一番恭维。其中主要的对象,就是沈瑞这个“案首”与那个第二名。

  沈瑞既打算入官学,座上众人若是籍贯在顺天府的说不得就要做同窗,便应答的十分客气谦逊。

  他身量高,说话又沉着稳重,虽是“案首”却无清高倨傲之态,一时之间,桌上诸人倒是对他好感大增。

  不过待叙了年齿,晓得他只有十四岁时,大家的笑容中就又添了些别的意味。

  沈瑞只做未见,要是因他年幼就记恨,那委实没有必要。

  说到底科举之路还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童子试不算什么,到了乡试的环节才是竞争惨烈。

  约莫过了将一个时辰,千余名新秀才都入了场。

  沈瑞回头眺望,在倒数第二桌找到何泰之。因距离太远,看的不真切,只因沈瑞知道他的名字,加上他身量小,才能辨别出与旁人不同来。

  这也是何泰之过了院试,欣喜之余还难掩难过的缘故,那就是因名次实在太低了,离“孙山”不远……

  〖【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