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抢救大明朝最新章节!
南京紫禁城,奉天殿,暖阁当中,北洋总督沈廷扬正在向朱皇帝和两府重臣们说着他在北方的所知所见。
“......河南、河北、山西,还有山东的西北和顺天府一带真的是穷啊!城池破败,田地荒芜,河道淤塞,道路阻绝,百业凋零。北地百姓大都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弱者卖儿卖女,乞讨求活,强者啸聚山林,无法无天。各处府县,面对此情此景,全都是一筹莫展啊!”
沈廷扬说的事情基本属实!
大明的北伐中原之战打得其实并不激烈,在大部分地方,战争都是以清军的主动收缩的明军的快速接管的方式在进行,只有少数地区发生了激烈的交战。
但是跟随大明王师进入北方战区的南方奸商(其实大多是南下的北方商人)却严重摧残了北方的小农经济,造成北方的小农大量破产,即便还没破产的小农,他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如早先被大清统治的时候了!
这事儿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只要懂一点经济史,就知道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没有什么地方的小农经济可以在完全敞开大门的情况下,硬抗住资本主义这只洪水猛兽的!
现在大明东南已经跑步进入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商业发达,金融初兴,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了工场手工业后期的水平,特别是和民生休戚相关的纺织业的竞争力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产自东南的棉布、丝绸、瓷器、铁器随着王师和南商进入北方后,非常轻易的就摧毁了弱小的北方民营手工业。
而北方民营手工业的主体,其实不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匠,而是在小农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女织”。男耕加上女织,才构成了北清经济的基础。北清的税收也是与之相应的租庸调,其中的调就是收取布匹(棉布或麻布)。而布匹又在极度缺乏白银,劣质铜钱又过多的北清经济中扮演着货币的角色。
也就是说,北清小农的货币收入就是女织所产的劣质布匹!而北清小农中的富户又收藏了大量的劣质布匹,这些布匹是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本——北清虽然抑抑商,但并不是没有商业,北清的小农之间同样存在贫富。
在劣质布匹拥有货币功能的情况下,其价格当然是被抬高的,所以面对如洪水猛兽一样涌来的价廉物美的松江布,北方的劣质棉布和麻布在一夜之间就完全失去了市场!
这不仅意味着北方小农经济中占有重要成分的女织无法维持,还意味着储存了大量劣质布匹的商人们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失去了这些小商人后,原本在清朝统治下花了十余年时间才慢慢建立起来的北方商贸络也彻底崩溃。而来自南方,拥有雄厚资本和王师为后盾的商人则迅速的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络,而他们所贩卖的手工业品,全部来自东南......
没有了微小的手工业提供“货币”收入,北方的经济自然一片凋敝!
另外,三年攻战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土地荒芜、盗匪横行、城池破坏,还有水利设施缺乏维护,漕运系统大规模瘫痪,都在预料之中。
总之,现在北方的情况就能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穷!
都快穷死了!
“朝廷也穷啊!”郑芝龙也开始哭穷了,老郑的脸孔耷拉着,一副马上就要破产的模样儿,“几十万大军还没有回来,军费开支大得惊人,北方的几个藩镇还要花钱移动或设置,眼看着还要出兵草原,北京城和天津城都要花费巨资修缮,天寿山皇陵也要修......对了,还有黄河、运河、大清河、永定河、卫河都要修,不修好了不能通航,时不时还要发大水。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几亿银子砸进去都不够啊!如果朝廷还要还都北京,那,那......这个户部尚我可干不下去了!”
大富郑芝龙哭完穷,就轮到大明最富朱慈烺来哭穷了!
朱皇帝也是一脸的不开心——那么穷,怎么开心得起来?
他先叹了口气,然后才道:“还都是还不起的......要还都就得恢复大运河,要恢复运河就得糟蹋淮河,咱们在黄淮运大工上花了那么多钱,好不容易把淮河两岸变成了粮仓稻海,难道要再恢复成原来那样两三年一场大水的样子?现在江南省都不种粮食了,到处都是棉田和桑树,米面都靠两淮和两湖供应。如果两淮毁了,靠一个两湖怎么供应得上?没有米粮供应,江南这棵摇钱树也就没了,到时候朝廷怎么活?北方的几十万将士吃什么?西边的流寇又拿什么去剿?”
在黄河南流之前,是没有保运还是保淮的难题的,因为黄河泥沙再怎么也不会流入淮河。但是在黄河南流之后,就存在让黄河夺淮还是新开河道入海两个难题了。
如果选择黄河夺淮,那么黄河泥沙就会在淮河下游淤积,这样淮河水就不能顺利排入大海,遇到雨水稍多的时候,泛滥成灾就是必然的事情——淮河的水量多大啊!要没入海口能不泛滥?
如果选择新开黄河入海之道,那么黄河下游和运河就会形成交叉,而黄河下游水流平缓,泥沙淤积速度很快,如果和运河相交,那么没几年就会把交叉地段的河床抬得很高,运河就断了。这也是个无解的难题,甚至没有办法用新挖运河河道的办法解决,因为不断抬高的黄河河床就是一堵高墙,拦在大运河面前,依靠17世纪的工程能力,根本无法逾越!
所以运河、淮河就是二选一!
而大明首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口的供应又是必须保证,不能出一点问题的!
所以不能单靠海运保障——这年头海运靠风吃饭,如果夏季多来几个台风,也许就会造成北京的供应中断!
因此首都在北京,朝廷就必须保运弃淮......一保一弃之间,就是平均每年几千万石的粮食减产!
对于人口数量接近一亿五千万的大明而言,就是一个致命的抉择!
“陛下,”首辅魏藻德小声提醒,“现在民心思归啊......”
朱慈烺撇了一眼这位“智比诸葛”的名相,名相苦着张面孔,一筹莫展了。
朱皇帝长叹一声,道:“还都是不行的,但是愿意回家的北人,咱们还是应该帮他们一把的......可是现在北地残破,民生凋敝,就这样让他们回去,恐怕得活活饿死啊!所以朕琢磨着,是不是先在北地投一点钱,兴水利,修道路,开港口,筑城池,等北方兴旺起来了,再组织百姓还乡,这样可好?”
“好是好,可朝廷不是没钱吗?”魏藻德可怜巴巴的看了一眼大富郑芝龙,郑芝龙叹了口气——穷啊!都快穷死了!
“那就借钱吧!”大明最富的朱慈烺说。
“借钱?”魏藻德想了想,“向谁借啊?不是说北伐公债都没发够数吗?”
朱慈烺看着魏藻德,道:“魏相,你有钱吗?朝廷能不能向你借钱?”
“我?”魏藻德闻言就是一哆嗦——这是受贿的事情发了?不至于啊,没收多少啊!还不到五十万两,怎么就事发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