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这种福地,任何一个有野心问鼎天下的人都会觊觎。刘备现在羽翼渐丰,实力大涨,对冀州岂能无意?况且徐州在握,美丽的南方已然抬首在望,若不早早统一北方,又如何能够提兵南向。
从青州打冀州,实在是太好打了。从地理环境来讲,青州与冀州所接壤的这一大片地区,都是属于平原地区。一无崇山峻岭,二无雄城险关。刘备之前让黄忠与严颜一道提兵攻打清河,自己则率了张飞与太史慈进攻安平国的修县。
两路大军进入冀州境内之后,一路横扫。袁绍部将焦触、张南、蒋奇等人不能御,连战皆败,于是焦触与张南一路退往界桥,而蒋奇却率部往河间国去了。
邺城是袁绍的老巢所在,被他视为根本经营多年,邺城地理环境也确实不错,所以后来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干脆自己搬了过来。这次邺城出了麴义事件,可把袁绍给吓了一跳。这阵子虽然大战迫在眉睫,但他总觉得不放心,是以迟迟未往前线。直到前方诸将败绩请援的消息一一传来,他这才引兵前往界桥。然后留了审配与袁谭一起坐镇邺城。
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人,袁绍的腹心大臣,此时为治中别驾,审配能文能武,虽然不以勇武著称,但实际上却是能带兵打仗的一名儒将。留他在邺城,袁绍也能放心。
刘备在自己境内搅风搅雨,袁绍却没有打算分兵去对付刘备。幕府诸臣不管哪个派系,都向他述说了一个事实,就是相对于刘备,冀州虽然兵员物资等方面皆不缺,但在战将方面,相差太多。看看冀州,淳于死麴义叛,名将不过四庭柱,其他如蒋奇等虽然也自诩勇武,但比起颜良等人来,相差太多。
再看看青州,关羽一直在南方就不说了。张飞、黄忠、赵云、太史慈、严颜等这是原来就有的,现在又加入了吕布、张绣、张辽等一大批人马。别的就不说了,这些人,哪个不是可以独领一军独挡一面的大将之选?
本来冀州这边就偏弱,若再一分兵,妥妥的要完蛋。
对于好的意见,袁绍还是能够听进去的。于是便率了麾下文武一道提兵十万,兵屯界桥。刘备你不是要夺我基业吗,那就在界桥一决高下好了。
界桥,进出魏郡的锁钥之地。当年麴义在这里打了一场漂亮的以步克骑之战,使得公孙瓒的白马义众死伤惨重,因而不得不败退,锐气大挫。袁绍胜了这一仗之后,彻底改变了他被动的局面,虽然公孙瓒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伤筋动骨,但实际上,就在这一战之后,双方攻守已经易位了。
刘备要是想彻底打败袁绍,界桥便是他的必争之地。也是基于这一点,袁绍到了界桥,便命麾下诸将,在此设立坚固的营寨,储备粮草,以候刘备大军。袁绍唯一的优势,就是本土作战,而刘备却因粮道阻远而补给困难。能不能充分利用这个优势,那就要看袁绍的本事了。
刘备正在攻略安平国,听说袁绍兵屯界桥,大笑道:“吾还以为袁本初欲坐视吾军席卷冀州而不顾,今次却是肯出邺城了。”
于是便调转头来,提兵南下,与黄忠、严颜兵合一处,往界桥去了。刘备一走,安平国的地方官吏顿时大松了一口气,正在降与不降之见纠结踌躇,既然刘备走了,那就迟一点再作选择罢。这年月,不是谁都能像吕布一样,背主之事做得毫无心理压力的。更让人尴尬的是,他们之前已经做过一次降臣了。
当年公孙瓒南讨袁绍,发布檄文历数袁绍的十大罪状。咳咳,如今刘备开战前发布的檄文,其中很多内容就是引用公孙瓒当年用过的桥段……公孙瓒还直接把这檄文递到千里之外的长安朝廷去了,很是大大的替袁绍又扬了一次“名”。当时这不知道是何人替公孙瓒捉刀的檄文,给天下、给冀州带来的震撼还是很巨大的。檄文一出,冀州无数官吏望风归降。也不知道是他们真的心存正义,还是见势不妙迫于公孙瓒兵临城下的军事压力。
结果他们选择站队之后没多久,公孙瓒被袁绍打得大败,再后来,公孙瓒竟然就这么被袁绍给灭了。这剧情反转得,让他们实在是说不出话来。公孙瓒死了那还能怎么办,又只好写信给袁绍表忠心,求宽恕。能当官的,背景就没有一个普通的。袁绍逮住几个自己心中不喜的、家族弱小的、名声不好的家伙杀鸡儆了猴顺便也给自己出了口恶气后,也便不再追究了。继续让他们待在原来的官位上替自己服务。
如今没了公孙瓒,却又来了个刘备。要说刘备名声比公孙瓒大、实力怎么看也比公孙瓒强。本来刘备的檄文一出,冀州便有人蠢蠢欲动,打算暗中投诚。但有人就开始担忧了,这兵无常势,打仗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当年公孙瓒那么厉害不也短短时日就覆灭了吗。现在投过去那是容易,不过若是刘备败了,咱们想要再投过来,那就难了。恐怕到时挟大胜之威的袁大将军,就不那么好说话了。少不得大伙儿脑袋要搬家。
又有人说了,他袁绍要治理冀州,还能少得了我们的帮扶不成?就算刘备败了,无非也就是让他杀几个人解解气,以后日子该怎样就怎样,一切照旧!
说这个话的人,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打败公孙瓒和打败刘备所造成的影响能一样吗?就算袁将军开恩只杀几个人解气,那应该砍谁的脑袋,不应该砍谁的脑袋?
没人愿意拿脑袋去赌未来。反正不管谁胜谁负,这块大地上的主人是谁,袁也好刘也罢都绕不过他们。既然横竖都有官做,何必要去冒风险?这就是冀州大地上,大部分官吏的心声。
刘备还不知道这些地方官员们心中打着这样的小算盘。他还在跟荀攸笑着戏说:“昔年伯珪兄提兵南来,河北震动,地方守令闻风而降。吾今亦来,却无复见当年伯珪兄之故事。看来在冀州士民心中,吾远不及伯珪兄矣。”
荀攸听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当年公孙瓒大战袁本初之时,他还在於夫罗营中混日子呢。哪里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