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至正十五年就要结束了。
在朱元璋的治下曾经有人提议选用韩宋的龙凤纪年以示和元廷彻底决裂。
只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朱元璋麾下三大谋臣的集体反对。
贾鲁朱升张希孟全都摇头……用龙凤纪年是摆脱了元廷但是跟大宋却搅在了一起。
别忘了统一思想的大会上讨论了什么……朱家军不光要推翻大元还要纠正赵宋以来的弊政连正儿八经的大宋这边都不买账更何况是一个草台班子!
只不过老朱这边也有个麻烦就是他迟迟没有称王也没有确定国号年号该怎么行文就成了一个问题。
最后还是张希孟提出了建议没有必要否认大元。反正我们原本都是大元臣民只因为元廷无道民不聊生才揭竿而起。
在成功之前沿用元廷的纪年待到时机成熟再立新朝不迟。
因此在朱家军这边还是沿用大元的年号至正十五年……这绝对是个载入史册的重要年份。
在这一年的年初脱脱被元廷罢免几十万大军瓦解冰消从此元廷进入了等死模式。
年中的之时朱元璋渡过长江占领金陵拥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年尾的时候经过了整合之后的朱家军以最强的姿态开始经略江表浙右。
年初元衰年末朱兴!
一起一落果然是一个大世!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扫视着两边的田地心驰神往这一片正是秦淮河畔的上好田地一望无际土肥水美。
“倘有三亩水浇地不做提强杀官人……咱走到了今天都是元廷逼得!”老朱一扭头对张希孟道:“元以兼并压榨亡国咱以分田富民兴邦……先生溧水州的分田做得怎么样了?”
张希孟笑道:“溧水土地不少按人头分配每个成年人能分到二十五亩左右至于口粮田一项比起滁州等地要少了一些。不在按照人头分配而是按照家庭每家给十亩田!”
“等等!”
老朱打断了张希孟“先生这么一来人多的家和人少的家都分一样的口粮田似乎不太公平吧?万一有人故意分家就为了多得一点口粮田呢?”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分家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啊!”
“哦!”老朱声音提高似有疑问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忍不住笑道:“先生真是好算计!这一手漂亮!”
渡江之后张希孟就发现江南地方宗族势力相当强大……有许多村子基本上就是一个姓氏每个人都沾亲带故。
正因为如此一些族老才有恐怖的号召力。
比如孙炎就曾经找一帮老农帮他压制韩三。
事后张希孟把这帮老农都给迁走了但是对于整个大局来说无足轻重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张希孟就在分田上面动起了脑筋儿。
江南的土地肯定没有淮西充沛人均拿不到那么多。所以他就在口粮田上下手。
按户分配一个三口之家是十亩田一个五口之家也是十亩田哪怕是二十口人也是一样的!
毫无疑问这就是逼着分家!
把大家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生存的小家对于整个宗法体系来说也是釜底抽薪的一个狠招。
分家就意味着经济自主自己负责生存……不知道后世的大学生还记得吗?从什么时候你有了和父母讨价还价的资格?
是不是有了工作拿到了收入的时候?
因为你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也就是说翅膀硬了可以肆无忌惮了。
分家的道理也是一样只要让一个个小家经济自主哪怕他们还顾念亲情逢年过节还会聚集在祠堂里祭拜祖先遇到了事情也会听老人的建议。但是这已经和原本能决定族人生死的宗法体系全然不同了。
消解宗族势力实现对百姓的直接统治消除了赚差价的中间商百亿补贴朱多多了。
“主公还有一件事溧水虽然也有桑麻田但是这个桑麻田是要缴纳田赋的而且还比农田多了五成的赋税!”
老朱稍微思索就说道:“是为了压制养蚕吗?”
张希孟道:“在当下丝绸并非不可替代的东西反而是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我的意思是引导老百姓多种粮食像蚕丝棉花都可以少种。当然了我倒是不觉得要一味打压养蚕缫丝。最好是集中能工巧匠用最好的手段把丝绸做成奢侈品赚有钱人的钱!”
老朱忍不住大笑“这话说得好对咱的心思先生的这两点调整都是好的!往后经略江南就按照新的分田办法了。”
没有什么政策是能一直维持不用改变的。
哪怕同为均田在各地也需要因地制宜没有最好的策略只有最适合的。
当天下午朱元璋和张希孟赶到了溧水州。
而在这里有一场好戏正在等着他们……吴大头回归之后戏班子立刻动了起来。
如今朱家军的戏班子规模已经达到了三百多人。
吴大头的百户不但实至名归还超级加倍了。
而新进加入的人们不少都是来自扬州城和秦淮河的。他们业务相当了得这里面有琵琶名家有三弦圣手又各种各样的能人异士跟他们相比吴大头简直普通的不能更普通了。
谁能想到这个油腻的中年人竟然是名满天下的第一红贼不得不说真是讽刺啊!
可是当众人和吴大头讨论起业务来顿时众人就收起了轻视之心意识到了吴队长的厉害之处……吴大头给他们讲个故事。
有个叫“贞娥”的姑娘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靠着租种土地过日子贞娥到了十五岁这年突然地主不借给他们耕牛老父亲无可奈何只能跟女儿把绳套背在身上靠着人力耕田。
一个干瘦的老人一个女孩哪来的力气一个上午连一垄都没有弄好。老爹坐在田埂上不停落泪。
贞娥也跟着哭!
父女两个都知道为什么地主不愿意借牛……因为地主看上了贞娥想要拿她过去当小老婆。
所以才故意为难父女两个。
没有耕牛就种不了田。
到了秋收的时候交不上租子就要想办法还债那时候把贞娥抵给地主也就顺理成章了。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也都咬牙切齿暗里咒骂地主无德但是却没人敢帮助他们生怕得罪人。
父女两个完全走投无路要不就去当小妾吧?
奈何地主已经六十多了他的几个儿子都不良善过去了用不了几年地主一死那个下场就不用多说了简直是生不如死。
就在这时候一个叫裴大郎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他身强力壮主动帮着父女两个耕田。贞娥对这个好心的裴大郎生出了好感。
一直到了农闲的时候两边就有意结亲。
反正都是穷人也不用讲究什么……裴大郎娶了贞娥就断了地主的念想。而裴大郎年纪也不小了有了个贤惠的媳妇岂不是一举两得!
村子里的人都很赞同这场婚事而且还觉得越快越好免得节外生枝。
裴大郎也是这么想的他当机立断上门求亲得到了贞娥父亲的答应之后他又弄了一辆独轮车到了贞娥家里推着贞娥回家。
一对年轻男女行走在乡间的路上贞娥幸福地唱着乡间的小区不少乡亲等在裴大郎的家里想要给他们证婚。
只要成了就一切都好了。
地主再不要脸也不能破坏人家的姻缘啊!
可就在这个当口突然来了一群人他们如狼似虎冲进来直接把新娘子给抢走了。
裴大郎跟他们理论结果被狠狠痛打了一顿几乎丧命。
眼瞧着一场喜事转眼变成了悲剧同村的人无不愤慨。
随即就传出了消息原来地主嫉恨裴大郎破坏了他的好事就想办法买通了一个当地的蒙古官员假意说贞娥是他家的婢女容貌清秀可人逃出去要嫁给野男人。
蒙古官员一听长得挺好看的就动了歹心思他派人在新婚的当天把贞娥给抢走了。
眼见的女儿被抢走贞娥的爹夜半三更用麻绳悬梁自尽。
裴大郎失去了新娘子满腔怨愤他是猎户出身身强体壮也会舞刀射箭就在养好伤之后偷偷进入地主家里把他们全家十几口都给杀了。
这还不算完裴大郎又去了县城他在一群乞丐中间藏了两个多月等到蒙古官员出来他张弓射之随后提着柴刀冲出想要刺杀官员。
可惜的是裴大郎虽然有勇气但是他的弓是打猎的并非军用的强弓身上也没有铠甲被护卫砍翻血溅长街尸体被挂在了城墙上示众……
此时的贞娥已经在蒙古官员府邸两三个月竟然怀上了胎儿。
她本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可是有一个隔壁乡里的来给官员送礼说了两句贞娥这才知道她爹已经死了而裴大郎也刺杀不成惨死街上尸体还挂在城墙上。
她像是疯了一样冲出府去一口气跑到了城门口。
看到了裴大郎的尸体贞娥嚎啕大哭一头撞在了墙上顿时昏死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苏醒过来人虽然活了但是孩子却是没了。
贞娥一夜白头从此疯疯癫癫……在几年之后冻死在了一个寒冬里。
“此事我是在亳州的大牢听一个刘福通的部下说的那个裴大郎就是他的表哥他的一身本事都是给裴大郎学的。他说了此番北伐他要跟鞑子算这笔血债宁可战死沙场绝不投降!”
“好!好血性!”顿时有人赞叹“这个故事好固然是好奈何太悲惨了不如让贞娥活下来看着元廷狗官身首异处!”
吴大头颔首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事不宜迟宁国路的人要来了这出戏可要演好了!”
众人一起点头仅仅五天的功夫这出戏就搬上了舞台。
第一场正式演出就有宁国路和广德路的民兵观看……要说这出戏有多成功呢?只说一点吴大头扮演的蒙古官员在杀死裴大郎之后站在舞台上放声大笑。
竟然有几个受不了的民兵蹿上了舞台把这个第一恶汉按在地上一顿老拳!口中还在怒喝“给裴大郎报仇!”
被按在舞台上的吴大头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原来戏太成功也是错啊!【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