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 正文 第229章 罗氏变法(8600字求月票)
  “罗氏变法……”

  王文川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一切却莫名地对这位即将变法的主人公产生了一些好感。

  毕竟都是改革者虽然跨越了九百年的时间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惺惺相惜之情。

  随着镜头在异国的街头往来穿梭孟原也开始尝试着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像王文川解释九百年后这场大危机发生的原因。

  “荆公九百年后的异国并非皇帝与士大夫的国家而是商人的国度。

  “而这次的危机正是由商人所引发的。”

  王文川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商人如何能够控制一个国家?

  “商人不事生产乃是士农工商的最下等若是让他们来掌控一个国家岂不是人人重利天下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吗?”

  孟原解释道:“在荆公那个年代确实如此。

  “但请荆公想一想如果在未来的某天一个人就可以使用各种工匠打造的器械种几百亩地产出的粮食足以养活成千上万人那么农民的地位还会如此重要吗?

  “土地还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吗?

  “如果工匠可以制造机械让人们上天入地机械在地面上以比骏马还要快许多倍的速度飞驰在空中短短两三个时辰就从大名府飞到京师那么工匠的地位又会有多高?

  “荆公再想若是农户种田、工匠生产机械都需要在商人的统一管理下完成那么商人掌控一个国家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文川恍然点头若有所思。

  虽然他只是一名千年前的古人但从他变法的种种举措来看本就是思路超前、聪明绝顶之人。

  此时看到异国的种种面貌又经过孟原这么解释一番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理解。

  孟原继续说道:“不过确实如荆公所预料商人治国自然会存在荆公说的那些问题。

  “人人重利确实可以让整个国家在特殊时期产生极大的动力让国力得以飞速发展。但由此也会产生种种问题。

  “荆公所担忧的天下饿殍遍地是担心人人从商、无人从事生产。而在数百年后只要少数人以机械耕种便可养活成千上万人。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荆公所担心的饿殍遍地其实并不会发生。”

  王文川敏锐地察觉到了孟原的言外之意:“正常情况下?那若是非正常情况呢?”

  孟原点头:“非正常情况便是荆公此时看到的画面后世称之为‘大危机’、‘大萧条’。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种大危机的成因:

  “一个孩子在破屋中饥寒交迫。他问母亲:母亲为什么我们不能烧煤取暖也没有食物?母亲说:因为你父亲失去了工作。孩子问:为什么父亲失去了工作?母亲说:因为你父亲是煤矿工人他们生产的煤太多了。

  “此处的‘煤’便是齐朝的石炭。不知荆公可否理解?”

  王文川眉头微皱但思考一番之后说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虽然商人的煤矿挖出了大量的石炭但底层的工匠与农户赤贫无力购买而商人的石炭堆积没有销路自然也不再需要这些工匠。于是工匠失去工作更加没钱购买便成了一个无解之局。”

  孟原点头:“正是如此。

  “若只是一家煤矿解决方式自然有很多。工匠可以去找别的工作煤矿商人也可以考虑将石炭卖向其他城市或邻国。

  “但若是引发了连锁反应让整个国家上上下下、所有被商人控制的领域全都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呢?

  “那便是荆公此时看到的景象了。”

  镜头继续在城市间穿梭许多无家可归的人成为流浪汉迷茫地躺在街边、公园的长椅上双手抱胸神色凄然。

  曾经的百万富翁甚至要沦落到街头去卖水果。

  而当时的总统则是宣称:“水果摊贩是市场经济下自然产生的一种职业卖水果可以让一些聪明人从他们原本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赚取更多的利益。”

  这样的放任政策让危机进一步扩大了。

  孟原问道:“若是荆公当政该当如何?”

  王文川思考片刻之后说道:“我并未在数百年后的异国生活过但既然是商人重利之乱想来与荒年平抑粮价之举类似。

  “国家开仓放粮、进行赈济打压商人暴利丈量田产……不该是厘清这些商人所掌控的农庄、工坊像得利最多者征收重税以充实国库。

  “甚至杀一儆百让商人心生畏惧。”

  ……

  听到王文川的回答荧幕前的观众们不由得纷纷点头。

  显然荆公作为一千年前的古人虽然对现代社会的运行规律所知不多但毕竟是那个时代最聪明、思维最超前的天才型人物所以一点就透。

  只能说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总是相通的。

  古代变法与现代变法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总结它们的成因与处理方式都是类似的。

  成因无非是中间的食利阶层过分臃肿从底层剥削又想方设法地将底层向上层的通道截留于是出现了底层人饿殍遍地上层国库空虚中层却过分膨胀、尾大不掉的怪现象。

  而处理方式无非是上层的某人通过一些手段让臃肿的中层食利阶层吐出一些利益重新分配给底层的饥民和上层的国库让国家重新稳定下来。

  不论这个中间阶层是封建地主、士大夫或者是资本家道理总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王文川的办法虽然在这个社会条件下并不具备太多的可行性但至少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

  孟原点了点头:“荆公看问题果然透彻瞬间就抓住了重点。

  “不过荆公的思路虽然对但照此方法推行却不见得可行。

  “荆公别忘了这是一个商人主导的国度几乎不能用过去的方式以国家力量强行打压商人。否则便要顷刻间被推翻、下台。

  “还是要因势利导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事。

  “变法要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两个方面:细节与执行。”

  王文川深表赞同:“正是如此。不知这罗氏新法最后可曾成功?”

  显然王文川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遭遇了那么多的阻力已经让他深刻认识到变法过程中细节与执行力的重要性。

  他的变法正是因为基层的执行力不够而注定要落入失败的境地。

  此时对于罗氏新政是否能够成功自然也是关切而又担忧。

  他的内心中当然期待着罗氏的新法能够推行下去但又觉得此事困难重重。

  孟原继续挥了挥手让眼前的迷雾聚拢而又散开。

  变法中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在王文川和所有观众的面前。

  ……

  “罗氏新法的第一步是要让社会中的所有人相信国家只有信心恢复百业才能重新兴旺。

  “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一次对全国所有人的谈话。”

  王文川毕竟是千年前的人很难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所以孟原尽量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解说。

  家家户户全都坐在收音机前听着罗氏深入浅出地讲解银行业的运作机制并以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权威重新建立起人们对整个经济体制的信任。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批民众来到银行将前段时间才刚刚因为恐慌从银行中拼死拼活取出来的钱又重新存了回去。

  短短两周时间全国银行存款增加五成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恢复营业。

  紧接着一项项新法举措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快速推出。

  公布《紧急救济法》大量拨款赈济在失业中陷入困顿的民众。

  公布《农业调整法》国家出面调节、控制农产品产量引导供需恢复平衡。

  公布《工业复兴法》要求每个行业制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赋予工人团结起来与资本家集体谈判的权利。

  遵守这一法案的企业将会获得一个特殊标志国家鼓励民众前往这一类企业的商店中购物。

  公布《证券交易法》成立委员会监管整个股票市场打击财务欺诈、报表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

  公布《国家住房法》减少房贷利息将贷款期限从十年延长至三十年。

  推出《社会保险法》带来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引入按收入和资产额的累进税率最高征收高达七成的遗产税。

  以工代赈在八年时间中大基建的车轮滚滚向前雇佣超过八百万人铺设供水线、修缮建筑、修建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在全国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新法的痕迹。

  ……

  一项又一项法条在王文川的面前展现。

  而此时的王文川一边在接收着海量的信息一边在口中喃喃低语。

  “农田水利法……

  “青苗法……

  “市易法……”

  显然在罗氏变法的众多法案中王文川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

  紧急救济法有点像是常平仓在荒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证券交易法有点像是市易法监管市场减少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以工代赈更是与农田水利法极为相似只不过前者是国家直接出钱兴建工程而后者是用青苗钱收取的利息来兴修水利。

  更重要的是王文川隐约在这些法案中看到了某种与他的思路不谋而合的东西。

  那就是国家调控!

  王文川新法的内容就是以国家的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以青苗法减轻农民受高利贷盘剥之苦以市易法打压豪商对市场的操控再将这些钱用来兴修水利、开垦荒田进一步提升全国的粮食产量。

  而罗氏新法的内容同样是以国家的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只不过根据数百年后的实际情况将调控的重点转移到了股市、银行、工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

  孟原问道:“荆公觉得这些新法的内容如何?”

  王文川点头称赞:“自然是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只是……

  “如此条目繁多、内容繁琐的法案执行时又岂会顺利?”

  孟原笑了笑:“数百年后的执行力自然与荆公所处的时代不同。

  “罗氏在新政过程中可以用收音机直接与全国的所有民众对话。而若是有官僚在执行过程中阳奉阴违也可以很快发现。

  “而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许多原本不可能完成的手段就都变成了可能。”

  王文川恍然点头显然就罗氏的这一手“炉边谈话”在数百年前就是绝对无法想象的事情。

  “那……民众对罗氏如何?是推崇备至?还是恨之入骨?”

  孟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轻轻挥手将画面直接展现在王文川的面前。

  欣喜若狂的民众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庆祝二十多万人的队伍在欢声笑语中走了整整十个小时围观民众更是多达两百万人。

  王文川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恍然说道:“有民愿如此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只是像你之前说的此举无疑是在放商人的血。既然此地是商人治国他们又岂会善罢甘休?”

  孟原点点头:“他们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资本家的反扑很快到来将罗氏称为‘***主义者’或是‘共产主义者’又或者说他破坏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

  王文川追问道:“那罗氏又是如何应对的?”

  孟原笑了笑:“对此罗氏只以三言两语批驳。

  “他说:这些人总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我只相信务实的解释和务实的政策我以国家与人民的真实需要为目标而新法的一切举措也终究会落到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上来。

  “他又说富商巨贾、政客官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过人但他们唯独从未认识到自己对同胞应负的责任。”

  王文川不由得击节赞叹:“说得好!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

  “若是没有这样的魄力又如何能推动变法?”

  显然王文川对于罗氏的这些话相当赞赏。

  因为这也正是他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条。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何尝不是他想对那些旧党的重臣们说的?

  以文君实为首的旧党重臣一个个饱读诗书、侈谈心性不论是诗词还是文章都是顶尖水准。

  可这样一批文人士大夫面对着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现状面对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状却无动于衷。

  他们自然可以引经据典找到无数“遵循祖宗之法”的依据可他们唯独从未认识到自己对同胞应付的责任。

  让国家富强、抵御外辱让民众安居国不加赋而民用饶。

  这是他们读了一辈子诗书却从未想过的问题。

  而这些旧党的官员千言万语也不过是汇成了一句话:为与士大夫共天下非与百姓共天下。

  换言之他们并不认为普通的百姓是自己的同胞。

  眼前的景象飞速变幻失业的人排成的救济长队在不断缩短死气沉沉的城市再度焕发出活力大规模的基建活动顺利开展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改变。

  王文川问道:“所以这罗氏新法成功了?”

  孟原点头:“成功了。

  “这一系列举措在五年之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之前的将近三倍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到800万国民收入增加三成。

  “而罗氏甚至以强有力的手腕让国会和最高法院也全都支持自己的新法越过那些顽固的官僚径直走向自己的目标。

  “在一次演讲中他说道:

  “人世间有种神秘的轮回。

  “某几代人会得到上天更多的恩赐某几代人会被寄予厚望而我们这一代人……

  “注定要应承天命!”

  王文川的神情有些恍惚仿佛也代入到了这位罗氏的人生中对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赞赏。

  紧接着王文川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在看似云淡风轻拄着拐杖站立演讲之后罗氏在私下里却坐在轮椅上或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艰难地练习行走。

  王文川更加惊讶了:“这位罗氏身体有伤残?倒是像孙伯灵一样的英雄人物……”

  孙伯灵是古时候一位双腿残疾的兵法家。

  孟原点头:“是的他的双腿残疾无法行走。为了竞选他必须在所有人面前站立因为没有人会把选票投给一个只能坐在轮椅上的病人。”

  王文川由衷地感慨道:“伟哉罗氏我不如也……”

  这句话显然是王文川在看完罗氏新法的所有内容之后将自己变法的过程与之比较而得出的结论。

  从过程上来说王文川在变法过程中未能获得贫苦农民的支持最后更是在底层民众里留下了很多的骂名。

  王文川在制定青苗法的时候动机固然是好的但却因为执行的问题而导致底层的民户受到胥吏盘剥处境十分凄惨。

  虽说这并非王文川的本意而是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但王文川自己也清楚作为一个变法者自然是要在一开始就预估到这些问题。

  他未能预估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说冤枉确实冤枉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冤枉的。

  而反观罗氏新法在刚刚推出之时就通过炉边谈话让全国民众竭诚欢迎之后随着新法的推行支持率更是一路走高大部分法案都不折不扣地推行了下去产生了完全符合原意的效果。

  在王文川看来在这一层面上罗氏自然远胜于自己。

  而在过程上罗氏变法也值得称道。

  王文川变法时是以相权推动变法虽然有皇帝的支持但却并不能让皇帝完全信任也始终没能争取旧党中的人只能被迫以新党的这些人去推行变法久而久之钻营小人混入新党整个变法自然也就变质了。

  而罗氏变法虽然近似于君权但当时异国中也有大量掣肘的势力。从富商巨贾、资本家到其他党派其中也不乏罗氏的反对者。

  但罗氏却能以雷霆手腕发动民众将这些声音全都弹压下去完成了实际上的大权独揽在过程上自然也是更胜一筹。

  从结果上来看王文川的变法最终失败而罗氏变法却成了古今中外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变法案例。

  王文川自然会认为自己不如对方。

  孟原宽慰道:“荆公不必太过苛责时移世易你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类似理念的变法产生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天壤之别。

  “罗氏新政自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新法成功也不是他一人之功是顺势而为。

  “但其思想的根源仍旧是以国家手段干预经济民生调控国家的各个阶层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而荆公你能在千年前就想到这一点并提出了类似的方略这份远见卓识也足以让人惊叹。

  “只是荆公当时确实没有这等条件在地主官僚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在当时落后的科技水平下这种尝试终究是太过超前了。

  “罗氏新法时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可以帮他搞清楚全国的经济指标不论是调控还是借贷各项数值都一览无遗;而荆公毕竟是千年前就连确定农户偿还能力、限制官员不得提升青苗贷都做不到。

  “从这一点上来说荆公虽然在手段上略逊一筹但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与舍我其谁的勇气却毫不逊色于罗氏。”

  王文川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

  显然孟原的这番话让他心中很是受用。

  虽然在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无人可以理解他但此时一名千年以后的后人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罗氏的案例也证明了其实王文川的理念并没有错只是过于超前了超出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所以他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超越了时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情可悯勇气可嘉。

  王文川原本或许会对变法中的一些细节耿耿于怀觉得是否自己再换一种处理方法会更好?

  但此时他念头通达了不再纠结于这些问题。

  “那么……后世对罗氏的评价如何?”王文川问道。

  孟原稍微顿了顿感慨道:“在当世罗氏几乎获得了整个世界的敬佩与认同。

  “在国内罗氏几乎可以说是获得了全民拥戴。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民众选‘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信仰的神明只能排在第二罗氏是第一。

  “在国外罗氏也获得了当世所有顶尖领袖、政治家的一致认可或是警惕或是羡慕或者尊敬。”

  王文川的表情显得有些神往:“数百年后竟然会有如此伟人真是令人慨叹……

  “不过你说在当世如此?

  “那后世难道情况又有所变化?”

  孟原点头:“后世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罗氏新法其实是被高估的。因为真正解决大危机的并非他的新法而是一次席卷全世界的超级大战。

  “因为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罗氏领导的国家左右逢源通过售卖军火和物资像齐桓公在春秋时期一样获得了霸主地位重新分配了全世界的利益格局这才让经济全面腾飞彻底消除了大萧条的影响。

  “甚至还有人提出罗氏新法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认为它只是凑巧在特殊时期采用了一些没用的措施乘上了经济复苏的东风。

  “这些学者认为当时经济已经在复苏即便没有罗氏新法这次繁荣也会到来。而罗氏新法不仅没有加快与促进这种繁荣反而造成了大量的铺张浪费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难以为继的行为。

  “荆公认为这些观点如何?”

  王文川略一思考之后微微摇头:“恐怕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辞。”

  孟原问道:“为何?”

  王文川笑了笑解释道:“后世之人往往以颠覆常理为乐。

  “将奸佞夸为迫不得已又在英雄身上寻找污点将其光辉形象贬损为‘不过尔尔’。

  “我观罗氏戏法时的异国乃是民智已开的状态。连一名失业的工匠都懂三门语言可见市井小民也胜过齐朝士大夫。

  “如果罗氏新法真的毫无意义又为何能获得这些人的一致支持?

  “而按照你的说法罗氏新法不过短短数年各种改变立竿见影数字清晰可见。甚至在后世还有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若是罗氏新法真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又如何欺瞒当时全世界所有人甚至欺瞒后世各国的智者们?

  “由此分析罗氏新法或许必然存在一些疏漏和弊病但此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点怕是毋庸置疑。

  “说换一个其他人也能做得同样好这无非是一种倒果为因而已。”

  孟原点点头:“荆公明察。

  “其实依晚辈之见罗氏此人乃是一个极度的务实主义者。他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并非从个人、从阶层利益出发而是着眼大局尽可能在各方势力间重新求得平衡。

  “这才是一个最顶尖的政客所为。而这样的顶尖政客放眼全世界也寥寥无几。

  “商人得利太多那便限制商人利益。不论是固定工作时间、最低薪资还是向商人征税其实已经是利国利民之举。

  “罗氏当然并非一个致力于追求打倒所有资本家的共产主义者但他限制商人阶层为底层谋福利以国家手段调控经济这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举措。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成功并非靠着穷兵黩武与寅吃卯粮。虽然从事后来看他的国家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者但其实在战争爆发之初全国上下却都不想介入这次战争。

  “在未真正参与这场战争之前其实从各项数据来看经济已然好转。这与寅吃卯粮、将国运全都押在军事扩张、煽动民粹、疯狂压榨底层人民多歪扩张的极端举措全然不同。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更何况该国之所以能从这次世界大战中获利也正是罗氏之功。

  “他敏锐地洞察到这次机会想方设法说服全国上下各个阶层积极参战并一战而定乾坤确立霸主地位。

  “而即便以千年以后的视角也就是罗氏新政后八十余年的时间节点来看后人也仍旧在享受此次新政的遗产。

  “要求每个行业制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赋予工人团结起来与资本家集体谈判的权利;减少房贷利息延长贷款期限让居者有其屋;规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按收入和资产额的累进税率最高征收高达七成的遗产税……

  “种种举措切实改善了所有底层民众的生活时至今日大多数国家仍以做到这些事情为最高福祉;还有一些国家都未能做到这些。”

  说到这里王文川对罗氏新法的认可显然又多了几分。

  “当时提出的举措数十年后仍是所有国家的普遍标准甚至国家还都未曾做到……

  “由此足以见得罗氏的高瞻远瞩。”

  ……

  此时荧幕前的观众们也随着王文川和孟原的讨论仿佛置身于数十年前的异国重新经历了一次罗氏新政。

  原本还有很多人对罗氏新政嗤之以鼻认为其不过尔尔但在孟原和王文川的这番对话之后这些人又改变了想法。

  “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

  “本来我也觉得罗氏新政不过如此但是一想到人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了最低工资标准、赋予工人团结起来和资本家集体谈判的权力、让居者有其屋……就又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了……”

  “标新立异的言论始终都有但翻一翻罗氏新政的这些法令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次伟大的变革。”

  “改革成功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将罗氏新政的成功仅仅归结为运气好那为什么其他的改革家运气都那么不好?”

  “一次改革要成功或许需要作对几十件、上百件大事;而一次改革要失败或许只需要做错一件事情就够了。所以任何成功的改革背后都必然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原本我觉得我上我也行但体验了一下王文川变法的地狱难度之后我觉得我不行了。一次失败的变法我都很难复制更何况是成功的变法……”

  “让我想起了盛太祖啊。人们往往有一种倒果为因的趋势看到一个人物成功了就说这是大势所趋他不过乘上了东风盛太祖如此罗氏也是如此。可是换一个人还真不见得能行只是他们的成功让后人忽略了这个过程中的困难与危险觉得这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

  眼前的白雾弥漫罗氏新政的画面逐渐远离王文川的视野。

  而他此时还有些意犹未尽为异国的这次变法而感到震撼不已。

  “小友不知这第三种可能性又是什么?”王文川问道。

  显然他此时已经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

  孟原微微一笑双手拨开迷雾玩家们群穿到百官身上推行新法的录像在王文川的面前展开。

  “荆公请看这便是后人在理想状态下对荆公新法的一次模拟!”【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