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这是西藏历史上首次明确记载的政权,由吐蕃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正式建国。
在历史上,吐蕃可以说是见证了唐王朝从鼎盛再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和唐朝有着很深厚的渊源。
在贞观年间,吐蕃就组织过大军侵扰大唐疆域,后来被李世民击溃。溃败的吐蕃只得暂时臣服于唐朝,并请求联姻,之后便有了文成公主入藏,两国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稳定关系。
而到了唐高宗时期,实力逐渐恢复的吐蕃又动起了东进占领唐朝西部边境的心思。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
为了和吐蕃争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唐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其副,领兵五万反击吐蕃,而吐蕃大将论钦陵则率四十万大军迎战。此战最终以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约和而还而告终。
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唐朝被迫撤销四镇建制,安西都护府迁至西州,一代名将薛仁贵也因为此次大败而被革职为平民,次年因为高句丽遗民叛乱才被重新起用。
当然了,这场大败并不是因为薛仁贵指挥无方。事实上,薛仁贵从最初便对战役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认为吐蕃军兵多将广,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方能取胜。
在开战初期,他留下副将郭待封率两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而他则率主力轻装奔袭,在河口大败吐蕃军,趁胜进占乌海城,取得先机。
可惜的是,副将郭待封自恃为唐朝开国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不听命令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被吐蕃主帅论钦陵抓住战机一举击溃,辎重、粮草尽失。
失去了后勤辎重,麾下兵马因为不适应高原气候战力大打折扣,面对的吐蕃大军兵力在四十万以上,近乎十倍于唐军,在这样的绝对劣势下,不管主帅换成了何人,只怕都已是回天乏术。而且,当时的薛仁贵是和吐蕃约和而还。由此可以推断出,即使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薛仁贵仍然他给吐蕃造成了巨大伤亡。否则,若不是害怕代价太大,论钦陵如何肯讲和?
自此之后,唐朝和吐蕃之间便如拉锯战一般刀兵不断。黑齿常之、娄师德、王孝杰、薛讷、郭知运、张守珪、萧嵩、张忠亮、皇甫惟明、王忠嗣、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超过半数的唐朝名将都曾经出现在过和吐蕃作战的疆场上。
到了唐玄宗年间,经过长期作战,唐朝对吐蕃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在东边,唐军将战线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则将吐蕃赶出了大小勃律,而在西域战场,唐军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领下也是捷报频传。
只可惜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抽调了大量对付吐蕃的军队去平乱,使得西部防务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等大片地区。
在当时的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带领下,吐蕃王朝的辖地大大扩张,东面与大唐大体上以陇山为界,北到宁夏贺兰山,南面以南诏为属国,势力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吐蕃大将达扎路恭甚至还曾率军攻破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出奔陕州。
不过现在的吐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和庞大的大唐帝国叫板的地步,真正建立吐蕃王朝政权的松赞干布现在还只是一个几岁的儿童,而吐蕃的掌权者乃是松赞干布的父亲,论赞弄囊。
论赞弄囊在几年前灭掉了苏毗部落,一跃成为吐蕃各部的君主,被尊称为朗日论赞,意为有如天那样高明政治,如天山那样坚强盔甲的君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西征梁师都的李世民通过一些西方的商人联系上了朗日论赞。
“父皇,儿臣已经见过朗日论赞的使者,他承诺一旦我大唐出兵攻蜀,他定会起兵南下,攻打成都呼应我军,让李靖首尾不能相顾。而作为交换,他希望大唐在拿下巴蜀之后,出兵帮助他剿灭吐谷浑。”
“好好好!二郎不愧是朕的麒麟子,有二郎在,朕何愁不能灭了杨杲小儿平定天下!”李渊闻言不由得抚须笑道。
“传旨给吐蕃使者,朕明日将在宫内设宴招待他。另外,传令关中十二卫全力备战静候战机,户部在一个月内筹措大军征战半年需要的粮饷。太子,此事交给你督办。一月之内若是完不成,从尚书开始全部免职。”
“儿臣(微臣)遵旨!”
一干人拱手行了一礼,纷纷告退下去。
“西门!摆驾,去尹德妃那!”
心情好转的李渊仿佛又有了精力,淡淡吩咐道。
“末将遵旨!”
当日因为救驾有功被李渊提拔为御林军都统的西门庆低着头,声音恭敬地答道,并没有让李渊发现他嘴角微露的狞笑。
当夜,几只信鸽便扑棱扑棱地从长安起飞,飞向了遥远的河北之地。
而与此同时,东宫。
李建成有些哀叹地坐在书案后面,秦桧、魏征、刘知远等一干文武站立两旁。
良久,跟随李建成最久的东宫中舍人王珪才硬着头皮上前劝慰李建成道:“秦王殿下毕竟是征战沙场多年的宿将,又为大唐立下过不少功劳,陛下在军事上难免偏向于秦王殿下,还请殿下不要介怀。”
李建成无奈地长叹了口气,道:“都怪孤当年出师不利,被隋军俘虏,丢尽了大唐的颜面,以致于父皇如今在军事上只听从二弟的,根本不理睬孤的意见。”
“殿下放心,古来只有马上夺天下,又岂有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更何况若非殿下这几年坐镇关中,处理政务,治理民生,调拨粮草,秦王殿下哪来的资本去征讨四方?这些陛下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说话的这人名叫郑继伯,是太子妃郑观音的父亲,也就是李建成的岳父。
听了王珪和郑继伯的劝导,李建成的脸色这才缓缓好转。不料却在这时,秦桧出列大声说道:“殿下若听王珪、郑继伯之言,大祸就在眼前!”【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