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璋探望过吕夷简后的第三天这位执宰天下二十年的大宋宰相也终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赵祯也为此失声痛哭随后在禁苑中为其服丧发哀并辍朝三日下令有关恤典从优追赠太师、中书令赐谥“文靖”。
对于吕夷简的去世李璋也感到无比的悲痛而他生前对自己的警示也让李璋十分的感激只是随着吕夷简的去世宰相之位又空了出来。
对于新宰相的人选朝堂上也是陷入到很大的争议之中这几年随着大宋国力的增强许多有能力的大臣也得到了提拔特别是年轻一辈的官员中更是涌现出不少的可造之材而像韩琦、包拯、范仲淹、欧阳修这些人更是大臣中的中坚力量。
不过宰相可不仅仅只看能力事实上资历与威望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对于新宰相的人选从一开始就排除了韩琦这些资历威望不足的年轻大臣于是最后经过商讨之后赵祯也终于决定暂由晏殊接替宰相之位。
晏殊是个天才五岁时就有“神童”之称而且他不是“伤仲永”中的那位小时神童大时平庸的人反而越长大越是博学如果光是论才学的话整个朝堂上也没几个人能与晏殊相比而且晏殊的情商也是极高在朝堂上人缘极好很少与人为恶这也使得他被任命为宰相时朝堂上的阻力也是极小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众望所归。
“陛下以晏殊为相恐怕是想让国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吧?”垂拱殿中李璋笑呵呵的向赵祯问道对于宰相的任免这种事上李璋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这也与吕夷简生前的警告有关虽然赵祯对他的信任并没有减少但李璋依然刻意的回避一些朝堂上的事务。
“不错晏殊为相阻力最小虽然晏殊的能力不及吕相为人也太过圆滑但也正是如此他在相位上时也不会出什么差错而只要他能‘萧规曹随’按照之前吕相定下的框架来做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赵祯也笑着点头承认道。
“我以前和晏殊接触过他的确是个很懂人情事故又十分会做人的人不过更难得的是他愿意推荐人才之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都得到过他的推荐别的不说光是识人之能也足以成为一代良相!”李璋听后也笑着道。
当然了李璋虽然夸晏殊是个良相但也正因为晏殊太过聪明平时为人处事也是滴水不漏这种人做官是个人才学问更是没得说但却不容易做朋友因为与这种人做朋友压力太大而且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朋友也会让人感觉十分的不真实更不容易交心所以李璋平时与晏殊也极少有交往。
“现在大局已定对辽国的战略也已经定了下来南边也已经安定唯一需要关注的就是西域了只是西域则太过遥远我们暂时还打不过去只能关注一下党项在那边的动向所以接下来的几年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说到这里时只见赵祯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晏殊的年纪也不小了他顶多也就做几年的宰相到时韩琦、范仲淹这些人也都差不多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了到时再从他们中挑选出宰相的人选以他们的能力应该足够帮助我灭掉辽国、插足西域恢复当年盛唐时的国土!”
赵祯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野心勃勃的表情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孩子更不是历史上的那个老好人皇帝而是一个野心勃勃、励精图治以汉武帝和唐太宗为目标的伟大帝王。
看到赵祯坚毅的表情李璋也忽然有种欣慰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从小需要自己保护的弟弟终于长大了而且也能自己扛住风雨与压力成为一个顶天立国的男子汉了而他这个做兄长的也该放手了。
接下来李璋和赵祯又聊了一些关于西域李元昊的动向自从李元昊在龟兹站稳了脚根后也开始向西边的东喀喇汗用兵而内部分裂的东喀喇汗也根本挡不住党项骑兵很快就丢失了大片的领土和人口这也让李元昊在西域的实力扩张极快。
不过李元昊选择在西域立足也代表着他几乎放弃了与大宋争峰的心思毕竟西域距离中原实在太遥远了以大宋的国力想要出兵到西域都不现实更别说区区西域小国了就算他真的在西域建立起一个实力庞大的帝国也根本没有能力再打回来。
“对了南洋那边怎么样听说最近许多人去南洋那边做生意甚至还占了不少的海岛咱们是不是要出面管一管?”赵祯这时忽然又想到南边的事于是也开口问道。
自从上次李璋故意露富用黄金将不少人的目光吸引到南洋后再加上他在报纸上的一些或明或暗的鼓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入海洋特别是一些有钱有势的贵族纷纷组建船队南下京城每天都有一些人因海贸暴富的传言。
当然了这个时代出海还是要面临很大的危险的事实上也有不少出海的人因此而丢命但人们都愿意听一些自己喜欢听的消息所以那些因出海而亡的事很少有人去关注反倒是那些发财的消息受人追捧而且越是离奇越是有人相信。
“南洋那边一切顺利佛逝王国派出大军攻打干陀利港惨败而归现在也老老实实的不敢再打港口的主意不过前段时间他们支持海盗打劫咱们的海商为此董清他们出兵清剿了一批佛逝人的水师现在对方都不敢出海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璋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至于占领海岛的事的确有朝廷要出面的话也可以只不过海外实在太大了那些被占据的岛屿又太过分散所以怎么管也是个问题!”【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