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李璋看到殿中的王曾时当下也不由得露出惊讶的神色虽然之前赵祯就说过要召王曾回京任职但忽然看到他出现在皇宫中还是让李璋感到十分的意外。
“今天刚回来这位就是令爱吧?”王曾与李璋也是旧识当下也笑着开口道说着还看向了李璋怀中的安然他这几年虽然不在京城但也听说李璋有个女儿。
“不错安然快向王相行礼!”李璋说着把安然放下来结果小丫头竟然有模有样的行了个女儿掰这让王曾也不由得莞尔一笑。
“安然快到表叔这里来你刚才去哪了?”赵祯看到安然也十分高兴当下也丝毫没有皇帝的架子招呼道结果安然也一点不怯当下快步跑到赵祯身边清脆叫道:“表叔抱抱!”
赵祯当即也是一把将安然抱起来转了几圈王曾这时也起身告退因为他的事情刚才已经说完了李璋则亲自送王曾出了大殿不过王曾在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向李璋开口问道:“李都尉听说你与吕夷简颇有交情?”
“我与吕相的关系就如同我与王相关系一样相比之下我与王相还相识在先。”李璋当下双手一摊无奈的回答道他知道王曾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可不想介绍两人之间的争斗。
听到李璋的回答王曾先是一愣随后也哈哈大笑一声转身离去时还不忘留下一句话道:“李都尉真是一个妙人!”
“妙人谈不上俗人倒是真的!”李璋实话实说的道结果王曾听后也笑的更加厉害了。
送走了王曾李璋转身回到大殿只见赵祯这时把安然抱在腿上拿着一个狮子镇纸给小丫头当玩具玩顺便也和小丫头聊天不过安然才两岁多这个年龄的孩子虽然说话已经很清晰了但让她有条理的回答问题还是有些困难但赵祯却乐此不疲看得出来他很喜欢孩子。
“安然你进宫都见了谁啊?”只见赵祯这时再次笑着开口问道自从张皇后去世后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露出笑容了。
“姑祖母……弟弟、弟弟……”安然先是回答姑祖母随后又想了一会这才兴奋的叫起了弟弟估计是想到了可爱的赵昉毕竟小孩子间会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安然平时又很少接触其它的孩子所以这时想到赵昉也十分的兴奋。
听到安然叫弟弟赵祯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是在说自己的儿子这让他脸上也露出复杂的神色随后这才向李璋问道:“表哥你们去见母后了?”
“嗯姑母想安然了所以我和青织就带她进宫顺便也让安然认识一下她的弟弟一段时间不见昉儿不但胖了许多而且也变得白白嫩嫩的安然很喜欢他刚才一直拉着昉儿的手不肯放开。”李璋这时也笑着回答道。
也许是李璋的话触动了赵祯也许是安然的天真无邪让他想到自己的儿子当下犹豫了一下终于站起来道:“我也好长时间没去探望母后了她帮我照看孩子肯定也累坏了!”
听到赵祯这么说李璋也终于松了口气因为这说明赵祯并不是真的不喜欢赵昉这个孩子只不过因为张皇后的去世产生了心结但并不严重只要平时与孩子多相处一下应该不难解开。
当下李璋与赵祯离开垂拱殿然后再次来到李太后的寝宫而赵昉这个小家伙也刚吃饱而且还没睡李太后拿着个拨浪鼓正逗他玩小家伙也伸着胖胖的小手想抓可怎么也抓不着结果急的大叫最后李太后也笑把小鼓塞到他手里这才让小家伙满意的笑了。
“参见母后!”赵祯进来看到李太后也立刻行礼道。
“陛下快来昉儿真是太喜人了现在都会自己玩了。”李太后看到赵祯进来也立刻惊喜的招呼道说着就把孩子塞到赵祯怀里。
说起来这还是赵昉出生后赵祯第一次抱他当时赵昉刚出生被产婆抱出来时他也只是看了一眼就让人抱给李太后了随后张皇后去世赵祯就更没有机会抱孩子了现在忽然被母亲把孩子塞到手里他也有些手足无措毕竟赵昉不像安然安然已经能跑能跳怎么抱都行但赵昉却像是个软虫子似的连头都抬不起来抱的时候也有讲究。
看着赵祯手忙脚乱的样子李璋也急忙指点了他几句这才让赵祯正确的把孩子抱在怀里而赵昉这时也摇晃着拨浪鼓听着小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当即也咧开小嘴笑的十分开心一张白胖的小脸也全都皱在一起连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赵祯看着儿子可爱天真的笑容整个也似乎也大受触动脸上本来有些僵硬的表情也开始融化其实就算是父子亲情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一对父子平时不交流甚至多年不见面感情也会慢慢变淡这也同样适用于其它感情。
看到赵祯抱着儿子的样子李璋这时却向青织使了个眼色对方也立刻会意然后她抱着安然悄悄离开李璋也低声向李太后告辞李太后也立刻领会了李璋的意思毕竟李璋一家三口都在这里等下赵祯见到说不定会再次伤感所以也点头送李璋离开。
“夫君我看陛下还是挺喜欢孩子的他的心结应该解开了吧?”回去的路上青织也向李璋询问道虽然之前她没有听到李璋和李太后的谈话但大概也能猜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现在还只是初步解开了陛下的心结想要彻底的解开还需要让他们父子多多相处加深他们的感情才行。”李璋当下再次开口道父母也需要参与到孩子生长中的各个阶段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深厚的亲情如果父母缺失孩子的成长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后世的留守儿童就是典型。
第二天一早王曾回京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相比李迪王曾的名望可就大多了所以他回来的消息也引起了更大的波澜而在这天的早朝上赵祯正式下旨任命王曾为枢密使、吏部尚书至于三司使则暂时由陈尧佐担任。
枢密使的职权虽然比不上宰相但也是朝堂上的三巨头之一直接进入到朝廷的权力核心可以参与核心政务的处理而且除了吕夷简外众多相公之中也只有王曾的威望最高再加上当初王曾为相多年朝堂上也有许多的亲朋故旧所以隐然间王曾已经成为与吕夷简相抗衡的人物。
要知道在王曾回来之前吕夷简历经两朝不倒而且还在关键时刻力挺赵祯可谓是两朝元老朝堂上虽然还有一些老臣但都无法与吕夷简相比说句不好听的整个朝堂几乎都快成为吕夷简的一言堂了这也让人想到了当初的丁谓所以赵祯才会想办法给吕夷简立一个对手。
吕夷简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据李璋得知的消息就在王曾去政事堂的第一天就差点与吕夷简发生冲突虽然吕夷简没有直接将矛头指向王曾但他却对逼宰相宋绶大加斥责骂他推荐的官员不合格可是王曾这次回京也是宋绶推荐的所以吕夷简也几乎是指着王曾骂结果王曾也顶了回去两人的第一次接触也是不欢而散。
除了宫廷的秘闻外朝堂上的争斗就是东京人最喜欢八卦的事情了所以王曾与吕夷简不和的消息也立刻传遍了整个京城成为继张皇后葬礼、以及赵昉这个皇子出生这两件事之后最大的八卦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的讨论着王曾与吕夷简之间的恩怨。
不过王曾的威望虽高但他的职位毕竟不如吕夷简所以在最初的交锋中王曾也处于下风而吕夷简则利用自己宰相的身份处处打压王曾这让王曾也是怒不可遏不过王曾不是李迪而且他也知道赵祯让自己回京的用意所以王曾对此的策略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忍”只要吕夷简不与他彻底的撕破脸他也懒得搭理对方。
赵祯最近除了处理政务外就是关注着张皇后的葬礼以及皇陵的修建事宜其它时间也都被李太后带着赵昉占据了所以根本没时间理会王曾和吕夷简间的争斗而且对于他来说只要两人斗的不太出格就行毕竟这本来就是他一手安排的。
李璋也一直关注着吕夷简与王曾的事对于这件事他本来是不想介入的因为两边都是他的熟人虽然算不上朋友但毕竟有过一些交往特别是吕夷简无论对方出于什么目的都曾经指点过他所以这个人情他一定要还而现在吕夷简虽然占据着上风但他却从中看出一些不太好的苗头。【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