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网游小说 > 北宋大表哥 > 正文卷 第四百七十六章 冗兵(下)
  “军队都是驻扎在地方或是承担着劳役怎么可能迁移?”赵祯这时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他毕竟刚刚执政对有些方面的了解还只是浮于表面比如军中的情况就了解不多否则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陛下可知道大宋的禁军有多少厢军又有多少?”李璋这时忽然盯着赵祯的眼睛问道。

  “这个……”赵祯听到李璋的询问也一下子傻了眼犹豫了半晌这才开口道“大概应该有个几十万吧?”

  “到目前为止禁军有七十二万人光是太后执政时就将禁军扩大了将近一倍而厢军的数量要少一些但也有将近五十万其中光是厢军的番号就有两百多个而且无论是禁军还是厢军只要入了军籍日后就只能世代为兵换句话说咱们大宋的军队几乎不可能减少只会越来越多!”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痛心的神色。

  三冗是赵宋一朝最大的弊端这也是后世公认的其中冗兵和冗官是直接原因这两个原因综合在一起又导致了冗费的问题所以若是能解决冗兵与冗官的问题冗费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竟然有这么多!”赵祯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惊叫出声道他以前只知道大宋的军队数量庞大可是却没想到禁军与厢军加在一起竟然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万左右这么庞大的军队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再多的军饷恐怕也填不满。

  “数量多并不可怕如果这百万大军真的能有百万大军的战斗力其实也不算什么坏事可是咱们大宋养了这么多兵却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不但辽国经常借着武力敲诈甚至连小小的党项、吐蕃等部族也时不时起兵犯边在我看来咱们大宋就像是一头肥美的羔羊谁都可以跑过来咬上一口而咱们却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李璋这时再次痛心疾首的道。

  听到李璋的话赵祯这时也陷入沉默当中虽然李璋的话对他这个皇帝来说有些刺耳但却也是实情别的不说澶渊之盟虽然名为盟约但大宋却要每年向辽国送上岁币以求平安虽然岁币对大宋的负担很小甚至边境的和平也能为大宋带来更多的利益但这种国格上的屈辱却是骗不了人的。

  看到赵祯沉默不语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与其每年耗费巨大的养这么庞大的军队还不如减少士卒的数量从而将更多的财物集中起来用来培养真正的精兵正所谓‘损冗兵百可养壮士十平时养壮士十临事可得精兵百’这个道理陛下应该明白!”

  李璋说到最后时也十分郑重的向赵祯行了一礼大宋到了赵祯登基时各种弊病其实已经十分严重了三冗也几乎是在赵祯当政时期达到了顶峰这也是后来范仲淹发动“庆历新政”的原因。

  虽然庆历亲政失败了但也缓和了一些矛盾直到后来神宗时各种矛盾再次达到顶峰也就引出了更加彻底的“王安石变法”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这也使得大宋失去了最后一个改革的机会为日后北宋的灭亡也埋下了伏笔。

  听完李璋的这些话赵祯也终于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只见他这时面色复杂的看了看李璋随后这才开口道:“没想到军中的弊病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朝廷每年花费那么多钱财养兵却根本没有达到朝廷的期望看来朕实在是太大意了竟然对这么大的问题也视而不见!”

  赵祯说到最后也露出自责的神色李璋这时也急忙劝了几句不过赵祯也很快恢复过来随后就再次向李璋问道:“表哥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这件事?”

  李璋对这件事早有考虑所以只见他这时也胸有成竹的道:“这件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虽然朝廷养了这么多的庸兵但也不能轻动不过这次咱们真的能打下兴州的话陛下倒是可以用屯田的名义将一部分厢兵调过去这些厢兵除了一部分工匠外大部分都是由流民或囚犯组成让他们打仗肯定不行但送去种地却肯定没问题!”

  “屯田?兴州那里不是党项人的老巢吗党项以放牧为生那里真的能种田?”赵祯听到这里再次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对外界的了解实在有限更不像李璋亲自去过西北所以对境外的情况也的确不太了解。

  “陛下有所不知兴州本来属于河套平原那里不但能种植小麦甚至还能种植水稻只是自从唐末丢失了那里后那里也渐渐的变成草原人的牧场不过只要能夺回来种植上粮食并不是什么问题事实上李元昊一直在抓捕汉民为的就是在兴州种植粮食据说那里的粮食产量已经相当大了。”李璋当下笑呵呵的解释道。

  赵祯听到这里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而这时只听李璋再次开口道:“本来兴州那里倒是十分适合种植土豆只是在兴州的局势稳定之前还是不宜将土豆推广到兴州去屯田之初可以迁移厢军过去然后鼓励他们与各族女子通婚日后甚至可以分配土地给他们并且解除他们的军籍到时朝廷不必再出钱养他们他们也有土地可以生活而兴州也因为他们更易于朝廷的统治可谓是一举数得!”

  “我明白了表哥你的用意恐怕不仅仅只是兴州一地若是日后朝廷能打下其它的地方是不是也可以照兴州的例子来做?”赵祯这时忽然醒悟过来当下也有些震惊的看着李璋道。

  “不错我的确是打算把兴州当成一个试验的地方如果这个办法真的可以行得通那么到时不但可以快速的稳定新打来的领地也能解决国内兵员过多的问题毕竟这个世界大得很西北除了兴州还有西凉、甘州、陇右等地那些都是前唐的故土既然前唐可以打下来咱们大宋为何不可?”李璋这时也野心勃勃的道。

  “表哥你说的这些真的能够实现吗?”赵祯这时也有些亢奋的道身为皇帝最大的功绩自然就是开疆拓土了想想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哪一个不是拓地千里?赵祯虽然是个老好人的性格但他毕竟是个年轻人年轻人的梦想与野心还在所以也更容易受到李璋这些话的影响。

  “能不能实现不在于我而在于你毕竟你是大宋的皇帝掌握着整个帝国的走向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你手中的权力!”李璋这时拍了拍赵祯的肩膀再次笑道后世人生活在没有皇帝的时代他们一辈子恐怕也无法想像皇帝对国家的影响力而这也是李璋来到大宋后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赵祯听到这里也立刻感觉肩膀上沉甸甸的不过更多的却还是兴奋如果他真的能在太祖与太宗皇帝之后将大宋的国土再次向外扩张到时他的功绩恐怕不会比太祖与太宗差甚至如果有一天他能灭掉辽国的话恐怕他就是大宋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了。

  想到上面这些赵祯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野心给他带来的力量而旁边的李璋却是淡定的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一个皇帝连野心都没有恐怕对帝国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想要让赵祯的野心成长起来最关键的还是这次赵振等人能否达成原来的军事目标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