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监留步!”就在李璋刚要离开武学的宿舍区时却没想到忽然被一个高大健壮的汉子拦了下来而当看到对方时李璋也颇为惊讶因为这个人正是武学中年纪最大的学员杨文广。
“原来是杨三哥不知你叫住我可有什么事情?”李璋当下也露出一个微笑问道杨文广并不是杨延昭唯一的儿子而是在家中排行第三而且他年纪比李璋都大以前还在禁军中任职所以李璋也不好直呼其名于是就和曹佾等人一样称对方为杨三哥。
值得一提的是杨文广现在可是京城的名人之一特别是去年时大半个京城都在议论他主要就是他不顾身份跑到武学和一帮能做他儿子的年轻人一起读书甚至他儿子也仅比他低一级这可称得上是一桩奇闻再加上杨家的名气又大所以自然吸引了不少的目光当然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笑话杨文广不成体统。
“李学监我有一件事情想要求你帮忙!”只见杨文广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他本来不是第一届的武学学员但因为表现优异再加上年纪又大所以曹玮和李璋都同意让他提前一年与曹佾这些人一起毕业。
“杨三哥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李璋再次笑道他对杨文广也颇感兴趣之前还想多接触一下可惜前段时间因为刘娥生病、去世的事导致他根本没时间来武学所以与杨文广也没什么太深的交情。
“这个……”杨文广这时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一咬牙道“学监我知道自己的请求有些过分只是我还是希望您能答应我不要把我调到河北军中我想去西北军中而且越是靠近边疆越好!”
“呃?你不想去河北边军?”李璋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问道其实他也是第一次知道杨文广被分配到河北不过想想也正常他父亲杨延昭是河北名将镇守的遂城甚至被辽军称为“铁遂城”有这样的功绩在身为儿子的杨文广被派到河北也正常。
“是的我觉得河北那边不适合我所以我更愿意去西北!”杨文广这时再次点头确定道其实他早就想找人帮忙把自己调到西北了可是曹玮年老这段时间不怎么管事本来应该找李璋的但李璋却整天在宫里武学里的其它人又不愿意帮忙所以他也十分无奈。
“杨三哥为什么想去西北如果你能给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倒是可以考虑。”李璋当下沉默了片刻这才抬头道杨文广是个难得的将才更难得的是他意志坚定哪怕外界有无数人嘲笑他他也依然不为所动这种人如果用得好日后的前途也不可限量。
听到李璋的话杨文广也再次露出犹豫的表情不过最后他还是一咬牙开口道:“不瞒学监我来武学为的就是去边军杀敌立功可是现在河北一带比较平静很难有什么大的战事反倒是西北种族混杂大小战事不断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地而且……”
杨文广说到这里时忽然顿了一下这让李璋也十分敏锐的追问道:“而且什么?”
“而且我断定西北恐怕会有一场大战!”杨文广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
李璋听到杨文广的话也是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问道:“哦?杨三哥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在下在禁军中呆了这么久也交了一些朋友前几天有几个朋友为我送行从他们那里打听到一些消息比如朝廷正在向西北调集粮草而且西北的几路精锐也接到加紧操练的命令虽然这些事情十分隐秘但只要仔细的推敲一下还是能猜到一些事情的!”杨文广这时再次开口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终于松了口气本来他还担心攻打党项的机密泄露了出去却没想到是杨文广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断出来的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朝廷调集物资、积极备战这些事哪怕做的再隐秘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只要门路打听一下肯定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再次打量了一下杨文广相比狄青、曹佾这些年轻人杨文广却已经三十多岁了虽然这个年纪正是男人的黄金时期但其实也是一个人开始衰老的年纪所以别人可以等但杨文广却等不起如果他再蹉跎几年恐怕只能像原来历史上那样只能在远比他年轻的狄青手下打打下手最后直到花甲之年才能独自领兵可那时的他恐怕已经不能亲自提刀上马杀敌了。
“好吧既然杨三哥不愿意去河北那我就帮你调一下等下你和去西北的人一起出发其它的事情我会帮你安排好的!”李璋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帮人帮到底自己既然已经改变了杨文广的命运那就改变的彻底一点。
“谢谢学监!”看到李璋答应杨文广当即也兴奋的道其实他来找李璋也只是想尽量的试一试毕竟今天就要离开武学了时间也有些来不及却没想到李璋竟然还是答应了他这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
“杨三哥客气了你们是武学第一批毕业的学生日后武学能发展成什么样子就要看杨三哥你们的表现了不过无论你们日后在哪里我都希望你们能记得武学对你们的教导!”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郑重的神色也正是因为杨文广这批学员太重要了所以他才特意抽出时间来给这些人送行。
“学监放心我记得当初学监对我们说过一句话现在我们以武学为荣日后武学将以我们为荣学生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绝不会给武学丢脸的!”杨文广当即也站直身子大声道。
当初他来武学其实只是把武学当成一个离开禁军的敲门砖可是随着在武学中的学习他却慢慢发现武学的不凡这也让他很快就真正的认同了武学的理念从那时起他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武学学员。
时间已经不早了杨文广与狄青这帮学员也终于准备完毕随后李璋将这些人召集到校场然后简短的鼓励了几句随后又与他们一起吃了最后一顿饭这才命令这些人扛起行囊离开武学外面有专门的官员接待他们到时将安排他们分别去西北或河北并且安排到各个军中任职。
李璋扶着曹玮站在武学大门后面的一座小楼上看着大门前那帮学员被分成数队然后跟着接待的官员陆续离开这让两人脸上也都露出几分不舍的神色特别是曹玮因为在这批学员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子侄辈更有几个孙子辈现在都要离家远行去战场上搏一个前程这也让曹玮显得有些悲伤。
“这帮学员都走了只是不知道几年后他们还有多少人能活下来?”看着远去的学员曹玮忽然用一种沉重的语气低声道做为将军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战场的残酷了无论你出身如何是高、是矮、是美、是丑到了战场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哪怕是大将军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在战场上?
李璋听到曹玮的话也是心中发堵这些学员都是他亲手招到武学中的亲眼看着他们一点点的成长甚至李璋可以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可是这些人中注定有些人再也回不来了毕竟只要打场就总会有伤亡而在即将到来的对党项战争中这些人的名字就可能出现在伤亡的名单中。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的情绪也更加低落最后更是有些怀疑的问道:“曹伯父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曹玮也听出了李璋的言外之间不过他却是忽然站直身子瞪大眼睛道:“屁话他们即然进了武学就要做好战死沙场的准备这也是武将最好的归宿与其空活百年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战上一场!”
曹玮是个传统的武将受的也是正统的武将教育所以他虽然伤感但并不会后悔毕竟身为武将就要有战死的觉悟否则又该由谁来保卫大宋的疆土?
听到曹玮的怒骂李璋反而感觉好受了一些当下微微一笑也没有再说什么然后搀扶着曹玮下了小楼曹玮的身体一直不好哪怕武学这边有李璋盯着曹玮依然免不了操心而且他的年纪也太大了连他自己也感觉自己撑不了几年了。
随着武学第一届学员的毕业武学似乎也冷清了许多不过当亲一届的学员被招进来后武学也再次变得热闹起来似乎一切都与以前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李璋也再次回到宫中忙着刘娥的葬礼事宜不过暗中他却在关注着西北的情况如果不出意外九月初就是大宋出兵之时。【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