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凡祭祀赞玉赍选后荐彻豆笾。若有宾客则従后。大丧帅叙哭者亦如之……”
晏殊手捧着一本《周礼》摇头晃脑的念个不停李璋无聊的看了看殿上正襟危坐的赵祯自己却禁不住打了个哈欠。之前晏殊被贬官但他在应天治学有功所以去年又被调回京城而且还一举升任参知政事兼尚书左丞可谓是一步登天。
不过晏殊虽然受到刘娥的提拔但他在某些事情上却和刘娥不一条心比如前几天刘娥宣布要去太庙祭祖结果几乎遭到所有大臣的反对晏殊就是其中反对最激烈的人之一只不过刘娥铁了心的要去太庙谁拦她都没用结果这帮大臣看到劝不动刘娥于是转向开始上书赵祯希望赵祯能出言劝阻刘娥。
“女祝掌王后之内祭祀凡内祷词之事。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逆内宫书内令。凡后之事以礼従……”
听着天书一般的《周礼》李璋真的很想打瞌睡但看到赵祯坐的那么直他也只能强忍着别人上书请赵祯劝阻刘娥但晏殊却是另辟蹊径竟然抱着《周礼》跑来给赵祯上课其实就是借着《周礼》告诉赵祯女人的最高礼仪权限在哪里。
“晏参政咱们就别读书了是不是可以直接说正事?”李璋最后终于忍不住了当下出言打断了正在读着《周礼》晏殊道他和晏殊也算是熟人刚认识时他还觉得对方是个可交的老实人可是后来经过刘娥的提醒才明白过来晏殊这个老实人的花花肠子可比不任何人少。
晏殊其实也早就读累了毕竟周礼六官他读了半天连第一官都没有读完而且他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赵祯明白有些事情不是女人该做的。
所以晏殊在听到李璋的话也停了下来然后郑重的向赵祯行了一礼道:“陛下太后执意去太庙祭祖此事万万不可若是太后真的成行将置祖宗礼法于何地?”
晏殊的话音刚落只见随同他一起来的三司使薛奎也站出来大声赞同道:“晏参政所言不错臣也以为万不可让太后进入太庙否则必将动摇大宋的立国根基!”
听到两个大臣的进谏赵祯与李璋也相视一笑他们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这帮大臣自己劝不动刘娥所以就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赵祯可惜他们却不知道这个山芋本来就是赵祯扔给他们的。
“晏参政、薛计相你们所言也不无道理只不过陛下也不是没劝过太后可是太后却不肯听对此陛下也十分苦恼为人臣子者自然要为陛下分忧所以我想这件事就不必由陛下出面了!”李璋这时笑呵呵的上前道。
虽然李璋的语气十分客气但其实话中的意思却一点也不客气几乎是赤裸裸的告诉晏殊做臣子的就是要为皇帝分忧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就是你们的无能。
晏殊和薛奎都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李璋的言外之意当下两人都是脸色一白薛奎更是狠狠的瞪了李璋一眼不过李璋却毫不介意反而嘻嘻一笑转过脸去薛奎这个人还是很有本事的特别是治理地方是一把好手只是现在双方立场不同他也不可能帮着大臣出卖赵祯。
赵祯和李璋也早有默契这时也捂着脑袋露出一副苦恼的表情道:“李都尉说的不错朕这几日为了大娘娘的事也是吃不好睡不着众位爱卿如果能劝阻大娘娘改变想法的话朕也不必这么苦恼了。”
看到赵祯根本不接球反而还把球踢了回来这让晏殊和薛奎也是相视苦笑他们其实也不是想坑赵祯而是真的没有办法这段时间光是劝阻刘娥的奏折就得有几百本可是刘娥根本不听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才跑来找赵祯。
“臣无能让陛下忧心了!”晏殊最后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道赵祯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如果再劝那可就太没脸没皮了。
“朕累了晏参政你们再商量一下如果能劝说大娘娘回心转意的话朕必当重赏!”赵祯这时直接下了逐客令道。
“臣告退!”晏殊无奈之下只得再次行礼说完就准备离开。
就在晏殊正准备转身时却发现薛奎竟然还站在那里发愣这让他也只能拉了一下对方的袖子这让薛奎才反应过来然后两人转身离开。
不过就在晏殊两人走了没几步薛奎却忽然又停了下来然后转身向赵祯行了一礼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薛卿有话但讲无妨!”赵祯笑呵呵的道。
“若是太后进太庙日后陛下再进太庙时是做汉儿拜还是做女儿拜?”薛奎说完再次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就走留下了身后目瞪口呆的赵祯和李璋。
“这位薛计相的嘴巴好毒!”过了好一会儿李璋这才有些感慨的道然后又看了看旁边的赵祯结果发现他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刘娥进太庙肯定要向大宋的列祖列宗行礼她是女儿身自然是行女儿拜可若是她破了这个例那日后赵祯再进太庙的话又该用哪种礼节?虽然这句话有些调侃的意味但听在赵祯的耳中却有些刺耳。
“罢了说起来这件事也是我没能阻止大娘娘大臣们想骂就骂几句吧!”赵祯脸色变幻几次最后却长舒了口气然后十分豁达的道。
李璋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暗叹一声虽然赵祯的表现十分宽厚但说到底还是和他的性子太软有关看来自己对赵祯的改造还是没能成功想要让他成为杀伐果决的一代雄主肯定是没戏了只能日后自己多帮他一些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