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得国不正所以他对手下的将领也是百般防备全国的精锐全都被调到开封附近成为禁军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可谓禁军多年不习武事军备早已经松弛反倒是河北与西北两地的边军因为常年驻守在边境时不时与境外的敌人发生冲突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可以说当初赵匡胤定下的强干弱枝之策早已经名存实亡了。
不过了防备地方的军队做乱大宋就开始以文御武的政策武将手中的权力被严重削弱平时只负责练兵根本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甚至连练兵的方法都必须采用朝廷统一发放的阵图十分的死板不知变通如此一来武将手中的权力几乎无限缩小哪怕上了战场也要受到文官和监军的节制。
可以说通过上面一系列的政策武将的手脚几乎全都被束缚住了哪怕他们管着军队但却什么都做不了比如这次辽国的大延琳叛乱辽国把边境的大军主力都调走平乱了可以说只要宋军平推过去几乎有七八万的把握在辽国主力回来之前收复燕云。
然而很可惜的是像呼延守信这种边军中的将领根本没有调兵之权上报的奏折也不受重视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娥不想打仗她只要守好赵恒交给她的江山而文官更不用说了他们也一向求稳再加上打压武将的需要毕竟如果打仗武将就可能借军功出头这是文官的利益集团不愿意看到的事。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没用了大延琳已经被抓辽国的主力大军也开始回撤大宋已经没有机会再出兵了。
富弼等人将使团安排好后也立刻找到李璋然后在呼延守信的热情招呼下赴宴这次为了给李璋接风呼延守信也下了不少本钱竟然从真定府请来一位大厨毕竟遂城是个小城也没什么大的酒楼想吃点好东西都得去附近的大城。
李璋也没和呼延守信客气别看大宋的武将活的窝囊但他们却一点也不差钱大宋文官的薪俸已经够高了但同级别的武将比文官的薪俸还要高这也是当初赵匡胤定下的规矩既然剥夺了武将手中的职权那就只能从钱财方面补偿他们比如像呼延守信这种独守一城的将领光是他一人的薪俸哪怕呼延家不做生意也足以活的很滋润。
不过李璋不喜欢喝酒这点呼延守信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让自己的手下去灌其它人自己则和李璋边吃边聊李璋不但对辽国的情报感兴趣而且也对河北一带的情况感兴趣毕竟他希望有一天能让大宋收复燕云甚至更进一步灭掉辽国而河北则是攻打辽国的前站。
“李兄你可别看我们遂城小但这里却是当年杨延昭杨老将军驻守过的地方而且还曾经数次打败了辽国的大军!”呼延守信这时也有了几分醉意介绍过河北附近的情况下忽然又指了指脚下笑道。
“天波杨府的那位杨老将军?”李璋听到呼延守信的话也是眼睛一亮道。
杨家将是他最熟悉的一部小说杨六郎更是他童年的偶像然而很可惜的是他穿越时杨六郎已经去世了不过他的儿子杨文广还活着小说中杨文广是杨六郎的孙子但正史中他们其实是父子所以小说毕竟是小说不能真的当成历史书来看。
“没错就是那位杨老将军按辈分我得称对方一声伯父遂城这里就是当初他驻守的地方咸平二年的时候辽军突然袭来遂城兵少而且没有任何准备但杨老将军却组织城中军民拼死守城无数次打退辽兵的进攻后来辽军不计代价攻城眼看着遂城的城墙就要坚持不住了结果杨老将军灵机一动竟然让人把水泼到城墙上当时天寒地冻一夜之间造了一座冰城逼的辽军束手无策最后不得不退兵。”呼延守信提到杨六郎当初的功绩时脸上也露出一副向往的神色。
李璋对杨延昭的事迹也十分了解自然知道冰城退敌的故事只不过史书上记载的比较简略李璋又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所以知道的并不详细当下他也再次打听道:“呼延兄你还知道什么关于杨老将军的事快给我讲讲。”
“那可就太多了当初杨老将军在遂城驻扎了多年也在这里数次打退辽军其中最有名的战绩就在发生在遂城不远处的杨山那里本来名叫羊山当初杨老将军在那里也曾经大败辽军所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将羊山改名为杨山……”
呼延守信说着就把杨延照的事迹讲了一遍李璋也听的津津有味遂城这里已经是大宋与辽国的交界再往北就要进入辽国境内了所以李璋也打算在这里休整两天今天又听到杨六郎的事迹更让他十分感兴趣于是最后他和呼延守信约定明天两人一起去杨山转一转也算是凭吊一下杨老将军了。
不过就在李璋和呼延守信说话之时富弼等人却是倒了大霉呼延守信叫来不少的军中将领来陪酒结果这帮军中粗汉一个个都是酒量过人富弼这帮文官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现在全都被灌的酩酊大醉有不少人哪怕坐在椅子上也都开始打晃了。
等到酒宴结束富弼等人已经没有一个能站着的了当然呼延守信那帮手下的将领也差不多他们平时在军中禁军这次好不容易能破戒自然要喝个痛快最后酒宴上也是一片狼藉呼延守信自己也喝的烂醉李璋只能让外面的亲兵把这些人一个个的送回各自的住处。
第二天一早呼延守信就再次活蹦乱跳的跑来找李璋不得不说练武之人的身体素质就是好昨天喝了那么多今天却还是不受丝毫影响实在是让人佩服。
呼延守信知道李璋要在遂城多住两天所以今天打算带他在城中转转特别是昨天他们还约好了去杨山所以他找到李璋吃过早饭后就先给李璋介绍了一下遂城的情况。
遂城虽然是个小城但却是大宋在边境的军事重镇因为这里是进入真定府的北大门辽军如果想要攻打真定府就必须从这里经过所以从大宋建立之初这里就驻扎着一支精兵当初是杨延照现在是呼延守信的火枪兵。
时间还早所以呼延守信带着李璋在遂城边走边向他介绍当初火枪兵扩充到两个超编军每个火枪军三千人河北这边的火枪军就由呼延守信率领他这三千火枪军现在全都驻扎在遂城之前也曾经与小伙南下的契丹骑兵交过手面对精锐的火器部队契丹人也吃了大亏所以这两年契丹人就算南下也不会选择遂城这个方向。
“现在火枪军已经在辽国打出了威名导致这两年火枪军也无仗可打上头看到火枪如此犀利也多次上书朝廷想要在其它军中也增设火枪军可是朝廷那边却以火枪打造消耗太大为名仅仅只增设了两个军加上我和曹兄的两个火枪军也一共才一万一千人看着是不少但我大宋需要驻守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点人根本影响不了大局。”呼延守信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愤怒的神色。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叹了口气之前的一年他被囚禁对于外界所知不多他出来后也没有和其它人接触主要就是因为怕刘娥多心所以曹玮等人也不敢去探望使得他对外界的情况了解的也不多更不知道军队扩编火枪军的事不过仔细想一想朝廷拒绝火枪军扩编也很正常。
火枪的造价的确比一般的兵器要高而且后期的保养也需要不小的花费相比之后刀剑之类的冷兵器造价就低上许多再加上火枪又是种新兵器哪怕军中已经证明了火枪的威力但对于朝廷来说还是不敢冒着太大的风险把刀剑替换成火枪毕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稳定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这件事暂时急不来也许日后再多打几场胜仗到时朝廷就会明白火枪才是未来战场的主流。”李璋最后只能开口安慰道。
“也只能如此了不过河北这边恐怕难有什么大仗现在就看曹兄那边。”呼延守信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再次叹了口气。
“西北那边应该会有一场恶战党项的李元昊竟然死灰复燃眼看着就要统一党项前段时间听说曹兄接到朝廷的命令攻打党项希望能拖住党项统一的步伐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李璋提到党项时心中也颇为沉重。
不过就在李璋的话音刚落却见呼延守信却是一拍脑门道:“我都差点忘了前两天刚接到西北那边传来的消息曹兄他们攻打党项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