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出尽风头
  皇城。

  内卫驻地。

  一身绯袍的李彦正在工作。

  最近摸不了鱼了。

  因为内卫五位阁领已经定下。

  分别是丘英、裴行俭、安元寿、崔守业、李义琰。

  第四位崔守业是崔敦礼的儿子。

  崔敦礼出身博陵崔氏早年通晓诸番形势多次出使突厥、回纥、铁勒等北方部落随李绩击灭薛延陀。

  后来李治继位将其拜相病逝后追赠安国公崔守业是他的儿子任刑部侍郎。

  和吏部侍郎裴行俭一样刑部侍郎调任内卫阁领都是属于平调。

  而这位崔守业进入内卫后掌内部监察权势不小。

  最后一位李义琰进士出身一向以刚正不阿不畏强权著称。

  这位老先生也曾经在李绩手下任职李绩当并州都督时手下人都害怕李绩的威势只有他敢与之争辩是非曲直李绩对他很是敬重。

  后来李义琰慢慢升官如今已经是中书侍郎候补宰相进位宰相指日可待。

  李彦觉得这位调入内卫反倒有种贬官的味道。

  也不知道背后发生了怎样的政治争斗。

  无论如何内卫阁领重新归位。

  丘英负责侦查谍报裴行俭、安元寿负责兵事崔守业、李义琰负责内务后勤。

  不过五人之间也不是特别泾渭分明一致对外的关头很多事都可以便宜行事。

  这也是内卫的特点同样是这个部门昔日能将强大的突厥折腾得分崩离析俯首帖耳的原因。

  “对外战争一触即发啊!”

  忙活了整整一个时辰李彦起身活动觉得今天的自己实在太努力了。

  从窗口看向下面进进出出的忙碌人群他的心中也有着期待。

  吐蕃使节团在含元殿面了两次圣后就不了了之对于吐蕃的请求李治几乎是通盘否定。

  因为大非川之战吐蕃本来就是侵略一方无端覆灭藩国吐谷浑后又大举入侵西域直逼安西四镇才惹得李治派出薛仁贵大军开赴藏原。

  大唐败了一次但依旧底气十足李治的态度鲜明如果吐蕃不乖乖缩回高原上就等着开战吧!

  李彦清楚历史走向接下来大唐确实收回了安西四镇但并没有与吐蕃发生正面冲突。

  钦陵在衡量了双方的实力后果断退走让大唐蓄足了力握紧了拳头然后一拳打在空气上。

  这不是结束吐蕃准备完毕还会率军再度出击。

  接下来每每吐蕃都是占据主动的一方大唐败了自不必说就算胜了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颇有点后世宋朝那味道了。

  你说它打胜仗了么胜了可为什么还是那么弱呢?

  因为赢的时候见不到好处一旦败了就是损失惨重。

  这谁受得了?

  但没办法农耕王朝的战争损失真的不比草原游牧民族。

  每次发动战争不能光看士兵伤亡、粮食消耗要这么计算如果不打仗这些士兵本来该是种地生产的结果他们脱产上前线行军的每一天都要张着嘴消耗粮草一来一去损失可就太大了。

  这也是中原王朝往往休养很长一段时间却能在十几年的战争狂潮中将积蓄消耗殆尽的原因。

  文景之治后的汉武帝如此杨坚之后的杨广如此贞观之治后的李治其实也是这样。

  东征西讨扩大疆域灭高句丽灭了个爽结果除了盛名外实质好处并不多。

  相比起来李世民当年没能灭得了高句丽但斩获高句丽军士达四万多人自身损失不到两千同时缴获了大量的牛马、装备、奴仆等等实大于名把高句丽折腾得半废自己收获满满这样打仗才是胜利。

  且不说大唐吐蕃同样如此接下来与大唐打仗明明连连取胜但国内也打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要知道吐蕃在这段时期还得老天眷顾气候条件那叫一个好。

  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都弄成这模样可以看出战争有多么伤。

  不过没办法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代价这么大所能追求的就是胜!

  何况吐蕃铆足劲要跟大唐干李彦又怎会愿意钦陵杀了十万唐军就轻轻松松的退走?

  于是乎这段时间他常常往裴府和安府跑和裴思简、裴行俭、安元寿进行交流。

  换成以前除了纯私人交情外身为武德卫的李彦是没资格跟这些大佬讨论军国大事的。

  但此时一身绯袍的他在官职上已经是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

  再加上内卫机宜使完全有资格讨论吐蕃之事。

  不得不说这身官服穿起来比起绿服舒服太多了大红色的又喜庆又尊贵。

  以致于他蹈舞谢恩都蕴含了真正的热情。

  入乡随俗。

  一旦心理上迈过这个坎他就是大唐舞蹈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摊牌啦我是舞王!

  “六郎!六郎!”

  正想着呢伴随着跳脱的声音传入一个精瘦的少年走了进来。

  此人尖颌隆额双颊微陷脸型不太好看幸亏有一双斜飞入鬓的剑眉。

  再加上双臂修长灵活矫捷整个人就显得英气勃勃。

  只是打扮得也像是江湖子没有半点官吏的稳重。

  李彦头也不回没好气的道:“郭元振!又皮痒了?”

  郭元振双手一抬:“别别别李机宜别让王孝杰再跟我对练了他根本不知收些力气把我打得好惨我是进京赶考的士子啊哪能跟他折冲府出身的军士比?”

  李彦笑道:“就你还赶考真不知你是怎么弄到文解的……”

  郭元振撇撇嘴:“县里没人才呗我再怎么说也是读过不少大儒文章的!”

  说着他又露出讨好的笑容:“当然跟了李机宜我要去做大事科举早就不考啦给我个进士我都不要!”

  “这可是你说的历史上你后年就考上进士了十八岁的进士啊完暴大唐的一众大诗人虽然很可能是个水货……”

  李彦心里失笑嘴角微微一翘:“行了贾思博那边如何了?”

  郭元振立刻笑得幸灾乐祸:“大理寺和刑部把贾思博转三四回了不知审问了多少场连半点有用的消息都没问出来如今内卫要提人他们此时恐怕正急得跳脚呢!”

  李彦摇头:“大理寺和刑部也是人才济济只是此人确实与寻常犯人不同想从他嘴里撬出东西我都没有多少把握崔县令那条线查得怎么样了是谁将他调入凉州任职的?”

  郭元振道:“还是那样背地里的暗手查不到若真要追究裴侍郎反倒要担责。”

  李彦吐出一口气:“也即是说凉州案的一众要犯押入长安三个多月还没有像样的进展?”

  郭元振由衷的道:“还是要李机宜出马!”

  “这种风头我可不愿出啊……”

  李彦摇了摇头。

  他以前只知道自己年轻直到上了朝会才知道他这个五品官是多么的夸张。

  清一色四十岁往上的三十几岁的都是凤毛麟角。

  跟他同龄的也就李弘、李贤和李显三个人李旦还小无事并不上朝。

  那是三位皇子啊!

  李彦深刻体会到历史上王勃有多么的天纵英才。

  十六岁的王勃也是站在朝会之上与百官同列的。

  当然王勃那是王府上的文学陪皇子读书的和李彦这种五品权贵又是巨大的差距。

  在殿宇内李彦站的位置都是中间靠前的位置。

  朝堂上讨论的事情并没有他的份。

  偏偏一道道目光有意无意的朝他撇来。

  就连高居天子之位的李治和后面垂帘端坐的武后都看了他好几下。

  全程一字未说却出尽风头。

  李彦知道必须低调了。

  年少身居高位所遭遇的危险必然是寻常五品官员的数倍。

  而在李治武后这对夫妇的统治下当官本就是高危职业再来个数倍……

  如果他敢大肆培养党羽不出一年恐怕就被找个由头罢官更严重的说不定还得亡命天涯。

  当然也不能什么手下都不培养那机宜使当了有什么用纯摆设吗?

  所以李彦走的是精英路线。

  他培养的每一个人都要是能人至少在某个领域要能独当一面。

  根本不需要跟那些海量的勋贵子弟虚与委蛇把里面能在青史留名的挑选出来就行。

  身为穿越者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于是乎进京赶考却又突发奇想想要加入内卫的郭元振被挑了出来成为李彦的亲随。

  吐蕃战神钦陵未来就是间接死在此人手中也是武则天亲手提拔的爱将。

  李彦再想到刚刚康县尉的报备对郭元振道:“我前一阵调了两位法曹入京你去驿馆看看那些小吏一贯看低外地官员如果还是看轻了人去给康县尉一家安排个好住处。”

  郭元振对于给领导跑腿十分上心:“好嘞另一位法曹呢我也一并安排好!”

  李彦道:“另一位叫狄仁杰字怀英并州晋阳人。”

  他向远处眺望嘴角微扬。

  现在的狄仁杰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