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明末草头王 > 第一百零九章 粮食!无比重要的粮食!!
  想到这里,刘易苦恼的揉了揉额头,感觉脑袋瓜子嗡嗡的。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明末会产生这么多的流民了!

  不是朝廷不赈济,而是压根赈济不过来啊!

  现在大明的年岁入能有多少?

  银两加上实物,应该是二三千万两上下。

  这些钱,除去供给辽东抗虏和中原剿贼的经费,还要维持大明朝廷的官员俸禄,皇室宗亲的俸禄,还要有各地的执政经费。

  哪里还能有钱救灾赈济灾民?

  就按照现在大明北方的这种情况,大明把一年的岁入都砸进来救灾,也特么是杯水车薪啊。

  一个代州就需要大几十万两银子赈济,大明受灾的何止是一个代州?

  别的不说,光是今年的黄河决口,受灾的就有几十个州县,整个黄河下游,华北平原都变成了一片泽国。

  再加上大明上下贪官污吏,在赈济钱款中伸手捞钱,使得本就不多的赈济变得更加的杯水车薪。

  也就不怪大明北方流民不断了!

  刘易现在很愁,不过幸亏他把代王的府库搞到了手,否则的话刘易就算是把自己买了都接手不了代州的灾民赈济。

  刘易要快些拿出一份灾后重建方案来。

  他不是冤大头,不可能让代州的百姓白吃他的饭而啥也不敢,他要以工代赈,抓紧时机把代州建设起来。

  修建工厂,开垦良田,修缮一些道路和水利,实在不行就去加固城墙,在各个关键地方修建战争要塞去。

  反正刘易不会让人吃闲饭!

  就算是以工代赈要比吃完躺着不动,勉强饿不死消耗更多的粮食。

  刘易也不在乎这么点,大不了粮食消耗多一点,现在刘易还是很有钱的。

  别看大明北方天灾人祸不断,田地减产严重,但南方却还是一片风调雨顺的盛世景象。

  湖广,四川两个大粮仓每年产粮一点不少,只要肯花钱,就能搞到粮食。

  刘易现在还是朝廷的人呢,顶着朝廷的官皮,想要从湖广四川买粮食,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来,不存在问题。

  就在刘易思索着该派谁去卖粮的时候,郭亮敲响了他的房门。

  刘易抬头叫人进来。

  郭亮推门进来,脸上满是喜色。

  “大少爷,大少爷,老爷和夫人到南京了,已经安顿下来了,遣人送回来了两封书信和几口大箱子。”

  “小人没打开看,不知道是什么。”

  刘易搁下手中的笔,接过郭亮手上的两封信件,撕开火漆封,展开信纸看了起来。

  吾儿,见信如面,吾已安全抵达南京安顿,吾儿勿忧……

  刘老爷在信中现实表明了对刘易的思念,以及他和赵氏已经安顿下来,并且他已经上任礼部主事等消息。

  然后,便是在信中嘱咐刘易要照顾好自己,领兵打仗要注意安全,不要冒险……

  信的内容絮絮叨叨,但却看的刘易满是感怀,这信中的每一个字,都浸润着刘老爷这个老父亲对他的拳拳爱护。

  在信的末尾,刘老爷提了一句,他收集了一些刘易要的番薯,马铃薯,玉蜀黍等植物的果实,并且挑选了一些品相好的,送回给了刘易。

  刘易读到这里,眼睛猛然一亮,命人打开那几口箱子,果然,箱子里分别放着红薯,土豆,玉米等作物的果实。

  不过和后世不同,这个时代的红薯土豆才刚刚传到中国,既没有适应中国的水土,也没有经过后世的基因改良。

  果实都比较袖珍,大概只有后世成熟果实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样子。

  这还是刘老爷精心挑选过后的结果。

  刘易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不光是产量大,还有耐旱,适应性,生存性强等优点。

  就算是一亩的产量不及后世,但也要比这个时代北方广泛种植的小麦的产量要高。

  能养活更多的人!

  当下,刘易便叫郭亮去寻几个善于耕种的老农过来,刘易要亲自吩咐他们去做育种工作。

  郭亮离开了,刘易却是激动还未消散,绕着几口箱子不断的转圈,一双眼睛一只都是亮的。

  这些作物,是华夏能否撑过这次小冰河期的根本依靠啊。

  这些作物生存能力强,适应干旱的气候,甚至是能够种植到草原上去,并且产量还很高。

  能够在小冰河期,养活长江淮河以北的数千万民众。

  只要能够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满清算个几把。

  后来满清入关,入关不是因为淮河以北因为连年的天灾人祸,人口损失殆尽。

  满清怎么可能那么快的占领整个北地,几乎没受到多大的阻力,然后悍然南下消灭南明?

  南明凭借江南半壁还能坚持扛清二十年,如果不是人口死伤殆尽,北方怎么可能一年不到就宣告彻底沦陷?!

  北方人口为什么会损失那么惨重?

  归根结底还是粮食问题,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北方人口得以保持,整个淮河以北就会变成一个烂泥潭,死死的拖住满清南下的步伐。

  南明说不定就不会灭亡了!

  只要南明能够将资本主义萌芽孕育成资本主义,然后凭借这个时代中国尚且领先的技术优势提前开展工业革命。

  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向外扩张,后世的世界说不定就不是白人遍地,而是一片汉土了!

  这些丝毫不起眼的作物,就是希望啊!

  刘易眼睛亮的吓人,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自己的心神,趁着郭亮还没回来,撕开另一封信看了起来。

  第二封信是赵氏给刘易的,在信中,赵氏一直都在关心刘易的身体,有没有吃饱吃好,有没有睡好,有没有看上的女子……

  信中不断的关心着刘易的生活细节。

  嘱咐刘易天气转凉了记得添衣服,她还给刘易送回来了一床被褥,一件皮裘,都是赵氏亲手缝制的。

  一股暖流流遍他的心头,刘易脸上绽放出微笑。

  他返回书桌后,提笔沾墨给刘老爷和赵氏分别回信。

  在给刘老爷的信中,刘易交代了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包括《土地租种法案》,抵抗流寇来袭,斩杀蔺养成,击败刘国能。

  甚至是将杀死代王及其世子,吞了流寇抢掠代王及代州士绅所得的财物,派出人手架空安茂同,抢占代州,抗洪承畴的军令不遵,以及和罗汝才做武器贸易,娶了罗汝才的女儿……

  还有将他准备做的事情也交代了一下,包括赈济整个代州的灾民,和他搞出来的开荒和建设基础设施的计划,扩张商路等……

  至于刘老爷会不会被刘易信里的内容给吓到,刘易觉得刘老爷应该顶得住这个刺激。

  第二封给赵氏的信,刘易就没有说公事了,而是问候了赵氏的身体安康,要她注意要保重身体。

  嘱咐赵氏南京的冬天湿冷,烧炭取暖的话要注意开窗通风,小心煤烟。

  以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等他的信送到南京,怎么也得一两个月,天气估计也入冬了。

  并且还说他想要个弟弟或妹妹,希望母亲和父亲努努力等等,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

  等刘易写完书信,郭亮已经带着几个看起来就老实巴交的的老农民来到了刘易的书房。

  “少爷,人带到了,这些都是原平出了名的操持庄稼的好手。”

  刘易从椅子上起身,收起了书信,然后大步走到了几个老农面前,开口询问道。

  “老人家您们今年多大年纪了?”

  几个老农看的出来明显的紧张,在面对刘易这个执掌他们生死的大军阀时,他们心中都难免惶恐。

  他们都是原平县人,前后经历了刘家自起事以来的种种事情,对刘易现在掌握的权势有个模糊的认知。

  他们都知道,原平上下都是这位过去的刘家少爷,现在的刘大将军说了算的。

  这位刘大将军能杀了县太爷,杀了几万贼军和一个流寇大将,要杀他们几个老农还不跟玩儿似的吗?

  不过,他们对刘易并不只是恐惧,还有着一些感激存在。

  在刘家起兵以前,他们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一家人没几亩地,就靠给地主家种地生活。

  一年下来别说赚钱了,还要倒欠地主老爷家不少。

  几年下来,家中原有的几亩薄田也都归了地主老爷,一家人也变成了地主家的家奴。

  不过,在刘家起事之后,为了收拢人心,将他们家的土地还给了他们,虽然要的时候有些不敢要,不情愿,但心中却是发自内心的感激的。

  尤其是《土地租种法案》颁布后,他们能够租刘家的田,佃租还不高,就算是依旧租种地主家的田,地租也被强令降了下来,算下来一年到头能剩下不少的粮食。

  一家人吃饱饭是足够的了,逢年过节说不定还能开开荤。

  还有就是刘家的各种工厂,也是不停的在招人,扩大产能,给不少无地少地,也没能租种上刘家田的百姓提供了养家糊口的工作。

  在刘家被朝廷招安后,他们也安下了心,享受起了刘家带给他们的好处。

  现在对刘易自然是心存感激的。

  听到刘易文化,几个老农颤颤巍巍的分别说道。

  “老汉今年许是有四十了。”

  “老汉今年估摸着应该快四十五了。”

  “……”

  几个老农七嘴八舌的说道,但却没有一个能够准确的报出自己的年龄。

  作者明天考科二,今天在驾校练车,更新少了点,明天请假一天……【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