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235 裁汰部门
  嘉靖六年八月。

  北京已经变得非常热,如果是清朝的时候,皇帝这个时候都已经选择去承德避暑。不过朱厚熜登基这么长时间,倒是没有一次选择出京避暑。不是因为朱厚熜不想避暑,而是皇帝每一次出动,动静都是太大。光是拱卫皇帝安全的部队,就不下于三万人左右。这么多人出京,那得花多少钱。

  最起码现在,朱厚熜还不认为自己可以随便享受,花这些没用的钱。因为草原那边,威胁依旧不减。历史上俺答率领土默特部落可是统一了蒙古部落,然后狠狠地羞辱了大明朝。严嵩还留下了遗臭万年的方法,那就是表示,俺答南下抢完了自然就走了。最后逼得大明朝只能是同意开关。虽然开马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自愿和被逼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朱厚熜可不愿意成为被俺答羞辱的皇帝。

  因此目前阶段,还是要攒钱,还是要发展实力。

  当然现在的承德也没有几百年后的避暑山庄。

  早晨八九点在武英殿开内阁“扩大”会议,也就是内阁阁臣、大九卿,还有一些其他正二品官员、六部侍郎这些正三品官员,可以说是主要朝廷重臣参与。这不是廷议,因为科道官员都没有参与。但也聚集了朝廷主要官员,因此也可以说是“小廷议”。

  虽然是早晨八九点,但实在是太热,因此武英殿还是放了不少冰块。

  放了冰块,房间的温度下降了不少。

  这段时间朝廷的确是安稳了不少。

  朱厚熜压了王瓒,同时又不让其他人对付王瓒,暂时稳定住了朝廷。目前朝廷的大臣,大部分都是有能力的。或者说这些人处理日常事务都是非常合格的。只要他们不内讧,不把精力浪费在彼此勾心斗角上,那么在处理日常事务没有丝毫问题。能够让朝廷稳定的运转。

  朱厚熜也是轻松了不少。

  虽然现在温度高,让人蔫蔫的。但朱厚熜每天早晨还是坚持来到武英殿,和朝廷重臣见面,最少处理两个小时的政务。

  几乎是风雨无阻。

  关于这一方面,就是那些挑剔的科道官员也没有话说。因为从明英宗开始,大明朝经历了那么多皇帝,朱厚熜绝对算是最勤政的皇帝之一。特别是他们经历了明武宗这位随心所欲的皇帝之后,朱厚熜就更加显了出来。

  日常处理政务不说,每天的经筵日讲,朱厚熜基本上也不缺课。

  “盛应期的这份报告你们怎么看?”

  盛应期果然不是一个安分的。

  或者可以说,不甘心平庸,想要在辽东做一番大事业的盛应期,碰到了不安分的史道,加上一心要建功立业的杨镇,就有了朱厚熜手中这份奏折。盛应期才去了辽东一个多月时间,就弄出了大动静。盛应期给朝廷上疏,表示辽东要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而且盛应期的卫所改革,已经得到了辽东都司,还有辽东总兵官杨镇,以及辽东布政使司,辽东土地司各个部门的支持。

  得到这些人的同意之后,盛应期丝毫没有耽搁时间。

  甚至都没有得到朝廷的旨意,就已经开始在辽东进行卫所改革。反正盛应期是蓟辽总督,总制蓟州、辽东军务,有权利对于卫所进行一些改革。

  卫所改革的核心就是屯田改革。盛应期在广宁前屯卫,开始了屯田的改革。史道这个辽东土地司司长,亲自带人来到了广宁前屯卫,配合盛应期进行屯田改革。广宁前屯卫,是辽东二十五个卫所之一。早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事卫所,但经过百五十年的经营,广宁前屯卫成为了成为了辽西走廊的重要军事城市。

  当然盛应期和史道从广宁前屯卫开始,主要是因为得到了杨镇的支持。

  杨镇就是出自广宁前屯卫,杨家就是广宁前屯卫的指挥使家族。按照史道的说法,广宁前屯卫所有的耕地,不管是不是屯田,都成为朝廷官田。

  然后统计广宁前屯卫的人口情况。

  以人口为标准,重新把这些土地租给广宁前屯卫的人。完成了租田之后,这些人就成为了官田佃户。以后在这里种地,按照朝廷税率和地租,给朝廷交赋租。辽东土地司和这些佃户写一份租佃协议。

  只要他们按时交赋租,那么辽东土地司就不会把田地收回去。等于是说,只要按时交赋租,这块田就是你的。但同时这些佃户,没有权力把土地售卖或者转租。一切私自进行的土地售卖和转租,都是不合法,不合规的。辽东土地司一旦知道发生这种事情,可以无条件的收回这些土地。

  其实就是另类的一种分田。

  当然从此刻开始,他们也不用负担以前卫所应该负担的事情。不需要给军队提供粮食。

  也不用必须当兵。

  虽然没有明确废除卫所,但其实基本上就是废除了广宁前屯卫。因为卫所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军队提供粮食,然后当兵。你现在取消了这方面的功能,等于就是废除了卫所。

  因此只要这个改革完成,等于是说广宁前屯卫这个卫所就彻底不存在了。不过为了稳定那些世袭军官,并没有废除他们世袭武官职位。他们只要满足继承条件,如毕业武学,或者是武举中武进士,依旧可以继承家族世袭武职。但这个只是一个虚名,因为没有了卫所,所以也就没有了该有的权力。只是能够靠着这个武职,从朝廷获得一些俸禄而已。

  目前地方进行卫所改革的不少。

  但很显然,盛应期和史道在辽东做的是最彻底的。

  “皇上,臣认为辽东的卫所改革,也是一个改革方向。可以试试看。”

  兵部尚书汪鋐上前。

  卫所制是大明军制的基础。但卫所制现在崩溃,卫所无法给朝廷提供良好的兵源,等于是大明军制崩溃。所以卫所一定要改革,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怎么改革,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头绪。

  到目前为止,卫所改革做的最好的是闽浙总督王琼。

  王琼在浙江和福建,不仅改革卫所,还在整理屯田。可以说史道在辽东的很多卫所改革,都是直接继承了王琼的做法。只不过王琼在浙江和福建,阻力太大。

  浙江和福建都是文风很盛,是科举大省。

  卫所问题还牵连那些地方士绅,特别是卫所屯田这些人侵占的也不在少数。因此王琼改革,受到了不少地方乡绅的反对。但他在浙江和福建做的卫所改革,是最成功的。

  这一点就是不喜欢王琼的官员都无法否认。

  因为经过王琼改革之后,浙江和福建的卫所缩减三分之一,浙江和福建的官田增加了十万顷地。每年为朝廷增加了大量的赋租,可以维持浙江和福建目前整编募兵新军,又不给朝廷增加额外的负担。

  汪鋐是兵部尚书,也一直在关注全国卫所改革的情况。

  盛应期这一次的卫所改革步伐最大。如果能够完成,真有可能成为全国卫所改革的模范。而且辽东算是“孤悬在外”,就算卫所改革出现问题,也不至于影响关内的情况。因此汪鋐才会支持这个改革。

  “皇上,臣也认为可以试一试。若真的能够按照这个完成卫所和屯田改革,首先就是可以大规模增加朝廷收入。这几年朝廷军饷规模一直在猛增,若不能增加朝廷收入,未来如何养活那么多军队。卫所屯田纳入朝廷官田范围,其实就是把以前卫所的功能,收回朝廷而已。”

  杨一清也是支持。

  朱厚熜登基之后,一直在编练新军。这些新军大部分都是募兵,而且编练的新军不是火器部队,就是骑兵部队,都是花费大量军饷的新军部队。

  朝廷收入是在增长,但朝廷开支也在增长。军饷是最明显的增长部分。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也就是朝廷必须要增加收入来源。

  显然屯田就是最好的的地方。

  目前全国屯田近三亿亩,因为卫所崩溃,屯田管理混乱,因此屯田的存在,就是朝廷巨大的损失。如果能够把这么庞大的屯田纳入朝廷税收管理范围,那么能够给朝廷带来多少收入。目前朝廷田赋,能够增加一大半。说不定到时候光是田赋就能够达到5000万石左右。这样就能够非常有效的增加目前朝廷收入。

  盛应期这个人政治节操有问题,但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杨一清也想看看,盛应期改革卫所和屯田之后,辽东的情况会有什么变化。

  “会不会引起一些动乱?”

  这是朱厚熜担心的。

  辽东也是边疆省份,而且辽东卫所虽然问题很多,但毕竟一直担负着保卫辽东的工作。辽东目前的军队,也都是出自卫所。如果因为卫所改革,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导致出现兵变怎么办?

  像大同,可是好几次发生了兵变。

  都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

  “皇上,臣认为完全可以放心。从盛应期的报告来看,辽东都司已经同意卫所改革,而且辽东总兵官杨镇也支持盛应期的卫所、屯田改革。而且就从他们家所在的广宁前屯卫开始。杨镇从小在辽西走廊抵抗朵颜三卫,在战场上战功累累,威望卓著。而且已经担任两年的辽东总兵官,辽西精锐尽在杨镇麾下。有了他们的支持,就算会发生一些问题,但也不会发生无法收拾的局面。因为对于普通军户来说,这一次的卫所改革,对于他们是有好处的。而且就算发生一些兵变,目前辽东周围也没有势力敢趁火打劫。臣认为现在这个时机很好,非常适合推进卫所改革。一旦过了这个时候,等朵颜三卫重新关注辽东的时候,卫所改革反而需要小心翼翼,那个时候是真要担心朵颜三卫会趁火打劫。”

  杨一清给朱厚熜吃了一颗定心丸。

  辽东卫所,出不了大事情。其实说白了还是一句话,那就是现在的大明朝实力还很强大。虽然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国力一直在下降。

  但大明朝毕竟是大国,哪里是那么容易没落的。现在的大明朝对于周边一些势力的威慑还是很强大的。朱厚熜总是以明末的心态看大明朝的问题,总是感觉周围全都是强敌。所以很多事情都非常担心,改革都是小心谨慎的推动。

  土司改革也好,卫所改革也好,都是如此。

  就担心他们“叛乱”。

  但其实现在的大明朝,朝廷威慑力还是很强。不管是土司,还是卫所,除非是真的要断了他们的命脉,要不然他们并没有胆量和朝廷直接对着干。

  辽东卫所就更没有这个胆量。

  明末辽东将门世家实力增加,敢跟朝廷讨价还价,那是因为朝廷为了抵御越来越强大的草原部落,一直在支持辽东将门世家的原因。但目前的辽东,并没有多少威胁,朝廷也没有大量的武装辽东军队。所以现在的辽东将门世家,和甘肃、大同、宣府这边的将门世家相比,差了很多。

  “也就是说,时机合适。”

  “是。”

  “嗯。”

  朱厚熜点了点头,道:“那这个卫所改革可以进行。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皇上,臣有异议。”

  本来朱厚熜的意思是,大家没有异议,那么就同意盛应期的要求。

  让他在辽东大胆的进行卫所改革,屯田改革。给朝廷一个示范省份。只要有成功的,那么全国可以慢慢的推动卫所改革。对于朱厚熜来说,废除原有的卫所制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没想到有人反对。

  税务总司姚镆站了出来。

  “说。”

  “皇上,改革卫所,改革屯田,这是内阁、吏部、兵部、土地部考虑的问题。而且盛总制卫所改革的整体思路,臣并无异议。但臣反对盛总制要把辽东屯田赋租直接纳入蓟辽总督衙门,直接用在辽东军队当中,在辽东新建骑兵。这是不对的。既然皇上同意朝廷成立税务总司,那么全国的税收必须要通过税务总司,而不是地方私自调配。辽东以前只有辽东都司,下辖二十五个卫所。除了朝廷划拨的屯田,还有他们这么多年自己开垦的荒田,数量非常庞大。辽东布政使司上报的卫所田地,只是他们的屯田情况,而没有卫所开荒情况。若是把卫所开垦的荒田也加上,臣相信卫所目前拥有的田地规模在十万顷以上。这么庞大的田地数量,赋租也是一个很庞大的数目,蓟辽总督想要自己私自使用,这万万不可。不管是以什么名义,蓟辽总督衙门都没有权力私自收取赋租,私自使用这笔钱。此例万万不可开。一旦开了此例,将会后患无穷。”

  姚镆坚定的反对。

  李承勋、蒋瑶他们汇报卫所屯田规模是六万顷左右。但这是李承勋、蒋瑶他们根据朝廷给卫所划拨的屯田来计算的。可是辽东卫所上百年过去,他们在卫所周围还开垦了大量的荒田。

  不过李承勋和蒋瑶他们并没有清查卫所田地情况,因此是不掌握这些田地情况的。

  但史道却查了其中一些卫所。

  然后统计,卫所田地,屯田和开垦的荒田,加起来能有十万顷。加上目前辽东土地司掌握的官田和民田八万顷左右,整个辽东,包括辽西走廊这一边,拥有大约十八万顷左右的田地。按照目前辽东人口的增加速度,开荒速度来看,辽东田地数量超过二十万顷就在这两三年之内。

  数量绝对不少。

  盛应期想要利用卫所田地收赋租,来解决辽东军队的军饷问题。这个思路姚镆是非常赞赏的。姚镆也是在边疆地区担任过巡抚,后来在贵州担任过总督的。对于边疆,还有地方情况非常熟悉。姚镆在贵州的时候,也进行了简单的卫所改革,屯田改革,跟这个思路差不多。这部分钱,本来不会进入朝廷口袋当中。是盛应期他们进行卫所改革,把他们变成了朝廷赋租。他们想要使用这笔钱,训练一支万人精骑,其实也没有多少问题。或者说换成姚镆,也会这么做。

  但程序不对。

  这笔钱既然是要成为朝廷赋租,就应该先过朝廷税务总司。然后他们申请使用这笔钱,朝廷同意他们的请求,接着税务总司把钱划拨给他们。

  这才是正常程序。

  虽然复杂了一些,但程序就是程序。

  绝对不能违反。

  姚镆并没有说的太严重。如果这种事情往严重了说,那就是有可能出现地方军阀。辽东本来就不是朝廷统治的核心区域,如果让辽东将门世家掌握了这笔钱,然后又用这笔钱打造军队,那么以后这只军队是朝廷的,还是辽东将门世家的。这可不是小事情。

  军阀的标准是什么。

  掌握军权、财权、人事权,一旦边疆武将掌握这些,那么就会蜕变成军阀。现在说的很好,只是为了组建一支精骑。但等他们真的组建了精骑,实力增加之后,甚至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部分钱是他们的钱。不会老老实实的把钱还给朝廷。

  一旦那样,对于朝廷和辽东将门世家来说,是两败俱伤的事情。

  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明确规矩。钱是朝廷的,谁也不能私自使用。

  “那按照卿的意思要怎么办?”

  “臣提议,尽快的在辽东成立辽东税务司。配合蓟辽总督衙门、辽东布政使司、辽东土地司,完成辽东卫所改革、屯田改革。负责征收辽东赋租,而不是任由蓟辽总督衙门收税,然后直接用在辽东军队当中。蓟辽总督想要增加军饷,可以跟朝廷申请。朝廷若同意增加军饷,允许税务司划拨这笔钱,到时候税务司可以把钱拨给蓟辽总督衙门。”

  “嗯。”

  朱厚熜点点头。

  姚镆是强调税务总司的权力。

  姚镆是税务总司的老大,当然是要站在税务总司的角度说话。不过朱厚熜也不在意这些,屁股决定脑袋,站在自己部门利益上说话并没有什么问题。

  再说姚镆说的很有道理。

  朱厚熜成立税务总司,就有从地方收权的想法。辽东这样的地方,有些权力可以放开,有些权力是不能随便给的。就像是税收的使用权力,是不能随便交给地方衙门。

  朱厚熜转过头对杨一清道:“盛应期表示,要在辽东打造一万精骑,扫平目前袭扰边境的那些中小部落。你认为这个想法如何?”

  “臣认为有可操作的余地。”

  杨一清上前道:“兀良哈万户带着大量的漠北部落南下,搅乱了整个草原的局势。鞑靼右翼、察哈尔万户、喀尔喀万户、兀良哈万户,为了漠南地盘打的越来越厉害。草原中小部落,现在都是胆战心惊,就怕草原这场战争波及到他们,哪一天遭受灭顶之灾。朵颜三卫三个部落加起来,实力都比不上一个土默特部落。不管是部落人口规模,还是部队实力,都差了土默特部落不少。现在的朵颜三卫,主力部署在蓟州北面,时时刻刻防备鞑靼右翼和兀良哈万户,因此辽东一带朵颜三卫没有足够的军队。朵颜三卫控制的地区,除了朵颜卫、福余卫、泰宁卫之外,还有不少中小部落。他们也是朵颜三卫重要的组成部门。朵颜三卫作战的时候,他们也会派遣不会参与。如果趁着朵颜三卫主力不在辽东的机会,能够解决了这些中小部落,朵颜三卫的实力可下降一半。趁着现在朵颜三卫精力集中在蓟州一带的时候,辽东训练一支精锐骑兵正是时候。而且宣府、大同一带有事情的时候,若蓟州、辽东能够配合,那么情况会非常有利于我朝。”

  “皇上,臣认为杨阁老所言非常正确。这几十年辽东一直是防御朵颜三卫,战场上都是比较被动的。不过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若辽东真的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训练出一支万人精骑,那么不要说是横扫那些袭扰边境的中小部落,就是碰到朵颜卫也不会落於下风。目前因为在辽河套打造了三座新城,辽东局势已经开始出现变化。若是能够拥有一支驰骋草原的骑兵部队,那么整个辽东局面就会大为改观。甚至以后和蓟州部队配合,可以彻底征服朵颜三卫。”

  汪鋐支持杨一清的说法。

  间接也是支持盛应期的计划。

  辽东以前并不算是朝廷非常重视的地方,都是卫所军户为主。可是随着辽东开省,辽东开马市,发展海运,辽东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因此杨一清和汪鋐都支持辽东组建一支精锐骑兵。

  以前是没钱,所以辽东以防御为主。但现在朝廷有钱了,而且辽东经济也开始发展。再说盛应期的计划当中,只是让朝廷给一部分的支持,更多的是他们自己来解决。

  这样就更好了。

  辽东如果能够压倒朵颜三卫,那么蓟州那边的压力会骤减。而且辽东弄出大动静,也会掩护宣府、大同以后袭击鞑靼右翼的计划。这是一个好事情。

  当然要支持。

  “费卿,你的想法呢?”

  “皇上,盛总制的想法很有道理,这个关系到朝廷能不能顺利控制辽河套地区,能不能改变辽东局面,因此朝廷应该支持。不过同样姚总司长的担忧也没问题,屯田改革之后出现的赋租是朝廷收入,地方官府不应该私自截留,私自使用。在臣看来,朝廷应该支持盛总制改革卫所、改革屯田,以及打造精锐骑兵的计划。同时也应该在辽东设立税务司,征收这部分赋租。朝廷可以从税务司征收的赋租当中,划拨足够的资金给辽东,让他们推行组建骑兵的计划。”

  “嗯。”

  朱厚熜直接道:“费卿说的很有道理,内阁就按照这个想法给盛应期写旨。”

  “臣遵旨。”

  “姚卿。”

  “臣在。”

  “税务总司尽快确定去辽东组建辽东税务司的人选。今年之前辽东税务司必须要完善机构,一边配合土地司推进屯田改革,一边要开始征收赋租。”

  “臣遵旨。”

  “此事就这么定了。谁还有事情?”

  “皇上,臣有本奏。”【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