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225 机构改革想法
  “第三,停止朝廷目前一些没有必要的著书计划。”

  “怎么说?”

  “明公,你是在翰林院待过不短时间的,应该比我更清楚。朝廷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书任务,其中有些是重复的内容,只是抄写古书,换一个名字而已。几乎每位新皇登基,除了一些必要的著书之外,很多新编的书都是和前面没有多少区别的。但这些著书,占有大量的礼部、翰林院的官员,甚至还要浪费内阁阁臣的精力。为了这些书籍,参与的官员当中,不少官员的品级不低。比起一些无用的著书,出去教书都比这个有意义。”

  “英之兄,慎言。”

  费宏立马打断了姚镆的话。

  费宏明白姚镆的意思。朝廷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书任务,其中有一些是必须要著书的。就像是朱厚熜登基之后,肯定是要总结明武宗时期的事情。

  这是写历史,也是给明武宗盖棺定论,以及要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任何一个皇帝登基之后,都要做的事情。

  因此像“武宗实录”这样的著书是必须的。

  但也有不少著书,都是完全没用的东西。其实就是把以前的很多东西重新整理一下,的确是没什么用处。但为什么所有皇帝登基之后,都干这种事情。

  正所谓文治武功。

  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这个。

  什么是文治。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著书。

  看看朱棣费劲千辛万苦弄出了一本“永乐大典”,乾隆也是用了那么多时间弄出了一本“四库全书”。虽然很多人批评这样的著书,会销毁大量的古籍。

  但相比起那些负面影响,著书对于皇帝来说,是留下了偌大的名声。说起“永乐大典”,就能够想到朱棣。说起“四库全书”,就能够想起乾隆。

  这就是文治最重要的一个。

  对于皇帝的身后评价,文治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现在姚镆说这个事情,费宏当然是打断他。这种事情是姚镆可以非议的吗?虽然朱厚熜没有表现出好大喜功的样子,但皇帝的想法,谁又能完全猜得准。

  不过姚镆还是嘟囔道:“写几本破书,需要多少人,真是浪费。”

  “英之兄,这些话岂能你来说。不说这个,你继续说说其他方面。”

  姚镆笑笑。

  明白费宏不愿意继续谈这个话题。

  让姚镆颇为可惜。

  每年为了著书,多少官员都参与进来。翰林院那些才子,做些实事多好,整天著书,都快要成为书呆子了。而且那些翰林院才子还非常高兴著书,因为这是他们最大的政绩。

  参与一些重要书籍的编纂,他们就能够升官。这样好的事情,他们当然是非常愿意。

  但是在姚镆看来,就是浪费人才。

  著书,很多只是把前人写的东西,重新编辑一下。把以前写的好几本书,重新编入到新的书籍当中,改一个名字就是著书。这样的著书,又有几个开创性的成绩,不过就是增加了新的名字,内容还是一样的内容。

  而且不少著书,也没有任何用处。

  书写完了之后,都放在翰林院里面,也就是翰林院官员翻翻,外面根本传不出去。

  就是为了面子。

  不过既然费宏不愿意谈这个,姚镆也是立马转移了话题道:“那我说说第四个方面。既然朝廷能够增加新的部门,当然也可以撤销一些部门。明公,我认为朝廷有些部门的存在是多余的。”

  “你说的是哪些部门?”

  “如太常寺,还有苑马寺,尚宝寺,这些部门我认为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像太常寺,我看就可以并入到礼部,让礼部来管理。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让礼部全权负责就可以,何必专门设立一个部门。特别是现在,国子监开始负责全国教化,就连科举考试,国子监都要接管。等国子监真的负责科举,到时候礼部事情少了一半。堂堂一个礼部,总不能没事情可干。在我看来正好可以负责一些其他的,就像是太常寺的工作,礼部接管就正适合。还有苑马寺,监察马政,一部分直接交给兵部和太仆寺,另外一部分监察权力可以划拨给都察院。苑马寺看起来能够监察马政,但这么些年苑马寺就是摆设,哪里真的敢监察马政。甚至苑马寺卿,现在都是从布政使参政挑选,朝廷完全不重视。既然不重视,何必留着苑马寺。尚宝寺也一样,直接并入礼部,让礼部全权负责这些事情。京官精贵,四品京官到了地方可以担任正三品官员。裁撤几个部门,既可以缩减朝廷开支,还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官员。”

  费宏皱眉。

  这增设一些部门,虽然也有人反对,但还是有不少官员支持。

  因为他们有更多升官的机会。

  可是裁撤一些部门,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裁撤一些部门,会侵犯不少官员的利益。就算是一些没有多少权力的官位,对于很多官员来说也是有作用的。那就是可以过渡,在这些衙门熬资历。而且大九卿、小九卿,从开国开始就一直存在的。朱元璋对于自己很自信,认为自己制定的朝廷制度是完美的。因此朱元璋亲自编纂的“皇明祖训”,可是规定了一大堆,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后面的皇帝不能更改朝廷祖制,不能更改朝廷制度。

  因此犹豫道:“英之兄,这些部门都是太祖高皇帝建立,经过太宗文皇帝完善的。这哪里是可以私自改变的。祖制不好改,很容易引起朝野反对。”

  “明公,祖制真的不能改?”

  姚镆摇头。

  道:“皇上登基之后,改的还少吗?市舶总司的成立,确立开海政策,大开海贸。后面都察院改革,土地部的成立,税务总司的成立,提升国子监和鸿胪寺卿的地位,哪一个不是在改变祖制。皇上雄才大略,非迂腐之君,乃一代雄主。祖制在皇上手中,并非不能改。”

  姚镆非常喜欢在朱厚熜手底下做事情。

  因为皇帝干脆。

  不是那种喜欢被束缚手脚之人,做事情也一点都不婆婆妈妈。祖制在皇帝手中,能用则用,不能用完全撇在一旁。皇帝关心的只是,祖制适不适应现在的情况。要是适应,那么皇帝就遵循祖制。若不适应现在的情况,皇帝对于改变祖制没有任何的犹豫。皇帝这种做法,对于某些官员来说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情,他们哭天喊地,认为皇帝不尊祖制。

  但对于姚镆这些想要干事情的官员来说却是好事情。

  因为在朱厚熜手底下能够大展才华。

  朱厚熜心中遗憾姚镆他们年纪大了,要是碰到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该有都好。包括吴廷举,朱厚熜也尝尝有这样的感叹。自己没有在他们最好的年龄,碰到他们,君臣缘分太短了。其实姚镆他们也有这样的感叹,如果在自己四五十岁的时候,碰到朱厚熜该有多好。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

  因此姚镆的判断很简单。

  朱厚熜不是一个拘泥于祖制之人。碰到这样的皇帝,下面的大臣也应该要有足够的魄力。

  “这个事情我要在内阁商量一下。”

  “明公,很多事情就是要快刀斩乱麻,迅速的解决。现在明公才是内阁首辅,你要拿出一些魄力,解决这些事情。让大家看到明公的决断,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支持你。皇上在看着明公,朝臣也都在看着明公。”

  姚镆心中是比较着急的。

  内阁首辅是干什么的。

  除了处理日常政务,给皇帝出主意之外,其实更大的作用是要把握皇帝的想法。姚镆虽然和皇帝接触不算很多,但都看出皇帝是一个雄心万丈,野心勃勃的人。并不是一个敢于平淡的皇帝。

  作为内阁首辅,天天和皇帝在一起,更是应该看到这一点。有些改革,皇帝不好自己直接出手,那么就需要内阁首辅领会皇帝的意图,帮助皇帝推行改革。杨廷和当初和皇帝有过那么多龌龊,但为什么能够坐稳内阁首辅位置,能够推行新政。就是因为杨廷和的新政,和皇帝的意图不谋而合。皇帝需要杨廷和推动新政,而且借着杨廷和的新政,推行自己心目中的改革。

  显然费宏缺乏杨廷和这种魄力。

  不说皇帝这边,现在朝廷有很多能力非常出色的官员。他们不少人其实没有明确的派系观念,到了他们这个地步,政治理念比一般的派系观念更重要。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他们都希望能够名留青史,干一番事业。

  毕竟现在的大明朝虽然有些派系之争,但还没有党争的问题。所以同样派系的官员,因为政治理念的不同,分道扬镳的比比皆是。

  最典型的就是蒋冕和彭泽。

  本来他们都是杨廷和的左膀右臂,一直是杨廷和派系的中流砥柱。杨廷和在的时候,能够驾驭他们两个人,让他们可以精诚合作。可是杨廷和离开朝廷之后,他们两个人就基本上分道扬镳。因为两个人的政治理念不一样了。

  朱厚熜登基之后,对于那些政绩好,但人缘不好的官员,并不排斥。

  反而提拔了不少。

  这些官员因为在朝中根基浅薄,因此目前都在老老实实的干活。这个时候这些官员可都在看着费宏这个内阁首辅。如果内阁首辅费宏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魄力,能够让大家看到足够的能力,那么这些官员说不定就会投奔费宏。成为费宏旗下的官员。

  但看费宏这个犹豫的样子,姚镆知道这是很难的。

  不过姚镆对于费宏倒是很感激。

  因为姚镆早期升官,就是因为费宏的信任,费宏的器重。因此也不好指责费宏。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还有一个方面呢?”

  “撤了南京六部。”

  “什么?”

  费宏大惊失色。

  姚镆这都说的是什么。

  费宏没想到,姚镆说的办法,一个比一个让他惊讶。前面两个还算是正常的,可是后面的三个办法,任何一个传出去,都是大事情。

  这么“石破天惊”的办法,费宏当然是没想到。

  不是没想到,而是费宏根本没敢往这方面考虑。像什么撤销朝廷一些机构,已经是离经叛道的行为了。可是姚镆刚刚说什么,要撤了南京六部?

  费宏甚至觉得姚镆疯了。

  这种事情是能够随便说的吗。

  因此道:“英之兄,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是不是刚刚你说错了,还是我听错了?”

  “明公,我说的就是撤了南京六部。”

  “英之兄,你这个想法异想天开了。太宗文皇帝定都北京之后,就在南京留下了南京六部。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时间。南京六部岂能是说撤就能够撤的。”

  费宏摇头。

  相比起前面的那些建议,这个建议费宏是完全不能接受。

  南京六部怎么出现的。

  那可是朱棣靖难之役胜利登基为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皇权定都北京之时的妥协产物。岂能说废就能够废除的。姚镆没有因为费宏的反对就退缩,反而直接道:“明公,要撤了南京六部,不是我的想法。是皇上的想法。”

  “皇上?皇上跟你说的?”

  费宏很惊讶。

  立马询问姚镆。如果这个事情是皇帝想要做的事情,那么事情就复杂了。姚镆摇头,道:“不是皇上跟我说的,而是皇上正在做这个准备。明公,您就没有发现,这几年皇上一直在削弱南京六部。甚至有些南京六部的空缺,皇上都不同意补上。还有南京六部下属的一些部门,皇上都已经砍掉了很多。看看南京户部,现在才保留了几个清吏司。皇上的态度已经是如此的明显,就是在做撤了南京六部的准备。”

  费宏皱眉。

  姚镆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情。

  皇帝这几年一直在削弱南京六部的实力,目前南京六部一些位置都是空缺的。因为皇帝始终是没有批准,因此没有人去上任。还有南京六部不少下属清吏司,都被皇帝撤销。

  像南京户部,本来有不少清吏司,编制几乎和北京六部差不太多。

  可是现在呢?

  被皇帝砍了一半左右的清吏司。皇帝的意思很简单,南京六部整那些清吏司有什么用,完全是虚设的。因此皇帝直接砍了那些清吏司。

  不仅仅是户部,朱厚熜对于南京吏部、兵部也都进行很多限制。

  难道皇上真的要撤了南京六部?

  这可是大事情。

  看费宏思考,姚镆继续道:“明公,你想想,南京六部有多少品级高的官员。若是能够撤了南京六部,把南京六部的官员分散出去,朝廷缺人的局面可以迅速改观。本来南京六部的存在,就没有多少作用。而且南京六部的存在,需要朝廷很高的开支。解散了南京六部,能够省下多少朝廷开支。”

  “可是南京六部存在百年,在南京可是有一套完整的编制。要撤销南京六部,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明公,有些事情就是要果断。”

  “我想想,我想想。”

  费宏不是杨廷和,真的没有那种魄力。

  还是很犹豫。

  姚镆心中不是没有失望。

  但姚镆知道,费宏就是这样的性格。因此开口道:“明公,王瓒、王宪现在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肯定很愿意的。”

  “你让我想想。”

  费宏想了想,但也想不出好办法。

  最后道:“你的意思我懂了,不过你说的这些我要好好想想。你不要出去乱说,影响不好。”【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