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不错,你用心了。”
朱厚熜最近本来想要休息一段时间。
或者说不想大动干戈。
可是朱厚熜不想大动干戈,朝廷这些大员就开始争权夺利,弄得朝廷人事问题紧张兮兮的。虽然不至于是严重的党争,但各派系之间的纷争也是非常大。朱厚熜一怒之下,只能是增加朝廷工作。
让这些朝廷大员都好好干活,别整天琢磨怎么争夺权力。
李时已经是抛出了关于丁忧改革的话题。
李时提出来的改革计划是,丁忧时间从27个月变成3个月。关于“忠孝如何平衡”的问题,翰林院办的杂志,去年已经是闹得沸沸扬扬。各色人马出动,辩论关于丁忧的问题。
终于李时抛出了这个话题。
开始在朝中进行讨论。
朝中反对声音不小,特别是礼部官员,反对声音更是厉害。但也不是没有支持的声音,不少官员支持李时的改革。只不过他们担心被读书人骂为不孝。但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的,嘴皮子是一个比一个利索。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那都是引经据典。
吵吵闹闹,比较厉害。
但朱厚熜反而是很满意现在的情况。朱厚熜就是让这些朝廷大臣多参与这种具体事情当中,而不是天天盯着怎么对付其他大臣。甚至朱厚熜都暂时性的压下了内阁阁臣的选拔计划。当然朱厚熜不是要空下内阁阁臣的位置,而是准备先稳定一下朝廷一些重臣。
让他们不要参与朝廷纷争。
所以朱厚熜这段时间不停的和一些朝廷重臣谈话。
先稳定了杨一清、汪鋐这些朝廷实力派,让他们开始准备未来和鞑靼右翼部落之间的战争。一场大战,要准备的不仅仅是兵部,还有户部、工部都要牵涉进去。接着朱厚熜就找到了吴廷举。吴廷举终于写完了关于货币的书。
吴廷举听了朱厚熜关于货币的理论之后,这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完善这本书。吴廷举是户部左侍郎,又是市舶总司总司长,可以直接从宏观层面获得其他人得不到的数据。
特别是这几年随着海贸发达,大量的银子开始流入中国。
历史上明清两代为什么并不是很在意海贸。除了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自古就是小农经济。加上国土辽阔、物产丰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和海外做贸易。海外的东西,对于中国来说,只是一种补充,并不是必需品。所以明清统治者为了省心,就不怎么喜欢海贸。
海外商品对于小农经济的中国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但中国商品出口,对于海外商人来说那真是吸引力非常大。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织品这些东西,只要能够卖出去,那么利润都是非常惊人的。葡萄牙商人早期走私的时候,一船商品利润二十倍以上。这是什么样的暴利。
开海之后,参与的海商多了,朝廷还要收税,因此利润迅速下降。但就算是利润下降,但现在做海贸,利润依旧是好几倍。什么样的生意可以和这个相比。
结果还是历史上同样的问题。
中国出口远高于进口。大明朝国内对于海外物品的需求,远远低于海外国家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因此那些海商做海贸,选择的办法就是,往中国大量的运送白银。用白银购买中国的货物,然后把货物卖出去。结果是大量的白银开始流入中国。甚至为了购买中国的商品,那些海商在全世界各地都在寻找银矿所在地。
大量银子的流入,银子价格的波动是非常明显的。
开海不到四年时间,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超过千万两以上,而且流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这么多的白银流入中国,直接让大明朝的白银价格开始下降。特别是白银流通本来就很快的沿海地区,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以至于国内有些商人专门做白银生意,从沿海地区运输白银到北方,还有内陆地区,赚取白银差价。
除了白银之外,朝廷这几年为了加大铜币的制造,开始投入更多的钱开矿。现在宝源局一年制造的铜币,已经是大明朝历史之最。
本来民间就有大量的铸币势力,现在朝廷的宝源局也在大量的提供铜币。
结果也影响了铜币的价格。
这些吴廷举都能够拿到一手的资料。以吴廷举现在的地位,想要拿到一手资料,还是非常容易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数据,吴廷举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大明朝的经济情况,物价情况,对照自己的货币理论,对于朱厚熜说的货币问题理解更深。
而且吴廷举不满足于这一点。
他还翻阅了大量以往朝代资料,看看以往的朝代货币发行和经济发展、物价变化情况。
吴廷举终于写了一本关于货币的书籍。
十来万字。
不算很多,但也不少。
吴廷举写完了之后,就给朱厚熜,让朱厚熜先看看。朱厚熜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读了这本书,写的是真的很不错。吴廷举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证明自己写的关于货币的理论正确性。
虽然比不上后世那些专门研究货币的人,理论那么的丰富。但吴廷举是朝廷高官,掌握了大明朝经济的一手资料,因此很多方面都不是那种只研究理论的人能够相比的。
甚至应该说,吴廷举写的这本书已经有了现代金融的雏形。
在朱厚熜看来,这本书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经济理论史上的开山之作。
“臣不敢居功。臣只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写的,是皇上英明。”
吴廷举很认真的回答。
对于眼前这个只有二十周岁的皇帝,吴廷举是很佩服的。
这两年越是研究货币问题,吴廷举对于朱厚熜的佩服就会上升一个档次。朱厚熜只是一个藩王登基,而且年纪还这么小。没想到对于货币有如此的了解,真的让吴廷举这样在官场几十年的人都非常汗颜。吴廷举都不知道朱厚熜对于货币怎么能有这么深的理解,只能是归咎于聪慧天降。
朱厚熜笑笑。但看着吴廷举花白的头发,再看看他背曲腰弯的身躯,却是笑不出来,心中很是遗憾。
吴廷举真的是一名出色的官员。
看看他写出的这本书,开始有了现代金融的雏形,已经开始从理论上研究货币问题。这样的官员,如果给他更多的时间,在经济理论上不知道能够有多少建树。可惜吴廷举年纪大了,今年已经是六十七岁。
而且吴廷举的身体也比不上杨一清。杨一清七十二岁的年龄,但身体很好,精神奕奕,处理政务依旧思维敏捷。可是吴廷举不过六十七岁,看起来却比杨一清大了好几岁的样子。
太可惜了。
“吴卿,你也发现了钱币在经济当中的作用了。”
“是,皇上。臣最近在写我朝宝钞,想要详细的分析一下宝钞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准备结合宋朝交子,还有元朝中统交钞、中统宝钞、至元宝钞,来写一篇朝廷纸币的发行问题。”
“好,好。吴卿,你想的很远,想的很好。”
朱厚熜连连点头。
吴廷举是真的很厉害。
举一反三。
朱厚熜跟他谈了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问题,吴廷举就能够发现货币更多的作用,货币更多的问题。很多问题的看法,朱厚熜想都没想过。
古人只是局限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并不代表他们的智商有问题。
像吴廷举这样的官员,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的。但给他一个思路之后,他做出来的成果,让朱厚熜这样的现代人都非常汗颜。
朱厚熜道:“吴卿,想的太好了。在朕看来,未来纸币必然会成为朝廷主要的货币。纸币相对于其他钱币,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优势。不过之前大家对于钱币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该怎么使用钱币,只知道一味地印制纸币。结果朝廷滥发纸币,无人接收纸币,才会造成我朝宝钞现在的问题。若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明确的,计划性的发行纸币,那么未来纸币必然会代替其他钱币。卿要是能够完成这个,必然给后世一个指路明灯。”
“谢皇上夸奖。”
“这本书不错。朕支持全国发行,让全国官员和读书人都看看。让他们明白,钱币这个东西的作用。也可以让他们发表一下关于钱币的问题,让更多人参与钱币的研究上。”
“臣恳请皇上给这本书赐名。”
“名字?”
朱厚熜本来是想要直接写上“国富论”。
不过想想也不太对。这整本书写的都是货币的问题,因此朱厚熜直接道:“就叫‘钱币论’。这个算是第一本,等你写出关于纸币的问题,就算是‘钱币论’的第二本。”
“谢皇上赐名。”
“吴卿,市舶总司总司长,卿认为湛若水和林富两个人谁比较适合?”
吴廷举很惊讶。
吴廷举在市舶总司现在干的好好地。
自从开海之后,市舶总司完全成为了朝野最大的香饽饽。因为市舶总司能够挣钱,不说其他的,光是每年的关税已经达到三百万两。吴廷举当年立下的军令状,完成的相当之好。三年之内给朝廷带来了一千多万两的收入。
每年进进出出的商船惊人。
大明朝这边,商人组织商团出海。倭国、朝鲜、琉球、女真,还有东南亚那边的那些国家,全都是大明朝海商做生意的地方。
与此同时来大明朝的海商也是越来越多。
这些东亚、东南亚的海商不算,和大明朝海贸最积极的是葡萄牙商人。自从中国开海,和葡萄牙商人正式做生意之后,葡萄牙商人获得巨大的利润。结果吸引了大批大批葡萄牙商人来远东,和大明朝做生意。甚至一些消息灵通的欧洲商人也得到了消息,知道葡萄牙商人和大明朝做生意发财了。因此欧洲很多商人开始往亚洲过来。
吸引了大量的欧洲商人。
可以说大明朝开海,直接推动了全球的大航海。历史上隆庆开关,其实说是开海,但并没有完全开海,只是小范围之内的开海。但朱厚熜开海,沿海地区几个重要的港口全都开了,比隆庆开关规模大了几十倍。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代的大明朝在世界上是一等一的大国,一等一的强国,还是一等一的富国。欧洲虽然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但和大明朝相比,现阶段各方面都落后很多。对于大航海时期的各国海商来说,能够和大明朝这样的大国通商,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多少海商听到大明朝开海,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大明朝做生意。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欧洲商人开始来亚洲,但因为葡萄牙人已经站住了脚,直接影响这些欧洲商人和大明朝做生意。所以他们都开始在东南亚地区寻找落脚点。应该说大明朝开海,直接推动了欧洲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历史。他们为了和大明朝做生意,所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开始在东南亚发展殖民地。
还有没落很久的阿拉伯商人,也开始出现在海贸当中。
朱厚熜突然问吴廷举下一任市舶总司总司长的人选,让吴廷举一瞬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好在吴廷举也是久经官场的大佬,因此一瞬间的失神之后,很快道:“皇上,臣认为林富更适合。”
“湛若水在南京表现也不错。”
南京市舶司,负责南直隶和浙江地区的海贸。
发展也是非常迅速。
虽然数据来看,广州市舶司、泉州市舶司海贸情况更好,但南京市舶司这两年发展也异常迅猛。湛若水的政绩真的不错。
“市舶总司接下来会碰到很多问题。把控全局,梳理市舶总司,非林富莫属。”
“嗯。”
王阳明第一代的弟子,能力都是不错。
从席书开始,林富还有目前在辽东的聂豹,都是少有的大才。
“吴卿,朕希望你离开市舶总司,开始负责组建朕跟你说过的大明钱庄。开海之后,越来越多的白银流入国内。且朝廷的白银收入一直在猛涨,市舶总司也是这样的情况。你自己也研究过钱币。钱币这个东西要流通,总不能都堆在仓库。而且那些白银运输起来也很困难,最好的办法还是用钱庄模式,用银票模式解决白银运输问题。朕的想法是成立钱庄之后,这些钱都放入钱庄里面。之后钱庄可以按照钱庄的规矩挣钱。最主要的是,朝廷通过这个钱庄,可以掌握全国流动的银子,可以控制银子的流通规模。还有就是以后可以统一全国的钱币。收进来的银子,最后给出去的时候,都是宝源局制造的钱币,慢慢的解决目前全国钱币混乱的情况。此事很重要,朕认为满朝文武唯你不可。”【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