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193 罢镇守太监
  “皇上体恤百姓,免了先帝之时地方镇守太监的‘进奉’。然各地镇守太监依旧以‘进奉’、‘孝顺’之名,巧立名目,盘剥地方。致使地方民生凋敝,百业凋零。皇上一片爱民之心,却被这些地方镇守太监的糟蹋,让地方更加困苦。臣恳请皇上重重责罚此等污皇上圣明之徒。”

  皇后的肚子越来越大。

  预产期就在这几天。

  朱厚熜也是比较紧张。毕竟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孩子,应该说是两辈子第一个孩子。朱厚熜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一个人。

  能有后代,对于朱厚熜来说,也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事情是,姚镆在贵州已经开始了打击水西安氏的行动。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情报过来,朱厚熜都会在军事参议司和兵部官员讨论贵州的战事。

  勤政。

  朱厚熜自己都觉得,自己在明朝皇帝当中,属于是相当勤政的。除了一些节日,或者自己身体不适,其他时间朱厚熜基本上每天都会在武英殿,或者是乾清宫处理政务。

  这一天召开内阁会议。

  内阁阁臣王瓒突然站出来,弹劾地方镇守太监。其实从王瓒的弹劾也可以看出,内阁在明朝中后期的地位上升很多。以前的内阁阁臣只有对皇帝的建议权,而且只是针对奏折的事情提供建议。只有这个权力。

  弹劾官员或者是权贵,对于政务直接提出建议,按照自己的想法施政等等,并不是内阁的权力。

  内阁阁臣是没有权力直接弹劾某个人,也没有权力直接对某个事情提出建议。内阁阁臣以往想要弹劾某个人,都是找科道官员,让他们弹劾,然后自己再发表意见。可是随着皇帝越来越倚重内阁,内阁权力的增加,这种限制越来越没有用处。

  内阁阁臣直接就跟皇帝讨论国家大事,直接就弹劾某些人。

  王瓒现在就是如此。

  “如此严重?”

  “这只是地方镇守太监弊端之一。经过这些年地方镇守太监权势大涨,以监察之名,插手地方军务、民政、刑名,致使地方三司衙门对于镇守太监不仅无可奈何,平时还要听从镇守太监的命令,扰乱地方正常政务。这些镇守太监在地方权势赫赫,结党营私、搜刮地方,无恶不作。”

  “那王卿认为应该如何?”

  “臣请皇上断然为之,罢地方镇守太监。地方镇守太监废除,则百年流毒顿除,四海生民从此乐业矣。”

  “罢地方镇守太监?”

  “是。”

  内阁其他阁臣都颇为意外的看着王瓒。

  罢镇守太监。

  这个其实也在杨廷和的新政内容当中。杨廷和的新政,说白了就是要打击权贵和权阉。权贵主要是指勋贵和外戚,权阉就是内廷太监。

  杨廷和基本上该做的都做了。

  就算是没有完成,但新政的头已经是开了。

  唯独没有完成,甚至都没有开头的只有罢镇守太监。杨廷和是一心想要罢镇守太监,因此当时也支持科道官员一直在呼吁皇帝废除镇守太监。但朱厚熜一直没有同意,一直拖着这个事情,因为朱厚熜的想法很简单。

  政治平衡这个东西不能随便打破。

  大明朝的政治架构当中,文官、宦官、勋贵都围绕着皇帝,他们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皇帝需要保护这种微妙的平衡,才能够让自己当裁判。

  杨廷和的新政,对于勋贵和外戚,还有内廷宦官的打击很大。勋贵、外戚、太监势力在杨廷和新政实施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权势得到了很大的限制。

  和明武宗时期相比,这些势力权势缩减一半。

  这个时候如果连地方镇守太监都解决了,那么杨廷和为首的政治派系会实力大涨,威望大涨,这不是朱厚熜愿意看到的。朱厚熜是少年皇帝,杨廷和是十年内阁首辅,朱厚熜必须要谨慎。所以朱厚熜在清理明武宗时期的权阉,还有镇守太监的问题上,一直表态模棱两可。

  等到杨廷和致仕,朱厚熜才开始真正的清理了明武宗时期的权阉。因为杨廷和致仕之后,朝廷顿时少了一个强势的内阁首辅,让朱厚熜不再是太过忌惮。

  打破原来的政治平衡,那么必须要完成新的政治平衡。灭了镇守太监,是朱厚熜准备把都察院独立出来,加强都察院的实力。从朝廷设计上完成一种新的平衡。

  现在都察院实力越来越强大,朱厚熜才开始准备罢地方镇守太监。

  其实对于地方镇守太监,朱厚熜是真的不看好,或者说真的不喜欢。这些人的存在,在地方上没有任何的好处,对于大明朝也没有任何好处。

  只会影响大明朝的发展。

  只是一直以来,皇帝都信任这些镇守太监,更是因为镇守太监是内库非常重要的来源。所以皇帝一直留着镇守太监。但朱厚熜可不会为了一时的一些好处,留着这个影响地方发展的镇守太监。

  特别是镇守太监的权力模糊。

  作为皇帝监察地方的太监,地方任何事情都有权力插手。这种模糊的权力,朱厚熜并不喜欢。当然朱厚熜要解决镇守太监,但也不能自己亲自说。要让朝臣说出来。

  这可是揽名望的好事情。

  杨廷和的新政,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支持。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杨廷和打击权贵,打击权阉。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说,打击权贵和打击权阉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事情。

  地方镇守太监,对于那些读书人来说更是不好的。

  朝臣当中谁要是能够说服皇帝,那么就能够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支持。朱厚熜当然是要把这个机会留给王瓒。王瓒虽然入了内阁,但在内阁一直是受到打压,或者是被人诟病的。

  毕竟目前的内阁阁臣,要么是政绩斐然、名垂天下、文武双全的。就像是杨一清这样的,靠着政绩一步步走入内阁。要么就是内阁资历很深的,如费宏、蒋冕、毛纪这些人,是多年的内阁阁臣。再不就是如石珤这样朝野共知的铁面御史,再不就是俞琳这样的朝中老臣。

  相比起来王瓒虽然是榜眼出身,但政绩不显,一直在翰林院、礼部、国子监这些部门轮转,是靠着大礼仪之争才走到现在的位置。因此在很多朝臣和读书人眼中,王瓒是皇帝的宠臣,不好听就是“佞臣”。

  进入内阁之后,也没有多少话语权,内阁阁臣普遍鄙视他。

  所以朱厚熜把这个机会留给了王瓒。只要王瓒能够成为罢镇守太监的那个人,那么他的名望会迅速的提高,他在内阁的话语权也会迅速的增长。

  毕竟现在的内阁,和历史上不一样,内阁首辅没有那么强大的权力。内阁阁臣当中虽然首辅权力最大,两个次辅其次,最后是这些群辅。但这些内阁阁臣当中,其实谁有本事说服皇帝,让皇帝听自己的话,才是真正的实力。

  现在王瓒开口罢镇守太监,是王瓒入阁之后,提出最敏感的建议之一。

  之前那么多人提议罢镇守太监,皇帝都没有答复。

  现在王瓒提议呢?

  “嗯,有些道理。”

  哗——。

  内阁阁臣和吏部尚书王宪,署兵部事物的兵部左侍郎汪鋐,一瞬间都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这真的是要罢镇守太监。

  大家都是聪明人。

  一下就明白,王瓒这一次提出的罢镇守太监,这是皇帝的意思,也是皇帝要给王瓒撑腰,要为王瓒助威。朱厚熜继续道:“既然是王卿提出来的,那么王卿写一份罢地方镇守太监的条目给朕过目。”

  “臣遵旨。”【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