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厚熜批准,杨廷和终于致仕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
杨廷和致仕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杨廷和致仕之后,大家的目光立马从杨廷和身上移开。因为已经离开朝廷的前内阁首辅,已经没有往日的威慑力。大家都在关注下一任内阁首辅的事情。因为这也是朱厚熜登基之后,第一次自己选择一名内阁首辅。而且也能够从新的内阁首辅当中,看出杨廷和之后朝局的走向。蒋冕的呼声是最高的,从内阁资历来看,蒋冕可能性最大。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杨一清适合。
杨一清虽然内阁资历比不上蒋冕,但在官场上的资历却远远超过蒋冕,甚至超过杨廷和。杨一清是成华八年(1472年)的进士,入仕已经五十多年时间。而且杨一清是正儿八经靠着政绩来到朝廷的。
在西北多年,领军作战。
有军功。
以前在内阁的时候,杨一清甚至可以和杨廷和对抗。蒋冕相比起杨廷和,不管是资历、声望各方面都差了很多,想要压制杨一清根本不可能。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大礼仪之争的时候,杨一清是支持朱厚熜的,在大礼仪之争立下了大功劳。而且这两年朱厚熜对于杨一清的信任很高,很多事情都是听从杨一清的意见。
这方面来说,蒋冕就差了很多。
但杨一清也有很大的劣势。
不符合规则。
内阁首辅的选择,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是有自己的惯例。杨一清在目前的内阁当中,论内阁资历差了蒋冕、毛纪、费宏这些人。如果完全不顾内阁惯例,强行让杨一清当内阁首辅,怎么都说不过去。
礼,就是规矩。
在目前的内阁,很多人都是讲究规矩的。
蒋冕、毛纪他们不用说,就是后入阁的石珤、俞琳也都是讲究礼仪,讲究规矩的。不要说是这些内阁阁臣,就是很多朝臣也是很重视规矩的。如果杨一清只是因为皇帝的宠信,就成为内阁首辅,他们也不会同意。一个无法得到内阁阁臣和朝廷大臣支持的内阁首辅,是做不下去的。
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
就在很多人观望的时候,嘉靖三年十月二日,朱厚熜选择了内阁首辅。
文渊阁大学士,少保费宏,被朱厚熜点为内阁首辅。
朱厚熜给出的意见很简单。费宏是目前内阁阁臣当中,最早入阁的阁臣,正德三年就入了内阁。除了费宏,目前内阁阁臣当中,最早入阁的是蒋冕正德十一年入阁。虽然中间有时间时间,费宏都在家隐居。但从入阁的时间来说,费宏就是第一位的。
名正言顺。
皇帝选择内阁首辅,也不好太过随便。
还是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杨廷和给朱厚熜的建议,相当符合现在的情况。朱厚熜需要杨一清,器重杨一清。如果让蒋冕成为内阁首辅,两个人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蒋冕看不惯杨一清,杨一清看不起蒋冕。内阁很难正常运转。
费宏不错。
性格好,调和能力也好。
任费宏为内阁首辅之后,朱厚熜任蒋冕和杨一清为内阁次辅。这是大明朝内阁成立之后,第一次以明确形式规定了两名内阁次辅。
不仅任命两个内阁次辅,而且朱厚熜还规定,以后内阁除了内阁首辅之外,内阁次辅会有两到三名。
明朝历史上,从张璁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到了严嵩的时候,内阁首辅的权力已经是达到了巅峰。内阁的票拟本来是内阁阁臣一起商量,可是严嵩开始票拟权力完全掌握在内阁首辅手中。次辅和群辅成为了摆设。虽然都是内阁阁臣,但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内阁群辅的权力差距是天上地下。
这是朱厚熜不可能同意的。
内阁岂能成为内阁首辅的一言堂。一旦内阁成为内阁首辅的一言堂,直接威胁的就是朱厚熜的皇权。因此朱厚熜用增加次辅名额的方法来遏制内阁首辅权力的增加。
“杨太师(杨廷和)致仕,内阁现在少一人,大家认为谁比较合适。”
任费宏为内阁首辅之后,朱厚熜第一次召开了内阁会议。
人还是那些人。
只是少了杨廷和,但气氛已经完全不一样。费宏才华横溢,但在气势、资历、威望各方面都比不上杨廷和。杨廷和在的时候,除了杨一清之外,其他的内阁阁臣都是以杨廷和马首是瞻。就是和杨廷和关系不和的石珤,在政务的处理上,对于杨廷和是很佩服的。
但费宏显然没有这样的威望。
两个次辅,蒋冕是内阁资历最深的,杨一清是官场资历最深的。
两个都不是好惹的。
其他群辅来说,毛纪的内阁资历也是远远超过费宏,石珤那可是连杨廷和都弹劾的铁面御史,俞琳倒是和费宏同一科的进士。他们怎么可能像对待杨廷和一样对待费宏。
气氛就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内阁会议,讨论的是内阁阁臣的问题。杨廷和走了,留下的一个位置。
“皇上,臣推荐吏部王尚书(王瓒)。王尚书公忠体国,兢兢业业,适合入阁。”
杨一清开口。
杨一清在内阁本来是不常说话的。只有在自己领域的问题上,才会发言。但成为了内阁次辅之后,突然开始对于内阁首辅虎视眈眈。杨一清虽然入仕五十多年,满朝文武没有人在资历上可以比拟杨一清。杨一清七十岁,而且杨一清是十八岁的少年进士,所以官场资历无人可比。
梦想成为群臣之首,成为辅佐皇帝的内阁首辅,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杨一清现在离内阁首辅近在咫尺,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可是在内阁当中,杨一清还是有些孤单,并没有一个政治盟友。
因此杨一清准备拉两个盟友。
现在就是好机会。
杨一清准备拉拢皇帝在六部的第一嫡系王瓒。在大礼仪之争的时候,王瓒是主力干将。不过杨一清也是支持皇帝的,因此两个人当时算是政治盟友。
一旦王瓒入阁,两个人就能够在内阁成为盟友。而且杨一清说实话看不起王瓒的能力,如果两个人结成盟友,杨一清是不会让出主动权的。
王瓒在一旁心中激动。虽然是内阁会议,但因为吏部和兵部权力很大,因此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是会参加内阁会议的。这一次也是如此,吏部尚书王瓒和兵部尚书王宪是参加了会议。
王瓒是天官,多少官员的升迁都在王瓒手中。
六部之首的部堂。但随着内阁权力增加,内阁阁臣成为很多朝中大臣的梦想。因为成为内阁阁臣,才能够有票拟的资格。可以在全国政务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当然不是说吏部尚书,就不能对朝政发表意见。只是吏部尚书只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皇帝开内阁会议或者是廷议的时候,才能够发表意见。吏部尚书主要工作是吏部的工作。
而日常处理政务,却是插不上手的。
但内阁阁臣不一样。
每天都在处理全国政务,全国大小事情内阁都管。特别是皇帝信任内阁的时候,内阁的票拟很少被驳回。等于是说内阁在处理朝政。全国大小事情都在内阁的权限当中。
这才是读书人的梦想。
更何况是王瓒这样皇帝的心腹,一旦进入内阁,那么地位就和其他内阁阁臣不一样。王瓒很多政治梦想,在内阁,在皇帝身边,都有机会实现。因此王瓒是非常愿意进入内阁。
此时蒋冕站了出来。
此次选择内阁首辅,蒋冕应该是呼声最高,也是最有资格。但朱厚熜却选择了费宏,让蒋冕脸面尽失。不少人揣测,是不是因为皇帝对于杨廷和不满。因此逼迫杨廷和致仕之后,对于杨廷和在内阁最大的帮手蒋冕也是不满意。所以才没有让蒋冕成为内阁首辅。
这种声音不小。
蒋冕心中也不是没有抱怨。
但事已至此,蒋冕也只能是认了。但现在增加内阁阁臣,杨一清推荐了王瓒。蒋冕性情耿介,对于王瓒这种拍皇帝马屁成为吏部尚书的人是看不起的。对于王瓒这种拍皇帝马屁升官的,在蒋冕心中就是“佞臣”。
蒋冕并不想和这种人在内阁一起共事。
蒋冕脾气急,但不代表蒋冕是傻子。相反蒋冕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才,和费宏、杨廷和一样,从小就是神童。蒋冕入仕的时候,很多朝廷大臣就对他评价很高,说蒋冕是“宰辅之才”。可以看出蒋冕的出色。
有资格进入内阁阁臣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
王瓒可是皇帝在六部第一心腹,既然杨一清推荐了王瓒,王瓒就是最有利的人选。但蒋冕却不想让王瓒如愿。因此道:“皇上,臣推荐兵部王尚书(王宪)。”
朱厚熜瞥了一眼蒋冕。
谁说蒋冕耿介。
看看蒋冕是多么的狡猾,明明自己手中没有能够对抗王瓒入阁的人,因此就把王宪抬出来打擂台。蒋冕这些能够走到内阁阁臣位置上的人,再怎么性情耿介,手腕都是一等一的,不会有真正的愣头青。如果他看起来像是愣头青,那就是迷惑对手。王宪这些年担任兵部尚书,也是朱厚熜信任的大臣之一。
蒋冕让王瓒和王宪打擂台,这不仅是给王瓒很大的对手,还是给朱厚熜出难题。
朱厚熜怎么选择?
怎么选择,都会有一个人是失望的。
有些生气。
但朱厚熜也不好生气,因此对费宏道:“费少保,你怎么看?”
费宏更是左右为难。
杨一清和蒋冕两个人是目前内阁次辅,他们两个人斗法,却把费宏架在了那里。不过费宏处理过太多这种情况,经验很是丰富。上前道:“皇上,增补内阁阁臣,可以依照往日的惯例。我朝在六部尚书当中选择内阁阁臣,更多的是吏部尚书或者是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一般都是先担任吏部尚书或者是礼部尚书,作为进入内阁阁臣的过渡。”
朱厚熜笑笑。
对于费宏的确是很满意。
费宏真的是聪明人,谁也不想得罪。支持王瓒入阁,但也不得罪王宪,支持兵部尚书王宪成为吏部尚书。王宪担任吏部尚书之后,下一次再有内阁阁臣空缺,王宪就是第一候选人。
费宏相比起蒋冕,费宏更懂得退让,更懂得给朱厚熜这个皇帝面子。大礼仪之争的时候,费宏虽然也是反对朱厚熜,但却没有跟杨廷和他们一样正面对峙。只是委婉的提醒朱厚熜,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过分,给足了朱厚熜尊重。皇帝是喜欢这样的臣子的。
这就是费宏的性格。
费宏这样的内阁首辅是无法担当改革的重任,因为没有改革需要的魄力。但这样的内阁首辅,却能够不直接对抗皇帝的命令。只要皇帝的命令不是太难以接受,费宏都不会跟杨廷和一样反对。甚至如果朝臣反对,费宏还能够帮皇帝安抚这些朝臣的情绪。
现在的朝廷,需要的还真就是费宏这样的内阁首辅。因为朱厚熜未来的改革动作会越来越大,和朝臣之间的冲突也会越来越多。需要中间有费宏这样的内阁首辅。
朱厚熜笑着道:“费少保说的不错。”
所有人都知道,朱厚熜这是答应费宏的建议。吏部尚书王瓒入阁,兵部尚书王宪调到吏部担任吏部尚书。虽然这些还需要廷议,还需要廷推,有比较复杂的程序。但朱厚熜支持,内阁首辅支持,那么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杨廷和在的时候,都无法阻止朱厚熜在人事方面的安排,皇帝完全掌控了朝政,掌控了朝廷人事安排。现在杨廷和这个大佬都离开了朝廷,朝廷已经没有能够和朱厚熜对抗的大佬。朱厚熜想要做的事情,除非问题很严重,要不然已经不可能有人阻止。
“这样。过两天召开廷议,在廷议当中先确定内阁阁臣的人选。其他的事情,等选择内阁阁臣之后再说。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都散了。”
“臣告退。”
“兵部王尚书留下,朕有话跟你说。”【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