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明朝大昏君 > 第121章 培养官员
  王琼来了之后,钦差团队已经集合。

  做好准备之后,就可以南下。而此时夏言再次给朱厚熜上奏,要求朱厚熜废除市舶司,实行海禁。虽然朝野上下都有海禁的呼声,但朝廷重臣并没有多少表态。

  因为朝廷重臣都摸不准朱厚熜的脉搏。

  不明白朱厚熜到底是支持海禁,还是反对海禁。相比起言官来说,朝廷重臣更重视皇帝的态度。因为皇帝决定他们的政治前途。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当然是不会随便表态。内阁首辅杨廷和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为他目前推进的新政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

  只有安稳,新政才能够顺利。

  海贸?

  杨廷和也不是很看好。或者说杨廷和对于海贸没什么特别的看法。杨廷和对于朱元璋、朱棣他们制定的朝贡贸易很是满意。朝贡贸易虽然让朝廷负担比较重,但对于稳定周边还是有很大的作用。

  市舶司的存在也是如此。

  杨廷和因为需要安稳,因此反而不希望市舶司这边发生什么大事情,保留原样就可以。因此海贸、海禁,杨廷和没有多少倾向,只要市舶司不出现大动荡就好。所以杨廷和在这个事情上并没有明确的表态,连带着内阁阁臣都是沉默。

  至于杨一清不一样。

  杨一清目前推动的马市,其实就是边贸。边贸和海贸虽然一个是陆地上的,一个是海上的,但意思是差不多的。杨一清内心当中是反对海禁,担心一旦真的海禁,那么会波及到边贸。那些言官先要求海禁,说不定很快就会推动禁止边贸,这实杨一清不能接受的。

  杨廷和和杨一清两个大佬,因为自己的原因,对于海禁不发表看法,朝廷重臣在海贸当中当然是态度暧昧。因此很多大臣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都回避这个话题。

  但夏言不一样。

  一直在朝野鼓吹禁海,还联络大量的言官一起呼吁海禁。然后联合这些言官,联合那些反对海贸的官员,天天给朱厚熜写奏折,要朱厚熜厉行海禁。

  “夏言,禁海问题,朕不是说过等吴侍郎调查浙江之事再说。”

  朱厚熜被夏言搞烦了。

  因此不是一次两次。自从争贡之役之后,夏言一直是上蹿下跳,在朝野上下掀起海禁的呼声。在朱厚熜明确表态,海禁问题暂时搁置的情况之下,夏言还在不停的给朱厚熜上奏折。

  搞得朱厚熜非常生气。

  因此朱厚熜就让夏言来乾清宫,要亲自和夏言谈谈。六科在大明朝政治架构当中很重要,作为七品小官,廷议的时候,六科都是会参加。且六科给事中对于皇帝的圣旨都能够封驳,还能够监察六部,权力大得很。

  但就算是如此,六科官员还是属于言官的范围,所以才会把六科给事中和督察院御史合称为科道官员。所以六科给事中单独面圣的机会还是不多的。

  皇帝每天和朝廷重臣谈论政事都烦得很,哪里有时间和六科给事中这些小官单独说话。朱厚熜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在武英殿处理政务,甚少和六科给事中单独谈话。

  至于皇帝在乾清宫召见六科给事中,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是其他人,朱厚熜根本不会在意,都给压住。但夏言是朱厚熜挺喜欢的,且是准备未来大用的。

  可是夏言总是这样,真的是惹怒了朱厚熜。朱厚熜就召见了夏言,让他别老是盯着这个事情。

  “皇上,若不禁海,未来会有更多的佛郎机强盗,会有更多的倭国海盗。且沿海百姓沦为海商奴仆,沦为海盗,影响沿海安稳。且海贸未曾给朝廷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朝廷负担一年比一年大。大明泱泱中央之国,物产丰富,并不需要海贸带来的东西。何必冒着海盗骚扰沿海安稳的风险,继续开海贸?只要市舶司还在,那么未来沿海就不可能安稳。为了朝廷安稳,为了沿海百姓安稳,应该关掉市舶司,实行海禁。”

  夏言再次表达自己的看法。

  吴廷举在广东看到的是海贸的利润。特别是破了朝贡贸易,实行自由贸易之后,市舶司只是抽调税收,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的银子。海贸很挣钱,这是吴廷举在广东亲眼看过,亲眼验证过的。可是市舶司这些银子,大部分被市舶司的太监中饱私囊,又被地方官吏吞下,最后到达朝廷手中的少之又少。

  可是一旦统一市舶司,政策统一,支持海贸,加上朝廷统一收税,那么朝廷的收入会猛涨。

  且海贸不仅利润大,还在养活沿海几十万上百万百姓。这都是吴廷举在广东看到的,所以他是极力的支持海贸,但是要改变现在的朝贡贸易。

  而夏言不一样。

  夏言入仕之后,一直都在六科,看的都是朝廷的资料。从朝廷的立场上看,海贸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因为朝贡贸易,给朝廷财政的压力是越来越大。每一次朝贡使团来到大明朝,朝廷都要高价购买他们的东西,再给他们一大堆的赏赐。除了朝廷之外,各地方政府也不是很喜欢朝廷贸易的使团,因为每次来朝贡使团,地方政府都要接待他们。这就是典型的劳民伤财。

  经济上没什么好处,在政治上也是越来越没有好处。

  大明朝在朱元璋、朱棣在的时候,朝贡贸易就是一种外交体系。朝贡贸易并不是说朱元璋和朱棣他们好面子,为了面子弄出来的。相反这是当时情况之下的一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办法。以大明朝为核心,周围的国家都是大明朝的保护国,大明朝确定他们的势力范围。大明朝用朝贡贸易打造各国外交体系,让这些人安分守己,好好守着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划分,稳定大明周围各国形势,也稳定大明朝的边疆。可以说大明朝开国的时候,朝贡贸易是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

  可惜到了现在,大明朝实力下降了不知道多少。相比起朱元璋、朱棣的时候,现在的大明朝实力差了一大截。北方边境面对蒙古部落都只能是采取守势,只能是靠着城墙防守。因此周围很多国家发生的事情,大明朝都管不了。

  就像是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在朱元璋、朱棣那个时候,大明朝怎么可能没有表示。发生这种事情,大明朝早就讨伐葡萄牙。而且还带着安南(越南)、暹罗(泰国)这些小弟一起。

  可惜现在大明朝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

  根本管不了自己保护国发生的事情。

  因为没有了早年强横的国力,所以靠着大明朝强大国力基础上打造的朝贡贸易,在政治上、在外交上也已经是处于崩溃状态。以往大明朝的那些保护国,是来朝拜大明朝,因此遵守朝贡贸易。但到了现在,那些原来的小弟,都开始不尊重大明朝。现在还给大明朝朝贡的使团,一大半不是为了维持当年的外交关系,而是为了经济上的利益。朝贡使团来一次大明朝,就能够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才是他们到现在还维持朝贡贸易的原因,而不是跟大明朝开国时候那样,是真的畏惧大明朝实力。

  也就是说到了现在,朝贡贸易在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都到了末路。

  更过分的是,这两年接连发生了和葡萄牙打仗,倭国使团大闹浙江的事情。从夏言在朝中收集到的资料、情报来看,朝贡贸易已经完全没有必要进行下去。

  市舶司也没有必要存在。

  直接禁海是最好的。

  “夏言,你说海上有海盗,一些海外来的海商有时候也会变成海盗。他们骚扰沿海的安稳,影响沿海百姓的生活,所以要禁海。”

  “是。”

  “那你为什么不从积极方面考虑。为什么担忧这些海盗会影响沿海地区的安稳。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强大的水师部队,扫除这些海盗,保卫沿海的安全。”

  “皇上,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之时,朝廷实力强大,拥有几千艘的战船。为了防备海盗,每年春秋都会调动上千艘的战船参与巡逻,扫除沿途的海盗。然现在我朝水师战船加起来都没有多少,且朝廷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水师部队拥有上千艘、几千艘战船。就算真的有上千艘战船,朝廷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养活他们,更不用说一年两次进行巡逻。先帝之时朝廷财政困难,户部太仓每年都是入不敷出。直到皇上登基,厉行节俭、实行新政,才有了现在财政的富余。但这点财政富余,想要打造水师部队完全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相比起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禁海。”

  也亏是皇帝。

  要是别人,夏言就直接开喷了。谁都知道有一个强大的水师部队是好事情,但朝廷有钱吗?养一个水师部队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特别是现在的水师部队,那可都是安排火炮的。打造水师部队花的钱,比明初那个时候更多。朝廷一年能够拿出多少钱。就算朝廷有钱打造强大的水师部队,但朝廷有钱养活他们吗?有钱允许他们一年两次巡逻?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朝廷有钱吗?

  朱厚熜看着夏言,真想锤死他。

  夏言有时候那么聪明,那么懂得皇帝的内心,办事情让朱厚熜非常满意。可是看看现在,朱厚熜说一句话,夏言就有一大堆的话等着朱厚熜。一句一句都要反驳朱厚熜的话。

  朱厚熜的意思其实很明显,暂时搁置争议,其实是变相的支持海贸。可是夏言这个一直都很聪明的人,却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和朱厚熜唱反调。

  奶奶的。

  朱厚熜看着夏言,突然之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夏言,你的意思朕明白了。”

  “皇上,臣一切为了朝廷着想。吴侍郎一直想要扩大海贸,臣不认为他调查浙江市舶司会有什么其他结论,他的结论一定是有利于海贸的。臣再次建议,禁海越快,对朝廷的负担越少。”

  朱厚熜都已经给夏言一个台阶下。

  告诉他这个事情自己已经知道了,以后不要上奏折了。如果是聪明人,这个时候肯定是选择沉默。没想到夏言还不放弃。朱厚熜可不认为聪明的夏言不懂自己的意思,可是夏言还是倔强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为夏言已经从朱厚熜选择吴廷举的举动当中,看到了朱厚熜更倾向于海贸。所以这些日子才更着急。

  朱厚熜静静地看着夏言。

  夏言丝毫不退缩。虽然因为礼仪问题,不可能同样直直的盯着朱厚熜,但他的态度很明显。朱厚熜真没有想到夏言还真是犟种。

  朱厚熜在思考。

  这么倔强的夏言要怎么处理?

  夏言这样上蹿下跳,而且看起来根本听不进自己的话,让朱厚熜很头疼。朱厚熜是要用夏言的,而且是准备大用夏言,夏言的性格很适合推进改革。

  但夏言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让朱厚熜颇为失望。

  心胸不是很开阔,没有一个宰辅该有的胸怀。同时在海贸这个问题上,屡屡和朱厚熜唱反调。因此朱厚熜沉默好一会,缓缓道:“夏言,你从入仕以来就一直在做京官,没有地方任官经历。天津直隶州新设,州同位置空缺,你去天津。”

  “皇上…………”

  夏言很是惊讶。

  皇帝这是要流放自己。

  天津直隶州,虽然和其他直隶州不一样,品级普遍高,和正常的府是一个样子的。天津直隶州的知州毛伯温是正四品,州同就是同知,是正五品。

  是一个很特殊的直隶州。

  但这个官职岂能和现在的兵科左给事中相比。在六科这个位置上熬资历,成为了都给事中之后,只要皇帝欣赏很容易成为督察院正四品的佥都御史。甚至一些受宠的都给事中,还有机会破格提拔为六部侍郎。可以说六科是一个非常适合升官的地方,和翰林院一样,都是品级不高,但非常有前途。

  夏言已经是兵科左给事中,只要再熬一段时间,以皇帝的宠信,很容易就成为兵科都给事中。要是再去吏科当一次都给事中,顶多就是十年左右。有了这样的资历,只要从六科出来,督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地方是必然的。

  可是州同?

  这是什么。

  正五品的地方官,十年能够混到知府都是不错的,能够混到按察使都是老天保佑。从六科左给事中,成为正五品地方官,就是贬官。

  心高气傲的夏言真的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落差。因此夏言立马要说什么,但朱厚熜摆摆手,道:“就这样。”【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