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元年,这一年过得平平淡淡。
应该说大明朝开国一百五十多年时间,虽然很多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是积重难返。但对于朱厚熜来说,目前的大明朝还算是稳定的,没有什么亡国之危。
如果不是朱厚熜知道,现在的世界是大航海时代。那么朱厚熜肯定是天天吃喝玩乐,反正大明朝的文官制度非常完善。就算皇帝吃喝玩乐,大明朝还是能够正常运转。
不过朱厚熜作为,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立志成为六十年以上皇帝的人来说,这一年就更高兴。杨廷和的新政,现在已经是收获阶段。
有钱了,怎么可能不高兴。
“严厉约束农耕技术、农具流入女真部落。”
朝廷有钱了,高兴地并不仅仅是朱厚熜一个皇帝。
整个朝廷重臣都高兴。
其实大明朝有很多问题,朝廷重臣不是不知道。但有些事情想要解决,手中必须要有钱。就像是现在大明朝军队腐朽,很多卫所都没有战斗力,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包括京营战斗力奇差无比。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几次想要恢复京营的实力。所以才会反复改革京营,从三大营变成十团营,后来又改为三大营,接着再次变成十二团营。而且朝廷几次训练京营,都是为了恢复京营的实力。
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朝廷没钱。任何事情你没钱就无法进行下去。
现在朝廷开始有钱了。嘉靖元年户部太仓收入,超过明孝宗、明武宗任何一个年份。包括户部太仓的粮食,也是一个大丰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朝廷大臣就是如此。手里有钱,就不怕出现一些突发情况。
大家都是乐呵乐呵。
不过虽然高兴,但朱厚熜再次表现出了吝啬。过新年,本来会有各种各样的赏赐,包括给宗藩、给外戚、给大臣,还有致仕的老臣,当然也包括后宫的这些人。
这一轮下来,户部和内库最少也要支出百万两以上。
但朱厚熜不是那么计较面子的人。朱厚熜因为缺钱,连皇宫内的支出都缩减了,连宫内各殿都在缩减支出。且恩封外戚,自己大婚都节省的主,怎么可能那么大方的赏赐。朱厚熜是这一百年来,大明朝最“吝啬”的皇帝了。
一律缩减。
要那么多赏赐干什么。
特别是银子。
大明朝可不是银子很多的朝代,或者说中国历史就是缺银的历史。就算是万历朝大量的银子流入中国,但对于中国来说,银子依旧是缺乏的。中国真正不缺银子,还是经过明朝和满清几百年,从国外源源不断的流入银子,一直到乾隆时期才不算是缺银子。银子如此缺乏,让朱厚熜赏赐银子?
开什么玩笑。
当然赏赐是肯定要赏赐的,如果不赏赐,就显得朱厚熜太刻薄。但朱厚熜这一次赏赐,都是实物赏赐。粮食、布匹为主,因为这些东西很多。国库、内库当中有不少布匹,因为没能够及时处理,都快要长毛了。把这些都赏赐出去,一下节省了不知道多少钱。
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骂朱厚熜小气。
但朱厚熜并不在意。
虽然嘉靖元年的财政改善了很多,但大明朝的财政依旧不稳定。这个情况之下,朱厚熜怎么可能大方。过了新年之后,时间进入了嘉靖二年。
这已经是朱厚熜登基第三年。
元宵过后,朝廷开始重新忙活起来。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倒是没有特别的事情。主要还是跟嘉靖元年一样,继续主持新政的实施。
而杨一清则是跟朱厚熜汇报九边问题。
从嘉靖二年开始,杨一清对于九边的工作要全面铺开。这些事情必须要得到朱厚熜的支持,且杨一清也想和朱厚熜交流一下,看看皇帝的态度和想法。
“让女真部落,继续当他们的游牧部落。”
“臣会强调,要严格把关,绝不让铁器、农具,还有农耕技术流入女真部落。”
杨一清点头。
杨一清明白朱厚熜的意思。女真部落是渔猎部落,生活用品上永远是无法脱离大明朝,必须要依赖大明朝。可是让他们学习农耕技术,那么以后很多方面就不需要大明朝。
现在的东北虽然不是几百年后的黑土地,但东北农耕有很长的历史,东北并不缺少农耕的民族。早在隋唐时期,东北这边的民族就开始农耕。如果让女真部落学会农耕,那么以后他们就不再是纯粹的游牧部落,实力会大增。历史上努尔哈赤的爷爷他们,就是跟大明朝做生意,学会了农耕技术,购买了农具,部落实力大增。
“想过运输问题吗?”
“皇上,目前辽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最大的马市所在地是辽阳。目前和辽阳之前的运输,主要是靠着陆路运输。这是陆路运输线路。”
杨一清给朱厚熜划了线。
就是关内和关外之间的运输线。这个年代道路状况一般,且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就像是到了冬天,想要运输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种长途运输,中间的消耗更严重。
如果运输粮食,中间不知道会被吃掉多少。运输一百斤,中途吃掉的说不定都超过一百斤。
杨一清仔细的给朱厚熜介绍,目前的运输情况。马市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马市换来的马匹,不少在运输过程当中变瘦了。就是因为运输过程消耗太大。
“不过太祖高皇帝和太宗文皇帝之时,粮食运输一直是使用海运。登州和直沽,是当时海运物资的重要地方。皇上,当时的海运线路是这样的。”
杨一清铺开地图,给朱厚熜详细介绍。
朱元璋和朱棣在的时候,一直在打击北方的蒙古部落。东北也是重兵所在地,为了维持这些部队的粮食,天津和山东登州,成为了重要的海运港口。
特别是天津,当时是关内粮食提供东北军队的主要基地。
按照杨一清的介绍,朱厚熜才明白当时的海运是怎么样的。靠着漕运送上来的粮食,都是靠着登州和天津海运到东北。而东北那边接受粮食的港口就是后来的营口。
天津、登州的粮食运输到营口,然后从营口运输到辽阳。
目前的东北,最重要的城市就是辽阳,是大明在东北最大的城市。除了这个之外,登州和天津,又和朝鲜、日本来往频繁。也因此当年登州是大明水师云集的地方,一次性出动几百艘、上千艘战船都没有问题。
“虽然现在比不了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之时,但臣认为恢复天津卫到盖州卫(营口)之间的海运,有助于加强京城和辽东之间的联系,也能够发展两地经济。”
“朕听闻海上海盗不少?”
“是。臣也了解过这方面的资料,自从我朝荒废水师之后,海上海盗四起。不过海盗主要分布在和倭国海贸的路线上,并不在天津卫和盖州卫中间。且一旦朝廷决定启用这条航线,那么天津卫和登州这边,应该训练新的水师部队,也要防备此地出现海盗。”
“嗯。”
朱厚熜点点头。
朱厚熜早就有发展天津的想法。
发展天津的海路,可以和东北、山东,乃至于朝鲜、日本都能够进行贸易。且天津离京城近,天津经济发展,对于北直隶也是有很大的好处。
“海运比陆运优势大?”
“是,优势非常明显。陆路运输到了冬天基本上就会中断,但海路却能够继续进行。盖州卫(营口)冬天虽然有冰,但金州卫(大连)一带的港口却是冬天也不会冻上的。冬天的时候,登州和金州卫之间完全是可以继续海运的。”
朱厚熜看着地图点点头。
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不好,到了冬天之后,很多地方都不能走。就算是官路,一旦下雪就会很难走,更不用说物资运输。相比起陆路来说,海路就有很多优势。
营口的冬天会冰冻,但大连港是不冻港。天津港其实也不算是不冻港,天气一旦很冷的话,也会冰冻,这是次数不多而已。不过就算天津港口冰冻,但登州(今烟台一带)港口却不会冰冻。
“有些道理。但如果这样,就需要重点建设天津卫。”【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