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是大明朝最高学府,这里聚集了天下才子。朕很高兴在这里可以和天下才子见面,朕有很多疑问自己解不开。今天看到这么多才子,突然很想问问你们。”
朱厚熜在国子监,就是走走看看。
听听国子监祭酒翟銮,还有国子监司业严嵩他们的报告。因为之前朱厚熜要求杨慎抓国子监学风,后来翟銮、严嵩他们也都是狠抓学风。
当然抓学风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考试。
以前国子监的考试也有,但抓的不严。有了朱厚熜的关注之后,突然狠抓考试。三次考试不通过,一律驱逐出国子监。这一年多来,已经有人因为考试不过关,被赶出了国子监。这一下就让国子监的学风陡然好了很多。
这只是第一步。
朱厚熜之所以重视国子监,是希望丰富一下大明朝官员的选拔。大明朝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最重视科举的朝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和明朝相比。殿试成绩基本上决定一个官员未来的路。
你要是状元,只要中间没有发生大事情,那么致仕的时候官位绝对不会太低。因此你的起点已经很高。
这是有好处的。
因为科举的普及,网罗了大量的读书人。相比起之前很多朝代来说,明朝的读书人数量显然很多,这样选材面多了,出现精英的几率也高了很多。其实不管是八股取士,还是后来的高考,考试能够考到非常高的,就基本上是没有书呆子的。都是有能力的精英。
因此可以说,大明朝的文官,质量上还是很不错的。
一代一代下来,朝廷的文官阶层,一个个施政能力很强。就像是现在的内阁阁臣,杨廷和他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官僚。处理朝廷日常事务方面,他们都是游刃有余。
但还是有缺陷。
太重视科举成绩。有些官员,可能四书五经学的不好,但处理具体事情的施政能力很出色。可惜这种官员因为科举成绩的原因,想要爬升很是困难。甚至有些读书人,因为四书五经学的不好,或者科举运气不好,始终是无法成为进士,无法进入仕途。但他们的确是拥有能力。
这种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像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可谓是少年才子。但结果是考了几十年科举,甚至都没有中举。而且徐渭不仅仅是才子,更是一个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国士,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才。
还有大清官海瑞。
这也是一样,四书五经学的不怎么样。海瑞并不是很多人以为刻板的道学人士,是程朱理学的护道者。相反海瑞可是猛烈抨击过朱熹,更是一个反对溺毙女婴,主张寡妇再嫁的官员。说起来海瑞不仅不是一个程朱理学的护道者,反而是一个有改革思想的官员。海瑞算是科举场上的失败者,一直无法中举。最后还是靠着他在乡试当中写的“平黎策”的策论,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才成为了举人。
这些人无法入仕,也是在浪费人才。
因此朱厚熜一直想要扩大官员选材渠道。而国子监是朱厚熜准备改革的重要地方,也是扩大官员选材范围的重要基地。所以这一次专门来到了国子监。
看看国子监官员都是怎么考虑国子监未来发展的。
当然听翟銮和严嵩他们的报告,他们并没有往这边考虑。朱厚熜也不苛责他们。因此转了一圈,听了报告之后,朱厚熜就在教室和国子监的一些学生见面。
“朕有段时间无聊,就想了一个问题。要是站在比较高的地方,两手一边是十斤的石头,一边是一斤的石头,同时把手放开。十斤的石头和一斤的石头,谁先落在地上。”
朱厚熜的问题提出来,很多人都是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问题?
本来很多人都想在朱厚熜面前表现一下。
朱厚熜是皇帝,在国子监读书的,要么是权贵后人,要么是举人出身的读书人。要是能够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得到皇帝的好感,怎么都是好事情。对于他们的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不少人都是蠢蠢欲动。
可是朱厚熜的问题以来,很多人都傻了。朱厚熜问的这是设么问题?
突然之间鸦雀无声,朱厚熜也是好笑。所以指了指其中的一个学生道:“你来说说。”
被朱厚熜点名,这个学生很是惊讶。
也非常紧张。
磕磕绊绊,犹犹豫豫的道:“回皇上,学生认为应该是十斤的石头先着地。”
“为什么?”
“因为更重。”
“好。”
朱厚熜摆摆手,让这个学生坐下来。然后又指了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站起来之后,也是表态应该是十斤石头率先着地。其他人也大部分都是认同这个观点。
其实也就是朱厚熜问这个问题,如果是其他人问这个问题,这些读书人早就拂袖而去。
这是什么问题。
重物肯定是率先掉下来,这是一个“常识”问题,难道这也是一个问题。就连跟着朱厚熜的王瓒、汪鋐、翟銮、严嵩他们都不明白朱厚熜的意思。难道朱厚熜这个小皇帝稚气未脱,还想和这些读书人玩小孩子把戏。
一堆人都莫名其妙。
朱厚熜摇摇头,道:“我认为两个石头会同时掉地。”
听到朱厚熜这么说,很多人都看向了朱厚熜。
虽然朱厚熜是皇帝,但大明朝读书人增多,文官都是读书人出身。他们可不愿意大明朝出现“指鹿为马”的事情。就算朱厚熜是皇帝,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一些不合适的话。
朱厚熜看这些人的疑问,笑着道:“朕自己没有做过,但朕缺确信这一点。为什么?如果两个石头因为轻重不一,所以掉落地上的时间不一。那么我做一个假设,把十斤石头和一斤石头绑在一起,那么它和十斤石头相比,谁更快落地。如果是重量来说,十一斤肯定比十斤重,那么一定先落地。但这个十一斤是十斤石头和一斤石头绑在一起的,一斤石头比十斤石头降落慢,那肯定会扯后腿。这样的情况之下,捆绑在一起的十一斤石头,怎么可能比十斤石头更快落地?谁能够解释这一点。”
这个是一个很有趣的物理实验。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直接改变了重量决定论,为物理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朱厚熜想了很多,发现这个的确是最适合的一个实验。虽然最简单,但却是最直观的一个实验,也是最有趣的一个实验。朱厚熜扯了一圈,正好说出了重量决定论最大的问题。
很多人想不明白,朱厚熜怎么对这个感兴趣。
但同样很多人的确被朱厚熜说的话给陷进去了。就如朱厚熜说的那样,大家忽然觉得的确是有问题。说起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就是重的东西比轻的东西更快落地。
没想到朱厚熜一句话完全改变了大家平时的认识。
“你们是不是想着,朕平时无事可干,所以研究这样没用的东西。”
“臣(学生)不敢。”
虽然心里是那么想的,但也不能表现出来。
朱厚熜不在意的摆摆手,道:“这两年我朝和来自遥远西方的佛郎机国打了两场仗,兵部汪侍郎是两场战争的指挥。他在奏章当中写两场战争,除了表示佛郎机国蜈蜙船和佛朗机铳的优势之外,还表示佛郎机战船炮手的命中率高于我朝炮手。因此朕就想,这火炮的命中率是怎么来的?那些炮手是怎么确定火炮打出去的炮弹会打到哪里?炮手瞄准一个目标,是怎么确定火炮的炮弹可以打中那个目标?”
“汪侍郎(汪鋐),你说说。在战场上炮手是怎么打炮的,他们是怎么瞄准目标的?”
朱厚熜突然问了坐在自己右下边的汪鋐。
汪鋐猛地站了出来。
朱厚熜这个问题,让汪鋐都很惊讶。因为从来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汪鋐作为前线带兵打仗的大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
但并不是不知道这个。
汪鋐立马开口道:“皇上,炮手打炮,是靠着平时的训练。有足够经验的炮手,他们熟练的掌握开炮技术。越是这样的炮手,打中目标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在战场上,需要这些有经验的炮手。”
“说白了就是靠感觉?最多就是熟能生巧。”
“是。”
汪鋐点头。
本来就是如此。
不要说是现在的火炮炮手,就是几百年后的炮手,对于开炮都是一知半解。清末民初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大炮威力完全不是现在可以比拟的。但那个时候炮手也不懂得怎么开跑,都是凭着感觉开炮的,因为大量的炮手其实就是文盲。因此北洋军和早期国军部队,步炮协同非常差。炮兵根本不敢和步兵一起行动,都是炮兵开完炮,步兵再上。因为炮兵担心炮弹会落在步兵阵营。
几百年后是如此,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炮兵都是一直训练,慢慢的摸索。开炮完全是凭借着经验,命中率当然是不可能很高。朱厚熜让汪鋐坐下来,然后道:“但朕认为这样的办法不好,非常不好。”
汪鋐静静地听着。
如果只有皇帝一个人,汪鋐肯定会反驳朱厚熜。虽然汪鋐承认朱厚熜聪慧天生,比自己想象当中聪明,能力强。但毕竟朱厚熜没有经历过战争。
怎么打炮,难道朱厚熜比汪鋐这样的前线将领更懂。
但现在不行。
这里是国子监,这么多官员学子在这里。只有那些脑袋有问题的人,才会不分场合的给皇帝难堪。显然汪鋐不是那种傻子,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合之下怼皇帝。
“为什么一定要凭感觉?为什么我们不能计算出火炮的射程。根据火炮摆放角度的不同,火炮射程不同,把这个距离计算出来。以后我们的炮手,只要根据计算好的射程,调整火炮位置和角度,那样不是很容易吗?还可以批量的培养出色的炮手。”
“这…………”
汪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其实这个年代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做法。那些有经验的炮手,都是大致可以判断火炮射程,然后把这个传给另外的炮手。任何一个年代聪明人都是不少的,但并不像朱厚熜这样思路清晰。当然这不是朱厚熜有多厉害,而是朱厚熜来自后世,大概知道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而已。
“朕今日来国子监,就是因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读书人当中,可曾有人想过这些,可曾有人愿意研究这些?朕想问问,水为何往低处流?任何东西为什么一定会掉下来?为什么车轱辘是圆圈?很多人觉得这些没什么用,那朕想问问,你们当中可谁能够计算出火炮的射程?提高火炮的命中率?”
如果朱厚熜没有任何借口的要发展所谓的科学技术,必然会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
所以朱厚熜是不可能真的会这样。
朱厚熜知道,改变这种风气是要一步一步来。所以朱厚熜只是提出了这些问题,并不是真的要国子监改成现代大学。等下面的人消化自己的话之后,朱厚熜继续道:“当然朕现在只关心一个,那就是谁能够帮助军队提高火枪、火炮的命中率,朕定当重重有奖。你们都是大明最优秀的读书人,未来的大明朝还需要你们。”【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