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16年8月9日。
朱厚熜再次召开早朝。
这是朱厚熜登基之后,第二次召开的早朝。
此次早朝,虽然规模没有第一次那么大,但讨论的内容却远远超过第一次。开始是大九卿,他们都根据自己部门的情况,给朱厚熜汇报。
算是例行公事。
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会在早朝提起。
因为朱厚熜每天都在武英殿处理政务,所以六部重要的事情,都直接来武英殿。朱厚熜在武英殿的时间,内阁阁臣办公甚至都在这里。
为什么?
皇帝随时都要处理政务,而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参谋机构,要随时进入武英殿和朱厚熜一起讨论问题。所以虽然早朝很隆重,但大九卿并没有什么一定要汇报的。
所以汇报的内容都是走程序的。
然后是小九卿。
小九卿相比起大九卿来说,虽然也有面君的权力,但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够见到皇帝的。因为小九卿没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和朱厚熜直接商量。
在早朝上也是如此。
小九卿汇报的事情,比大九卿来说都是很小的事情。
之后开始进入正题,负责清理冗员、清查庄田的官员,出来给朱厚熜,也给早朝的其他官员汇报目前的情况。整体来说,正德16年的朝廷工作运转的还是非常好的。
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主持目前的朝政,也是实际负责“嘉靖新政”的官员。目前“嘉靖新政”,按照杨廷和的部署顺利的进行。
开源节流。
杨廷和的开源节流,进行的还不错。
节流做的最好。
石珤虽然不满杨廷和不信任自己,一定要派遣内阁大学士毛纪跟着监督,但并没有在正事上撂挑子或者是使绊子。相反石珤非常认真的进行清理工作,也愿意配合毛纪。实际工作能力,石珤可能不如杨廷和这些人,但石珤最大的优点就是认真、倔强,不惧权贵。
配合杨廷和出色的行政能力,配合杨廷和出色的计划,清理冗员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减轻了朝廷巨大的负担。
前前后后裁汰了超过16万人以上,更是清理了几万冒领的名额。可以说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之内,石珤就配合内阁清理了近20万的冗员。这个绝对是惊人的成果。
每年光是省下的漕粮就达到150万石左右。
不要觉得这点漕粮不多,其实整个明朝目前的田赋,每年大约能够收上来2600万石左右。这是整个明朝的田赋,朝廷手中全部的粮食。一次性清理冗员,就能够节省150万石,大约是整个明朝田赋的6%左右,绝对是值得大写特写的的功绩。
而且不仅仅是粮食。
这些人还要钱,每年都有固定的工资。虽然工资不高,但20万人上下的冗员,朝廷每年的开支也超过百万两以上。正德朝十几年当中,户部太仓一年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400万两。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此次清理冗员给朝廷省下了多少钱,省下了多少粮食。
这就是节流。
然后是开源。
此次清查庄田,到现在都没有结束。不过已经是查出了大约33000顷被侵占的民田,也就是330万亩的被侵占田地。这些田地之前都不能收税,也无法让人服徭役。但等到把这些地还回去之后,这些土地就能够收税,就能够让他们服徭役。
330万亩,就算是按照目前最低的税率,每年也能够给朝廷交上60万石的粮食。以及跟随这些田地产生的丁赋、徭役,加起来绝对不是小数目。
而且重要的是,目前的庄田清查工作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进行。加上皇庄,把他们都清查,估计能查出来被侵吞的近十万顷民田,千万亩的数量。到时候就有近200万石的税收。
这样杨廷和主导的“嘉靖新政”,前后会多出近200万石的粮食,节省150万石的粮食,整体朝廷就会多了300多万石。
短短几个月的新政,开源节流就做的如此之好。因为这些都是京畿地区,所以一下就让户部太仓有了余地。甚至可以说经过这些调整之后,户部的京仓甚至会有很多剩余。
听完这些报告之后,朱厚熜很是满意。包括参加早朝的这些朝臣,都对于这几个月的朝廷工作很是满意。
“皇上,请选择清查皇庄人员。”
朱厚熜和内阁达成了一致,但因为事情重大,所以准备在早朝宣布。
朱厚熜也愿意在早朝这样的场合,宣布这个事情。因为自从皇庄成立以来,只见过皇庄规模在增加,什么时候见过清查皇庄。
朱厚熜这种做法,等于是踩着前面几任皇帝,告诉下面的朝臣,自己多么多么的英明。相比起前面的几任皇帝,自己才是明君。这是提高朱厚熜声望非常好的机会。
“督察院左都御史彭泽。”
“臣在。”
“户部右侍郎吴廷举。”
“臣在。”
“兵科给事中夏言。”
“臣在。”
“彭泽为主,吴廷举为辅,会同保定巡抚周季凤、通州知州刘绛一起清查皇庄。若皇庄当中,有侵占民田的,那么寻找原主人还给他们。若找不到原主人,就转为官田。”
“臣等领旨。”
清查皇庄,开天辟地第一遭。
而且朱厚熜明确表示,如果真有侵占民田的,那么就还回去。只听说皇庄扩大,不停的侵占民田,什么时候听说过皇庄还会把侵占的民田还回去。
可以说朱厚熜这句话刚刚出来,很多人都是大吃一惊。
因为太意外。
“皇上圣明。”
对于很多朝臣来说,真的是发自肺腑的。
朱厚熜这个选择,真的让很多人觉得,这应该就是大明朝的明君。不管朱厚熜是怎么登基的,朱厚熜登基之后还是牢牢地抓住了朝臣的心。很多朝臣都认为朱厚熜真的有明君之姿。
现在更是如此。
一些老臣都有这样的想法。
大明朝经历了明英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除了明孝宗在文臣心目当中地位比较高之外,其他几个皇帝在文臣心中都是“昏君”。明朝国势越来越差,和这些皇帝分不开。
现在朱厚熜刚刚登基,但在这些老臣心目当中,朱厚熜比前面几个皇帝做的都好。
“朕记得兵部给事中夏言上奏,要朕清查皇庄的时候,其中一个就是说朕乃天子,应该成为天下表率,应该以身作则。朕这些日子仔细考虑,认为夏言此话有理。因此朕决定,此次清查皇庄之后,皇庄的管理就交给户部。以后皇庄的赋租都交给户部收取,内库从户部接田租。且朕的皇庄以后负担丁赋、徭役,和田赋一起交给户部。”
除了知道的一些人,其他人都傻了。
要不是因为这是早朝,不能在御前失利,要不然肯定是一片哗然。
朱厚熜说什么?
皇庄要负担丁赋、徭役,要跟田赋一起上交户部。开什么玩笑,皇庄可是皇帝的私产。整个天下都是朱家的,整个天下都是朱厚熜的。
什么时候听说过皇帝也要交税,什么时候听说过皇帝的皇庄也要交税。
谁敢收皇帝的税。
这些年不要说是这些税,皇庄连田赋都不交,户部谁敢说什么。户部谁敢跟皇帝要田赋?但现在朱厚熜主动表示,皇庄不仅愿意给户部交田赋,连丁赋和徭役也一起交。
这可真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皇上,臣寿宁侯张鹤龄有奏。”
在朱厚熜刚刚说皇庄要交税,张鹤龄走出来,大声说话。
“寿宁侯,说。”
“皇上做出天下表率,让皇庄交税,乃盘古开天辟地头一遭,感天动地,让臣感动莫名。皇上此举,乃千古明君之所为。臣身为外戚,享受多年朝廷恩泽,也愿意学习皇上。臣愿意让臣名下所有的田地,缴纳田赋、丁赋,承担徭役。”
张鹤龄说的是那么的恳切。
要不是朱厚熜知道张鹤龄的底细,还真以为张鹤龄是为国为民的大忠臣。朱厚熜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初和张鹤龄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张鹤龄根本就没听懂朱厚熜的说什么。
不过还好,没有耽误事情。
按照朱厚熜的要求站了出来。
“臣建昌伯张延龄有奏。臣和大哥一样,身为外戚享受多年的朝廷恩泽,一直希望能够回报朝廷。且前些日子臣管家不严,闯出大祸,臣愿意做出补偿。臣建昌伯府名下所有的田地,愿意缴纳田赋、丁赋,承担徭役。”
张家两兄弟突然之间变成了忠君爱国的典范。
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在朝中以贪婪著称的张家兄弟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还愿意承担田赋、丁赋,甚至愿意承担徭役。大明朝的权贵什么时候要承担这些东西。
张家虽然是外戚,但也是隶属于权贵阶层,是勋戚的一员。
在场不少朝臣,突然之间看向了前面的杨廷和。大家都知道,清理冗员和清查庄田,是杨廷和一直在推动的。朱厚熜刚刚登基,还根本不了解朝政的时候,杨廷和就推动这两项政策。或者说朱厚熜登基第二天开始,杨廷和就推动这两项工作。
因此虽然最后是皇帝的同意,才能够推行。但皇帝这么小,而且刚刚登基,又能知道什么。这些政策一看就是杨廷和计划很久的政策。
现在弄得连皇庄都要收税,还逼得张家兄弟的庄田都要收税。
杨廷和要干什么?
这是要逼迫其他权贵的庄田也收税?
杨廷和站在最前面,表情肃穆,看不出任何的想法。其他人的视线,杨廷和也感受到了。甚至他们的想法,杨廷和都能够猜到一二。
但这个事情杨廷和是真的冤枉。
杨廷和是清查庄田,但杨廷和绝对没有想过改变大明朝祖制,改变大明朝的赋税制度。在杨廷和看来,只要不让权贵侵吞民田,那么大明朝的财政就能够稳定。
杨廷和可没有想过收那些权贵庄田的税。
但现在的情况,杨廷和也不可能说,这不是自己的想法。如果杨廷和真的站出来这么说,就好像是杨廷和害怕这些勋贵外戚一样。这样杨廷和在清流的名声就毁了,所以杨廷和还不能和大家说这不是自己的意思。杨廷和心中明白,能够让张家兄弟站出来的,肯定是坐在上面的朱厚熜。
担忧,畏惧。
杨廷和担忧朱厚熜会是一个不遵守大明祖制,肆意妄为的皇帝。畏惧是因为,朱厚熜竟然在不知不觉当中,压着张家兄弟交税,更是把自己推在前面,好像这个事情是自己做的一样。
这种娴熟的政治手腕,让杨廷和这样的政坛老手都觉得畏惧。
“寿宁侯、建昌伯,两位忠君报国之心,朕已经知道了。然我朝一直对勋戚有优免,朕怎么能够打破这种优免。”【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