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经战乱终于安定下来的徐州,让江东孙策觉得自己可以暂时收回对北方警惕的目光。
而将精力都用在东边的仇敌刘表身上。
同样的,大汉南方再次出现的战争阴云,也一样不会对正在安稳种田的徐州,造成任何影响。
垦荒工作稳步推行的同时,齐候府中的袁谭,却又开始琢磨一些新的东西来。
当然,说新的东西,其实有些夸张了。
其实还是在徐州已经建立起来的将作院基础上,再增添一些新的规章制度。
“募匠令?”
礼部衙署内,荀彧看着袁谭交给他的方略,仔细研读过后,有些迷惑的看了看袁谭。
虽说在这个年代打混多年,但袁谭到底不像这个时代的士子那样出口成章。
所写的诏令之类也都是大白话。
而此刻荀彧手中的募匠令,便是袁谭这数日琢磨出来的新东西。
全文不到七百字,又都是白话,并不难懂,荀彧很快便通读了一遍,只是通读完后,反而更加迷茫了。
募匠令,如其名字一般,主要是向天下匠师发布招募令。
告诉他们,徐州这边出了一个将作院,对匠师极好。
只要自认为有一技之长的,或者是想学门手艺的,都可以往徐州这边来。
不管有没有技术,只要愿意学,将作院都会敞开大门,并且,对于通过考核,身家清白的将作院学徒工。
袁谭还特别大方的给出了月给粟米一石的厚赏!
一石粟米,合汉斤就是一百二十斤,哪怕是按照现代的斤制算,也有足足六十斤。
六十斤粟米,省着点吃,一个月绰绰有余。
对于这年头的流民们来说,袁谭的这个诏令,简直就是在做慈善。
更不用说袁谭还特意在其中划定了匠师等级。
之前将作院中已经对匠师等级进行了大致划分,但更多的都是在待遇上。
但这一次,袁谭更加干脆,直接了当的在募匠令上标明。
学徒之上,匠师等级划分为三等。
三等匠师,就是有一技之长,来到将作院,熟悉工作流程后可以快速上手参加到工作中的。
这一类匠师,统统按照百石吏的待遇安置。
不仅仅年俸百石,同时待遇上,也和衙署中的官吏等同!
而二等匠师,就是能够对将作院现有的工具,做到改进的,或是自己有什么新奇的设计,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无论是生产还是农业,统统都算进去。
只要能够提升效率,一律晋升为二等匠师!
而二等匠师的待遇,则是按照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待遇。
最低三百石,最高甚至比肩千石官员!
至于一等大匠,目前还只有将作院那几个老人才有,属于荣誉头衔。
他们如今在徐州的地位,可并不比荀彧、陈登这几个低多少。
在袁谭看来,这些技术人才,才是真正的瑰宝!
他要和世家斗,要趁着汉末乱世,趁着世家门阀的苗头还没有崛起,将这种世袭官制的根给一举拔掉。
就必须要依靠技术,准确的说,是依靠技术的革新,来解放民间的生产力。
而民间生产力的提高,对他的势力也会给予巨大反哺。
要知道,想要完成袁谭心目中的最高目标,推行教育,哪怕不是全民普及,只普及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
所需要付出的资源,都是海量。
所以,袁谭觉得,将作院中匠师们的待遇,不管定的多高,都是丝毫不为过。
荀彧看着一脸平静的袁谭,好似根本没有在意自己之前露出的惊愕表情。
心底顿时一沉。
荀彧如今和袁谭接触也已经有些时日,对于袁谭一些细节上透露出的情绪、想法也都有所了解。
此刻袁谭做出的这幅姿态,意味着自家君候,对于这募匠令,是势在必行。
绝对没有半点可以商量的余地。
这让荀彧原本准备劝谏的话,顿时吞回到了肚子里,脑子开始飞速转动起来。
直接劝谏肯定起不来作用,但真要是贸然将这个募匠令发出去,只怕会影响到徐州眼下的政局。
募匠令,对于这个时代的士子们来说,还是太过惊世骇俗了些。
毕竟,匠户嘛,在这个时代的士子们眼中,那都是再低贱不过的存在。
也就比那泥腿子的民户高上那么一层。
虽说汉代思想要比明清时代开放些,不至于到明清那会儿,直接将工匠斥责为奇技淫巧。
但老实说,匠户也好,民户也罢,在高高在上的士子眼里,从来都是只配用眼角的余光去打量的存在。
可现在这个募匠令,却是要将这些泥腿子们,拔高到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地步?
这让士子们如何能够容忍?
尤其是现在,各个衙署都是相当缺人,那些来投的中原士子,虽说没有几个拔尖的人物。
甚至袁谭在扫了一眼后都是兴致缺缺,他脑海中记得的那些有名有姓,哪怕是三流谋臣。
都是一个都无,换言之,这些来投奔到徐州的士子,不过是趋炎附势的中人之姿而已。
属于那种,成事不足,败事也不足的货色。
可以指望他们做些辅助性工作,但要是交给他们一些稍微重要的任务,往往就会迎来一些奇葩的结局。
但即便如此,这些人也不是轻易就能够得罪的。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这个时代,一个庞大无比的阶级代表,那就是世家。
一旦募匠令发出去,荀彧几乎可以想象,徐州的风评会跌落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
而那些此刻已经投身到徐州,在各个衙署担任斗食小吏的人物,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扭头就走。
以此来博取一番士林名望。
看着荀彧面露难色,袁谭也猜到,八成是荀彧觉得,这募匠令有些难以推行。
不过他倒是老神在在,一副丝毫不急的模样,甚至还饶有心情的问道:
“荀郎中一直闭口不言,可是觉得这募匠令,有何不妥?”
荀彧看着袁谭询问的目光,一时间竟是有些心慌,沉吟了一下后,还是咬着牙说了实情:
“还请君候恕罪,以在下之见,这募匠令,可行,但需要缓行,或许,可以一步一步来?”
“哦?那还请荀郎中指教,怎么才算是一步一步来?”
看着袁谭脸上露出大计得逞的笑容,荀彧先是一愣,而后却是苦笑了一声。
荀彧终于明白了。
自家这位君候,估计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募匠令前期定的调子太高,真要是贸然推行下去。
估计会落得一地鸡毛的下场。
所以才没有直接在齐候府签署发行,而是先寻到了自己的礼部衙署上面。
算的,就是要让他荀文若主动请命,来帮助袁谭想办法,修正出一个至少能够维系住当下局面平衡。
不至于一上来就引起士林敌视的募匠令2.0版本。
不过,虽然被袁谭算计了一次,但荀彧心中,却并没有多少郁闷。【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