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利刃如霜 > 第40章 卫生之经
  “博士以为如何?”

  “府尊大才,思虑周密,为吾等之福,阖府民众之福。”老博士不正面回答问题,拍起了马屁。

  “那博士可以助我?”张军不想听这些没有用的,直接问结果。

  “这个……府尊,仆下,心有余焉,惟力不足矣。”

  “可是拿不动笔了吗?”

  “呃……并不是。仆下,仆下,职低位卑,人单力薄,怕是担不起府尊青眼。”

  “府尊。”医学博士在一边开口。

  “博士请讲,无须试探顾忌。”

  “府尊可知坻抄集了多少人力物力畜力?三省六部各府各州之力,天下诸使诸军之力,从汉始至今,方才有如此之规模,如此广布。

  职下虽职低位卑,这些也是知道的。

  虽然职下明白府尊之意,也懂得府尊开启民智之心,但却不敢苟同府尊之急迫。

  恕职下不敬,虽只一府之地,洋洋数百里矣。坻抄集上下之力,不过抵各州各县,已尽全力。

  若府尊所言之报亦只达州县,想来府尊必不满意,但想通达各乡里间何其难也。王命所归不过如此。况乡里之间俱皆白丁,坻抄通达又能如何呢?”

  边上几个判司都点头表示同意医学博士这个观点。实在是在这个年头,办张报纸太费劲了。

  现在国际上说,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凯撒创办的每日纪闻,但它不过是传递紧急军情的战报,没多久就停了。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就是我们的坻报,它的出现比罗马凯撒早了足足一个世纪那么长。

  而且坻报是切切实实的新闻类报纸,可不是传个军情那么简单。皇帝诸事,朝庭诸事,官员任免,奏议辩争,律法规范,政策相关等等。

  从汉到清,从未间断,而是不断的发展完善,不断的扩大传递范围,也就是影响力。

  坻报这个词是宋代确定下来的,在那这前叫坻抄,或者朝报,杂报。

  因为没有印刷技术,只能靠人手抄写,所以叫抄,而坻(邸)是下面各省各节度各诸候在京城所设的办事处,专门负责新闻的抄写传递。

  刚开始还是在朝廷内部抄,后来内府会把相关新闻公示在宫门外,谁爱抄谁抄。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发布了。

  唐玄宗时期,坻抄内容就已经不限于官方公事了,奇闻异事,京城事件,官司,皇帝大臣的小八卦什么的就都有了。

  宋代出现专门抄报售卖的商人,卖牙刷牙膏报纸什么的,像不像今天的路边报刊亭?而且因为售卖的出现,购买者众多,邸报开始固定时间发行。

  明代设通政司管理报纸的出版发行,到清代就更正规了,邸报有了正式的名字:京报,并且出现了晚报:专门在晚上发行的宫门抄。

  1912年,清皇退位,邸报(京报)停刊。

  明清两代报纸的规模扩大,和印刷技术的成熟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两位博士和众判司官为什么一致认为张军的想法不可能实现?就是技术制约。全靠人抄写,然后再人工送达,这里面牵扯的人力物力畜力不是小数目。

  毛笔字一天能写多少字?一个人一天能抄多少?

  而且医学博士也没说错,乡里之间识字的人太少了,你送了也白送。除非安排人来念。这又得人力。

  “如果,坻报无须用人抄写呢?只需两三人,日出数百份,如此可能行?”

  “这个?可是送达还是需要驿馆差人哪?”

  “设报馆,雇佣闲人,不占驿驾公差。从府城车马至州县,州县发行售卖,雇佣闲人至乡里间读诵。可不可以?”

  “其是糜耗府尊可曾算计?从何而出?”

  “自力更生罢了,一份一文可售得?千份即千文,可够支张?本府十数州县,十数万民户,莫要说万份售卖不得。

  以十日计周,出两份,可行?某并不急迫,此事亦不是着急的事情,慢慢图之,初始由府库填拨耗损,待勾平之日则独立营运,可行?”

  两个博士和几个判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觉这事儿不好办,但一时却也找不出驳斥的理由。

  “郎君,可知如今纸几何?墨几何?”司户拱了拱手。

  众人眼一亮。对呀,说来说去还是用纸,老大,你说的再舌如灿花,纸贵呀。你能把字写在空气里?

  “你等到是小看某了。”张军笑了笑,扶膝站了起来,在榻上转了几转:“此事从无至有,总须一些时日,在此间,某着人造纸,出印呃,抄写之法。

  此事,必办。坻抄……以后就叫凤翔民报,由经学博士主理,组织经学之士为报馆诸员,一应开支由府库度支。纸张印……都成立工坊。

  首开无虞,后须交割本利。

  在城西营外新筑坊寨之事,诸位都知晓了吧?里面除了原有工坊扩张规模以外,会另增数座新坊,统一由别驾督办。里面就有造纸诸坊。”

  张军给这些手下透露了点消息,摆摆手阻止了经学博士的发言,说:“此事无须再议,但也不算急迫,某给博士一月之时统筹报馆。”

  他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看向医学博士:“博士,伤口肿疡发脓身体燥热不消,该如何处置?”

  “热毒,以寒凉之物服之。冲洗,敷服皆可。”医学博士拱了拱手,相当自信的回答。

  “十人伤,可医几人?”

  “呃……夏日毒借阳势,只得五五之数,如是冬日则十之八九。”

  “博士可知道肿疡发脓的原由?”

  “热毒攻伐所至,不可测防,惟小心伺服,以阴凉蔽之,以寒药避之。”

  “军中广备金疮之药,可是有备无患?或是惟尽心意矣?”

  医学博士张了张嘴又闭上,想了一下,叹了口气:“职下不敢谎瞒,惟尽心意矣。天数所定,人力难争。”

  张军点了点头:“某欲在营中推行卫生之法,每日晌前溺后须澡手,每日睡前须洗脚,两三日须沐浴更衣,十数日换洗被衾。

  诸般械使均须每日以药汤擦拭,腌臜污秽之物均须置于营外指定处覆盖不得随处抛洒。

  每旬以石灰泼酒全营,覆盖茅坑厨肆,将诸般杂物填埋焚烧,去灰堆积成肥。不知可不可行?”

  “郎君所说诸般,却是可使人舒畅。”经学博士点头拍马屁:“吾尚喜濯浴,温汤煮半个时辰,灰尘尽去,神轻气爽哉,只觉躯体亦轻盈。”

  张军和医学博士都没搭理经学博士。

  皱眉想了想,医学博士问:“府尊所言,言及卫生,敢问,可是府尊认为,诸般操作有利卫生?”

  (十日一周,是因为大唐官员是十天休沐一次。)

  (唐代洗澡沐浴意思不一样,洗是洗脚,澡是洗手,沐是洗头,浴是洗身。)

  (卫生这个词,古来有之,来自庄子-庚桑楚中的老子《卫生之经》的故事。不是卫生经。)【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