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是应天府的天然护城河,秦淮河。
站在城墙远眺,秦淮河码头上,朱允熥的皇太孙仪仗正在登船,密密麻麻的随行护军,伺候的宫人。
此去杭州,水路比陆地便捷,老爷子御赐御舟为皇太孙出行使用。登船之时,御舟上的风帆高高升起,瞬间拉满。
风渐渐,海天一色满是帆。遥望东南,满眼残绿为钟山。
江上人声沸,城头些许寒。
长者放眼望,人影终究远。
家国天下难思量,豪情义愤伴悲凉。
只是盼,天下安,一家离别,成全万家团圆。
再又盼,莫路远,世无冤,千家万户俱欢颜。
“哎”
应天外郭南城墙上,老爷子微微叹息一声,对着城外秦淮河上开动的船队,轻轻摆手。
风吹过,老爷子半白的头发随风飘动,即便是身为九五至尊,此刻他的身影也显得有有些萧索。
“皇爷,风大”朴不成轻手轻脚的给老爷子披上一件皮毛斗篷,轻声道,“您望了好一会儿了,回吧太孙殿下临行前,特意交代奴婢,万万要照看好您的身子”
“本想过个消停年”老爷子依旧看着远方,叹道,“消消停停的过年,风风光光的给他大婚,没想到这天下,一刻不得闲”
说完,老爷子转身,走向下城墙的台阶。
“陛下”等老爷子走到台阶处时,恭候在那里的刘三吾开口说道,“杭州之案,臣以为选一能臣要员即可。无需殿下亲至,皇储乃是国本”
“这话,不是说过了吗”老爷子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说过了臣也要说,虽是有大案,皇储亲至可代好当天恩,惩办宵小彰显仁德。但皇储毕竟是国本,不能轻易离京”书舍人刘三吾直言道,“若以为长例,日后何地出了大案都要太孙亲至,岂不是本末倒置”
老爷子缓缓往城墙下走,“你这是埋怨咱”
“臣不敢”
“咱知道你们的心思,可是这次他去去也好”老爷子若有所思的说道,“杭州这事扯出来的不只是杭州的官员,应天府也会有大震荡。为民除害的事,他这个皇储去做。做暴君杀官的事,他爷爷来干”
刘三吾脚一软,跟在老爷子身后,差点走不稳。
“和你说这些,是因为你兼着左春坊詹事府,是太孙的老师”老爷子继续道,“此案绝非个案,这么些年天下告状的百姓,不知在京城被抓走多少杭州有这种事,别的地方就没有吗此事,朕必须查。朕看在你是太孙的老师份上,也是提前给你打个招呼”
说着,老爷子回头,冷声道,“你们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的人,朕说万一,万一查到了你们的学生,同年。你们别舔着脸去太孙那里求情,朕看着太孙的面,很多事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刘三吾心胆寒,行礼不敢再言。
皇帝那话说的对,天下不可能只有杭州有这样的事,不出事大家都好,出了事皇帝就要算总账。
刘三吾自己立身很正,是传统的儒臣,为官正为人正。但是,是人就有圈子,是人就有关系。皇帝的话虽然不好听,但也是看在太孙的面上,给了他和朝阁臣们,最大的脸面。
同时也是通过刘三吾的嘴,告诫朝的官员,这时候该和地方上撇清关系的,赶紧撇清。别顶风上,受了牵连让太孙殿下将来难做。
赵家的冤案不个案,当刑事牵扯上了吏治,万事都不简单。孙效忠一个小小巡检,陷害百姓事小,古往今来从不缺这样没良心的畜生。但是这么多官员,私下里织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阻止百姓进京告状,此事却大。
现在皇帝活着他们就敢如此,若是再过些年
现在大明才开国不到三十年,若是再过些年
现在皇权极致,现在风气尚好,可若是
洪武皇帝一生最厌恶的,除了贪之外,还有坏。除了坏之外,还有骗。
洪武开国至今,空印案,胡惟庸案,李善长案,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跟割韭菜似的,杀了一茬又一茬,累计数万人,做官的人人自危胆寒。
叩阙成了京城茶余饭后的谈资,皇太孙亲出京又引燃了京城的舆论。百姓们看热闹不怕事大,同时因为都是平头百姓,对赵家一事都是感同身受咬牙切齿。
而京城的官员们,则是小心翼翼,生怕被牵连。从叩阙当晚到第二天一早,皇太孙出京,锦衣卫已经抓了应天府十多名属官,都是掌管内城外城治安之人。
到皇太孙御舟开动之后,应天府治属,按察院的
官员也不能幸免。
春节的气氛瞬间消散,大伙在顷刻之间,似乎又回到了皇爷杀心甚重,人头滚滚那几年。
锦衣卫的效率极其快速,一夜之间供述之词压满了皇帝的御案。桩桩件件,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奉天殿,肃立的臣子们寂静无声,几乎针落可闻。臣子们低着头,没人敢在这时开口。耳满是皇帝翻阅书时发出的沙沙声,还有皇帝咬牙的咯咯响。
“哼哼,咱就说,赵家的冤案绝不是个案,瞧瞧”
老爷子坐在御案之后,看着殿的群臣们,扬着手里的人犯供词,连连冷笑,“从洪武七年开始,山东,河南,河北数次有人进京告御状十二年河南大水,曾一次来了三十多个百姓”
“而后江浙之地,湖广两广都有百姓进来告过连朕的老家都凤阳都有百姓来过,可是朕一件都不知道”
哗啦,那些供词如雪片一样扬到空,纷纷落下。
老爷子低吼,“大明的官,真他娘的会做官呀不愧都是学问堆里爬出来的人精子,个个都鬼精鬼精”
说着,老爷子又拿起一份供词,念了起来,“这是应天府按察司御史张振业的供词,朕给你们念念。初,军丁差役于城门,城内各处盘查,查获告状百姓,先关于京师监牢。”
“地方官府若闻有治下百姓进京告状,必重金酬谢,上下打点,带走告状之人”
“真他娘的生财有道”老爷子怒极反笑,“查到了告状的百姓不报告,居然通知地方官府,来拿钱领人应天府这一堆七品的属官,真他娘的屈才了他们不应该管理京师,应该去户部当官”
说着,老爷子心气难平,端起茶碗咕噜咕噜的灌了两口。啪地一下,放手之时,那珐琅的茶碗,居然被拍得粉碎。
“陛下”群臣跪地,请罪。
老爷子看都没看他们,继续翻看手里的供词,“例如洪武二十年,山东兖州周氏一门七口,因鲁王府侵占其田一事进京告状。兖州府,鲁王府共计送银三千一百两,由巡阅司兵马司分润”
兖州鲁王,皇九子,封地山东兖州。
其人本是老爷子青眼有加的皇子,从小能诗善,礼贤下士,常受老爷子的夸赞。可是到了山东之后,不知怎么就迷恋上仙丹了,年纪轻轻就毒而死。
老爷子一怒之下,谥为“荒”。
可那毕竟也是老爷子的儿子,一个没有误入歧途时还算让他骄傲的儿子。可就这么一个儿子,私底下也因为侵占民田,导致百姓进京告状。更可气的是,自己的儿子和地方的官员联手,花银子把告状的百姓,买了回去。
一口气,堵在老爷子的胸口,像是一块石头,压得他头昏眼花。
“大孙”嘴里念叨一句,才想起朱允熥此时已经出京。
老爷子半晌无言,只觉得满殿的臣子,竟无一个顺眼。
“这混帐,幸亏早早就死了,不然咱的脸,都让他丢尽了”老爷子看着供词低声喝骂,“传旨,拆了他陵寝的神殿,三年五年不许鲁王府祭拜他”
盛怒之下,皇帝本想直接除爵,可是想起洪武二十二年早死的鲁王,还有个刚牙牙学语的儿子,硬生生压下心头的火。
然后,老爷子再次拿起了供词,“后,告状者渐多。凡地方官发现有治下百姓离开本土,有进京之嫌,便快马入京,告知离境百姓姓名,身份户籍存档等物,方便应天府抓捕。”
“皆是,应天按察使言,陛下诏命天下,百姓可以进京告状。我等身为京官,可与同僚为善,但不能为其爪牙”
“应天府可查,但不可出面追捕。如此,各地于京师会馆,常年驻有人手,递解告状百姓回乡”
“每年各处会馆,孝敬银钱于应天府,巡阅,兵马,巡检,按察各司,多则数千,少则一千之数。”
“如洪武十九年,苏州丝厂大火,烧死工人七名。苏州府富商,酬谢各司之银,高达万两”
“咱日你姥姥”
咣当,朱元璋抽出案上宝刀,一脚踹翻御案。
【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