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晴稍作歇息后再次登上箭塔,此时的右路军营帐处已了了无人,剩下奄奄一息的篝火随风明灭。
是时候后撤了。
不过,她好像走不了了,箭塔下有一个黑衣人正在安静地看着她,手指扣在腰间刀柄上。衣角上绣着一枚金边桐叶,这是兰陵王族的标志。
她的内力还没恢复,此时发挥不出一半的功力,面对对面那深不可测的黑衣人,她就像大海中飘摇的孤舟,抬头只能看到一轮绯色孤月。
还好方才歇息时饮了半盏薄酒,她姜雪晴从来没有主动认输过。
丢掉弓箭,解开重甲,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下箭塔,停身在黑衣人的面前。
“姑娘羿箭之术天下无双。”
苏彦左手捻出指诀靠在腰间,一身浑厚内力如江水滂沱,却不曾外露掀起衣袂,眼前之人竟然是位颇具姿容的姑娘,这颇有些出乎意料。
听闻此言,板着脸的姜雪晴有些想笑,姑娘本将军在历经沙场无数,听惯了将士们的“袍泽兄弟”,这“姑娘”二字还真不习惯。
“阁下可是兰陵苏洵殿下”
此时的苏彦身披斗篷,口戴护罩,只有一双有神的眼镜露在外面,怎么会被一眼看穿
“姑娘何出此言”
姜雪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你都罡气护体了还在装,试问兰陵青年一辈中能有多少能臻至第八境的,恐怕只有那个极有天赋的皇子苏洵了。
“废话少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姜雪晴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从来没将眼前之人放在在眼里,她倒是有些担心麾下的将士能否躲掉兰陵大军的追杀,此时她最想做的就是尽量拖延时间。
“那就对不住了。”
苏彦话音未落,身形如电,一瞬间去了又回。再看姜将军已被点了麻穴,动弹不得,满眼怒火。
因为,苏彦方才的一指,点在了她的胸甲处。
苏彦飞快跑到箭塔上,将一支响箭射入天穹,随后便是兰陵大军呼啸而来,向着楚军残余部众追杀过去。
此时,铜绿山的山阴处的一个幽闭峡谷内,两万重甲将士分为数个方阵一字排开,借着微弱的月光,可以看到那战旗上硕大的“楚”字。
那站在高台上面对两万大军之人正是楚国的襄王芈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谁能想到原本应该在镜湖镇驻守的楚国左路军和中路军会突然出现在铜绿山的山后。
随后,两路楚军分成两个纵队向着铜绿山分头合围过去,目标则是山前的陈官渡口。
昨日黄昏,襄王见到一位故人,风月流年的左使关中月。
江湖中有规定,各大派系不得参与凡俗之事,故关中月来访时是一副说书先生模样,背着破旧书篓,拄着木杖,白天在镜湖边上说些个儿女情长的花柳故事,入晚便去那清酒馆呷舌润喉,“碰巧”就与襄王凑到一桌。
随后,关左使就含沙射影地说道兰陵的徐清将军带领一万兵众在铜绿山的陈官渡口修路开渠,囤积粮草,如偷袭成功,兰陵军部将会伤及根骨。
所以,这才有了襄王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在铜绿山山后潜藏。
陈官渡口原本叫陈官庙,后来兰陵人挖了一条名为济淮的运河用来运输华贵笨重的大型青铜礼乐器,陈官庙村口的土地庙中神像换成了龙王爷,陈官庙也更名为陈官渡。
如今的陈官渡口灯火摇曳,舟船遍横,大批粮草衣甲被运送到渡口码头,盖过了往日里商船络绎不绝的景象。
将军许清站在船楼上,晚风吹动着战旗猎猎作响。
如今战事紧迫,苏洵殿下带领西野军孤军深入,就连江川那个老匹夫都披甲上阵在前方掠阵,而自己却在这大后方疏浚河道运送粮草,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天繁星随波逐流。
忽然脚下的楼船微微抖动了一下。
嗯
许清将军向着周遭望去,不见异常。
心道:“这条济淮河水深不足两丈,却有大鱼出没,我兰陵的山水果然荟聚灵性啊。”
就在徐将军手抚长须怡然自乐时,大河中间有艘满载粮食的大船突然剧烈摇晃起来,船尾缓缓下沉,继而侧翻,掀起大片水花。
周遭船只大为吃惊,纷纷远离那片水域。
不过,来自河底的沉闷敲击声仍此起彼伏。
一炷香的功夫又有两艘大船沉入河中,这时有人开始慌乱,大呼“水鬼”
徐将军到楼船甲板上,训斥诸位将士不要慌乱,他将
耳朵贴在船舷上,清晰地听到来自船底的敲击声。
这是有人在凿船底
脸色大变的徐清立即下令道:“取弓弩,朝船底放箭”
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船上的兵卫取出弓箭相互朝着船底对射,一瞬间水底有血雾弥漫开来。
而敲击声也越来愈烈,一时间又有数艘大船被凿沉,其中就包括徐清所在的楼船。
幸好楼船紧贴河岸,没有人员伤亡。
徐清将军赶紧调集渡口上所有将士对着水中放箭,但是东西两侧又传来喊杀声,是楚国的两路大军杀至眼前,原本就不擅长地面作战的兰陵东路军丝毫没有反抗之力,楚军两次抱团冲杀后就放弃了抵抗。
实力过于悬殊,历经百战的徐老将军闭上眼睛不再看战场上的血肉横飞,心中万千无能为力化成一滴老泪,重重砸进泥土中,掀起一团微尘。
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应该是全力援助姜雪晴的楚左路军和中路军蓦然出现在了兰陵大军的后方
襄王横刀立马在徐清将军面前,摘下面罩,道:“徐将军,放弃抵抗者,可卸甲归田。”
徐清转过头,看向那尚存不过千的兰陵将士,再看看气势如虹的楚国大军,手中的帅旗蓦然跌落,示意麾下不要抵抗,然后摘下头盔,露出饱经沧霜的老脸,将头盔高高扔起。
问世间谁能不败,铜戈添新绿,英雄白发生,无力报家国,两行泪纵横
一柄方寸棱刺被插入胸腔,徐老将军面向兰陵都城桐苑跪下,头颅慢慢低垂。
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襄王良久立,安排麾下大军不得对徐将军遗身有所不尊重,原地立“忠”字碑,予以厚葬
剩余放弃抵抗的兰陵残军,一律按楚国历律发放足额抚恤金,允予卸甲归田。
至此,兰陵的东路大军成过往云烟。
济淮河漕运被楚军接管,大批粮草也成了楚军的囊中之物,稍作休整后,襄王按照兰陵的驿路传书规格,将一封标明“百石粮草,即日送达”的密函放入了前往兰陵西路军的驿兵囊中。
天拂晓,朝霞如火似燃。
一队由精锐楚军伪装的运粮兵出现在东去的大路上,马车上的麻袋中装的不尽然是粮食,还有硝石
兰陵江川将军麾下的大军驻扎在陈官渡口东面八十里处的堌堆集处,那里土丘遍布,很有利于藏身,对原本就擅长山地作战的兰陵西路军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如此绝佳的易守难攻之地让襄王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瞒天过海里应外合的计策。
本章完
【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