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
倪金不知道朱棣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这个名字,但是朱棣的决定,大臣们从来都是不敢过问,更不敢忤逆的。于是倪金直接就说道:“下官离宫,即刻寻找此人,殿下放心。”
朱棣点点头,倪金办事儿,朱棣还是比较放心的。
“第一件事情是这个,第二件事情,就是关于科举考试了!”
朱棣看向了胡惟庸等人,说道:“本宫这心里,其实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们举办科举的目的是什么呢?”
刘伯温闻言,马上就站了出来,说道:“恩科取士,一方面是士子百姓们进入朝廷的通道,能够使我大明朝局免于动荡不安,也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地主豪强,劣质官绅的势力;另外一方面,对朝廷而言,广袤的疆土也需要有人来代表皇权来进行统治,这便是恩科取士的意义所在。”
朱棣闻言,先是点点头,表示非常认可刘伯温的话。
朱棣知道,倪金、吴俊升、胡惟庸这些人,多少都有些官吏背景,只有刘伯温是真正通过自己的本事考上进士才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的。
所以,自然,刘伯温对恩科的事情也是非常的在意,一方面他明白十年的寒窗苦读对于一个士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另外一方面,朱棣也更加明白,刘伯温这话,是为他自己说的,也是为天下的士子们说的,他生怕自己改变了什么,这些十年寒窗的士子们,就再也没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那样的话,恐怕对于大明来讲,也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朱棣更加明白,现在自己改变,总比将来别人逼着你改变的好。
于是,朱棣沉默稍许之后,还是张口淡淡的说道:“刘大人所言不虚,本宫的意思也不是断绝这天下士子们的仕途,本宫只是想,既然我们是为不同的地方选择人才,为什么不按照每个岗位对人才的不同要求来进行选拔呢?”
“在地方衙门或者是在中书省,在北夷族人那样民愤彪悍的地方或者是在江南鱼米之乡,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情况,对人才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要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他们进行考核呢?这样考核出来的人才,能合乎百姓们的要求吗?”
“胡相,你说呢?”
“这......”胡惟庸眉头不由得就是一皱。科举这个办法,从隋唐开始,延续了七百年了,从来读书人都是把科举做官当成是自己毕生的追求的。像他们这样从举义就跟着开国皇帝最后走到功成名就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当然也是不能效仿的。
从这个方面来看,科举怎么想都是最合适的。可是殿下这么问,难道殿下是有比科举可高明的为朝廷网罗天下人才的办法吗?
胡惟庸的脑子里面不断的闪过对朱棣此时真实想法的种种猜测,但是,他却不能说出一句话来。
于是朱棣转而又看向了倪金,问道:“老师,你认为呢?”
倪金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回殿下.......这......之前的各国都是如此啊,这个......”
“没错,他们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大家就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合适,但是一直这么做,就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朱棣几乎是步步紧逼。
“这......”
倪金等人脸色都是一变,眉头瞬间就都皱了起来,很显然他们都没有想过这么深的问题。
于是,看着众人越来越严峻的脸色,朱棣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了,就抬头起来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几个人,说道:“那既然明知道不合适,明知道有不妥善的地方,为什么不改变呢?”
“本宫决定,这次的科举考试......”
朱棣眼光一闪,然后淡淡的说道:“这次的科举考试,本宫要进行改革!”
顿时,胡惟庸几个人又是心头一颤,果然,跟着这样的一位殿下,真是每天有惊喜,事事有意外啊!
“殿下,真的已经下定决心了吗?”倪金忍不住就说道。
朱棣微微的点点头,轻蔑的一笑,然后说道:“怎么?本宫就那么喜欢跟几位大人开玩笑吗?科举的弊端本宫刚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而且,几位大人刚才也知道了现在的科举其实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它呢?”
“可是......”
胡惟庸说道:“可是殿下,这天下的考生,可都是为了这科举考试才发奋读书的,要是我们在这马上就要开办恩科的时候突然改革,臣担心......恐怕会招致天下的考生不满啊!”
“考生不满?胡相,想多了。本宫的改革,只会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未来而已,只会让他们更加的满意,胡相的担心,完全多余!”
“况且......”
朱棣呵呵一笑,说道:“胡相,你说,对于朝廷而言,究竟是这考生的满意重要呢?还是大明的天下安定重要,渐渐的步入盛世重要呢?”
“这......”
朱棣这么说,胡惟庸就只能沉默了。
胡惟庸不是不明白现在科举当中存在问题,他就是一个原本对科举充满了幻想,但是始终却没能在科举当中占到什么便宜的人,他怎么会不知道?
但是这件事情涉及到大明王朝的上上下下,涉及到大明王朝最聪明的一部分人的利益,稍有不慎,恐怕就是弥天大祸!
所以,即便是胡惟庸明知道科举当中存在问题,他也不敢随意提出来要进行改变。从商鞅变法到南宋王朝的王安石变法,胡惟庸太明白了,但凡提出来改革的人,手中没有绝对的权利作为支撑,其结果就算不是粉身碎骨,恐怕也要面临被诛灭九族的命运,谁敢说?
其实,胡惟庸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反而是非常在理的!改革,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凡改革,都是要经过阵痛的。甚至,有时候,这阵痛是致命的,但是不改革呢?问题就会越积越深,到最后,步入深渊,病入膏肓,等到真正无可挽回的时候,就只能坐吃山空,安心等死了。
科举制度到大明王朝已经延续了七百年。
七百年!
就算是一个待字闺中的黄花大姑娘,此时也已经人来珠黄,错过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即便出山,恐怕也已经无力回天了!【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