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玄幻小说 > 缪斯之子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一幅中国地图,其上标满日本太阳旗。

  东北沦陷!

  中原沦陷!

  华北沦陷!

  华东沦陷!

  ……

  从地图上来看,几乎只有四川、云南等省是中国之安全省份了。

  昆明容纳不了中国数所重点大学之师生,清华文、法两学院,无奈迁往小小边城蒙自,并于蒙自举行建校二十七周年纪念会。

  天空阴霾重重,包括闻一多在内的教授及数百名学子肃立于操场。

  两名女生走上会台向母校献旗,锦旗上写的是:

  经兹国难

  寄迹滇南

  西山苍苍

  永怀靡已

  时清华校歌确立,师生齐唱,群情哀肃。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

  九州遍酒黎元血。

  尽茄吹,

  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千秋耻,

  终当雪,

  中兴业,

  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

  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

  复神京,

  还燕碣……

  歌声中,一张张脸上流淌着泪水……

  浠水老家,高真正在读闻一多的来信:

  武汉危急,时局险恶,家中人口众多,当早作疏散,事不宜迟。你们母子一窠,实在是家中之大累,且父母年纪已迈,我身为中年之子,何忍托劳?每想至此,只悔当初未能带你们出来。路费我立刻汇至武昌,款到后即可买车票南下,恐时局更恶,路又不通……

  一节列车车厢里,高真及儿女们占据了一双人窄座——高真坐着,怀抱小女,另一女儿及小儿子内里挤坐;长子立鹤与次子立雕站立在她对面。由于对面座位还有人,他们实在难站稳,不得不将自己的双手撑在母亲座位的靠背上,四支手臂仿佛对母亲及弟弟妹妹们形成着保护……

  除了睡在高真怀抱的小女儿,高真及其他四个孩子,脸上皆呈现着疲惫与忧愁,好像闻一多的话,正一句句说在他们耳旁。

  列车猛地一停,几枚炸弹自空而坠,车窗外爆炸的烟尘顿时四起,车厢内相应而群起尖叫,一片混乱。长子立鹤、次子立雕立刻扑在母亲和弟弟妹妹身上。立鹤:“妈妈别怕,弟弟妹妹们别怕,有我和立雕保护你们!……”

  蒙自,闻一多及教授们的临时住所,一幢简陋单薄的小二层楼,楼门旁挂的木牌上写着“清华文法两院教授宿舍”。

  闻一多在斗室内写信:

  武汉又遭两番轰炸,心里着急,接到你们已到长沙的电报才稍稍放心,后来见报上说长沙也连遭轰炸,又急了好几天。直到前天二次电报来了,才知你和儿女们已在路上,真是感天谢地!现在只希望路上不至多耽搁,孩子们不生病。这些日子一想到你和孩子们在路上千难万险,我就心痛。我生平未做过亏心事,并且说起来还算得一个厚道之人,上天会保佑你们!你来到后,我一定专心侍奉你,做你的奴仆,以补我这个丈夫和父亲的种种不称职处……

  贵阳。形形色色的人们拥出检票口。闻一多的目光在人群中寻找着,再也没有人出站了,却未见高真和儿女们。

  检票员欲将矮门关上,闻一多:“等等!……”

  检票员疑问地望着他。

  闻一多:“让我进去!”

  检票员:“票。”

  闻一多:“我不是上车的,我是从昆明来接我妻子和儿女们的。”

  检票员不相信地:“那不行!下车的人已经走光了。”

  检票员说着,又欲将矮门关上。

  闻一多怒吼地:“你敢!……”

  检票员:“这是我的工作,我怎么不敢?”

  于是,一个门里,一个门外,推推搡搡起来。

  推搡之中,矮门卡了闻一多的手一下,闻一多竟浑然不觉……

  随着几声哨声,一名铁路巡警手拎警棍赶来,揪着闻一多衣领粗暴地将闻一多扯开。

  闻一多:“放肆!……”

  巡警放开闻一多衣领,从地上捡起证件,翻开一看,双腿一并来了个立正:“原来是清华的教授,失敬,失敬……”

  “爸爸!”小女儿的喊声让闻一多心头一喜。

  闻一多和巡警同时循声望去——立鹤背着小女儿,立雕搀扶着母亲,另一个儿子和另一个女儿手牵着手。妻子儿女六人已在检票口外。

  小女儿在大哥背上向爸爸伸出着双手:“爸爸,爸爸!……”

  闻一多大步奔过去,将小女儿从立鹤背上抱过去,紧紧搂在怀里。

  手牵着手的一儿一女立刻一左一右偎在闻一多两旁。

  闻一多目光望向妻子。

  立雕:“爸爸,妈妈离开长沙后,就一直头晕,路上还吐了几次……”

  高真将头一扭,流下泪来。

  立鹤吃惊地:“爸爸,你手怎么了?”

  闻一多低头一看,满手的血。

  闻一多将手上的血往地上甩了甩,不在乎地:“没什么,许是被检票口的铁门夹的……”

  高真急从兜里掏出手绢递向立雕:“还不替你父亲包扎一下!”

  立雕替父亲包扎手时,高真瞪着闻一多说:“我一路都在恨你!……”

  闻一多内疚地笑。

  高真:“恨你当初不带我们一起坐火车来昆明,偏偏要自己和学生一道走几千里……”

  闻一多:“可从那时到今天,我几乎天天都在心里对你说对不起……”

  高真:“那就行了么?”

  闻一多将脸凑近妻子:“那你打我!”

  高真果然扬起手来,却当然地并没打下去,顺势抚摸在闻一多脸上,低声地:“瞧你都瘦成什么样了,胡子也不刮……”

  儿女们笑了。

  在某旅馆的小套间里。

  立鹤、立雕兄弟俩已在外间两张床上睡熟;另一儿一女脚抵脚睡在沙发两端。

  里间——高真靠墙而坐,下身盖着薄被;被下的小女儿只露出头来,且在睡梦中时时一笑。

  闻一多坐在桌旁椅上,借着昏暗的灯光捧看一部书。

  高真凝望着闻一多,闻一多看得聚精会神……

  高真轻咳一声,闻一多没有反应……

  高真又咳一声;小女儿睁开了眼睛看母亲。闻一多的目光终于望向了高真。

  闻一多温柔地:“要不要我明天带你到贵阳看看医生?”

  高真摇头,反问:“你在看什么书?”

  闻一多:“《诗经》。”

  高真:“你当初怎么就不与《诗经》结为夫妇呢?”

  闻一多意识到了妻子话中的不满,合上《诗经》,轻轻放在桌角。

  高真:“再不,你当初就应该与清华结为夫妇。”

  闻一多走到床边坐下,低声问:“是不是因为我当初拒绝毓的好意举荐,不肯留在武汉做一位政府里的文职官员,心里边一直恼着我?”

  高真将身子一扭。

  小女儿又偷偷睁开眼看了一下。

  闻一多:“人各有志,我最不愿意置身于宦海沉浮,这一点不是我们结婚后就向你声明过了么?你怎么不能理解我呢?”

  高真:“你怎么就不能替我和孩子们着想着想,自己改变一下呢?”

  闻一多:“即使我违心当了那一种文官,现在日本人的飞机三天两日地轰炸武汉,我们一家人还不是得四处逃难么?”

  高真:“谁偏稀罕你当的什么官了呢!不说这话了,我渴……”

  闻一多:“我给你倒杯水。”起身去倒了一杯水,双手捧来。

  高真:“那杯子也不烫一烫,肯定是干净的么?”

  闻一多:“说的是。”转身离开,从桌上拿起另一只杯,接着脸盆,轮换地相互用热水浇烫,之后重新倒了一杯热水,依然双手捧来。

  高真接过,咽了一口:“热……”

  闻一多:“那我先替你放在桌上凉着,待会儿再喝。”

  高真:“我现在就要喝。”

  闻一多:“这……”想了想,二次离去,接着脸盆,对斟那杯水……

  闻一多又将那杯水捧来道:“可以喝了。”

  高真呷一口,蹙眉道:“又凉了,我怕喝了反而心口不舒服……”

  闻一多:“你呀,成心支使得我团团转,是不是?”

  高真:“我一定要专心侍奉你,做你的奴仆’,这话是谁在信里写着的?翻出给你看看?信上还问好不好呢?所以,我这方面的感觉,当然好得没比。”

  闻一多:“可我记得,我信中也清清楚楚写了另一句话‘只要你不气我,我什么事都愿意替你做。”

  高真:“不过要你倒杯不烫不凉的水来,就是气你了么?”

  闻一多刚想说什么,四个儿女一齐跑入里间,跃上了床。

  闻一多:“你们这是干什么?”

  立雕:“我们睡足了。爸爸,你信上不是说蒙自历史上有希腊人住过吗?给我们讲讲希腊神话故事!”

  闻一多与高真相视苦笑。

  由于长子立鹤途中染病,贵州省教育厅又盛情请闻一多为当地中等学校教师在暑假时期讲解古代文学,闻一多一家团聚后,在贵州住了近一个月才到昆明。

  昆明某巷。闻一多与妻子儿女走入一处院子——院子二十余平方米,住宅是木结构的小楼,院中还有一大鱼缸,砖墙的上半部砌出了镂花。

  闻一多问高真:“满意么?房东是一位中医,我们租下了三间。”

  高真眼中脉脉含情,暗暗地握了一下闻一多的手。孩子们却欢呼起来:“噢,我们又有新家哕,全家又团圆哕!……”

  闻一多和高真欣慰地望着孩子们跑上楼去。

  晚。

  除了小女儿,闻一多在指导另外三男一女写毛笔字。

  每一个孩子在纸上写的都是“刚毅坚卓”四个字……

  闻一多:“立鹤、立雕的毛笔字很有长进,立鹏和立瑛,你们要虚心向两个哥哥学习。”

  立鹤:“爸爸,这‘刚毅坚卓’四个字是什么人的话?”

  闻一多:“这是我们清华刚刚确定的校训。最初由爸爸提出了‘刚毅坚勇’四个字,后来经几位教授在一起讨论,反复推敲,改为现在这四个字。你们虽然都还不是清华的学生,但在这国难当头的时代,我要你们也时刻牢记,做一个中国人,包括你们少年和孩子,要特别地具有刚毅坚卓的精神。只要我们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具有刚毅坚卓的精神,我们中国才能打败日本侵略军,取得抗日的最后胜利。”

  昆明街上,闻一多走入一家小院,见一女子的背影,正坐着小椅凳用木盆洗衣服。

  闻一多四面望望,见院里除了那女子没有别人,遂走过去,略弯腰问:“请问,吴晗教授住在这个院子吗?”

  那女子抬起头,看着闻一多反问:“您是……闻一多先生?”一边说,一边已站起。

  闻一多:“你怎么会认识我呢?”

  那女子:“您的胡子和您的眼镜告诉我的。在清华来昆明的教授中,戴眼镜的很有几位,蓄胡子的也很有几位。可是又戴眼镜又蓄胡子的教授,除了闻一多,再无第二位,这一点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闻一多奇怪地:“可是,这一点,又是谁告诉您的呢?”

  那女子笑了:“吴晗啊!”

  闻一多也笑了:“噢,明白了,您是他夫人!”

  吴晗夫人在围裙上擦擦双手,大方地向闻一多伸出了一只手:“你和他虽然一个在中文系,一个在历史系,平时难得聚上一聚,可是我却总听他讲到你……”

  闻一多握了她手一下,笑道:“文史不分家嘛!我和他都被嘲为钻故纸堆的。只不过,他钻得天经地义,而我就不太容易被理解了。”

  吴晗夫人:“他理解您,所以我也理解您,快请进屋里坐!”

  吴晗夫人引领闻一多进入家中,不过里外两间平房而已;但窗明几净,窗台上还用瓶子插着鲜花。

  闻一多落座后问:“这院子里还住着另外一家清华的教授?”

  吴晗夫人:“岂止一家,三家哪!”

  闻一多吃惊地:“唔?……”

  吴晗夫人:“两位历史系的,还有一位化学系的。”

  闻一多感慨地:“想不到小小一处宅院,连你们家住了四户清华的教授。相比之下,我租的虽是郊区的房子,倒显得奢侈了。”

  吴晗夫人:“不是战乱年代,清华怎么会搬到昆明来,历史系的教授又怎么会有缘和化学系的教授同住一个院子?相濡以沫嘛!有两位教授没接家眷来,一人只租了一间,所以住着还算清静……”

  闻一多:“我原曾暗自以为,吴晗夫人一定是多少有点儿养尊处优的夫人,不想今天看到你亲自洗衣服。可见人是多么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啊!”

  吴晗夫人笑了:“养尊处优虽谈不上,但在北平时,哪位教授家里没雇女佣呢?可昆明由于全国几所大学都迁来了,租到房子不容易,只两间,雇名女佣又叫她住哪儿呢?再说,昆明的物价贵得吓人,从长打算,该省处也得省啊!”

  闻一多:“是啊,教授们的工资,只抵得上是北平时的一半了。”

  吴晗夫人:“您看我,只顾陪您聊了,都忘了问您找吴晗有什么事儿了。”

  闻一多:“没什么要紧的事,我来是为取我的书。一路上,有些同学自愿为我每人带一本书。一到了昆明,我又让他们分头替我寄放在几位教授朋友家里了……”

  吴晗夫人手指着说:“那带门的书橱里都是您的书;书架上、桌上、地上都是吴晗自己的书。他曾嘱咐我说闻先生爱书如宝,宁肯自己的书放得到处都是,也要腾出那书橱专放您的书。有次连我想取出一本看,他都严肃地命令我放回去呢!”

  闻一多感动地:“如此对待朋友的书的人,在这战乱年代,已经很少很少了啊!”

  闻一多起身打开书橱门,目光深情地望着一排排自己的书,并用手深情地抚摸。

  闻一多抱着一摞书走在清华临时校园里。

  闻一多经过新生报到处门前,见一些男女学生围在一起,听得有嘤嘤哭声。

  闻一多已走过了几步,于是又转身走回来,问:“怎么回事?”学生们散开。闻一多看到一名女学生双手捂脸,哭得绝望无助。闻一多:“这名女同学,你在清华受到了什么委屈,哭得这样伤心?”

  旁边一名学生:“其实,她现在还不能算是我们清华的一名学生。”

  闻一多:“唔?”

  另一名学生:“应该算!既然考上了,名字又登在报上的录取名单中了,就应该算!”

  那女生哭得更伤心了。

  闻一多:“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生只是双手捂着脸哭……

  学生:“闻先生问你话呢,也许他能帮上你。”

  那女生突然地:“我……我千辛万苦才……我谁也不求谁也不怨了,我不活就是了!。”她一转身跑开了。

  闻一多:“还不去追上她!”于是有几名同学追去。

  一学生:“她叫韩琳,考上了历史系,是锦州人。锦州沦陷,她就到乡下亲戚家避难去了。她是偶尔从报上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才知道自己考上了清华历史系,于是赶往长沙,可是清华已迁出了长沙……她几乎是讨着饭才到这儿的,一路上二十几天,还几次遇到坏人,多亏机警才逃避了伤害……可是,可是……”

  一名女生:“可是里边我们那位负责登记的,说她超过报到时间半个多月了,无论她怎么哀求他也不肯为她注册分班……”

  闻一多将书递向那女生:“替我抱着!”

  闻一多怒冲冲地进了报名处,负责登记注册的中年男人正在看报,立刻放下报站了起来,辩解道:“闻先生,您千万别听那些同学胡说八道。人心都是肉长的,其实我心里也很同情她的呀!可……可我们清华的规定是报到时间最长不可超过十天,十天后录取通知书宣布无效……”

  闻一多:“你别说了!我问你,看过她的录取通知书了么?……”

  对方:“看过了,看过了。那倒不会有错,当初都是我经手发出去的,我还能不认得我自己的字迹?”闻一多:“给我看看。”

  对方:“这……我已经撕了,无效了嘛……”

  闻一多的目光望向了纸篓。

  闻一多:“验过她的什么证件吗?”

  对方:“验过,验过,考上的学生肯定是她本人那是绝无什么问题的。可她毕竟晚了半个月才……”

  闻一多打断:“把新生花名册拿来!”

  对方张了张嘴。

  闻一多:“你请坐下。”

  对方默默坐了下去。

  闻一多:“翻开,最后一页。”

  对方无言照办。

  闻一多:“现在,我要看着你,把她的名字登记上。并且,要把她分在吴晗教授教的新生班里……”

  对方:“这…这不是明明违反了……”

  闻一多:“我怎么说,你怎么做。”

  对方:“那……那也得先问问吴晗先生……”

  闻一多“啪”地一掌拍在桌上:“我让你照我的话做!如果你偏不,我明天将郑重向校方建议立刻辞退你!……”

  对方掂量出了闻一多的话的分量,诺诺连声地:“好,好,我听闻先生的……”

  在闻一多的瞪视之下,对方登记完毕。

  闻一多:“将你撕了的录取通知书粘好,存入档案。”

  闻一多走到门口,扭头又说:“我怎么觉得你的心不像是肉长的?一个女孩子,明明考上了我们清华,在这战乱年代,一路困难,一路风险才找到我们清华,你却仅仅因为她的报到日期比规定迟到了十几天,就忍心陷她于无助之绝境,居然还认为自己的心也是肉长的!你想使我们清华蒙上不仁不义的耻辱么?……”

  对方低下了头。

  闻一多走在街上的背影,他身后跟着韩琳,然而闻一多并不知道。

  闻一多走着走着,想起了什么,站住了自言自语:“书,我的书……”

  闻一多一转身,这才发现了韩琳,奇怪地:“怎么……是你……”

  韩琳:“先生,我真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来表示对您的感激……请允许我替您把书捧回家去……”

  闻一多:“韩琳,你完全不必感激我什么。你考的成绩很优秀,清华如果将你这样的考生拒之门外,那么清华就不配是清华了。”

  闻一多一边说着,一边伸出双手欲接过自己的书。

  韩琳后退了一步:“先生,我恳求您……”

  闻一多:“那么,好。”

  二人边走边交谈。

  闻一多:“报考历史系的女生很少,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偏偏报考历史系吗?”

  韩琳:“我……我……”

  闻一多:“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还会使你感到为难么?”

  韩琳:“既然先生这么说,那我就实话告诉您……我上中学的时候,暗暗地爱上了我的历史老师……”

  闻一多站住,一愣,有些惊讶地注视着韩琳。

  韩琳目光坦率地望着闻一多。

  闻一多:“对不起,我没想到……会一下问到你的隐私……”

  韩琳嘴角微微一动,浮现一丝笑意:“也不完全是那一种原因。我的历史老师曾对我说——如果我想要明白中国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子的一个中国,那就必须了解和研究中国的历史。而我想要明白。”

  闻一多:“想要明白什么?”

  韩琳:“想要明白中国为什么是现在这样子的一个中国。”

  闻一多:“那么,你认为中国现在是怎样子的?”

  韩琳:“腐败,加上独裁。因为独裁而腐败,因为腐败而独裁。”

  闻一多深思着又向前走去。

  韩琳捧书默默同行。

  闻一多:“家中还有什么人?”

  韩琳:“父亲、母亲和妹妹。哥哥曾是国军的一名营长,在台儿庄战役中阵亡了。父亲是县女中的校长。”

  闻一多:“那你是抗日烈士的妹妹了。”

  韩琳:“但是在我的家乡那个小县城里,更多的人却都用带有仇恨的眼光看待我……”

  她的声音很小,语调那么平淡,仿佛对此一点早已习惯了。

  闻一多不由得又站住了,表情更加惊讶。

  韩琳:“因为我的哥哥毕竟是军校毕业后自愿投军的,不是被抓丁才被迫穿上军装的,而且是营长,而且我的父亲又毕竟是县女中的校长,学生们都是乡绅地主和商贾家的小姐,所以县里为我的哥哥举行了很隆重的追悼会,还立了碑,送了匾。可是那些被抓了丁的穷苦的农家子弟呢?他们就不是人了么?他们也同样在前方和日本人拼命,往往也是死得很惨烈的,却连尸体都没人替他们收。由于他们被抓了丁,他们家里的日子就更穷苦了,乡绅地主和他们的狗腿子,欺负起那些少了青壮男人的穷苦农户,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甚至趁机奸污他们的妻妹。正是他们的家人,用带有仇恨的眼光看待我这个抗日烈士的妹妹。纵然清华不收录我,我也宁肯死在异地异乡,绝不回家乡去了……”

  闻一多望着韩琳,许久不知说什么好。

  韩琳低下头小声地:“先生,我们走,别耽误了您回家。”

  闻一多:“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些是清华许多教授不知道的啊。因为没有人对我们讲过。我想,以后我要创造一个机会,让我们清华的教授和学生都听你讲一讲。”

  韩琳:“如果先生认为有必要的话,我服从先生的安排。”

  闻一多:“有必要,有必要。韩琳,我觉得你是很有思想的女生。我已经自作主张,将你分配在吴晗教授的新生班里了。”

  韩琳:“我听同学们说了……”

  闻一多:“吴晗教授不但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的朋友,我会请他特别关照你的。我也相信你会成为他出色的学生。”

  韩琳:“多谢先生操心,韩琳一定会不辜负先生的期望。”

  二人相视着都微微一笑,继续向前走。

  突然响起警报,远处连续传来爆炸声……

  喊声:“大家都快躲啊,西门外实验小学已经被炸了!”

  闻一多:“上帝,我的儿子!你自己快躲一躲!”

  说完,拔腿便往回跑。

  警报继续,爆炸声不断……

  闻一多跑入小学校;跑过空荡的操场;跑入教学楼,焦急地大喊:“立鹤!立雕!立鹤!立雕!……”

  闻一多推开一间教室的门;又推开一间教室的门;再推开一间教室的门……

  每一间教室都已空无一人;每一间教室的黑板上都写着文字或没演算完的算数题;课桌上,学生们的课本作业本翻开着……

  闻一多:“立鹤!立雕!……”

  一声爆炸,一间教室的门被炸飞,砸在闻一多身上。

  警报和爆炸声平息了。

  闻一多捂着头,血从指缝间流下,身子摇晃地出现在教学楼口操场上,操场上已聚集了一片学生和家长,呼儿唤女之声不绝于耳,或有家长在抱着孩子庆幸地流泪,或有孩子在抱着家长后怕地哭。

  闻一多在家长和学生间用目光寻找着,喊着:“立鹤!立雕!立鹤!立雕!……”

  立鹤搂着弟弟,立雕看见了他:“爸爸,我们在这儿!”

  闻一多奔过去,将两个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接着摸他们全身,急问:“孩子们,没伤着?”

  立雕:“爸爸,我们好好的。警报一响,老师就带我们往地下室跑。学校预先演习过的,哥哥他也一直保护在我身边……”

  闻一多伸手抚摸立鹤脸蛋,血染在立鹤脸上。

  立鹤:“救护队员快来呀,我爸爸受伤了!”

  闻一多头缠药布,左右两手领着两个儿子往家中走。

  在闻一多离开韩琳的地方,围了一群人。

  闻一多有不祥之感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站这儿别动……”

  闻一多分开人群,见韩琳倒在血泊之中,书也散乱在血泊之中。

  闻一多急忙蹲下,抱韩琳上身于怀:“韩琳!韩琳!……”

  闻一多隐约听见议论声:

  “不是炸弹炸的,是从飞机上用机枪扫射的……”

  “救护队的人来看过了,说已经死了……”

  “王八蛋小日本,你说一名女学生抱着书站在街上,犯得着也从飞机上用机枪对她扫射么?……”

  车身漆有红十字的救护车开走了;那儿只剩下了闻家父子三人,

  目光都望着血泊中的书。

  立鹤弯腰欲捡起一本书,闻一多扯住了长子,摇头。

  父子三人缓缓朝家中走去……

  夜晚。

  闻一多在书房中吸着烟斗呆呆沉思。

  立鹤轻轻走进,将自己写的“刚毅坚卓”四字呈给他看:“爸爸,我这四个字是不是写得更好些了?”

  闻一多心不在焉地扫了一眼:“嗯,是更好些。去。告诉弟弟妹妹们,包括你们妈妈,今晚谁也不许来打扰我。”

  立鹤默默点头退出。

  闻一多站起,缓缓踱步。

  高真轻轻推门进入。

  闻一多皱眉道:“看来我得将门插上了……”

  高真:“吴晗先生给你送书来了……”

  闻一多:“唔,快请……”

  “我已经在你门外了。”高真一闪身,随着话音,吴晗进入,手拎一捆书。

  吴晗:“可你要是将门插上,连我也都不想打扰你了。”

  闻一多接过书放在桌上,连道:“坐,坐,你来得正好。我这满胸怀的郁闷,正不知该向哪一位明白之人诉说!”

  二人说话间,高真替吴晗倒了一杯水放在桌上,笑笑离去。

  吴晗:“但愿我是一位能够理解你的明白人。”

  闻一多:“你是。你肯定是!对不起只能让你喝白开水了。昆明这一个产茶之省,一两茶居然已贵得等于几十斤米。家中以儿女们吃饱饭为第一要事,我这当父亲的也就只好戒茶了。”

  吴晗喝了一口水后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不过茶与烟,你何以不戒烟呢?”

  闻一多:“茶总是好戒一些的啊。再说,我吸的是自制的烟丝。”

  吴晗:“你还会自制烟丝么?”

  闻一多:“三分之一买来的烟丝,三分之二孩子们帮我采集来的草叶,花叶,树叶,在炉台上烘干,搓在一起……”

  吴晗:“那怎么行!一多,你可不要胡乱吸出事来。那我们清华中文系,可就折失了一位掌门人了啊!”

  闻一多:“行的!我试吸过多次。现在已经确定下几种,吸起来感觉倒也可以。”

  吴晗:“一多,既然你一时戒不了烟,过几天我一定买几条卷烟给你送过来。”

  闻一多:“不谈烟,不谈烟!请你告诉我,我们中国究竟是怎么了?蒋介石为什么将一百多万正规军的调遣大权控制在手里,逢敌便退,不多打几场像台儿庄那样的大战役,继续挫挫日军的威风啊!”

  吴晗:“这还用问吗!他的军队,随时要用以专门剿清共产党的啊!台儿庄战役,那是由于全国抗战呼声强烈迫不得已他才下的一道命令啊!动用军队去与日军正面开战,简直好比剜他的心头肉一般!可是要用以剿灭共产党,他却是有点儿不惜血本的。”

  闻一多:“数所大学为什么并迁到昆明来?不是认为昆明是中国一个安全的省份么?可是昆明真的安全么?今天你刚刚失去了一名新生你知道么?”

  吴晗点头:“可惜我连见都没见到她一面。其实,给你送书是个借口。料你内心必然悲痛不已,于是想来劝慰劝慰你……”

  闻一多:“一半多省份被日军占领了,四亿五千万同胞,已经快有三亿成了亡国奴,这样的元首,在西方是要被弹劾的呀!起码自己应该引咎辞职!……”

  吴晗:“有一位叫卞之琳的青年你熟悉么?”

  闻一多一愣:“他是我的学生臧克家的朋友,也是一位青年诗人,陪克家看望过我好几次。怎么?关于他……有什么不幸的消息么?”

  吴晗一笑:“那倒不是。你到贵阳接嫂夫人的日子里,他又专程来到昆明拜见你,结果愿望落空。临行留下两本书,嘱我一定当面交给你。经常遭空袭,人心惶惶的,我忘了。今天猛然想起……”

  闻一多打断地:“晗兄,我们今天不谈诗,也不要谈任何的书,任何的学问……”

  吴晗一笑,起身从桌上的书捆中抽出了中间的两本,递向闻一多:“但这两本书,是很值得一看的……”

  闻一多接过书,颇觉奇怪地:“你怎么夹在那些书中间?”

  吴晗:“卞之琳显然去过那边,他的书,写的是那边的人,那边的事,那边对于中国的看法和对抗日的态度,所以,是不能公开传阅的……”

  闻一多:“延安?”

  吴晗点头:“至于另一本,是一位叫田间的青年诗人的诗集。另一类诗。也许是你不喜欢的一类。但他很敬仰你,希望获得你的批评……”

  闻一多:“我哪里还有心情看书和读诗啊!但既然是青年们写的书,青年们作的诗,我就当成义务看,当成义务读!”

  吴晗:“那么,我不打扰了。”

  闻一多送吴晗出了院门。月光下,二人走着,谈着。

  闻一多在灯光下翻开了卞之琳的《慰劳信集》。

  目录上赫然写着:

  《论持久战》的作者——一位集团军总司令课堂。

  黑板上写着大大的一行字:“艾青和田间……”

  闻一多真挚地:“首先我要说的话是,我很欣慰于我曾有臧克家这样一名爱诗的学生;经由他我认识了另一位青年诗人卞之琳;经由他们这样一些新诗人的介绍,我才会有幸读到如艾青和田间这样的诗人的诗作。今天这一节唐诗课,我们先不讲唐诗了。让我先和你们一起来欣赏田间的《呈在大风沙林里的岗卫们》;之后,我还要和你们一起欣赏艾青的《大运河啊——我的保姆》……”

  闻一多停顿片刻,激情澎湃地朗诵了起来:

  啊,

  歌唱!

  啊,

  舞踊!

  啊,

  棒子!

  啊,

  刀子!

  啊,

  锄头!

  啊,

  枪!

  啊,

  人民!

  闻一多:“我念不好……我有一个想象,倘若这教室里的光从黑色的,暗淡的,慢慢变到灰色,白色,一直到红色,是的,那一种战斗的红色,猛士的眼所见的红色……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当我第一次读这一种诗时,我不能习惯。‘这算诗么’,后来我问自己,这不是鼓的声音么?鼓的声音是庄严的,奋发的,激动的,男性的,勇敢的!鼓的敲击使我们想到战斗!两兵相接,敲鼓;胜利大会师,敲鼓;激流赛舟,敲鼓;金狮狂舞,敲鼓!我们的诗沉湎在软弱的弦调之中已经太久了,在这软弱的弦调之中,在日本军的轰炸声中,我们失城失地,连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也变得一天比一天软弱了!我们需要艾青!我们需要田间!我们需要这鼓一样的诗,唤起我们民族的血性!……”

  闻一多再次停顿,接着更加激情澎湃地朗诵: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的,

  大堰河的儿子……【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