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参一没想到郭钦光和刘增光会这样激动,不禁露出了错愕的神情。
虽然这些年一直身在日本,但由于挂念国内的局势,也陆陆续续的在《民报》等国内一线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不过大多都是围绕着自己所参与的运动所写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这也不过就是个探讨而已,却从没有想到过竟然还会因此出了名,甚至还会拥有自己的‘粉丝’。
郭钦光见陈参一疑惑的看着自己,便笑着解释道:
“对不起,我们刚刚实在是太激动了。说实话,您的文章在我们北平的学生中确实很出名,就连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也不止一次当众提到过。他们说这些文章虽然言简意赅,条理却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有自己对革命的思考。希望我们也能够像你学习,对所有的事务都能够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瞎起哄。”
“仲甫先生和守常先生是这么说得?”
陈参一听到方才的这一番话,全身的血好像瞬间燃烧到了沸点。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作为小人物的自己有一天也能获得两个至高无上的大人物的关注,而且还给自己的文章以那么中肯的评价。这简直就像是火星撞地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郭钦光和刘增光所说的这两位先生不仅是在北平,乃至整个中国都享有着无人能够撼动的威望和地位。
仲甫,原名陈庆同,安徽省安
庆市怀宁县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由于早年便没了父亲,只能跟随祖父生活。在祖父的悉心教导下,修习了四书五经。十七岁那年顺利通过乡试,得中秀才。生性达观的他原以为这一生也像父辈和祖辈一样教书育人,做个私塾先生,却没想到很快便相继爆发了维新变法和八国联军进北京,而这也使得他原本传统的观念被打破,开始主动思考救国图存的方法。
为了寻求答案,陈庆同带着问题前往日本求教,并在那里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回国后,进入到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然而不过只过去了短短的两年,就因为发布反清言论得罪了上层被学校除名。
面对着如此对待,生性倔强的陈庆同不但在做法上没有丝毫收敛,反而越发张扬起来。多次组织学生和工人进行街头示威游行,向杭州市民宣传革命道理,俨然成为了走在时代前头的风云人物。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惹来更大的麻烦,面对着清政府的通缉,最后逃无可避的陈庆同只能独身前往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书,并在那里组织中日进步学生共同组建成立了东京青年会,从而更坚定的走上了救国图存的道路,进一步的通过实践寻求革命的真理。
从日本回来后,陈庆同最初回到了自己的安徽老家,希望能够在这里进行革命宣传。然而却由于被清廷察觉,只得前
往上海,开始协助章士钊先生主编《民报》。一年后,积累了一定办报经验的他又回到了故乡创办了《安徽俗话报》,而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全民宣传的报刊。
辛亥革命结束后,陈庆同担任了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并积极参加了二次革命。经过这短短数年的对敌斗争,他不但成为了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而且还成功跻身于著名革命者的前列,在安徽地区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也给他日后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打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二次革命失败后,作为安徽革命领导人的陈庆同因受到缉捕锒铛入狱。一年后方才得以释放。然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年的牢狱生活,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于革命有了更深的思考。
出狱后,陈庆同前往日本,协助当时同在那里的章士钊创办了专门宣传革命理论的《甲寅》杂志。不久,他按照故乡的青翠陡峭的独秀山,为自己取了‘独秀’这个笔名。而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陈独秀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光彩夺目的革命英雄。
在受到河上肇、山川均等人的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后,陈独秀回到了上海,开始以笔为刀枪以发表文章的方式向社会各界的广大青年宣传革命道理,并在朋友的帮助下通过拍卖古
董字画募集银两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而这也同样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随着《新青年》杂志的名气在全国的名气越来越大,陈独秀成为了全民偶像。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在了解革命理论后,对清廷的封建制度进行鞭笞,通过革命的方式享受到胜利的成果,他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机会到各处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真理的火种。并接受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的要求,担任了学校的文科学长。而被青年们所关注的《新青年》也因为这个缘故被搬到了北平。
北京大学自是藏龙卧虎,陈独秀到了那里很快便认识了同样在那里教书的周树人、高一涵、陈汉章等人。经过一番详谈,众人很快便决定加盟到杂志的编辑行列当中来。再加上后来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和在美国接受邀请,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生活条件的胡适,一道组成了坚不可摧的文字阵营,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和见解为杂志的编写保驾护航。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在《共产党宣言》的积极作用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建立。而这也给每天都在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焦急忧心的陈独秀等人提了个醒,让他们着手改革,开始在中国有目的的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然而,虽然态度坚定,但由于中国之前闭关锁国的
时间过长,造成了大多数民众的思想封闭。因此,虽然陈独秀等人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实际推动中却仍是犹如在茫茫黑夜的大海中航船,既看不清楚水势,也无法明确的辨认方向。因此,这也势必给他们在进行革命思想宣传的过程中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只能是在逐渐的摸索中前行。
","downloadAttribute":"1","onlytentHide":"0","preChapterUrl":"/r/546632721/547582091.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5&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6632721%2F547646746.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chapterID":"547646746","summaryUrl":".cmread./sns//l/forum/book.jsp?bookid=546632721","ChapterUrl":"/r/546632721/547654255.htm?z=1&ln=10002441_25584_3801_2_380_L4&cm=0000&z=1&is_np=1&purl=https%3A%2F%2F.cmread.%2Fr%2F546632721%2F547646746.htm&vt=3&ftlType=1&onlytentHide=0","downloadAttributeByChapters":"1","ChapterId":"547654255【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