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之并州匪政 > 第六十五章鹰扬将军府
  处理完张辽、张白骑这对冤家,张瑞再次将目光看向裴俊。

  要知道还有一位将军被自己寄予厚望,当做军神种子来培养的!

  期望他能成为自己的卫青。

  真的只是单纯的期望他能成为一代军神,绝不承认自己在觊觎人家的妹妹。

  于是张瑞问道:“赵云功勋如何?”

  裴俊在功勋册里往后翻了许久,才找到赵云一页,说道:“翊军校尉赵云,首战引铁骑长途奔袭,一战尽殁南境白波主力,以上阵上获立即升迁为校尉。后大阳之战,奋勇突强,推锋陷阵,斩首数十,虏将三员。七月以来数次击退大阳守军,围敌于坚城。功绩不足以策勋升迁。”

  大舅哥。不是我不给你升官,实在是你的资历不够华丽呀。

  关于赵云不得升迁,张瑞有所感慨,有时候能力真不是决定官职的主要原因。

  赵云之才是否足够惊艳?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首战引六百铁骑长途奔袭,攻敌不备,一战斩首数千人。不但惊艳了太原文武,更是令整个河东都见识到了太原大军之骁勇。彻底坚定了河东豪杰相助建义中郎将大军之心。

  以少击众,斩获无数,以上阵上获,策勋立即升迁一级,为翊军校尉。

  但此战之后,赵云便一直受张瑞调遣,来回奔波,出现在各个重要的战场上。

  夹击白波谷、阵战牛辅麾下西凉军、抵御徐荣、围困大阳。

  绝不能说张瑞不重用赵云,恰恰相反,张瑞对赵云重视无比,每当有重要战事,必然将赵云调拨过去,作为取胜的最重要保证。

  每逢硬战、苦战,赵云总是出现在最危险、最紧迫的战线上,以其绝世之骁勇,为张瑞打开突破口,锁定胜势。

  面对徐荣这种骁将,张瑞谁都不用,钦点了赵云、贾诩过去应对。足见对赵云之信众。

  也因此,赵云一直没有机会像张辽一样独当一面,去乱军中开无双,获得阵斩白波主将这种风流军功。

  结果就导致现在的局面,赵云最惊艳一战,军功已经令他升为校尉了。剩下的苦战、血战都没有取得摧枯拉朽的战绩,不足以令他升为中郎将。

  可见将领的成就,也跟主公如何调用息息相关。

  如果闻喜一战,张辽跟赵云互换位置,恐怕赵云也能杀穿敌军,斩杀郭太,从而位居中郎将之职。

  赵云都没资格晋升中郎将,那剩下的诸将就更不可能了。

  张瑞便说道:“其余将士皆论功封赏,不使任何有功将士有所缺憾!”

  安排完武将,接下来就轮到文臣了。

  开府以后,府内也要设立诸曹参军事。

  这方面最有名的当属李世民的天策府,从最顶层长史、司马到中层的从事中郎、主簿、记室,以及基层的功曹、兵曹、铠曹等,详尽可查。

  理论上这是府兵制下,将军府最完美的模板,但却并不适用于张瑞。至少不适用于现在的鹰扬将军府。

  其中功曹、兵曹、铠曹等跟河东、太原严重重叠。

  虽然张瑞一直主张军政分离,但现在的鹰扬将军府的确不足以完全脱离两郡的官吏支持。

  首先一点就是官吏不足。新下的河东郡是一个领有二十县的大郡。

  郡县主官还勉强够用,诸曹有司却多有缺额。

  其次是兵曹、田曹、比曹各司业务多有牵连,不宜突然切割给将军府。

  思虑片刻,张瑞说道:“升审配为鹰扬将军府长史,全权负责府中事务,组建诸曹有司,明确各司职责,逐渐与河东、太原政务分离。”

  随后张瑞对裴绍说道:“请裴主簿配合将军府改制,从兵曹开始,共同商议如何分配权责。”

  兵曹的牵连最多,如果归郡中管,将军府便不能明了全军将士明细。

  可如果兵曹归将军府管,又不利于郡县征收赋税。

  如果双方共同管理,那又浪费官员编制,张瑞可不想麾下形成冗官这种沉疴弊病。

  最好是能给军籍分发证明,在户门上贴上军籍铭牌。

  这方面必然要双方审慎沟通,不能一蹴而就。

  在军籍管理这方面整个汉末制度最完善的当属曹操的青州兵。这支军队完全不同于曹操麾下其他部曲,是曹操以优厚条件招降的青州百万黄巾。曹操给其土地耕种,从中挑选精锐从军。

  自始至终这支全军就仅效忠于曹操一人,父死子继,世代为业。及曹操去世,这支军队“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敲着锣、打着鼓就回家种田去了。

  可惜没有办法向曹操取取经,就只能劳烦审配、裴绍合理分配职权了。

  其实这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府兵制已经建立起来了,二人眼前要做的就是完善管理体系。

  这是每个势力壮大都要经历的一步,也是文臣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

  没有一个势力的内部架构会跟汉制一模一样。魏蜀吴三家各有各的特点。

  鹰扬将军府也必然会因地制宜,设立符合自己的规范法度。

  趁开府的机会,张瑞也想将审配、贾诩的职权给错开,以免形成历史上袁绍麾下谋臣内斗的恶劣局面。

  不能让两人都统领军事。

  按张瑞规划,审配为长史,统领府中事务,令审配规划制度,掌管政治、后勤,大权在握,类似萧何、荀彧。

  贾诩升为司马,参赞划策,统筹军机,类似张良。

  至于调兵权、人事权,二人谁都别想了,这两个权利只能归鹰扬将军本人所有。

  即便再相信一个人张瑞也不会将这两项权利分出去。

  因为,世间最不经考验的,就是人性。

  于是张瑞说道:“升贾诩为鹰扬将军府司马,总领军务。迁王昶为鹰扬将军府记室参军。迁荀兴为鹰扬将军府功曹参军。”

  对王昶这位历史上督荆豫二州军事的文武全才,张瑞还是决定将其调入军中。让他做个田曹掾太屈才了。将来鹰扬将军府控制的领地越来越大,需要更多能总督一方的人才。

  记室参军,负责鹰扬将军府的公文(书、疏、表、启)往来,负责发出鹰扬将军的教令、命令。

  其地位大抵相当于如今的尚书台,是主君意志的执行机构。

  功曹参军则很好理解,对应郡国当中的功曹掾。

  这两个位置一个管行政,一个管人事。

  只要张瑞的命令能通畅下达,手下升迁的军官又都由张瑞审核,那么就永远不存在被架空的可能性。

  这也是张瑞亲自册封此二人任命的原因。

  在制度内与一众文臣并列的则是四名中郎将,只听张瑞之令,完全不受文官管辖。有统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

  平时军队士卒归鹰扬将军府的兵曹参军所管辖。

  例如鹰扬将军决议发精锐步骑万余进攻上党或守卫郡国,那么就由兵曹参军对比军籍名册,抽调、征集一万步骑。

  然后张瑞派遣一位中郎将过去统领这一万步骑,执行鹰扬将军的意志。

  彻底杜绝了所有人拥兵自重的可能性。

  暂时张瑞对鹰扬将军府的规划就是如此,之后的具体详情要由审配逐渐完善,如果发现问题,便在运行过程中及时修正。

  正常势力例如魏、蜀、汉的架构大抵都是如此。像东吴那种部队全是将领私兵、部曲的情况,完全是异类。

  张瑞是绝不会允许,部下某个将领长期把持军队,像董卓一样将国器转化成自己的私兵。【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