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穿进男频搞基建 >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观庆赋》甫一问世, 庆州城便名震天下。

  文章乃范公妙手书就,精彩绝伦,引天下文人士子赞叹不绝。

  “范公词华典瞻, 蹙金结绣,实在是字字珠玑啊!”

  “此赋璧坐玑驰, 沈博绝丽,可谓是舂容大雅,笔底烟花!”

  “范公呕心沥血之作, 实在是荡气回肠, 读罢令人深思!”

  以上这些人的关注点都在文章用语和结构上, 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

  也有不少人读懂了范文载文中的深意。

  范文载并没有大赞特赞庆州, 他只是从一个寻常百姓的视角, 用朴实无华的笔墨, 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风入律、击壤而歌的盛世之景。

  同时向世人传达了一个讯息——

  范公在庆州!

  之前范文载被困京城, 不少人哀泣吁天,唯恐范公这等鸿轩凤翥不幸桂折兰摧。

  而今得知范公身在庆州,思及庆王世子那篇声振寰宇的《讨史明檄》,不由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许多饱学之士纷纷踏上赴庆之路。

  这还没完。

  《观庆赋》后,范文载再次丹青妙笔, 不易一字,著《窃盗》一文, 匕首投枪, 义正辞严,气势磅礴,如万钧雷霆, 一针见血。

  虽一字未言“史明”, 却字字都在痛陈窃盗之恶行。

  其中一句“行不义者, 天亦厌之”,更是令人感时抚事,发人深省。

  在范文载的影响下,史明已经成为天下人耻笑鄙夷的对象,少有人承认他莫名其妙得来的帝位。

  气得史明又摔碎无数玉器华瓷。

  “好啊!好得很!让他给朕写文章,他宁死不写!却巴巴跑去庆州声援楼喻!还写文章骂朕!叫朕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越王仔细研读这两篇文章,忽地摇首失笑:“咱们楼家出了个奇才,甚好!”

  门客不解:“庆王世子而今笼络了范文载,必会引得各方人才荟聚,日后岂非咱们越州强敌?”

  “哈哈,我楼氏子孙有这般架海擎天之能,我自然高兴。总比京城那位窃盗让人看得顺眼。”

  门客道:“王爷胸怀高远,属下佩服。”

  “非也。”越王自信道,“他能笼络范文载,不过是占了我的便宜罢了。”

  若非自己先举事,被朝廷视为“反王”,如今那些饱学之士又怎会都奔赴庆州呢?

  不过是因为楼喻占了一个“理”字。

  天下还有比他更合适的吗?

  可是,范文载不过文臣,他的门生拥趸大多也只是一群文人。

  打天下靠的可不是口诛笔伐,而是真刀实枪。

  他不认为自己会输。

  范文载两篇文章问世后,庆州城不断涌入大量人才。

  他们见识到庆州旧城和新城的繁华后,纷纷大呼:“范公诚不欺我!”

  乱世之中,有这样一方安稳昌盛的栖身之所,傻子才会离开!

  楼喻的“人才引进计划”已经生效。

  当然,这些人才不可能直接分配岗位。

  新城亟待发展,各个方面都需要适合的人手。

  楼喻便用总衙名义发布公告。

  “新城总衙招收书吏文员若干,有意者请至总衙东门报名。报名条件如下。”

  “新城各分衙招收书吏文员若干,有意者请至各分衙东门报名。报名条件如下。”

  “新城庆荣学院招收夫子若干,有意者请至庆荣学院报名。报名条件如下。”

  “新城庆墨书坊招收编写、画师若干,有意者请至庆墨书坊报名。报名条件如下。”

  “新城庆安医院招收医者若干、文员若干、后勤若干,有意者请至庆安医院报名。报名条件如下。”

  每一张公告下都附详细的岗位表和招收条件。

  方焕原是京城的工部侍郎,天圣教破城之前,他幸运地被外派办公。

  听闻京城噩耗,他本想回京试试能否救出范公。

  走到半途,惊闻庆王世子发布的《讨史明檄》一文,不由心头一凛。

  为何是庆王世子?郭濂呢?

  他当初将儿子托付给郭濂,虽然嘱托儿子不要往京城寄信,但郭濂也一直都没有来信。

  方焕不是不担心儿子,但实在是无暇脱身,通信又不方便,便只能强自忍耐。

  而今,他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若非阿临早早去了庆州,恐怕早就被史明给杀害了。

  天圣教攻入京城后,虽没有对老百姓亮刀,却对官宦人家毫不留情。

  不少硬骨头的官员子弟皆被杀戮。

  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范公死于史明之手!

  然而,就在他即将回京时,范文载的《观庆赋》和《窃盗》两篇文章,以雷霆之势传入他耳中,震得他攘臂而起、扼腕兴嗟。

  方焕立刻调转马头,急赴庆州。

  从京城至庆州,由西向东,必定会经过城西新城。

  是以,方焕先看到的不是庆州旧城,而是庆州新城。

  范公的《观庆赋》他已通读百遍,每每读罢,都不禁血脉贲张、感慨激昂。

  但内心深处还是有那么一丝不信的。

  直到亲眼见到新城。

  干云蔽日,拔地倚天,高出云表,巍峨壮丽。

  他驾马至城门前。

  走得近了,更能感受到这座城扑面而来的雄浑气势,令人心如擂鼓,血液沸腾。

  城门前排着两列纵队,左边通行速度明显快于右边。

  他余光一瞟,看到不远处的硕大字牌。

  字牌上写道:本地居民左侧排队入城,外地人右侧排队入城。

  方焕依言排在右侧。

  外地人的查验很严格,大家入城速度缓慢。

  方焕耐心不错,边等边观察这座新城。

  从城门外可以看到城内的一些景象。

  九衢三市,车水马龙,正如范公文章中描绘的物阜民安之景。

  左侧队伍传来说话声。

  “唉,外地人越来越多,一个个不通礼仪,搞得城里乌烟瘴气的。”

  “可不是嘛,《新城公约》人手一本,不识字的还可以去知声堂听讲座,怎么就学不会呢!”

  “我小舅子在武卫部上班,听他说那些外地人难管得很,说再多遍都不懂,有些还是京城来的呢,啧啧。”

  京城来的方焕只觉得膝盖中了一箭。

  《新城公约》是什么?看来他得仔细研读研读了,否则会被庆州人瞧不起。

  对话还在继续。

  “对了,总衙发布公告说,等秋收后学院就可以开课了,你家孩子去不去啊?”

  “还没想好,不知道新招的夫子会不会教,有好些都是外地应聘的。”

  “那我也再看看。”

  “……”

  下面的话方焕已无暇再听,因为到他接受查验了。

  他交出路引,又张开双臂,由守卫搜寻身上有无利器等危险用具。

  守卫问:“认不认字?”

  “认字。”

  守卫交给他一本小册子,交待道:“务必通读公约,遵守城中规矩,否则被武卫逮到,可是要缴纳罚金的。”

  “多谢告知。”方焕礼貌回道。

  “好了,你可以进去了。”

  方焕接过册子,拿回路引,牵着马走进新城。

  他站在过道尽头,望着整洁美观的街道,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右手边设了一个公告栏,公告栏由木头制成,外面蒙了一层透明的罩子。

  他不由伸手去碰。

  旁边有几人凑近。

  “这就是玻璃啊,真的是透明的,真稀奇!”

  “唉,要是我能早点来庆州就好了!”

  “听说前几年来庆州的难民,现在都是城中的富户了,日子过得不要太好。”

  “还是世子殿下仁德厚世,让老百姓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咱不是来看地图的吗?先找找衙门怎么走。”

  公告栏最中间一栏,贴着一张新城地图。

  地图用各色彩墨描绘,将新城的布局画得一清二楚,对外地人来说极为友好。

  方焕记住西市衙门的位置,顺着人流走。

  街道中间的隔离带里,生机勃勃的各色野花争妍斗艳,为街道增添几分意趣。

  走到一个分叉口,他看到竖立在路边的指示牌。

  指示牌上清晰标明各个标志性建筑的方位,就算有人不识字,也可以通过文字下方的图案分辨。

  比如,衙门用官帽代替,学院用书本代替,成衣店用衣裳代替,等等等等。

  他根据指示牌,走向西市衙门。

  衙门外有武卫看守。

  “什么人?干什么的?”

  现在朝廷都没了,方焕自然不可能说自己是工部侍郎,遂回道:“我是从外地来的,想来打听个事儿。”

  “什么事?”

  “请问,范公如今可在城中?”

  武卫皱眉:“什么范公?”

  方焕道:“就是写《观庆赋》和《窃盗》的范文载范公。”

  “哦!”武卫恍然大悟,“原来你找他啊,可他不在庆州啊。”

  方焕诧异:“他怎会不在庆州?”

  “他在沧州,”武卫好笑道,“听说沧州知府是他孙子,他当然在沧州。”

  方焕:“……”

  他想了想,又问:“请问,郭知府的府宅怎么走?”

  方焕来时,先看到的就是新城,下意识以为这就是庆州府。

  “郭知府?”武卫皱眉,“他在旧城,不过听说快不行了,你要是现在去,或许还能见到最后一面。”

  方焕惊了,郭濂快不行了?

  怎么就不行了呢?

  “旧城?”他问,“旧城是哪里?”

  武卫耐心给他解释,“这里是庆州新城,你出了城沿路往东走五六里地,就是旧城了。”

  “多谢这位大人。”

  方焕礼貌道完谢,立刻离开新城,奔赴旧城。

  比起新城,旧城还保留着以前的格局,不过街市并不比新城冷清。

  没有指示牌,他只好拦人问路。

  “啊?你说郭府?你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走,往右拐走半条街,再往左拐……”

  路人说完,问:“你记住没?没记住我再讲一遍。”

  “多谢,我记住了。”方焕拱手道谢。

  他是工部侍郎,办公时多接触图纸之类的文件,空间思维还算敏锐,好心人说了一遍,他就在脑中规划出准确路线。

  方焕牵着马一路来到郭府外。

  对郭府门房说:“在下姓方,来自京城,烦请通报一声。”

  门房应了一声。

  片刻后,一青年快步出府,见到方焕,行礼问:“可是方世叔?”

  方焕道:“郭世侄,听闻郭兄身体抱恙,我特来探望。”

  “世叔请。”

  二人一同入府。

  方焕虽想问方临一事,但毕竟郭濂病重,他得先去看看。

  郭濂见到他,有些许激动,只是囿于不能开口,无法表达故人重逢的欣喜。

  “郭兄啊,咱俩多年未见,再见之时,却已是这番光景。”方焕感慨万千。

  郭濂望着他,似在回忆往昔岁月。

  二人聊了许久,方焕终于问道:“两年前我写信给你,托你照顾犬子,不知犬子如今可在府上?”

  一旁郭棠回道:“方临在沧州。”

  方焕:“……”

  怎么又在沧州!

  见他诧异,郭棠便跟他解释事情的缘由。

  “什么?那封信到了庆王世子手上?”

  “阿临在外漂泊近一年才到庆州?”

  “阿临在新城搬砖?”

  “哦,原来是去跟范知府共事,那我就放心了。”

  方焕心里面有些后怕,幸亏阿临命大,自己走到了庆州。

  不过他不后悔,要不然现在阿临已经死在天圣教屠刀下了。

  “世叔,天色已晚,不如你在府中歇上一夜,明日再去沧州罢。”

  “好!”

  方焕计划得好好的,可第二天他出了郭府,突然看到巷口贴的告示。

  这是新城招人的告示。

  他看中了一个岗位——新城总衙工部副部长。

  要想在庆州立足,肯定要找一份工养活自己。

  方焕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他觉得这个副部长就挺适合自己的。

  再一看报名截止日期,今天是最后一天了!

  报名点在新城!

  方焕便急匆匆跑去新城报名。

  至于儿子,他先写封信过去,等他在庆州安定了再去沧州,要不然自己这个老子面子上也无光。

  总衙副部长的职位,按理说是要进行内部考核竞选的。

  但偌大一个庆州城,这方面的人才是真的不够。

  楼喻不得不进行社招。

  之前旧城府衙里,吕攸是司工,算得上工程建设方面的人才。

  可除了他,就没有其他得用的人才了。

  本来嘛,朝廷对工部就不是很重视,六部中,工部一直比较没有存在感,在其他人眼中,工部官员不过是一群干杂活的。

  中央都不重视了,地方又怎么可能重视?

  庆州这种偏远的州府,能有个司工就不错了。

  朝廷散了之后,庆州府的权力彻底往新城总衙靠拢。

  楼喻理所当然将吕攸提拔为总衙工部部长。

  就是这个副部长,实在连可以遴选的名额都没有。

  只能从外面招揽。

  除去工部,其余几部也存在这种现象。

  不过,他借范文载之名,吸引天下有识之士,不就是为了填补衙门空缺,为衙门增加新鲜血液嘛。

  外来的人才也是人才,只要认真干活、努力工作,楼喻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人才引进计划”步入正轨。

  楼喻便将重心转移到对外扩张上。

  湖州收服计划已经敲定。

  湖州,顾名思义,此州大小湖泊不少,其中最大的湖泊叫青龙湖。

  据说是因有人在湖泊上空看到一条青龙盘旋而得名。

  湖州城北临青龙湖,南面则是大大小小的丘陵,唯有东西两侧便于攻城。

  湖州是最早爆发起义军的州府,在楼喻入京为贵妃祝寿时形势便已严峻。

  当时大行皇帝用“收兵剿匪”的借口夺走藩王兵权,在兵权收缴后,却没有落实到位。

  湖州没有藩王,没有府兵,只有一千余驻军严防死守。

  当地知府和驻军统领,硬生生挡住匪贼,守住城池。

  可见是块硬骨头。

  收服计划分为两步,四个字概括——

  先礼后兵。

  先言语劝降,规劝湖州归服庆王世子。倘若湖州不愿归顺,则派兵打下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派谁劝降?派谁领兵攻城?如何攻城?

  楼喻召集军中高级将领开完会,下达军令:

  “由霍延担任统帅,领三千步兵、五百骑兵攻湖州府西门!”

  “令水师统领江波,率一千五百名水师,伺机攻取湖州府北门!”

  “望诸位同心勠力,和衷共济,一举拿下湖州城!”

  众人:“谨遵殿下令!”

  五月廿四,霍延领兵于南门整装待发,江波率水师列阵河畔,所有人全都仰首看着他们的世子殿下。

  参与此次战役的其余将领有李树、周满、杨继安、元铭等。

  旌旗猎猎,兵甲震天。

  一张“庆”字大旗随风漫卷,肆舞飘扬。

  楼喻骑在马上,与霍延双目对视。

  “霍将军,静候佳音。”

  湖州驻军不同于宜州山匪、沧州叛军,从他们以往的战绩来看,一旦他们死守湖州,要想攻取并不容易。

  因此,他们的作战计划中,正面攻城是为下策。

  霍延身着铠甲,腰缠佩剑,于漫天朝霞下,容颜愈显俊美。

  他凝视楼喻,回道:“定不负君。”

  言罢,利落转身。

  浩浩长空下,庆字军旗与霍字将旗倏然交织在一起。

  楼喻心里升起一丝不舍,却又被强行压下。

  为了保证前线粮草准备充足,楼喻几番勒令后勤必须到位。

  庆州和沧州全都动员起来。

  如今楼喻掌管四州,但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有庆、沧两州,宜州和吉州尚未开发。

  开春之后,楼喻就派遣工匠前往吉庆草场建设牧场,又购买良种精心培育。

  牛和羊除了可以提供肉食,还可以提供奶产品。

  不过大盛没有喝奶的习惯,反而北境游牧民族的奶制品比较多。

  牛奶和羊奶都是有营养的好东西,不能浪费了。

  楼喻打算在吉州建立一个生产加工基地,与吉庆草场对接,形成一个培育、生产、加工、运输的产业链,为四州百姓和将士提供更加丰富营养的食品。

  元朝时的骑兵部队,为了能够远距离作战,就将新鲜的牛羊奶加工成固体粉末状,又将牛羊肉制成含糖或含盐的肉松。

  奶粉和肉松随身携带,极为便利。

  奶粉中含有乳酸菌和益生菌,肉松又是高蛋白,极为有效地保证了蒙古骑兵营养的摄入,维持他们的战斗力。

  两者制作方法都很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工序也不复杂,能够大批量生产。

  只是吉庆草场的牲畜还没养成,楼喻只能用盐茶同达迩慕草原的牧民交易,换取大量的牛羊奶和牛羊肉。

  他雇佣吉州的百姓为他生产加工。

  吉州经历雪灾后,又无朝廷赈灾,这几年越来越萧条。

  不少人南下来到庆州讨生活,但也有人舍不得故土,留在当地过着贫苦的日子。

  两州离得近,往来又比较频繁,是以,吉州不少百姓都听说了庆州天堂般的生活。

  他们对庆州不是不向往的,但重土难迁,老百姓宁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想去人生地不熟的州府重新开始。

  当“庆王世子雇佣劳工”的消息传至吉州后,吉州百姓都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已经听过好多故事了。

  只要给庆王世子殿下做工的,就没有一个不夸的。

  现在吉州由庆王世子掌管,世子殿下还要在吉州招工,他们一定可以过得跟庆州、沧州百姓一样好!

  吉州肉制品和奶制品生产加工基地火热建成。

  为力求食品的干净卫生,楼喻特意制定了严格的加工标准,并规定了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而宜州,作为庆州向西扩张的第一道门户,它的战略地位相当显著。

  宜州往西,便是莱州。

  如果楼喻想攻取莱州,后勤点设置在宜州肯定要比庆州合适。

  距离近,就可以保证粮草及时送达,保证将士们不会挨饿受冻。

  所以,宜州他是必须要牢牢控制在手里,并加以改建的。

  湖州府衙。

  知府段衡静静看着手中的文章,半晌没说话。

  驻军统领裘光翘着二郎腿,嗤笑一声道:“两篇破文章有什么好看的。”

  “范公笔锋犀利,如利剑刺喉。”段衡由衷感慨。

  “现在沧州、宜州、吉州都归顺庆州,你有什么打算?”裘光皱眉问道。

  段衡笑问:“你又是怎么想的?”

  “要我说,那个庆州世子就是哗众取宠,以为让范老头写篇文章就能天下归心了?我觉得不靠谱。”

  湖州经过流匪攻袭后,城内城外亟待重建,段衡和裘光一直忙于建设城池,无暇管顾外头光景,所以不知庆州和沧州变化。

  经历一次流匪攻袭后,两人对湖州的管控更加严格,导致老百姓与外界往来很少,庆州的消息自然就无法得到有效传递。

  裘光觉得《窃盗》写得挺合心意,史明那厮确实该骂,但是《观庆赋》就让他嗤之以鼻了。

  可惜范公一世英名,竟成了他人攫取政治筹码的喉舌。

  他根本就不信文章里写的东西。

  段衡道:“但不管怎么说,庆王世子也算是皇室正统,确实有这个资格讨伐史明。”

  “怎么,你还想效仿那三州软骨头知府,向庆州投诚?”裘光没好气道,“要去你去,我可不想听一个小毛孩儿号令。”

  “我没这个意思,”段衡面色渐沉,“我只是在想,庆王世子如此大张旗鼓,必存谋取天下之心,咱们湖州会不会成为他下一个扩张的目标?”

  裘光“嘶”了一声,陡然起身,“不行,我得去加紧布防!”

  为了更好地守卫城池,段衡和裘光不仅训练原有的驻军,还强制老百姓一起,硬生生提升了湖州的战力。

  他们的老百姓既能挥锄种地,又能举刀杀敌。

  所以段衡和裘光并不太担心。

  庆州能有多少兵力?就算远超他们,又能有多少战力?

  裘光能力抗叛军,本身实力过硬。但他囿于湖州这块小地方,闭塞太久了,难免有些夜郎自大。

  可他毕竟谨慎,虽轻视庆州,却依旧做了严密的部署。

  五月廿八,庆军抵达湖州西门外三十里地,就地扎营。

  正值夏季,烈日炎炎。

  霍延和江波他们走的不是一条道,所以这儿只有步兵和骑兵。

  主帐中,诸将商讨攻城对策。

  “统领,殿下说要先试试劝降,咱们该怎么劝降?”李树问道。

  霍延面容肃穆:“想让段衡和裘光投降很难。”

  这两人意志坚韧顽强,轻易说服不了。

  杨继安道:“那就找他们的弱点。”

  “湖州城防守严密,外人轻易不得入内,咱们的人都没法进城打听。”周满开口。

  更别提混进城中里应外合这类小伎俩。

  霍延道:“湖州城南靠丘陵,北临水泊,唯西门和东门可攻,段衡和裘光定会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东门。”

  “届时北门守备空虚,水师就能伺机攻城。”李树点点头,“这样也行。”

  霍延摇首:“湖州临湖,以段衡和裘光的心性,不可能不培养水师。北门湖面定有水师防守,江统领他们若想突破水上防线并不容易。”

  “不是说他们只有千余兵力吗?”李树不解。

  霍延:“据可靠情报,湖州府今有兵力两千人,并不包括水师在内。”

  这个可靠消息就是来自暗部。

  懂的都懂。

  李树问:“他们哪儿来的水师?”

  “裘光集结了当地一些极通水性的渔民,加以训练,并充当岗哨。”

  渔民本就常年在湖面上捕鱼,若有陌生船只,定能很快发现。

  经过训练后,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又熟悉这片区域,算是北门的一道水上防线。

  “这么说,这个段衡和裘光还挺有能耐的。”李树感叹一句。

  “确实有能耐,不过我觉得还是比不上咱们殿下。”杨继安无时无刻不把殿下挂在嘴边。

  霍延眸光渐变温柔。

  “嗯,当然比不上殿下。”

  段衡和裘光的想法是好的,但他们遇上的是庆州水师。

  渔民队伍固然可以御敌,但那只针对同等级的小船队。

  庆州水师的战船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船体坚固,速度也很快,根本不惧渔民们的小船队。

  这一点,段衡和裘光根本无法想象。

  当然,即便如此,霍延也不能轻敌。

  他问:“你们谁去劝降?”

  李树和周满都看向杨继安。

  杨继安:“……”

  他挠挠头,笑着道:“那我就试试。”

  五月廿九,庆军至湖州城下。

  裘光领兵站在城楼上,看向下方肃穆整齐的庆军。

  这些庆军显然训练有素,与散漫的叛军流匪完全不一样。

  看来,他还是小瞧了庆王世子。

  两军对垒,气氛压抑凝滞。

  庆军停留在弓箭射程之外,裘光一时也不好出手,只静静等着对方行动。

  忽然,庆军中钻出一小群人。

  为首的明显矮于其他人。

  双方离得远,裘光看不清,只以为领头的是个小矮子。

  却听一道清脆响亮的少年音传来。

  “湖州的父老乡亲们,我们是庆州来的朋友!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

  杨继安说一句,他身后的几十名战士就异口同声复述一句。

  他特意挑了嗓门大的士卒,几十个人加一起,那喊声简直震彻湖州城,城中的守军和老百姓听得一清二楚。

  湖州城陷入沉寂,众人互相对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城楼上的裘光:“……”

  杨继安继续道:“段知府和裘统领都是朝廷的忠臣良将,如今朝廷被天圣邪教占据,他们枉顾纲常,行事不义,世子殿下特意来邀请二位一同勤王,铲除天圣邪教,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端本正源!整顿朝纲!”

  庆军一遍又一遍地喊着,雄浑的气势沉甸甸地压在裘光的心头。

  他环视左右,见左右兵士皆神色动容,面红耳赤,不由心头一凛,大吼道:

  “都别胡思乱想!咱们好不容易守住湖州城,要是到了庆王世子手中,他到时候守不住,受苦的不还是老百姓!”

  他根本就不信庆王世子能守住手中的城池!

  湖州城不能让出去!

  他和段衡只是想在这乱世中护住这一方土地,只是想让老百姓免于战乱之苦。

  他若拱手送城,日后庆王世子无能,让湖州陷于战火,那该如何?

  他在湖州驻军中威严极高,兵士们闻言,皆转变神色,心有余悸。

  是啊,他们好不容易守住湖州城,凭什么庆王世子想要就要?

  他要了过去,能守得住吗?

  一时战意迸发。

  裘光心中满意,又对身旁众人道:“兵法有云,用兵之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你们倒是看看庆军,不过三千人,如何能攻破咱们的铜墙铁壁?”

  周围兵士觉得很有道理。

  兵法上都说,想要攻城的话,得用高于守军五倍十倍的兵力去换取优势。

  庆军不过三千人,还没到城下,就会被他们的弓箭射死、滚木砸死吧。

  这么一想,心中沉郁散去,士气陡升。

  却听远处杨继安又道:“湖州的父老乡亲们呀,我想跟你们说几句心里话。咱们老百姓生活在这世道上,谁都不容易,谁都想过上好日子,可好日子去哪里找呢?

  “我不知道你们每天吃什么喝什么,也不知道你们每天累死累活能赚取多少口粮,但我清楚咱们庆州老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呀!

  “以前他们过得苦,每天只能吃上两顿面糊糊,可是在咱们世子殿下的英明治理下,他们现在每天都能吃上三顿饭!而且餐餐管饱!他们不用没日没夜地干活就能赚到很多钱!

  “就拿咱们当兵的来说,每三天就能吃上一顿肉!每顿都能吃到肚子鼓起来!如果大家伙儿愿意到咱们庆州来,一定也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少年清亮的话语掷地有声,震得湖州守城兵士和城内百姓再次心乱如麻。

  庆州真有那么好?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愿意跟着谁。

  如果庆州真有这么好,如果庆王世子真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当然愿意让庆王世子管!

  朝廷都没了,庆王世子又是皇室正统,跟着他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不少兵卒和百姓都被杨继安的话打动了,他们想着,与其打仗,还不如乖乖交给庆州来管。

  实在是湖州的百姓过得太苦了。

  段衡和裘光虽然兢兢业业,但湖州只有这么大一块地方,又非富饶之地,所以一直以来,湖州百姓都过得相当清苦。

  又有段、裘二人的铁血政策压制,他们的弦绷得很紧。

  裘光怒道:“别听他胡说!他们是骗子!等咱们真的到他们手上,到时候就任人宰割了!”

  众人:“……”

  心里面仿佛两方人马对抗,打得昏天黑地,一时分不出胜负。

  眼见士气低迷,裘光咬牙切齿,倏地让人取弓箭来。

  庆军在射程范围之外,普通弓箭自然无法射过去,但裘光臂力强劲,箭术不凡,又改良过弓箭,他自信能够射中庆军的旗帜!

  霍延见他举动,便知他要做什么。

  遂也取出弓箭,并未怎么瞄准,仿佛只是随意地一放,羽箭便如流星赶月,倏然钉在城楼的湖州军旗上!

  鸦雀无声。

  裘光的箭还没放出去呢。

  所有人都盯着他看。

  在箭术一道上,裘光就是驻军心目中的神。

  可就在刚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要知道,从下往上射箭,要比居高临下射箭难得多。

  也就是说,庆军中那位射箭的将领,比他们裘统领的箭术还要高!

  没想到庆王世子麾下竟有这等奇才!

  裘光显然也始料未及。

  他自诩箭术高超,未料今日竟棋逢对手。

  说是棋逢对手,还有些抬高了自己。

  裘光放下箭,朗声问:“不知是哪位英雄射的箭?”

  霍延骑马上前,客气道:“在下霍延,乃庆州统领,方才雕虫小技,裘统领见笑了。”

  离得远,裘光看不太清,但也隐隐感觉此人甚是年轻。

  他倏然问:“霍?霍义将军是你什么人?”

  霍延平静道:“正是先考。”

  “你是霍将军之子?!”裘光震惊之后不由斥道,“你何故为一个藩王世子卖命!”

  裘光实在惋惜霍延这样的人才。

  他看完《观庆赋》后,只觉得庆王世子不过是哗众取宠。

  得知霍延为这样沐猴而冠的人效命,怎么可能不扼腕叹息?

  霍延毫不留情:“裘统领坐井观天,寒腹短识,不过是在做无谓之争。”

  “裘统领!你这般死守湖州城,到最后受苦的还是湖州城的老百姓!”杨继安适时喊道。

  裘光:“……”

  说他目光短浅?!

  裘光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怒红双目,大吼道:“尔等若是往前一步,休怪我不客气!”

  这就是不想谈的意思了。

  杨继安哑着嗓子说:“统领,我尽力了,这个裘光是个死脑筋,劝不了。”

  “劝不了就不劝。”霍延下令道,“先回营地。”

  回营后,江波和元铭也来了。

  几人在帐中商讨攻城计划。

  “既然他不愿归顺,就那把他打服了!”江波一脸悍然。

  李树和周满也同意。

  “好。”

  霍延问江波:“江统领经验丰富,依你看,青龙湖面可会起雾?”

  湖州南靠丘陵,北临湖泊,水汽格外充沛,若是春秋之时,经常浓雾弥漫,但如今是夏季,昼夜温差算不上太大,能否起雾谁也说不定。

  不过湖州城有丘陵遮挡囤积水汽,夏季半夜或凌晨变冷,天时地利下,还是有起雾可能的。

  江波道:“以前咱们船帮走南闯北,在湖州这边走过不少趟,确实经常看到大雾。”

  尤其湖面上空,很容易积攒水汽。

  “那就等。”

  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庆军既无地利,也无人和,若想用最小代价攻取湖州城,只能依靠天时。

  他们等了一天,全军在营地没有动。

  裘光在湖州城内等得心急。

  他走来走去扰得段衡都不安宁。

  “你急什么,不打仗不是更好?”

  裘光道:“我是怕他们憋着什么坏!”

  “你不是说他们才三千人,根本攻不破你的铜墙铁壁吗?”段衡无奈道,“心急很容易失去判断力,你别把自己绕进去了。”

  裘光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心里面总有种隐约的不安。

  六月初一,寅时,霍延端坐主帐。

  杨继安忽然跑过来,惊喜道:“统领,有雾气了!”

  夜晚看得不甚明朗,但用灯笼照一照,还是能够依稀看到一点点水雾聚集。

  霍延不由露出笑容。

  收服人心有很多种方法,攻城的办法也有很多种。

  但世子殿下更想要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湖州城,而非生灵涂炭、硝烟弥漫的湖州城。

  霍延愿意为之谋划。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