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想见我……”石鋭凝心里又是一阵小激动。
他赶忙岔开了话题,好奇的问道:“伯父,您率领舰队远下大西洋,途经那么多的海外国家,一定有很多有趣的见闻,能否给小侄讲讲,也让小侄开开眼界,涨涨见识?”
石鋭凝打心底想知道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实在是太神秘了,就连史书都没有详细的记载。
“当然可以!那些海外异族有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郑和兴致勃勃的描述起了他出海的经历。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客厅里时不时的传出两人欢快的笑声。
银月不知何时已经升上了半空,两人聊得过于投入,就连晚饭都忘了吃。
“对了,郑伯父,您的战船是什么样子的啊?有多大?”石鋭凝好奇的问道。
“我的船?可以用‘举世无双’来形容!”一提到战船,郑和的脸上立刻现出了得意的神色。
“我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一十八丈,设楼三重,共有九根栊杆,四层甲板。宝船共上下四层,上层为指挥室,中层为卧室,下层为储存室。上层两侧各有青铜大炮16门,中层两侧各有8门,船上共有水手士兵1200余人,可以说就是座海上的城池!”
“长度44丈4尺,大约是150米,宽18丈,大约等于60米……”石鋭凝心里大略估算了一下,禁不住咽下了一口吐沫。
“我去!这特么跟艘航母也差不了多少了……”
他接着问道:“这么大的船,那靠什么航行啊?”
“当然是靠风帆和水手啦!只要风够大,我的宝船跑的比马都快!”郑和得意的笑道。
“那材质呢?”
“材质?”
郑和就是一愣,脱口笑道:‘当然是木头啦,难不成还能是铁船吗?”
“为什么不能?木船的缺点实在是太多了,别的不说,第一就是怕火,第二就是经不起猛烈的撞击。”
“这个自然,不过你刚才说什么?难不成铁船也能在水上漂起来?”郑和顿时一脸的茫然。
“当然可以!铁……”
石鋭凝立马闭住了口,他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六百多年前的明朝人来说,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点。
“贤侄说笑了!你的想法固然好,但是钢铁又怎么可能漂浮在水面之上?那是不现实的……”郑和笑着摆了摆手。
“去他滴!反正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就把老祖宗的造船技术提升一下!”
想到这里,石鋭凝立刻接口道:“伯父,一个物体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并不是由它的材质决定的,而是浮力!”
“浮力?那是什么?”郑和皱起了眉头,他看得出,石鋭凝不是在说笑。
“浮力就是水托浮物体的力量,只要水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额,重量,物体就能漂起来!”
“水托浮物体的力量大于物体的重量……”
郑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喃喃道:“很有道理……”
“当然!郑伯父,您没见过铜盆飘在水面上吗?”
郑和的眼睛猛地一亮!
“对啊!铜盆不也能飘在水面上吗?那不也是钢铁……太对了!”
他立刻兴奋了起来,同时也对石鋭凝有了新的认识。
“这小子哪来的这种新奇的知识?这要是能应用在造船上,一艘钢铁战船……我的天,那天下谁与匹敌?”
他望着石鋭凝,眼中放出了惊异的目光!
“可是,水的浮力又该如何计算呢?”郑和提出了实质性的问题。
“这个……”
石鋭凝心道:“我要是说是通过浮力公式计算出来的,那对他来讲跟天书没有什么区别,而且我也没法解释啊……”
他的大脑飞速旋转了起来。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等于水的密度乘以9.8牛顿每千克再乘以排水的体积,海水的密度基本上和淡水差不多,都在1.0左右,也就是说,浮力就等于9.8倍的排水量,为了安全起见,我再说小点……”
“郑伯父,我曾经遇见过一个异人,他毕生都在研究水的浮力这个问题,他告诉过我,水的浮力大约是物体排水量的9倍左右,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放入水中,它本身的重量只要不超过排水量的9倍,就能浮起来!”
说完他在心里默默的说道:“阿基米德前辈,原谅一下哈……”
“果真如此?”郑和明显的兴奋起来。
“伯父,回头弄个小的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好!可是……”郑和一拍大腿,转而又皱起了眉头。
“怎么?”
“即便是造出了钢铁战船,但速度能快的起来吗?它实在是太重了……”
“单靠风力和人力当然不行,我们可以利用齿轮,将小力转化成大力!”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从而将力量成倍的放大,这个道理我明白。”
郑和点头道:“可是,齿轮不也需要人力驱动吗?”
“可以靠蒸汽来驱动!”
“蒸汽?”郑和就像看外星人似的看着石鋭凝。
石鋭凝索性放开了,滔滔不绝道:“郑伯父,我想您一定见过河边的水车?”
“嗯嗯!”
“那水车不就是靠着水流的推动从而自行转动的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一下,只要把水烧开了,那就会产生水蒸汽,大量的水蒸汽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只要有一个不大的出口,蒸汽就会喷涌而出,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推动齿轮转动毫无问题!”
“有道理!贤侄,你可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郑和此刻已经完全沉浸在制造钢铁战船的构想里,根本就没心思去考虑这么超前的设计理念,石鋭凝究竟是怎么想到的这个问题了。
“具体的设计方案是没有,不过大体框架还是有的!”
石鋭凝要了纸和笔,根据自己对蒸汽船的了解,画出了十几张草图,有锅炉、气缸、螺旋桨、管道阀门等等。
“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具体怎么建造,那就需要船厂的师傅们想办法解决了。”
“这已经足够了!”
郑和看着石鋭凝,眼睛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就像捡到宝了一样。
他轻轻地拍了拍石鋭凝的肩头,露出了欣慰而又慈祥的笑容,转移了话题道:“贤侄,不知你对眼下朝廷的局势怎么看?”
“天下太平,国力昌盛……”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郑和摆手打断了。
“贤侄,我要听真心话,别歌功颂德的,咱们爷俩说话,没那个必要!”
石鋭凝略微思忖了一下道:“郑伯父,眼下大明王朝虽然表面看上去歌舞升平、繁荣稳定,但实际上危机四伏,内忧外患兼而有之!”
“说说看!”郑和面色一正。
“先说外患,不但北方草原上有群狼环伺,而且海外东瀛倭寇也是虎视眈眈,骚扰边境烧杀劫掠从未停止过;至于内忧,则问题出在太子之位上。”
“内忧怎么讲?说详细些。”郑和露出了欣赏的目光。【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