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木匠王爷 > 第222章 晋辽大战澶州城
  石重贵到了戚城附近,远远就听到鼓角喧天。他知道肯定是两军正在鏖战,当下麾军急进。才走了一里多路,就已经来到战场。石重贵遥远地看见敌骑很多,漫山遍野。有一个少年骁将,白袍白马,护住行营都部署高行周,冲破重围。敌骑四面追来,被少年将军张弓连射,左射左倒,右射右倒,敌人望风披靡。</p>

  石重贵乘势杀入,高行周看见御驾亲援,也翻身再战,救出了左厢排阵使符彦卿,以及先锋指挥使石公霸,杀死辽兵甚多,辽兵大败而逃。石重贵登上戚城古台,慰劳三将,三将齐声道:“臣等早已告急,可是援军一直没有来。幸得陛下亲临,始得重生。”</p>

  石重贵不禁失声道:“这都是被景延广所误!景延广迟报了数日,所以朕来得迟了。”三人凄然道:“景延广与臣等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肯发兵救援?”说到这里,三人不觉泪下。石重贵好言抚慰,三人这才收泪。石重贵又问少年将军是谁?高行周答道:“是臣儿子高怀德。”石重贵立即召见,赐给他弓马,高怀德拜谢。石重贵解围之后,返回澶州。</p>

  石重贵这边刚刚奏凯班师回朝,其他地方也有捷书送到。李守贞等人率军来到马家口的时候,正好辽军遣派了一万步兵在修筑堡垒,而且在堡垒其外面,又布置了骑兵戍守,其余数万士卒都屯驻在河西,还有数千艘船只运渡兵卒。</p>

  李守贞等人见状,毫不犹豫,挥军冲杀过去,辽国骑兵不敌退走。晋军又乘胜攻到堡垒,很快就攻破,辽兵大败溃散。辽兵骑马过河的被淹死了几千人,被俘、被杀的也有几千人。驻扎在黄河西鄙视你的辽兵,见黄河东边的辽兵失败,只得痛哭着退走,辽人从此不敢东侵。李守贞生擒了辽国将领有七十八人,以及五百多士卒,一起被解送澶州,一并伏法。</p>

  夏州的节度使李彝殷,上奏石重贵,说自己已统领番、汉大军四万,从麟州渡过黄河,侵入了辽国境内,以牵制辽国。石重贵大喜,急忙下诏任命李彝殷为西南面招讨使。</p>

  过去,耶律德光得到贝州、博州,都对这个地方的人加以抚慰,或者拜授官职,或者赐给有纹彩的官服,以此拉拢人心。等到辽军在戚城和马家口被打败后,耶律德光顿时恼恨,把所虏得的民众都杀了,俘获的军士都烧死了。因此引起众人的愤怒,团结合力,奋起斗争。</p>

  正在此时,杨光远起兵造反,带领青州兵,想向西与契丹兵会合。石重贵得到消息,急忙下诏给前保义节度使石赟,率兵驻守郓州,防御杨光远。同时,又命刘知远带领所部,从土门出恒州,会同杜威各军,夹击辽兵。但刘知远没有按照命令行事,他只是移军驻守乐平,逗留不前。</p>

  刘知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对后晋朝廷已非常不满,这事得从石敬瑭说起。之前,安重荣上奏石敬瑭,要求攻打辽国。由于安重荣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桑维翰不敢公开驳斥,只能写密奏给石敬瑭一人,加以反对。石敬瑭惧怕辽国,决定采纳桑维翰的主张后,石敬瑭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设法清除安重荣的势力;二是修复与辽国那种不平等的友好关系。</p>

  为了钳制安重荣,石敬瑭决定重新起用自己原先的第一号心腹大将,能力与功勋都比较出众的刘知远,让他出任紧挨着成德的河东节度使。这几年发生了一些事,让石敬瑭与刘知远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像太原起兵的时那样君臣一心。</p>

  石敬瑭与刘知远关系的第一次恶化,竟然源于一次升职。天福四年三月,石敬瑭下诏,加授归德节度使刘知远为同平章事,成为名义上的宰相。这当然是一种褒奖,但问题是,那道诏书上加授同平章事的人有两个,除了刘知远外,还有一个是忠武节度使杜重威,也就是后来改名杜威的那位。</p>

  杜重威是石敬瑭的妹夫,不但没有什么像样的功绩,能力也比较平庸,人品更是差差劲。杜重威极为贪财,每出任一镇节度使,除了贪污公款外,还要在其辖区内私自加税加赋,用于中饱私囊,对百姓的敲骨吸髄,凶狠程度不亚于赵在礼、张彦泽!辖区内的百姓不堪他的恶政,多有逃亡,但杜重威毫不在意。</p>

  和杜重威这样的人同时升职,刘知远感到是对自己的污辱。于是他四次上表请辞,宁可不升官,也不愿意与杜重威出现在同一道诏书里!石敬瑭很恼火,杜重威是他正准备重点培养的亲戚,刘知远不给杜重威面子,就等于打他这个皇帝的脸。</p>

  愤愤不平的石敬瑭对宰相赵莹说道:“杜重威是朕的妹夫,刘知远虽然有功,怎么可以公开抗拒朕的诏令?削去他的兵权,让他回家养老怎么样?”同为石敬瑭旧日心腹的赵莹忙劝解道:“陛下当初在晋阳的时候,兵不过五千,被十多万唐军围困。如果不是刘知远心如铁石,坚决指挥抵抗,如何能成就今天的大业?这样的功臣,怎么能为了一点儿小小的过错,就将他革职罢黜?这事如果传到外边,也不利于彰显陛下的人君器度。”</p>

  石敬瑭听从了赵莹的劝说,派学士和凝到刘知远家里传话,劝说他接受诏命。和凝确实好口才 说服了刘知远。刘知远不再固执,只好不情不愿地升了官。但君臣之间的嫌疑已经萌芽,再不能恢复如初。不久,石敬瑭任命刘知远为邺都留守,但到任不足半年,又命其入京朝见。</p>

  之后,刘知远滞留京城长达一年。石敬瑭不让他回邺都,也不给他安排新的职务。此时的刘知远,就像当初被李存勖留在洛阳的李嗣源,实际上已经被软禁了起来。可现在为了对付安重荣,石敬瑭觉得非用刘知远不可,</p>

  于是,在汴梁坐了一年的冷板凳后,刘知远被石敬瑭任命为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迅速前往太原上任。从那一刻起,刘知远不再是昔日的刘知远,不再是石敬瑭忠心耿耿的跟班,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p>

  刘知远生于太原,年轻的时候,他身份低微,家徒四壁。一次放牧之时,刘知远放的马匹无意间踩踏了属于寺庙的一块田地。寺里的主持和尚大怒,指挥寺里人员把刘知远抓住,狠狠一顿痛打。</p>

  现在刘知远以一把手的位置回到了故乡,第一件事,就是仿效韩信、石勒的故事,把当年打他的主持和尚找来,与其共坐叙旧,谈笑风生。之后,还派人将其送回寺庙,附送了大批的礼物。</p>

  刘知远做完这事之后,达到的效果与两位前辈相同。太原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人心欢腾,都说新来的刘大帅对自己的仇人都能这么好,还能亏待咱们?很快人心归附。</p>

  石敬瑭死后,本来遗命刘知远辅政。但是石重贵在景延广的撺掇下,没有执行石敬瑭的遗命。刘知远得知后,对石重贵非常不满。他意图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本就,一方面不服调遣,另一方面也偶尔主动出击一下辽国。所以这次对于石重贵的命令,他打了一些折扣,并没有尽力出击。</p>

  再说杨光远本来想和辽兵会合,但被晋军挡住了去路,他率军转而围困棣州。结果刺史李琼毫不犹豫,率军出城打败了杨光远。杨光远只得烧了营寨,退回青州。后晋朝延得报,又任命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为东面马步都部署,统兵屯驻郓州,准备对付杨光远。</p>

  耶律德光听说各路失利之后,萌生了退兵的想法,但他又不甘心就这样窝囊的回去。耶律德光于是想出一计,把精锐骑兵埋伏在古顿、丘城,准备等待晋军与恒州、定州之兵会合后,再迎击它。邺都留守张从恩几次奏报北虏已经遁走,大军打算进击追逐它,后来由于遇上下雨而停止。</p>

  辽军设置埋伏了十多天,人马饥饿疲乏。耶律德光见计不得逞,唏嘘不已。赵延寿献计道:“晋军都在河上,惧怕我们的精锐,必定不敢向前。不如我们进攻澶州,四面合兵攻打,夺取黄河的浮桥,那么中原便可一举平定。”耶律德光听了他的话。</p>

  三月初一,耶律德光亲自领兵十余万在澶州城的北面排开阵势,直达城的东面和西面。果然是金戈挥日,铁骑成云,看不见边际。高行周的部队从戚城赶来救援,和辽兵交战。从晌午到日落,互有胜负。耶律德光指挥精兵,向着中军进击而来,石重贵也率兵出来,摆开阵势等待他过来厮杀。</p>

  耶律德光望见晋军的盛况,对左右说道:“杨光远说晋兵半数已经饿死,现在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于是他使用精锐骑兵,从左方和右方同时攻打,晋军丝毫不动。等到辽兵趋近,却发出一声梆响,接连万弩齐发,飞矢蔽空,辽兵前队,多半中箭,只得退却。接着辽军又攻打晋军东翼,一样没有攻下来。两军苦战到天黑,互有伤亡。耶律德光见不能胜,只好引兵后退,在三十里之外扎营。</p>

  </p>【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