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皇帝召来赵德钧的使节,指着帐前一块大石头,对他说道:“我已经答应了石郎,除非这块石头烂掉,承诺才会改变!”
耶律德光这个看起来带有些冲动的决定,对于契丹而言,实际是出人意料的最好选择。赵德钧统领大军到达团柏谷后,不仅没有再前进一步,而且没有设法让被围的张敬达知道援军接近的消息。如此一来,后唐军的两路大军根本没有协同作战、内外夹击的可能。
吏部侍郎龙敏在他提出扶立李赞华的方案不了了之后,仍不死心。他对李从珂的一个心腹将领李懿说道:“你身为皇亲,社稷沦亡在即。你岂能默默无言?”李懿认为情况没这么严重,赵德钧已经统领大军到达前线,应该能击败契丹,挽救危局。
龙敏只能摇头说道:“我是幽州人,深知赵德钧的底细。他只是一个胆小的懦夫,没有什么出众的谋略,擅长的只有防守城池,修筑营垒,收卖军心这些事。如果遭遇大敌,要指望他奋不顾身,冲锋陷阵,肯定是不可能的!何况他现在名位震主,已存二心,更不能指望了!”
然后,龙敏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他说道:“现在怀州有护驾禁军一万人,战马五千匹。如果从其中挑选出精锐骑兵一千,由我和陈州刺史、勇将郎万金率领,乘着夜色沿介休一带的山路前进。冒点风险穿越契丹游骑的封锁线,只要有一半人冲到晋安寨,就可以成功。现在张敬达的几万大军陷于重围,得不到朝廷的一点消息,士气因而低落。假如他们知道救兵已到团柏谷,肯定会万众一心、死中求生,再结实的铜墙铁壁他们也能冲破!何况只是胡人的游骑?”
听了这话,李懿赶紧将龙敏的新建议奏报给李从珂。李从珂却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叹息道:“龙敏不愧壮士,可惜,太晚了。”李从珂觉得,要从现在这些骄悍不听招呼的护驾禁军中,挑出一千人,去执行这样九死一生的危险任务,还要指望他们服从命令听指挥,根本是不大可能成功的事。于是,和龙敏的第一个主意一样,第二个主意也不了了之。
既然皇帝和北平王,谁都靠不住,晋安寨内的五万大军,渐渐陷入了无可挽救的绝境!在被围的数月中,高行周与符彦卿二将多次率骑兵出击,试图在包围圈上打出缺口。但各镇兵马人心不齐,每次突围都因寡不敌众,失败而归。随着时间推移,唐军自行解救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原因很简单,胃口比人大得多的战马,将晋安寨中屯积的草料首先吃完了。
唐军骑兵为了不让自己的战马饿死,只好去淘洗马粪,捡出还没有消化的植物用来喂马。很快这办法就不管用了,毕竟饿着肚子的马也拉不出多少马粪。于是他们将木块削成细丝,冒充草料来喂马。即使最不挑食的战马也受不了这种伙食,它们饥不择食,互相啃食邻马的马鬃和马尾,等一匹匹战马都不再有漂亮的鬃毛,马匹被大量的饿死。
随着战马数量减少,很多骑兵只好转成步兵。当然也有一些好处,大量马肉补充了粮食的不足,人的食物暂时是充足的。只是由于援军仍然没有一点儿消息,全军的士气渐渐跌至谷底。
眼见迟早撑不下去,副帅杨光远和安国节度使安审琦数次劝说主帅张敬达道:“要不我们投降,至少现在这几万将士还能活命。”张敬达虽然打仗的本事不怎么样,但还是有些骨气。他不愧“生铁”之名,坚决不降。他说道:“我受两代皇帝的厚恩,担任元帅却遭此大败,罪过已经够大。岂能再做出率众降敌的事?相信援兵迟早会来的,我们应该再等等。如果真的援兵不至,到了山穷水尽那一天,你们可以砍下我的人头,出去投降,也不算太晚!”
听了主帅张敬达的话,副帅杨光远认为,他的提议不错,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不过既然愿意牺牲,干嘛要等到山穷水尽的那一天?早点做那事,不是让大家都能早点儿解脱吗?
但杨光远在早年与契丹人交战中折过一臂,自己不便动手。他马上给安审琦使眼色:你来,杀掉张敬达,咱们都得救!安审琦也有点迟疑,害怕当出头鸟,暗想:你作为大军的副帅,不自己去干,交给我来做这样的恶事。是想事情完了,好把罪过都推到我头上吗?由于他们两人的相互算计,张敬达这一天没有出事。
此时要杀张敬达有一定难度,大将高行周知道军心不稳,担心有人刺杀主帅,便亲自带着一批精锐卫士,常常跟在张敬达身后,以防不测。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张敬达却对他先起了疑心,对左右说道:“高行周最近老是跟着我,他究竟想干什么?”高行周听到这话,也不敢瞎积极了。杨光远等人则秘密联络同党,准备起事。
十一月九日晨,按惯例诸将要到张敬达的大帐开会议事。杨光远和安审琦等同谋都提前到达,乘着没有参与他们的高行周、符彦卿二将还没到,动手突袭,一举斩杀了张敬达!
张敬达死了,妨碍大家求生的障碍消除了。所有将领一致决定向契丹投降,连接着来到的高行周和符彦卿也没有异议。此时,晋安寨内的五万大军大多还活着,只是一万匹战马已被吃掉了五千。
敌方近五万大军倒戈,相当于双方的兵力对比一下子产生了十万人的巨变,到这个时候,可以说契丹与后晋的胜利,真正不再有任何悬念!大喜过望的耶律德光接见了各位降将,这些人中不少他都是久闻其名。于是耶律德光一一慰劳,每人赏赐契丹人的皮裘一件、毡帽一顶。众降将被迫穿戴胡服,供胡人皇帝检阅。
然后,耶律德光让众降将引路,进入晋安寨内视察,看到满地马骨,嘲笑道:“你们真是一群恶汉,都不用盐和酪浆当作料,就吃掉一万匹战马!”虽然实际被吃掉的战马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但没人敢说契丹皇帝哪里不对。
耶律德光来到张敬达的尸身前,命人好好收葬,并亲自焚香祭悼。随后,耶律德光当着众降将的面,对自己与石敬瑭的部下说道:“你们当臣子的,就应该学习张敬达这样,忠心事主,至死无贰!”
晋安寨大营中的五千匹战马,以及五万套兵甲被耶律德光接收,运往契丹。五万降兵、降将,耶律德光买要,全交给了石敬瑭,由这位后晋皇帝重新武装之后,充作后晋军队。
在完成这个安排之前,耶律德光又对这些投降的将军们说道:“好好侍奉你们的新主,不要再有二心了!”绝大多数降将都默默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忍辱偷生。唯有一个马军指挥使康思立羞愤难当,竟然气极攻心而死!
晋安寨里的后唐军队一投降,石敬瑭马上派出大量使节,前往各州劝降。太原以北的各州县,大多归顺了后晋,只有少数州县不从。代州刺史张朗杀了后晋的使节,继续向后唐效忠。
端明殿学士吕琦奉旨到前方犒军,这时正走到忻州。他遇到石敬瑭派来的使节,立即将使节斩首。然后,吕琦劝忻州刺史丁审琦说道:“之前胡虏经过城下,对城池都不多看一眼,可见其心不在小。等他们还师,全境必定不能保全!不如乘契丹人还没来,早点率全城军民撤走,经五台去镇州避难。”
丁审琦先是同意了,但临出发前,又反悔了,关闭内城,不肯离开。吕琦身边的军人想马上进攻内城,吕琦制止他们道:“国家都到什么时候了?咱们还要自相残杀吗?”随后,吕琦带着愿意离开的人们离开了城池。丁审琦等他们一走,当即投降契丹。
晋安寨的后唐军投降之后的第三天,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稍稍消化了他们的胜利成果,实力大增,决定挥师南下,攻灭后唐。出征之前,石敬瑭准备让一个儿子留守太原。在干爹面前,他家是没有内政的。石敬瑭不敢擅自作主,特地让自己的儿子们站成一排,请耶律德光挑选决定,看哪个孙儿合适?
石敬瑭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长子石重殷和次子石重裔已在洛阳被杀,幼子石重杲夭折,留在太原的还有三个,分别是李皇后,也就是即后唐的晋国长公主,唯一的亲子楚王石重信,寿王石重乂,以及未成年也未受封的小儿子石重睿。除了三个儿子外,石敬瑭原本有个大哥叫石敬儒,已去世多年,石敬瑭收养了大哥的遗子石重贵,视如己出。虽然石重贵只是侄子,但却比几个亲儿子长得更像养父石敬瑭,此时他也一起站出来,接受干爷爷的挑选。
耶律德光一眼便看中了这个小一号的“石敬瑭”,指着石重贵说道:“就选这个大眼睛的孙子。”契丹皇帝大概没有想到,相貌相像的人,行为可不一定相像,有乖儿子不一定有乖孙子。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