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科幻灵异 > 木匠王爷 > 第182章 安重诲多方树敌
  李嗣源知道,真正的幕后主使出场了。他心想道你们一个是我最信任的老朋友,一个是我从小看到大的好儿子,相煎何苦太急!李嗣源一时之间,找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反驳安重诲。于是他只得回忆起家史,说道:“朕还是个军中小校的时侯,家里很穷,多亏了从珂这孩子出去捡拾马粪,辛苦挣钱来补贴家用。难道如今朕身为天子,连他都不能保吗?你如果非要处置他,那就随你处置好了!”</p>

  安重诲听出李嗣源已经动怒,连忙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这是陛下父子之间的事,情涉骨肉,我一个外人怎好插嘴。该如何惩办李从珂,只望陛下裁决!”李嗣源答道:“朕让他回家闭门思过,已经裁决过了,难道还要朕再重复一遍吗?”</p>

  李从珂清除计划受阻,但是安重诲已不能罢手。如果让李从珂躲过了这一难,将来很可能复活,自己就会有大麻烦!所以他只能继续实施计划,不达目的不罢休。</p>

  在安重诲的安排下,平定河中兵变有功的索自通,顶替了李从珂,成为新的河中节度使。索自通工作努力,知恩图报。上任没几天,他就在河中收缴了一批武器,派人送到洛阳。索自通宣称道:“这些都是李从珂在任时,瞒着朝廷私自打造的兵器!李从珂掌控大藩,手握重兵,却在私下扩张武力,其居心之叵测,岂不让人细思极恐,触目惊心!”</p>

  如果用“治军无方,丧城失地”多名义治不死你,那么搬出在历朝历代都是杀无赦,斩立决,没得商量的“谋反”大罪,你还能跑得了吗?然而,出乎了安重诲的预料,这一顿铁拳威猛挥出,却仿佛打在了棉花上,连个响都没听清楚。</p>

  因为谋反固是不赦之罪,但那几件来历不明的兵器,能不能成为李从珂谋反的铁证,却大可商榷。在这关键时刻,又有一位重要人物站到了安重诲的对立面,充当李从珂的保护人,终致使安重诲功败垂成。</p>

  安重诲的这位新对手,是此时事实上的后宫女主德妃花见羞,以及依附花见羞的宦官首领孟汉琼。从某个角度上来讲,这两个对手也是安重诲自己创造出来的。本来,安重诲是花见羞得以嫁给李嗣源的大媒,花见羞对他是比较感激的,也常常在李嗣源面前为媒人说好话。</p>

  李从厚大婚,最初选择的是安重诲女儿。这是花见羞出于报恩的目的,向李嗣源建议的。但这个好意被安重诲自己拒绝了,花见羞才又推荐了孔循的女儿。可没过几天,原本好得跟一家人似的安重诲与孔循就翻脸了。枢密院一道诏令,就把李从厚的岳父挤出朝廷,其实等于间接打了花见羞的脸。</p>

  就在李从珂被杨彦温驱逐的前几天,习惯于大把花钱的花见羞想重新装修一下皇宫,向国库索要的一批绸缎,打算用来制作地毯。安重诲听说了这件事,认为国家还不富裕,不能乱花钱。他不顾自己马上要动手收拾李从珂,此时应多交朋友少树敌,还是公事公办,甚至上纲上线地训诫了花见羞一番道:“你记不得前朝皇后刘玉娘是怎么死得吗?”</p>

  安重诲这次的警告让花见羞又惊又恨又怕,孔循的事已经让她担忧:安重诲要收拾谁,是从不考虑往日交情的。花见羞本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自嫁入李嗣源家门,就讨好李嗣源身边的所有人,争取一个也别得罪。</p>

  花见绣以此当作自己的行动准则,所以和李从珂相处得很好。可是现在,安重诲不留余地的所作所为,逼得花见羞无法中立,非站队不可。与其和不讲交情的安重诲站一起,不如同对自己很尊敬的李从珂站一队。何况她也看得出来,皇帝丈夫在内心是不想伤害这个养子的。</p>

  于是,花见羞在宫中与安重诲见招拆招,在她的保护之下,李从珂的谋反大罪一直得不到认定。闭门思过的李从珂也在设法自救,他待罪的私宅位于皇城东侧的清化坊,与礼部郎中吕琦是近邻。吕琦正好也与安重诲不对付,在朝中百官大多像避瘟疫躲着李从珂时,只有吕琦还时不时去李从珂家中探望。于是李从珂与吕琦结成密友,有什么琢磨不定的事,都请吕琦帮他拿主意。</p>

  八月四日,就在安重诲积极布置,准备讨伐两川之际,有两名中低级军官李行德、张俭突然向李嗣源奏报,声称接到一个叫边彦温的知情人密报:安重诲正以即将南下征讨吴国的名义,悄悄调集军队。他还秘密与吴国来往,同时找人给自己算命。他究竟想干什么,实在让人不敢深思!</p>

  这件事如果属实,就比几件来历不明的兵器严重多了。李嗣源忙召来安重诲对质,调查此事。原来之前有一名自称是吴国密使的人来到后唐,经户部尚书李鏻的引见,与安重诲见了面。</p>

  这位吴国密使语出惊人,声称吴国新上台的掌权者徐知诰,其实一直心向中原,他愿意让吴主向后唐称藩,现在只要“得安公一言以为信”,大事即可办成。</p>

  安重诲认为:徐知诰以徐温养子身份继掌大权,在淮南根基不稳,处境艰难,所以向中原靠拢是可信的。而且,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吴国臣服,这样天大的馅饼从天上掉下来,岂能不接住?</p>

  于是,大喜过望的安重诲给徐知诰写了密信,表示对他的弃暗投明非常欢迎,同时拿了一条价值千贯的名贵玉带作为信物,交给吴国密使带回,进一步约定吴国去帝号称藩臣的具体事宜。</p>

  然而这位吴国密使离开一年多,再也没有任何回音。感觉受到愚弄的安重诲非常恼怒,但又不能公开,否则堂堂的大国枢密使上了骗子的当,传出去面子往哪儿搁?安重诲找了个由头,把向他引见密使的李鏻贬为行军司马,但还是积愤难消,总想找个机会,敲打一下吴国,出出这口恶气。</p>

  结果,现在好了,没等他动手,先被人举报了!听完之后,半信半疑的李嗣源,询问身边两位侍卫都指挥使安从进和药彦稠怎么看?两人表示道:“这件事明显是奸邪小人企图离间陛下君臣。安重诲侍奉陛下长达三十年,是陛下让他位极人臣,得享富贵。他怎么可能会造反呢?我们愿以全家性命做保!”李嗣源最终相信:安重诲不至于造反,但瞒着自己搞小动作是可以肯定有的。</p>

  考虑了片刻,李嗣源下令斩了告密人边彦温,召安重诲相见。表面上,两个老朋友饱含热泪,共话当年,再次言归于好。但李嗣源对安重诲的信任,已经回不到当初了。李嗣源之所以肯放过此事,不再追究,最大的原因不是他和安重诲之间几十年的战斗友情,而是讨伐两川的战争马上就将打响,这种时候不能更换枢密使,让朝廷自乱阵脚。</p>

  然而,刚刚涉险过关的安重诲并没有就此罢休。八月十一日,由宰相赵凤出头,发起反击道:“臣听说最近有奸邪小人,公然诬告社稷重臣,企图动摇国家的根本!虽然他们的阴谋已被挫败,但这些小人还没有得到惩处!”</p>

  于是,为了安抚安重诲,李嗣源又下令逮捕了李行德和张俭,一并诛灭全族。但李嗣源也将此案到此画上句号,不管李行德与张俭有没有幕后主使,都不许再追究。</p>

  九月,两川战事正式打响。军队、粮饷频繁调动,正是枢密院工作最繁重,最紧要,最不能轻动的时候。安重诲突然向李嗣源撂了挑子,请求辞去枢密使的职务!在这个关键时刻,李嗣源自然要挽留,便对他说道:“我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你,诬告你的人都已经被我杀掉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p>

  安重诲的请辞看起来非常诚恳,他说道:“臣出身寒微,幸而遇到陛下,得以升至今天的高位,可也招来了太多的嫉恨。这一次要不是陛下明察秋毫,臣全家恐怕一个人都活不下来!臣能力太低,担当的责任又太重。只怕有一天,抵挡不住这些流言,大祸及身!臣现在只求在那一天到来之前,陛下能给我一个小镇,让我早点儿退休,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p>

  以安重诲一惯性格,他自然不是真想退休,而是兵行险着,以退为进,通过展示自己的不可替代,来加固自己在李嗣源心中的地位。李嗣源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表示不准。谁料安重诲不听,不顾李嗣源的一再挽留,坚持要辞职。几轮下来,李嗣源也被惹火了,大怒说道:“好吧,随你便!难道你不干,我就找不到人了吗!”</p>

  李嗣源却没想到,此时还真没有人敢接安重诲的班。李嗣源召见范延光,范延光便力劝皇帝应该挽留安重诲,并且说道:“安重诲要是走了,朝中有谁能代替他?”李嗣源说道:“你不就可以吗?”范延光连忙推辞道:“臣入值朝廷的时间太短,才能也远不如安重诲,怎能担当这样的重任?”</p>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

  </p>【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