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诡三国 > 谁来谁看谁说谁心中的三国 第2768章四地之分
  斐潜往前面走过去。

  许褚则是跟在斐潜后面冲着斐蓁笑眯眯的晃了晃拳头然后往骠骑府衙的校场方向挑了挑眉毛。

  斐蓁则是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老老实实的低下头往前快走了几步跟在斐潜身后往议事厅而去。

  斐蓁比一般的孩子有着更强的好胜心。

  这自然是斐潜有意的引导但是好胜心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约束而这个约束就是『礼』。

  礼来自于知书达理人间世故。

  『又去梅岭庄了?』斐潜一边走一边问道。

  斐蓁点头『呃去了。』

  『又闯进去了?』斐潜问道。

  『没。』斐蓁低着头『说是要静心苦读不见外客。』

  『所以不服气准备文的不成就想要动武了?』斐潜不咸不澹的说道。

  斐蓁吞了一口唾沫『这个……』

  『这倒也是个办法。』斐潜依旧是澹澹的说道『但是这是莽夫所为你是莽夫么?』

  『啊?』斐蓁抬起头然后朗声说道『自然不是!』

  『嗯。』斐潜点了点头。

  随后斐潜就没有再说一些什么。

  斐蓁则是跟在后面低着头若有所思。

  拐过回廊前方便是议事厅。

  荀攸庞统贾诩已经站在了厅堂之外拱手相迎。

  斐潜和三人见过了礼然后前后走进了厅堂之中分宾主落座。

  『今日之议』斐潜坐下之后环视一圈『西域。』

  三人刚开始都有些默然。

  边疆问题几乎是所有帝国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似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沿着开拓扩张然后忙于平乱止步不前最后陷入萎缩崩塌的轮回之中翻滚回旋。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道路的开拓一个帝国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但是这个范围并非是帝国之中采取了什么更为优良的办法亦或是改进了什么策略而仅仅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被动提升而已。

  可以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科技如果永远不变生产力一切都不会发展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帝国永远无法走出这样的怪圈?

  有没有扩张的愿望其实和皇帝有很直接的关系。

  如果一个皇帝本身就是碌碌无为那么帝国即便是再大也是止步不前的。

  历朝历代的君王之中在当下之前有野心并且付诸实践的其实并不是汉武帝是秦始皇。因为其实汉武帝远击大漠开拓西域并非是汉武帝本身有对外扩张的野望而更多的是为了和匈奴对抗就像是陇西的地名一样张掖等等是为了伸出手挥动双拳方便殴打匈奴。远征夜郎国么或许也有扩张版图的想法但是相信更多的是因为听到了夜郎国很有钱而当时汉武帝很缺钱。

  在汉代之后不缺钱又很有野心然后搞死了自己的是杨广。他开挖运河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了国内怨声载道最后被李唐所取代。不过杨广远征目的也不是那么单纯……

  没钱却将事情给办成了但是没办好的则是元朝。先不管金帐汗国究竟是几种计算方法但是至少在元朝当时其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无疑是相比较中原地区更为落后的生产制度和政治模式也是更为粗糙的可就偏偏是这样一个更为落后且相对来说更为野蛮的政体却能打下当时生产力和科技水准更高的宋朝说明其实经济和生产力并非是制约一个帝国扩张脚步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实际上对于华夏来说没能走上对外的征伐路线最重要的因素依旧是『人』。

  『西域利害自孝武起大汉各便是争执不定尤其是孝光武之后……』

  斐潜说了一个开头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忍不住自己上方看了一眼。因为在斐潜刚才说话的时候他心中似乎升腾起来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就像是东汉自光武之后的皇帝忽然都位临左右或侧耳旁听或是怒目瞪眼一般让斐潜不由得有些发毛的感觉。

  『咳咳……』斐潜轻咳了两声不再讲光武之后的皇帝如何如何了『西域之难非难于兵实难于人也。诸位可有何见?但请直言之。』

  西域问题或者说是边疆问题。

  其实不仅是汉代所有王朝都会面临这个这个问题。

  贾诩笑了两声『若说易倒也极端易直遣些官吏夺了吕奉先兵权押其来京就是。』

  庞统一旁嘿然『文和何必试探?主公既召集你我三人于此便为了求一长远之策若仅是解决燃眉之危便是庸人也知此法又是何必赘言。』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西域之变既在西域之中又在西域之外。观一地得失乃为天下所先也。吕奉先自诩了得上无君主藐视律法当有此祸。然古往今来仅吕奉先一人乎?春秋郑伯又是如何?其事不广为人知乎?其果不扼腕而叹乎?奈何今如是!』

  贾诩哈哈笑了笑『既然如此凡俗之策就不必谈了……嘿嘿今日不妨且论郑伯克段何其多也!』

  春秋有的人可以在其中看到权柄欲望放纵有人看到了军事政务但是也有的人看到了只想要睡觉。

  东汉处理西域问题的方法其实和其他后续的封建王朝基本一样换就完事。

  真的就是换了就完事?

  很显然并不是。

  那么归根结底为什么换了人甚至可以是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全数都换掉依旧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前仆后继?

  其实很简单人换了权柄没有换。

  人换了制度没有换。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治标不治本野草吹又生。

  也有人想当然的说只要军队里面有政委就像是大熊一样安排就成但是实际上大熊已经用他亲身经历以及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了政委不是万能的政委一样可以腐败和叛变……

  『边疆之事需慎之又慎。拘谨太过将令之不达军务亦不畅。』荀攸说道『若是放任又是易生吕奉先之属稍失辔?便是祸乱。故某之见越是偏远越需直监将领虽有临时处置之权然需事后上禀。若此可慎行之当免大祸。』

  荀攸的建议是约束在外将领的权柄至少要在行事之后要上报审核。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这是一句老话。

  这句话原先是因为信息传递不顺畅所以前线的将领必须要拥有比较高的自由度并且前线作战讯息万变若是按照后世某个封建王朝似的什么对阵策略作战模式都是由后方的文官亦或是君主制定的锦囊妙计来定不到什么时候就不能打开什么的这样做法对于将领的约束是强了但是导致的恶果则是更加可怕。

  对于西域或是类似于西域的问题来说自然是需要约束和控制但是一味的追求对于武将的约束和控制必然会束缚华夏前进的脚步。

  因此荀攸的建议是给与将领的一定的自由权但是将领在行使权柄之后必须上报以此来限制某些将领的无序扩大以及混乱律法。

  庞统点头说道:『公达所言不差然西域之中亦有直尹监多有少报漏报隐报之事。以某之见当分拆为妙。权柄过重智急则多昏也。西域庞大可以分为东西南北四道分列校尉以驻之以一都护统御四方校尉……』

  庞统则是觉得上报审核制度还不够对于在外将校来说这些将校权柄过重需要拆分权柄。

  这也是汉代对付地方豪强的策略是削藩的经验并且斐潜当下也在这么做比如新建的那些执政机构地方巡检制度等等。

  庞统认为西域已经架设了直尹监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直尹监里面的官吏因为本身权柄不大同时又是属于边缘地区所以多多少少有些混日子的情况出现再加上勇于上报的官吏被害便是畏缩怕事两眼一闭当做无事发生。因此要地方人员主动上报在某些时候并不能有太大的作用还不如直接将权柄切分。就像是诸葛亮在南中把南中分成了三个郡如此一来南中就自然降低了一家豪强就可以把持地方的风险使得南中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庞统觉得徐庶和诸葛亮在南中采用的方式是可以重点考虑的……

  贾诩在一旁则有些不同的意见他捋着胡须缓缓的说道:『令君所言确实有理。若无外敌狼顾此策着实不差。不过……权若分之军必分之西域之地地广人稀驻多则费少则惫兵合之方可胜分则多败乱久之则生异心届时必乱也。若以某之策直用以乱制乱即可何必防之?就如旧屋不去何处立新居?』

  陇西包工头贾诩显然是在陇右系列事件当中收益良多也有了相当多的经验。对于贾诩来说外面摸摸里面补补不是他的性格他更喜欢直接推倒将原有的那些生产归属关系彻底摧毁然后在废墟当中重新建设更好的建筑体系。

  简单一句话就是大锤八十小锤四十!

  至于在重建装修过程当中的尘土和碎石等等贾诩表示都不是事。

  贾诩又说了他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贵霜和安息的情报收集情况然后他还表示可以利用西域之乱引诱安息贵霜入局然后在西域之中给与其沉重打击……

  贾诩说得眉飞色舞但是一旁的荀攸听了则是不断地在揉自己的额头也多亏是荀攸耐性好一直等到了贾诩说了一段落之后才对贾诩说道:『贾使君若真与贵霜作战所需人财物又是从何而出?』

  先不说什么能不能拆至少请工人是要先给钱粮的罢要不然连工人都没有还怎么拆贵霜的家?

  贾诩哈哈一笑『自是西域所出!西域邦国几世积攒漫说支撑一次大战就算是再来两次也是无妨!』

  贾诩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卷书册上面标明了西域各个邦国的大小以及贾诩对于其国库的预估看着书册上那些浓墨重彩的笔迹相关标写的数目就可以知道贾诩垂涎西域邦国积累的财富或许不是一天两天了……

  『西域当下犹如昔日夜郎。此乃文优所遗策是也。』贾诩继续说道『西域胡人其心各异心向大汉者十不二三。昔日留吕奉先于西域就是若其可用则用之若其不可用则借此清之。如今吕奉先狂妄自大一意孤行正当清理西域之时也。』

  贾诩说得似乎是轻描澹写但是这其中蕴含的铁血味道却在议事厅内隐隐弥漫而开。

  对于胡人的态度贾诩和李儒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有投降的听使唤的胡人才是可以留下性命以驱使的而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胡人就一律处死就行了……

  杀一万或是杀十万二十万对于李儒和贾诩来说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文优兄当年尚在之时曾多次派人打探……』贾诩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缅怀着一些什么然后继续说道『贵霜之力不亚于大汉虽说分居东西恐有一战!与其届时应对仓促倒不如引其兵劳其力于西域之中一决高下!』

  『更何况贵霜安息之后尤有大秦!』贾诩沉声说道『故西域之事当计于内外。一战而定除却烦恼。』

  在斐潜的示意之下贾诩带回来的贵霜相关资料也被分发到了荀攸和庞统手中相互传看。

  在这些资料当中有一些是通过和贵霜安息胡人的接触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也有一些是派遣了人员前往在返回之后叙述的两方面进行相互的比对。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资料都证明其实在大汉西边同样还存在有强大的帝国甚至不逊于当年的匈奴……

  这些内容斐潜并没有特意的夸大也没有对于其中的一些描述进行修正一方面是斐潜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贵霜安息等国的信息掌握得并不完全万一是斐潜记错了呢?另外一方面是斐潜也必须要鼓励这种主动的去收集周边国家信息的行为不能像是辫子朝一样表示什么天朝上国周边都是蛮夷了事。

  贵霜安息等国是具体延续了多少时间是在什么时候衰败的这些时间点斐潜其实印象并不深刻。

  但是有一点似乎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些建立在中亚地带的国家不知道是不是受限于生产力的水准还是什么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国家难以难以逾越西域天山侵袭到中原地域。

  反而是在中原紧邻的大漠雪区之内的部落对于中原的华夏政权有了比较深的影响一直都是华夏封建王朝的外部大敌。

  被称之为大秦的罗马其实在这个时间点上也处于混乱之中。

  似乎是因为几乎是出于同一的纬度上所以不管是大汉还是大秦亦或是贵霜安息其实都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导致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侵袭再加上内部的庄禾收成在气候的变动之下减产引发一系列的民生上统治上出现了重大的问题使得整个帝国开始分崩离析。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汉到晋也是耗费了二三十年才使得中原国力被掏空了导致了五胡乱华所以要让斐潜表示说在未来这些国家完全不可能打到中原来他也确实不能打这个包票。

  对于华夏的封建王朝来说一旦丧失了向外走的动力自己就将自己给内卷死了。毕竟作为中原农业民族对于外界保持警惕性和好奇心是非常必要的。

  只会耕田不会拿武器的华夏人吃的亏太多了。

  这必须要改。

  因此斐潜并没有和贾诩等人说什么敌人不可能越过西域打不到中原的话而是静静地看着三人看着相关资料。

  三个人的策略荀攸最为缓和贾诩最为激烈而庞统居于两者之中但是是否策略只能是按照这三个等级来进行呢?

  斐潜觉得荀攸贾诩庞统三人似乎都漏了点什么。

  而这个被遗漏的问题才是斐潜想要重点研讨的。

  『对了蓁儿』斐潜转头对着在后面旁听的斐蓁说道『去将你前些时日写的「四地之论」拿来请三位叔伯指点一二……』

  斐蓁愣了一下『啊?』

  『啊什么啊?就是你之前写的那一篇关于边地生地熟地汉地四地的策论……』斐潜摆摆手『就在我书房之中……』

  斐蓁恍然便是欣欣然起身而去。

  荀攸等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不由得纷纷沉思了起来……【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