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心里非常明白,小塔山附近百姓对于捕杀野兔是持支持态度的,这是因为野兔对于农田来说,是一大危害,若是任由野兔繁殖,那么,老百姓辛辛苦苦开垦的梯田就白弄了,野兔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悍,在小塔山已经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若人类不进行捕杀,则野兔会爆炸性的增加,从而把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给吃光。
野兔的食谱是很多的,各种瓜果蔬菜,小麦等作物,都可以是野兔的食物,在野兔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危害还是可控的,可若是山上野兔太多,则人类开垦的农田里的作物,也就要遭殃了,所以,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捕杀野兔都是势在必行的,哪怕造成这里野兔的灭绝,那也是没有人在乎的,老百姓更看重自己粮食的安全,不会去考虑野兔的死活。
小塔山这里,原本是野兔和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是人类的大规模活动侵占了它们生存的乐园,但它们只是动物,没有抗议的权利,它们只能无奈的接受,人类把山体开垦成梯田,它们这些动物也是无可奈何,当他们去吃庄稼的时候,反而会激起人们的愤怒,从而对这些小动物进行大规模的捕杀。
李安一行人沿着山路行进,一路上一只野兔都没有发现,可见这里的野兔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毕竟,这里的栖息地有三分之二都变成了梯田,野兔们的生存区域更小了,被捕杀的也太多了,数量大规模下降也是很自然的。
不过,对于这些少量残存的野兔,人类也没有放弃打压,在这一路上,李安还是看到了不少用来捕杀野兔的陷阱,这些陷阱设计的很巧妙,兔子是很难发现的,尽管大部分陷阱根本就抓不到野兔,但只要有少数几个陷阱抓住野兔,那就足够了。
小塔山不是一个打猎的好地方,这里的猎物已经被周边的村民打的元气大伤,剩下的猎物其实已经很少了,种类更是只有野兔和野鸡这几种了,不过,这里的风景确实非常好,比较适合欣赏景色。
尤其现在是春季,地里的庄稼都开始生长了,部分油菜地已经开满了油菜花,非常的美丽,隔着很远都能闻到油菜花那特有的香气。
坡度较为缓和的地区,被打造成了梯田,而坡度太陡,实在没法打造成梯田的区域,也有一部分被栽上了果树,果树是直接栽种在山坡上的,一片片的都开着花朵,非常的美丽。
一些百姓正在果林里忙活着,他们在忙着给果树下的土地除草,这都到了春季了,山坡上的杂草不是一般的多,而这些杂草的存在必然会与果树争夺营养,从而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为了让果树能够长得好,就必须要经常进行除草。
庄稼地里也有不少人,在辛勤的忙碌着,不过,他们似乎并不是在除草,而是在田地里挖野菜,也就是一种非常美味的荠菜。
蜀中的荠菜可不少,这里的人口密度相对比较低,荠菜供应充足,就算是益州城的荠菜,那也算得上是白菜价,而京城的荠菜价格已经非常高了,人吃多了鱼肉,就会比较喜欢野菜的味道,吃着野菜会有不一样的享受。
李安下面走到几名正在除草的百姓的面前,开口问道:“你们除草呢?这是你们家的果园吗?”
一名农民模样的人,开口说道:“不是,这是东家的果园,我们是佃农,过来帮忙干活的。”
原来这个农民租了地主的二十亩梯田种植庄稼,但在农闲的时候,他也要抽出时间来给地主家山坡上的果树林进行除草,而且是免费除草,没有报酬的,谁让他是佃农呢?而他租种的二十亩梯田租税也很高,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粮食收成都要交给地主。
“这梯田难道不是你们农民自己新开垦的吗?为什么是租种?”
李安好奇的问道。
毕竟,这里的梯田看上去很新,并不是很久远的梯田,李安觉得是刚开垦不久的,一直以为是附近农民自己开垦的,却不料居然还有地主。
“这里的整座山都是东家的,这些梯田也是前年东家找人开的,去年又开了好多,这些新开出来的梯田自然还是东家的,东家说了,只有山上的野兔和野鸡不是他们家的,让我们随便逮。”
农民说道。
“东家,是哪个东家?”
李安开口问道。
“哎呦,咱东家的来头可大了,是朝中贵妃的本家,这座山也是朝廷赐给东家的,这么大的一座山,每年光是收租就是很大的一笔收成啊!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吃喝不愁啦!”
农民说着一脸的羡慕。
这人与人是没法比的,有的人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而有的人一出生就一无所有,这些农民就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需要非常辛苦的干活,才能勉强填饱肚子,而有些地主啥也不干,却可以坐享其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李安一听是杨家的产业,顿时就明白了,皇帝真是太宠着贵妃了,就为了让贵妃高兴,就能整座山整座山的赏赐给贵妃的家人,估计皇帝老儿赏赐的时候,都没搞清赏赐山有多大,对于附近百姓有多重要。
贵妃的家族拥有了如此大的产业,在蜀中可以说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基本上啥也不用干了,只要躺着收租就可以了,没法开辟成梯田的区域也改造了一部分种植果树,可以说一点也不浪费。
不得不说,这杨家还挺有经济头脑的,皇帝赏赐一座山,并不能给自己的家族带来足够的收益,山上的木材和野味所能提供的利益实在太少,而他们把这座山改造成梯田,并进行出租,如此,所能获得的利益就大大增加了,难以改造成梯田的区域种上果树,并强迫佃户分块无偿打理,这又是一份不错的收入,如此一来,皇帝随意赏赐的一座荒山,到了杨家的手里,就能产生很大的经济利益了,可以让他的家族变得更加的富裕。
而皇帝赏赐的土地,又何止一座小塔山,这只是贵妃本家的其中一个罢了,还有别的本家也被赏赐的,直接被赐给良田的也有不少,总之,小日子过得都挺不错的。
在倾斜四十五度的山坡上除草,这可不是什么好活儿,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摔下去,而万一真的摔伤了,那也是自己的责任,东家是不会负责的,另外,在倾斜的山坡上除草,对体力的消耗也会比较大,人会更容易感到疲累,但没有办法,他们是佃农,对于地主提出的额外要求,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选择无条件的服从,似乎很是无奈。
杂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就算他们将果园的杂草全部清理干净,但要不了半个月杂草就会重新长出来,一个月之后就能长得很茂密,而到了夏天的时候,杂草的生长速度会更快,半个月就能长的很茂密了,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更加频繁的给果树除草,工作量肯定很大,也会很辛苦。
这一块果园足有十亩,正在除草的农民一家有六个人,连两个孩子也来干活了。
聊了一阵子之后,李安又去了不远处的梯田之中,那里有十几名老弱在挖荠菜,他们似乎是在自己租种的田地里挖野菜。
“你们挖野菜呢?”
李安开口说道。
“荠菜。”
一个半大的孩子开口说道。
“这是你们家租种的土地吧!一共租种了几亩?”
李安开口问道。
“是的,有三十亩地。”
孩子说道。
“怎么只有你们这些孩子在挖野菜,家里的大人呢?”
李安继续问。
“哦,去城里干活了,给人运货。”
半大的孩子开口回答。
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光靠租地种植难以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于是,他们便会在农闲的时候找点副业干干,给自己挣点外快,而孩子又干不了什么副业,所以,就跑到自己家租种的梯田里挖荠菜了。
“这荠菜是自己吃,还是拿到城里去卖?”
李安开口问道。
“当然是挖的多了就拿去卖,挖的不多就自己吃了。”
半大孩子开口说道。
“价格多少,几文钱一斤?”
李安问道。
“不贵,两文钱一斤。”
半大孩子说道。
李安点了点头,与众人离开梯田,沿着田埂慢慢行走,以免猜到梯田里的庄稼,要是把庄稼给踩坏了,那就不好了。
“李侍郎,这一路走来,梯田可真是不少啊!这蜀中的梯田可比关中多多了。”
陈龙说道。
李安点头道:“这是自然,蜀中山区多,到处都是山峦,要是不弄梯田,这里的粮食就要不够吃了,老百姓要饿肚子的。”
对于蜀中的梯田,那是蜀中人口的保障,没有梯田,蜀中的人口就无法维持这么庞大的数量,梯田虽然不如平坦的田地,在耕种和浇水方面都有很大困难,但有地总比没地强,有梯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没有这些梯田,对于蜀中的人口那是会有很大影响的。
而梯田根据分类,可分为四大类,主要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隔坡梯田几类。
水平梯田是指沿等高线把田面修成水平的阶梯农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保水、保土、增产效果较好的一种,一般倾斜度不会超过十五度,甚至还有可能会更低一些。
坡式梯田指山丘坡面地埂呈阶梯状而地块内呈斜坡的一类旱耕地。它由坡耕地逐步改造而来。为了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则在适应位置垒石筑埂,形成地块雏形,并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块内坡度逐步减小,从而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许多地方在边埂上栽桑植果,栽种黄花草等,既巩固了地埂,增加收益,又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在条件许可时,坡式梯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梯田。
复式梯田指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开辟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多种形式的梯田组合,它的修建宜经过统筹规划,在必要条件下还可配合水平沟等水土保持工程,以提高坡面耕地的保水抗蚀能力。修建复式梯田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水土保持效益。
水平梯田与自然坡地沿地坡相同布置,即上一阶梯田与下一阶梯田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山坡地,此坡地也可做下一级水平梯田的集水区,水平梯田上种作物,坡地上种草、集水。
而不论是哪一种梯田,都是因地制宜之下的产物,不同地形适合不同的梯田形式,另外,由于机械难以进入,修筑梯田主要还是靠人工完成,利用人工修梯田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选择修筑的时间,应该是冬春农闲季节进行,这个时间进行修筑梯田的投资最少,质量也最高。
修筑梯田的时候,无法避免的是梯田上的硬坎,梯田的埂坎要占去一定耕地,使可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可在埂坎上种植作物,如南瓜、黄花及蚕豆等,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梯田是围绕山体修筑的,而小塔山这样的小山山顶是没有水源的,如此,就给灌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庄稼要想长得好,就必须要有水源的灌溉,没有充足的水源是没法保证庄稼正常生长的。
而这又岂能难倒聪明的蜀中百姓,虽然山顶没有水源,但山下却有一条小河,只要把山下小河里的水运到山顶就行了,直接用桶挑水太慢也太累,但这里有非常先进的翻车,可以一级一级的将河水运输到山顶,然后,一级一级的往下浇灌,从而让所有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滋润,保障庄稼的正常生长。【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