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穿越小说 > 盛唐不遗憾 > 第一百八十章 矿洞的来历
  铜箱子看上去非常别致,而且是落了锁的,给人一种里面有宝贝的感觉,至少,李安等人都这么认为。

  “将军,这个别致的铜箱子还落锁了,里面肯定是值钱的宝贝。”

  “这里的金子都是用木箱装的,这铜箱子里面肯定是更值钱的宝贝。”

  “比金子还贵重的宝贝,会是什么呢?”

  李安咧嘴一笑,看向手持铁锤的李昆雄:“昆雄,砸开它。”

  “是,大兄。”

  李昆雄应了一声,举起大铁锤,猛的砸向铜箱子上的大锁。

  “咔嚓……”

  一声金属断裂的脆响,大锁被硬生生的砸开。

  李昆雄轻轻掀开铜箱子,眼睛顿时直了,这是一种极其诧异的眼神,这说明箱子里的物品,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而且,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李安与麾下众心腹将校,顿时全都屏住了呼吸,好奇的看向铜箱子的内部。

  “是一件兵器,居然是兵器。”

  “这兵器像是一把弩,不过,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弩大为不同。”

  “这把弩居然是全铜的,看上去很是精致,不过,弦已经断了,不能用了。”

  “这弩夹子里,还放了十支全铜打造的无羽弩矢,这是诸葛连弩,没错,这一定就是书中所说的诸葛连弩。”

  “末将早就听说过诸葛连弩,不过,后来听说失传了,难道真的就是眼前这东西?”

  众部将既诧异又兴奋。

  李安自然也听说过诸葛连弩,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兵器,按照《诸葛亮传》的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这些记载都足以证明,诸葛连弩,也就是损益连弩,的确是蜀国丞相诸葛亮设计,并让工匠制作而成的。

  “诸葛连弩应该是木制的,发射的弩矢也是铁质和木质的,这一个套弩和矢都是全铜的,造价肯定不少,看来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收藏纪念的,不过,若真是木质的,或许现在已经变成一堆粉末了,就像箭杆一样。”

  李安笑了笑,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大兄,可刚才那边的几万枚铜簇头又怎么解释?全都是为了收藏吗?”

  显然,在诸葛连弩出现的年代,铁质兵器已经完全取代铜质兵器,成为战场上的主力,箭头理应是铁质的才对,只有殷商时代才会出现铜质的箭头,而若是这些铜矢全都是用来收藏的,也不需要这么多才对,况且,木质的箭杆都烂掉了,这么大的数量,应该是备战所用,用铜矢箭头备战,这让李安难以理解,难道铜的价格会比铁便宜?

  “将军,这箱子底部有数百支铜矢,应该全是为这张连弩打造的。”

  “居然有数百支全铜弩矢,难道是用来作战的,”

  李安摸出几支全铜弩矢,并试了试充满弹性的铜质弩臂,突然发现自己的判断失误了,这支全铜打造的弩,很有可能是用来作战的。

  ‘用铜矢作战,可真够土豪的,不过,这里毕竟有金矿,拥有金矿的主人肯定不差钱,而且,只有一张铜质诸葛连弩,也许是最高地位的人才能使用,作战意义倒是不大,象征意义倒是非常的巨大。’

  李安始终觉得铜质连弩太过笨重,携带远远不如木质连弩,而且,铜质弩臂的弹性也还是不如木质或者竹质的,对弩矢的射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将军,这里有数百张损坏的木质诸葛连弩。”

  李安轻轻走了过去,拿起一张朽掉的诸葛连弩,点头道:“没错,这些都是木质的诸葛连弩,已经完全朽掉了,太可惜了,足足数百张啊!这下面是铜簇头木质弩矢,可惜矢杆已经腐朽了。”

  “大兄,看样子,领头之人用的是铜质诸葛连弩,发射全铜弩矢,而剩下的人都用的木质诸葛连弩,发射木质弩矢。”

  李安点头道:“没错,应该是这样,这里除了诸葛连弩,还有大量的环首刀、长枪枪头,腐烂的木质盾牌,是矿洞主人为了防御外敌而准备的,可这里终究还是被外敌攻陷了,外面的大量尸骨,应该就是搏斗留下的痕迹,只是,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只能根据这里现有的情况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

  众心腹将校皆极为认可的连连点头,非常肯定李安的看法。

  “将军,这些兵器怎么办,就放在这里吗?”

  “铜簇头全部运往辎重团,用来打造箭矢,这份铜质的诸葛连弩和全铜弩矢,也运往辎重团,招募可靠的能工巧匠,立即展开仿制工作,平南军非常需要诸葛连弩这样的杀敌利器。”

  “是,将军,卑职明白。”

  李安与麾下众心腹将校,在山洞之中继续搜索了一段时间,并根据所发现的情况,进行更加合理的推测,由于里面太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众人缓缓离开,向洞口行去。

  当李安与麾下众将校走出洞口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不过,围观的辎重团将士却没有人离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直勾勾的看向洞口,并低声议论着什么。

  “将军出来了,将军出来了。”

  围观的众新兵将士,小声的提醒身旁的同伴,并一同向走出山洞的李安等人看去。

  见新兵将士一直站在洞口,几乎没有人离开,李安愣了片刻,呵斥道:“怎么都还站在这里,你们不饿吗?全部回营。”

  众新兵将士闻言,一摸肚子还真的饿了,并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向营地方向走去。

  “这群新兵蛋子,好奇心倒是挺重。”

  李安看了看天色,下令道:“立即调五十名龙武军将士守卫洞口,周围放上拒马,旁边这里搭建临时帐篷,一定要确保矿洞的安全,这里面的宝贝,对我平南军可是极为重要的。”

  “将军放心,交给卑职了。”

  一名校尉领命,立即前去调拨龙武军兵马。

  “什么人,站住。”

  李昆雄发现一个黑色的身影,正在快速接近,大声呵斥了一句。

  “是我,是我。”

  李安听出来了,是南霁云的声音,他在参加平南军之后,被分在特种团侦查队,驻地在西谷,而这里是东谷,他突然跑来干什么?

  “南霁云,你不好好在西谷待着,跑到东谷干什么?”

  李安大声喝问。

  南霁云一脸激动:“将军,我听说东谷发现山洞,所以就跑过来看看。”

  “东谷有山洞,这与你没有丝毫关系,你的任务就是训练,明白吗?”

  作为将领,李安必须教训南霁云,让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我明白”

  南霁云咧嘴一笑,看向洞口方向:“将军,这里面是一座金矿吧!”

  “南霁云,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座金矿。”

  自从走出洞口,李安与麾下将校,并没有透露这里面是金矿,南霁云怎么可能知道,难道是随口猜测。

  南霁云想了一下:“将军,这或许就是五百年前的蜀国金矿。”’

  “五百年前的蜀国金矿?南霁云,你到底知道些什么,都说出来。”

  李安觉得南霁云肯定知道这座金矿的来历。

  众龙武军将校,也全都好奇的看向南霁云,等待着答案。

  南霁云道:“将军,若我所料不错,这座矿洞应该就是蜀国诸葛丞相下令开采的金矿。”

  “接着说下去。”

  “将军,据说五百年前,蜀国工匠童铁发现一处金矿,并上报蜀国诸葛丞相,诸葛丞相当时正在积极筹备北伐,听说发现金矿大为欣喜,并亲自召见童铁,见童铁器宇轩昂,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天晚上就册封童铁为司金校尉,负责开采发现的金矿,并调集一千矿工供他驱使,为了防止山贼捣乱,诸葛丞相从自己的卫队中调拨三百元戎弩兵,负责守卫金矿。”

  “然后呢?”

  李安与麾下众将校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恨不得南霁云不喘气,一口气能将所有情况说完。

  南霁云喘了口粗气,接着道:“童铁果然不负众望,在获得任命之后,立即带着一千矿工和三百元戎弩兵进入矿山,并为蜀国开采了大量的黄金,由此,诸葛丞相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财源,继续进行北伐中原的大业。”

  “哦,原来诸葛孔明能够六出祁山,都是这座金矿的功劳,那以后呢?”

  南霁云接着道:“后来诸葛丞相病逝,童铁继续为姜维效力,并为其提供了大量的金子,让姜维才得以九伐中原,继承诸葛丞相的遗志,可惜,蜀国出了个付不起的阿斗,最终还是没能收复中原,倒是被魏国大将钟会、邓艾攻入蜀中,蜀国败亡。”

  “蜀国败亡,的确很让人惋惜,然后呢?”

  “由于金矿事关蜀国命脉,乃是蜀国的绝密,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金矿的位置,姜维不甘心失败,一心想要重振蜀汉,所以一直保守这个秘密,没让魏国将士知道这个金矿的存在。”

  “还有呢?”

  李安被吊着胃口,继续急迫的询问。

  南霁云挠了挠头:“将军,我就知道这些,更多的情况,只有去问童铁的后人了。”

  “童铁还有后人存在,是谁?”

  李安迫切的问。

  “将军,就是那个闯到军营的童三胖,有一次,他喝醉了,就将这些情况说了出来,他还说,只要找到他祖先经营的金矿,他就发财了,可他们找了几代人,将泸州的大山小山都找遍了,就是没能找到,没想到居然在这里。”

  南霁云也乐了,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童三胖祖宗几代人一心想要找到金矿,结果却被平南军无意中发现,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吧!

  “童三胖现在做什么营生?”

  “回将军,他在泸州城开了三家酒肆和五家铜器店,另外,他在城外还经营一处矿洞,开采的是铜矿,矿工足有五百多。”

  “童三胖?还是个土财主。”

  李安嘴角笑了笑,看向南霁云:“南霁云,你立即回去睡觉,明日卯时出发,到泸州城将童三胖请来。”

  “是,将军。”

  南霁云应了一声,转身奔回西谷。

  “大兄,真是没想到,此处山洞竟然是蜀国金矿,还是那个童三胖的祖先开采的,哈哈!”

  “不管这里以前是谁的,现在已经属于大唐了。”

  “关于此处山洞被废的疑问,明日问问童三胖,或许就清楚了。”

  很快,五十名全副武装的龙武军将士抵达洞口,并立即着手布置防卫,拒马和帐篷也逐步搭建起来。

  李安摸了摸肚子,感觉到了饿意,在查看洞口防卫无任何问题,并亲自交代一番后,带着众心腹将校缓缓离开。

  此处金矿的发现,对李安来说是莫大的惊喜,有了这个金矿和里面已经冶炼完成的金块,李安就再也不用为军饷问题发愁了,而且,还可以尽情的改良兵器,让平南军的战斗力能够变得更加强大,进而更好的威慑整个大唐的南部方向,让宵小之辈老老实实的接受大唐帝国的统治。

  在吃饱喝足了之后,李安稍稍在帐外散了散步,思考如何开采金矿,在返回营帐后,给皇帝李隆基写了一封奏折,将平南军遇到的困难和发现金矿的事情汇报了上去,不过,由于没有仔细清点,李安并没有汇报金矿的规模和冶炼金块的存货,让李隆基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对于开采金矿的利润,李安完全是门外汉,对开采过程中的管理经验,李安更是完全不懂,如此,必然不能最大效率的开采金矿,将金矿完全交给懂行的人,并直接分成,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童三胖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不过,由于李安并不了解开采金矿的成本占比,为此,不知该几几分成合适。这让李安颇为头疼。

  “实在不行,就诈一诈童三胖。”(未完待续。)【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