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元图书网 > 网游小说 >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第34章 大汉华章(32)
  “村必建两坑, 粪尿分集, 以户为单位, 将家中秽物交于村, 若有违者, 役三日。”

  “村长、里正须得想出可行、公正之法, 以用粪肥,”

  “坑边需要架构明显护栏,寡人不想听闻有人因此出事。”

  夏安然顶着周围人难以言喻的表情踩在田垄之间,神色淡淡:“若尔等认真育肥,待到来年, 土地便不用轮更了。”

  农家肥对于土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出于让植物加速生长的目的。对比针对植物各生长期起效的化肥, 农家肥服务的对象与其说是农作物, 不如说是土地本身。

  水稻田长期灌水, 对于土地来说这些水分其实就等于在土层上方持续不断得施加压力, 这会使得土壤表层以下极易板结。即便乍一看来水稻田的表层多以泥泞柔软的姿态出现,但只要以手伸入便可知晓稻田土的下层有多坚硬,那是连成年人都无法轻易捣散的重量。

  姑且不讨论这样的环境是否适宜水稻本身生长,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种缺氧的环境并不适合于微生物生存。

  微生物是一整个生态链的源头,因此也可以说水稻田的生态比之普通的田地要更为脆弱。

  而在田地空闲时候向下加入底肥,此举并不是为了给予植物的粮食, 而是以农家肥投喂微生物。农家肥被埋到土下后, 在其分解过程中, 成为了地底下的微生物的口粮和繁殖的基床, 同时分解有机质疏松土壤。

  等到加水之后,这些微生物会养育蜉蝣动植物,而这些又能引来以此为食的动物,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

  在没有化肥农药的时代,这种生态圈对于稻田的粮产外重要。

  其实夏安然本以为关于堆制肥料的讯息下达之后能够得到农人自发执行,毕竟在他心里头后世农人对于肥这件事是极其在意的,甚至比起好用的工具更加关注。却没有想到民众对于这件事情存在有顾忌,还有一些谈不上可爱的小心思在。

  中山国已经是较为富裕的地区。但可能也是因为中山国本身农地的产出已经足够傲视大部分农产区,所以以民众的想象便觉得就算施了肥,产量增长也就这样了,便不以为意吧。

  在田边视察的夏安然眼看着县官因为那个“用了肥便不再需要轮更的消息”瞪大了眼睛,并且立刻告辞离开他视线后沿途一路大吼大叫让村人干活的模样,弯了弯嘴角。

  在郅都拿到夏安然送过去备案留底的谕令时,他觉得量刑过低了。.

  若是有这种公然违抗藩王谕令之举,起码役十日起版。

  所谓“役三日”就是匠人罚作免费的役夫三天时间,这三天并不计入寻常的劳役范围之内,也就是说纯粹是惩罚,并不是个人义务。

  是不给工资还得自备口粮的那种。

  这份谕令在最后下发到城乡的时候,经过了一定的细化,也增加了许多条框和量刑规则。

  尤其增加了对于原材料的浪费、藏匿,亦或者明知对方浪费或藏匿而不举报的,均同罪同罚。

  这一套对村民们还好,城市里面的众人就麻了爪。

  但好在他们很快得知,城市内收夜香者与城市人说,届时会由他们负责收集和运输,一切照常便好。

  当然,这一切也照旧是有偿服务。

  总之,这一道总让人觉得带着点味道的谕令席卷了整个中山国,刚刚开春土地坚硬,但是有“不用轮更”的胡萝卜吊在前头,中山国内所有的县官都对此充满了积极性。

  建设大大小小的粪坑成了公元前153年中山国的第一件工程,根据各村情况不一,国家唯一的要求是:其度最深处不得超过三尺。

  常言道人的习惯养成只需要二十多日,夏安然就亲眼目睹了这些人养成这个习惯的整个过程,并且亲身鉴定了这一规律。

  会发生如此情况倒不是他真的那么关注这件事,完全是因为至今为止他都没有收到长安那边允许他出封地的允许,只能滞留在此。

  中山国快马来往长安约莫两旬,当然他们这种不是紧急调令的会慢一些,但是给诸侯王传信也不会慢到哪里去,一个月足够来回了。

  本来几个小藩王都算着时间出动,现在都已经移到了可以直接出国的地方。原计划拿到允许后他们直接就出封国了,现在却被谕令卡得很是尴尬。

  几个皇子们都感觉莫名其妙,兄弟几个交换了一番信息,发现谁也没收到允许出国的通知。原本是日常的报备,现在却因迟迟未收到回复而蒙上了一层阴霾。

  长安那边一定是出事了,几个皇子几乎同时意识到了这件事。

  夏安然歪头回想了片刻,努力从自己脑中挖出了些相关印象,最后得出了应当是帝王要册封太子了的结论。

  想来正因为突然册封太子,景帝此举虽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然为保万一,他们这些诸侯王就全数被挡在了帝都之外。

  毕竟诸侯王入京时可带护卫军队,单个诸侯人数不多,但若干个联合在一起数量也蔚为可观。这些还是纯军队编制,并不包括役夫、仆佣在内,若是连这些都加上数字可不小。

  总之诸侯王入京确确实实是一个较为敏感也带有危险性的情况,哪怕其军队必须停在长安郊区也一样。为了省事,景帝施展拖字诀也可谓是明智之举。

  而且如果他所料不错,景帝非但会用拖字诀,还会干脆免去了此次拜谒。

  等想明白这一点,夏安然立刻下手重新划分货物,派遣令官,让人将原本准备送到长安城打广告的瓷器、纸张还有蜡烛等先往他的哥哥们的封地那里送去——都已经打包好了,放着不用多浪费呀,都是自家兄弟,总得给阿兄们机会赞助一下弟弟的商业事业。

  一并前去的还有几封他亲笔书写的信函。

  此时大汉虽还没正式开启重农抑商之路,但托秦朝的福,商人较之于农人税负的确要重上一些。

  夏安然在自己本国经商当然不需要交税,就算交了也是左手从袋子拿出来放到右手袋子里,但是他如果要到别的诸侯国,或者沿途旁的郡县进行商业活动自然情况就不一样。

  先不说各地都有入城费,而且税款要价不一,全看诸侯王良心,基本每个诸侯国都会定下商品税。

  夏安然这是打算去要一个亲情价呢。

  他是现在封王的里头最小的弟弟,想也知道当哥哥的看到他的书信之后一定会一脑门官司,但碍于面子也会给他一些优惠。

  当然便宜也不白占,这些优惠他也一定会通过购买当地的特产拉动经济给人赚回来。有来有往,才有未来嘛。

  如果条件成熟的话,夏安然想要建立一个类似于华北地区商业脉络的存在。

  中山国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贯穿其南北东西。在东汉时期,刘备途经中山国时,便曾感叹于此处的商贸风气之丰,便是依托于其良好的地理物流条件。

  中山国本身处于西汉的交通主脉络当中,其为由南向北运输的必经之路。如果要往北面运送物资,自太行山以东,除非是走小道,否则只能通过中山国。

  这条从长安城一直能够通到辽西的大道成为了源源不断给中山国输入血液的大动脉。

  这样的环境之下若不经商未免也太过浪费,他完全可以将中山国发展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以及旅游度假中心。

  当然,这事他一人是干不成的,得拉着哥哥们一起。

  刘小彻这丫是开挂的,咱们不能和他玩,与其想着捣乱还不如认真赚钱提高GDP呢。

  等兵士和使者减轻了大量货物堆存的负担后,夏安然带人回到了卢奴,先前所在的小县城并不足以负担一整个大型拜谒团队的开销。

  此时的商业环境极其脆弱,尤其是粮钱等价的环境下,哪怕他们是用钱买粮,都有可能造成当地的通货膨胀。

  所以在抵达此处之后他们所用的粮米全都是从卢奴调动而来,一来一回自然免不了物资消耗。

  而且如果他们不走,整个团队全都是在公款吃喝,可以说每一天烧的都是钱,回到卢奴后大家就能各回各家,这一把全无必要的花费就可以省下了。

  仔细算算此次无功而返的消耗已经把夏安然给心疼坏了,胸闷了好些时间呢。

  事实证明他这番举动完全正确。

  来自长安城的命令一直到大半个月以后才抵达中山国,此时春耕都快要结束了。

  刘启封刘荣为皇太子的同时,还下达了一条让人看不懂的敕令。

  汉朝重新封关了。

  这是一道极为微妙的令,且寓意深沉。

  自高祖以来,为鼓励百姓人流自然流动以休养,并且增加部分荒地的生息,大汉朝的关口实行的是敞开制。也就是到了时间开关门以后,民众可以自行出入,不必出示身份证明。

  当然入城的话还是要按规定出示身份证件的。

  但现在封关以后,意味着出行的民众都会和入城一样需要出示自己的户籍证明,同时还需要告知自己缘何到此。

  这样的举动毫无疑问不利于民众的日常生活,首当其中会被影响的便是商队,他们的通行时间将被大大拖慢,路上浪费一天,便夺了一天的成本消耗。

  但夏安然非常清楚,此举并不是针对商人而出。

  被针对的应当是藩王,还有匈奴人等外族。

  此前七国之乱的时候,匈奴人有意借此良机南下,并且还牵上了藩王的小手,但因七国之乱被平定得过□□速,匈奴人没来得及出动,相反还暴露了自己的爪牙和意图。

  此事使得景帝极为恼怒。

  但去年诸事可谓风雨飘摇,景帝又自断一臂,自不敢有大动作,便只能忍,一直到今岁朝政稍缓,才一同爆发。

  但这些和夏安然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他老爹明确地告诉他:秋季也不用来了。

  一整年都不需要他进京拜谒当然并不是他爹要疏远他的意思,都不需要开小会,从他给夏安然派了一个新的任务便可看出这点。

  景帝给他儿子下达了一个非常非常艰巨的任务。

  现在还留在宫中的小皇子们,除了太子刘荣之外全数被派出长安,夏安然的同母哥哥刘彭祖被分配到了中山国稍南一些的赵国,成为了赵王。

  如此,赵国、中山国、河间国三国便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赵国便是那个尖尖头。

  此举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帝王这是表示最强之人已在皇宫,这一场不明不白的宫闱竞争已然落幕,胜利者便是皇长子刘荣。

  至于其他的儿砸,自然要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赶紧派上几个臣子打发走,免得留在长安城掀起波澜。

  是这个道理没错,然而……

  夏安然木着脸快步行到城门口,在那里,他接到了他的弟弟。

  打破了最小封王记录的胶东王刘彘,也被夏安然的同母哥哥在就任东行的时候一并带上了。

   【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