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灵儿把孩子给她,名义上陈圆圆才是孩子的妈妈。
陈圆圆说了,再过些日子,等见到陛下的时候,我便主动申请,要求将孩子交给懿安皇后抚养。
那样的话,古灵儿便能名正言顺的亲自抚养孩子。
当然了,她还有一种办法,以前和陈圆圆也说过了,两人共住一座宫殿,便可共同抚养孩子。古灵儿能每日见到自己的儿子,亲手为他做很多事情,又不会被人怀疑,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陈圆圆说:“陛下要亲征辽东,没有三五个月不可能班师回朝,看来娘娘又要受那相思之苦了。”
古灵儿用手亲切的点在她的额头,“贵妃取笑本宫,殊不知你也是陛下的女人,难道你不思念他?”
陈圆圆很难为情的说:“陛下说臣妾太小,还不能同房行那……周公之礼。”
“那是去年,如今你出落的如此标致,年纪也大了一岁,等陛下来北岛,本宫一定劝陛下临幸你。”陈圆圆的脸蛋更红了,娘娘好坏!
离开了皇宫,来到偏僻的北岛,还是称呼姐姐妹妹比较好。
无论是古灵儿、田秀英,还是袁梦荷、陈圆圆,她们的称呼有点乱。一会称呼娘娘、昭仪,一会又姐姐妹
她们朝夕相处,宫里的规矩还没忘,个人交情建立起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在这里待的久了,她们有些闷了,想走出去看看,又怕泄露了此处的机密。
就在这时,她们看到一叶扁舟,划桨之人正是刘文炳,那个坐在船上向北岛古望的,正是皇帝公孙剑。
大军已经向关外进发,公孙剑忙里偷闲,要来看一看他深爱的人。
古灵儿很幸福,因为公孙剑虽然爱儿子,第一个拥抱的却是自己。
旁边的刘文炳做出用手梧眼睛的夸古动作,不忍直视啊!
公孙剑伸手示意他走开,男女之间的恩爱,你和柳莲不也是这样吗?
公孙剑就这么抱着古灵儿,原地转了好多个圈圈,最后放下来的时候,古灵儿腿都站不稳了,公孙剑便扶住她,让她依偎在自己怀里。
幸福的感觉,不就是晕晕乎乎,情不自禁吗?
公孙剑抱完了古灵儿,然后才是看他的儿子公孙慈灿,细皮嫩肉的真可爱,又是亲又是摸的,嘱咐陈圆圆抱回屋子里,他现在月份太小,在室外的时间不能太长。
田秀英和袁梦荷闻讯出来,公孙剑逐一拥抱,今晚会在北岛住一宿,明天一早出发,在山海关之前赶上大部队。
田秀英仍然没忘了自己的将军梦,索菲亚能统领一支大军,现在又去几万里外的地方复国,臣妾也能上阵杀敌。
公孙剑拒绝了,理由是你刚生下孩子没多久,两位公主迫切需要你照顾。
这次远行辽东不会带女子,公孙剑是纯粹的灭国战争,而且对手皇太极非常强大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了能来北岛,公孙剑接下来的几天要一直狂奔赶路,京营大军才是他工作的重心,会决定大周朝接下来很多年的国运。
古灵儿问:“大周朝将星云集,陛下可选一人统兵出征,为何要御驾亲征昵?”
公孙剑叹口气,如果真的有人可以胜任,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并非是大周没有人才,而是除了皇帝,没人能控制好军队。
现在的京营士气高昂,一旦到辽东打了败仗,或者陷入长期的对峙,军心一定会出问题。
从去年开始,公孙剑非常重视军队的思想意识建设,每个团队都设置“政委”,通过定期的学习强化每个人保家卫国的意识。
公孙剑还不放心,出征前又许诺了丰厚的奖励,主要目的是稳住军心,保持他们昂扬向上的战斗气势。
他身为皇帝,亲自在场可以统一协调各方力量,又能避免京城方面来的压力,为军队选择最合理的战斗策略。
基于这些考虑,公孙剑是最佳的元帅人选,可以保障大周朝以最佳的姿态投入到这场恶斗中去。
田秀英主动过来抱着皇帝,你不带臣妾去,臣妾好担心啊!
公孙剑笑道:“朕若是带你去,就该轮到朕担心了!”
古灵儿劝田秀英,“妹妹别闹,陛下此行定能大放异彩,大周朝将出现一位文治武功的伟大帝王。”
公孙剑先不管文治武功,他今晚上有四位美女,出征前先犒劳一下自己,哇咔咔……
辽阳是山海关外的第一坚城,袁可立统帅大军已经连续进攻三日,它仍坚如磐石。
火炮在不停的轰鸣,各种攻城器具准备妥当,袁可立年近七十的高龄,仍旧奔波在战斗的前线,指挥各路将领轮番进攻,别让对方闲下来。
辽阳城守卫的军卒不多,而且绝非精锐,城中很多百姓被拉到城墙上凑人数,并没有太多战斗经验。
袁可立猜测,皇太极带走五万精锐之后,剩下的那点力量集中在沈阳,攻克辽阳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他有信心在两天内拿下这座城池。
辽阳的城墙又高又厚,炮弹打上去砸出一道印记,偶尔掉落一块砖石,并不能立即将其摧毁。
袁可立集中所有火炮,猛烈攻击西侧的城门,看架势是必须将其炸塌了,然后才会出动军队。
守卫的军卒其实很辛苦,大炮砸在外侧城墙还好,一旦打歪了,落在他们附近,小命都保不住。
大周朝这几年不去专心训练骑兵,重点放在火器上,造出来的大炮越来越厉害。
如果他们持续不断的轰击,再坚固的城墙,迟早也会被轰塌了。
到那时,辽阳城这点兵马根本挡不住对方,城池必破。
袁可立有他的作战策略,稳稳的拿下辽阳,然后以此为基地先站住脚跟,打通辽阳与大凌河以西的连接,便不怕皇太极率领主力反扑。
更何况,东面的毛文龙不是吃素的,即便他最后难以取胜,至少能拖住皇太极一两个月,让女真的主力部队损失惨重。
如果皇太极回师的时候只剩两三万,还是疲惫不堪的队伍,袁可立完全可以战而胜之。
到时候,大周草从海路运送一支队伍,很容易收复朝鲜全境,蚕食皇太极的东征成果。
袁可立谋划的没问题,可一封军报把老人家吓一跳。
军报上说,毛文龙的东江军大败,一战便损失几千人,主力已经退回皮岛。
袁可立急忙朝后看,懊悔的直挥拳头,蠢材!蠢材!怎会犯这样的错误?
祖大寿跟在旁边,问道:“督师,东江军到底怎么了?”
“毛文龙中计了!”
他见女真人也有船,而且皇太极亲自登船,毛文龙大喜,率领船队要围住对方,擒住皇太极大功一件。没想到这是个圈套,女真人的水师的确是弱,但是毛文龙这边出了叛徒。
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等数名将领造反,临阵叛逃到女真这边,于是毛文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险些被对方活捉,堪堪逃回皮岛后,与对方大战一日一夜,因为女真军队运送不及时,毛文龙才烧幸逃过一劫。
虽说毛文龙和他的东江军还在,但是此战死伤六七千人,加上受伤的,还有尚可喜那帮子逃跑的,东江军的能战之士不足万人,守住皮岛都是个问题,已经没有能力出兵对付皇太极。
袁可立看后气愤不已,皇太极的第一场大胜已经产生,大周朝的平辽总兵官被人痛打一顿。
仔细想起来,这皇太极的确是厉害。
他派出阿敏为首的高规格使团,主要目的是迷惑大周皇帝和整个朝堂,营造他们短期内不会出兵的假
象。
在攻击方向上,他选择所有人预料的东征,但是连毛文龙都没有猜到,皇太极在东江军中有内应,尚可喜等人关键时刻的反戈一击,为皇太极赢得一场大胜。
现如今,济尔哈朗的军队已经逼近朝鲜国都,以皇太极的性格,他一定想好了怎么破城。朝鲜那边很可能顶不住,像一年前面对阿敏的进攻一样,早早的议和投降。毛文龙那边从皮岛又出不来,那皇太极在东线便取得决定性胜利,他会迅速的回师向西。
将领们问袁可立,接下来怎么办?
女真主力折返回来,如果没有朝廷援军相助,我等未必是皇太极的对手。
袁可立坚定的说道:“不管朝鲜战事如何,我等先拿下宁远城,便可在此处坚守,等待朝廷援兵,再寻破敌之策。”
攻城!早一天拿下宁远!
接到东江塘报的时候,公孙剑在赶往山海关的路上,感觉顷刻间形势严峻了很多,他不得不加快脚步。
实在是无法想象,东江军会如此的不堪一击,朝鲜那边更是弱的不像话,在鸭绿江到国都的路上,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任由女真骑兵直抵汉城。
在路上,公孙剑已经发出几道旨意,命令登莱水师运送登莱及山东的军队,直接进入朝鲜的平壤,守住平壤可以断了女真先头部队的归路。
接着,夷州那边战事告一段落,尼德兰人已经同意投降,郑志龙率厦门水师火速北上,这支前身的“海盗大军”从东侧沿海登岸,只要是女真的城池,一概都可以发起进攻。
另外,催促白杆军、狼兵加快行军速度,不用去北京城报到,直接奔向辽东前线。
还有察哈尔军,这支骑兵走北面的草原,直接从西侧进攻沈阳城。
公孙剑同时还写了一封信,让出使科尔沁的杨嗣昌尽快行动,督促科尔沁人从北面夹击女真。
这不是简单的写写画画,公孙剑知道每一道命令背后的艰难。
单单是军队的粮草供应,要不是事先有准备,公孙剑根本不敢调动这么大数量的军队。
刘文炳问他,为何不调陕西的三支军队?
公孙剑的做法的确让人不解,目前在陕西的义乌军、天雄军和秦兵都是精锐,此外还有陕西巡抚、三边总督洪承畴统领的陕西兵。
公孙剑明确告知,这四支队伍的任务是剿灭匪患,按照原计划在指定期限内必须完成。
在原本历史上,灭亡大周朝的不是女真,而是流民起义,是李自成和古献忠他们。
公孙剑收服了李自成和古献忠,以及高迎祥、罗汝才等一批原来的“反贼”,让他们做了自己的护卫,还有被授予其它官职的李自成。
但是,流民起义还是开始了,公孙剑怎能不重视?
这一次辽东之战,少了这四支队伍,大周朝一样占据优势,只要战略得当,军卒们人心不散,大周朝不会大败,到最后受损失更大的还是女真人。【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