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一语成谶。
除夕前一天,陛下口谕,准胡太妃参加阖宫夜宴。
翠屏听了到沈言面前抱怨,沈言只是摇摇头:“我早料到了,有胡尚书在,胡太妃不会关太久的。算了,也过了这几天舒心日子了。”
紫烟道:“希望寿安宫娘娘被关了这些日子,能反省些,别再整那些污七八糟的事儿。”
翠屏撇了撇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对了娘娘,林美人从皇陵给您捎了信来。”
紫烟拿出一个信封,上面粘着三片竹叶,果然是林心颖的风格。
“那个叛徒的信有什么好看的?肯定是求娘娘把她放回宫,听说皇陵可瘆人了。”翠屏道。
“不得胡言。”沈言拿过信封,拆了开来。
林心颖字体娟秀,说自己在皇陵内心平静,过得很好,已经开始着手整理自己以前的诗稿,打算出一本《心影集》。
沈言笑了,看来自己的建议她听进去了,可惜人家要出的是诗集,若是话本,自己还能品鉴一番。
林心颖又说,回想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不应该。她劝沈言,说沈言在深宫立足,优势是没有外戚势力,让陛下放心,但这也是劣势,若是一招不慎,惹陛下不快,连个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韩眉儿虽然大大咧咧,但家世不错,又是王府里相熟的姐妹,不妨拉拢一下。
沈言看罢笑了,这位林美人,当真心思多,这么爱操心。不过她说的话,亦有几分道理。
紫烟看他愣神,温柔道:“娘娘,明日除夕,亦是娘娘的生辰,好想好怎么庆祝了?”
“嗯?”生辰吗,她倒忙忘了。
沈言的生辰正是除夕,每年沈默都会在守岁的时候,给她送上一年来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宝贝,并亲手为她煮一碗长寿面。
饺子配面条,倒像日本人的吃法。想到这里,沈言不禁笑了,在郁山的日子,有哥哥宠着,没有惊心动魄,只有安恬自在。
“还能怎么过,自然是和宫里上上下下一团和气地看歌舞咯。”沈言自嘲道。
随即她又感叹道:“不过说起歌舞,还是邀月楼的好看。宫里的跳来跳去就那几个动作,没意思,哪像邀月楼的姑娘们摇曳生姿,尤其是水……唉,可惜我是看不到了。”
舞女低贱,如今贵为县主的隋莹莹是不可能再跳了。
沈言不禁觉得可惜,她若是知道,千百年后,人们会为了台上唱歌跳舞的女孩子呐喊加油撑腰打投,会不会觉得惊诧。
“把明天的夜宴流程拿来,我再过一遍。”
紫烟递上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了沈言明天要说的话、要做的动作。
“娘娘不必紧张,明日自有女官在一旁提醒,您照着做就是了。”
沈言摇了摇头:“紫烟,凡事还得靠自己。”
她以前就吃过这样的亏,去汇报的时候,以为手下各个数目都记得清楚,自己就只看了个大概,谁知被人摆了一道,在会场上出了大糗。从此以后她就明白,在工作上绝不能依赖别人。
按照流程,除夕当天一早,朝廷命妇就要来给沈言请安,按照品级,六人一组,给皇后行礼。
相同的吉祥话听了一遍又一遍,沈言端庄的30度微笑几乎僵成了面具。
一般来说,命妇都请安完毕后,和皇后关系亲近的,会留下来在暖阁单独叙话。
但沈言这皇后没当多久,且名声不好,人称文盲皇后、草包皇后、牧马皇后,根本没有亲近的京中女眷。
这样也好,能清净一会儿。她卸了头上的冠子,揉了揉僵硬的脖颈,准备回屋小憩一会儿。
谁知走到暖阁门口,竟已有几位华服夫人在候着。金盏忙凑到她耳边,低声说:“是平阳侯夫人朱氏、冯将军夫人李氏、济阳伯夫人邹氏。”
沈言挑了挑眉,有些惊讶。
金盏声音更低:“这几位都出身一般,在京中女眷社交圈子里比较边缘。”
沈言心下了然,原来是壁花妇女来找攻守同盟来了。社交场上,同类相吸,她是没文化出身差的代表,自然吸引来了一堆“同类”。
不过说是同类,简直折辱了这几位夫人。
平阳侯夫人朱氏,父亲也是侯爵,只不过她是庶女,就被人嘲笑了多年,连诰命也是刚刚混上。
冯将军夫人李氏,将门虎女,马球打得炉火纯青,只是有一次在诗会上露了怯,便受到了排挤,但好歹人家没有写错过字。
济阳伯夫人邹氏是续弦,出嫁前确实十分清贫,但也算书香人家,往上五代都是文人,舞文弄墨不在话下。
沈言重新戴上笑容,招呼几位进了暖阁。
几位夫人寒暄一番,把沈言夸的天上有地上无,说是从簪花宴开始就对娘娘仰慕已久,直至今日才有机会说话,十分荣幸。
沈言自从封后,受的都是白眼和嘲讽,终于享受到了马屁,心说这才是做皇后的快乐。
此时李氏话锋一转,道:“娘娘,听说陛下最近要发国库券,大家都议论纷纷,这东西咱们听也没听过,您可知道是什么?”
来了,来了,贵妇的茶话会最重要的主题来了——打探消息,寻求投资机会。
沈言神秘一笑,摆了摆手道:“前朝的事,本宫一个妇人懂什么呀,也就是和陛下用膳时听到一星半点儿,不比你们知道的多。”
越是欲语还休,越是引人心痒。
几位夫人对视一眼,朱氏开了口:“娘娘近水楼台,能得天听,可千万给我们讲讲,让我们开开眼。”
沈言看了看左右,屏退了闲杂人等,低声道:“这事儿陛下不让外传,本宫看你们投缘,唠叨两句,可千万不要和别人说起呀。”
几位夫人面色一喜,纷纷答应绝不外传。
沈言脸色高深莫测:“咱们陛下呀,爱民如子,看百姓存一辈子的钱也没几两银子,就想着给百姓们一个致富的法子。”
“如何致富?”李氏眼睛放了光。
沈言道:“这国库券,十两银子买入,三年后就能到国库兑回十一两。这一两银子对咱们是没什么,对百姓可是能过几个月呀。”【本章节首发沧元图书网,请记住网址(https://Www.CangYuanTuShu.Com)】